江苏德桥“4.22”较大火灾事故教训警示报告

合集下载

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

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

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0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近日发布通报,要求江苏省人民政府深刻吸取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

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组织承包商在交换泵房进行管道焊接作业时,严重违反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未清理作业现场地沟内的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电焊明火引燃现场地沟内的油品,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该起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重大危险源管控严重不到位、特殊作业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缺失、应急处置不当等突出问题:一是油品储罐未配备紧急切断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被违规停用、报警后不及时处置。

二是动火作业管理缺失,在未清理现场地沟存有的大量易燃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未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的情况下就擅自动火作业。

三是事故企业将检维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未对承包商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安全培训教育走过场。

四是事故初期应急处置不当,现场初期着火后,未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切断物料来源,导致事故扩大。

目前,江苏省有关部门已依法暂扣事故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通报称,上述问题反映出江苏省部分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部署不认真、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不落实、日常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教训极为深刻。

日凌晨1时54分,在千余消防官兵协同奋战16小时之后,江苏泰州市靖江市危化品仓储大火终被扑灭,没有形成更大范围的连锁爆炸。

据新华网报道,22日上午9时40分许,一条火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境内的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危化品储存罐区发生大火。

德桥仓储是由新加坡上市公司——恒阳石化物流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外资企业,专业从事液态散化及油品的仓储中转、分拨、灌装业务。

火灾起火点位于该公司二号软管站,据江苏省消防总队初步判断,是一阀门漏油引燃汽油罐。

江苏德桥“4.22”较大火灾事故教训警示报告

江苏德桥“4.22”较大火灾事故教训警示报告

• 新港消防专职队、靖江消防中队陆续抵达 • 2号交换站上方管廊起火燃烧 • 2#交换站再次发生爆管,大量汽油向东西 两侧道路迅速流淌,瞬间形成全路面的流 淌火
12:00 12:30
• 江苏省消防总队周详总队长担任总指挥
• 2号交换站上方的管廊坍塌,火势加剧
• 再次组织人员关闭临近储罐根部手动阀
14:00
善后处置第二阶段
5月20日~ 6月17日 • 拆除事故核心区域2#交换站及相关设施
拆除前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评价单位及行业专家认 真反复研讨主体方案
围绕拆除主体方案,制定了10个具体子方案
施工过程中精心准备,全程监督,在消防战士全程监护下,顺利完 成任务
• 继续转移储罐危险物料
2、不熟练
现场救援人员不会启动泡沫系统对2#交换站灭火,中控室人员远
程关闭阀门不熟练。
3、不负责
现场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未关闭最近的2401-2404储罐罐底阀门。
直接原因
• 公司组织承包商在2号交换站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在 未清理作业现场地沟内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未 对动火点下方的地沟采取覆盖、铺沙等措施进行隔离的 情况下,违章动火作业,切割时产生火花引燃地沟内的
体系重建
修订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全面梳理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重点: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承包商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建立督查制度 推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建设 引入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
从事故得到的启发
• 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 预防为主,重在预防 • 科学规划,投入到位
• 积极面对00
• 指挥部发起第一次灭火总攻,大幅压缩东 西两侧流淌火面积
00:30 00:40 1:10 2:04 4:25

《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_22”较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_22”较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较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2016年4月22日9时13分左右,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储罐区2号交换站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名消防战士在灭火中牺牲,直接经济损失2532.14万元人民币。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016年4月23日,泰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安监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公安局、监察局、安监局、总工会、环保局、质监局、靖江市政府分管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泰州市人民政府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较大火灾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同时邀请泰州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聘请5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和专家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并提出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1.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2)建设情况:该公司于2005年5月通过新建液体化工罐区及配套码头工程项目的立项。

2006年12月取得土地使用手续。

2009年8月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该公司库区由中建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分2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于2007年11月开工,建设立式储罐42只及辅助设施,储罐总容量约12.6万立方米,于2009年11月竣工。

2012年1月和2013年1月,一期续建和二期先后开工,建设立式储罐82只、球罐21只及相关辅助设施,储罐总容量约45.7万立方米,于2015年11月竣工。

(3)罐区布局情况:罐区分南、北2个罐区,共有11组罐组。

现有储罐139只并单独编号,储存能力约54.75万立方米。

其中:北罐区由东向西依次为11罐组、12罐组、13罐组、14罐组、15罐组,共5组罐组,52只立式储罐;南罐区由东向西依次为21罐组、22罐组、23罐组、24罐组、25罐组(2505-2510储罐建成后拆除)、9罐组(球罐),共6组罐组,66只立式储罐,21只球罐。

德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德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德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火灾基本情况德桥公司火灾发生于2021年5月15日晚上9点左右,地点位于公司生产车间3号楼。

火灾持续了约2个小时,造成3名工人死亡,5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

火灾原因尚在调查中。

二、调查组成员本次火灾事故调查由德桥公司安全管理部成立专门调查组,组长由安全主管负责,成员包括生产部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劳动保护部门负责人以及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等。

三、调查过程1. 调查组成立后,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进行调查。

对现场进行了全面的勘查,确定了火灾发生的主要位置,了解了火灾发生时的现场情况,包括人员疏散情况、消防设备使用情况等。

2. 调查组采集了现场的物证、证据,并对现场的各个设备、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测量。

3. 调查组对公司的消防设备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复查。

4. 调查组对火灾事故进行了现场勘查,对火灾发生时的实验室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调查,并采集了相关的物证、证据。

四、调查结果1. 火灾发生时,3号楼生产车间内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2. 调查组检查了焊接设备和相关用品,发现有违规操作现象,焊接设备的使用不当,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导致火灾发生。

3. 消防设备的故障也是导致火灾扩大的原因之一,现场的灭火器设备故障且未得到及时维修,阻碍了应急灭火工作的进行。

4. 火灾发生时,工人们在焊接作业中没有及时疏散,造成了进一步的人员伤亡。

5.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问题,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对违规行为的惩戒不力。

6. 公司在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措施不够及时,未能有效控制火势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五、整改措施1. 公司将对焊接设备的使用进行全面的复查,并完善相关操作规程,做好人员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宣传。

2. 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对消防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4. 公司将组织相关部门对火灾事故进行彻底的整改验收,并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由泰州靖江“4.22”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爆炸火灾事故谈消防灭火救援工作

由泰州靖江“4.22”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爆炸火灾事故谈消防灭火救援工作

2017年第11期161由泰州靖江“4.22”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爆炸 火灾事故谈消防灭火救援工作■花冰江苏省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摘要:通过分析总结靖江“4.22”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爆炸火灾事故处置的难点和成功经验,并针对现场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浅谈个人对灭火救援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灭火救援;实战化训练;应急救援;装备建设2016年4月22日9时13分,泰州市靖江江苏德桥化工仓储有限公司2号软管站因工人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火灾,过火面积约2000平方米。

此次爆炸火灾事故,共调集全省13个支队、总队培训基地及公安消防部队士官学校216辆消防车,1163名消防官兵,扬子石化、仪征化纤等5个专职消防队15辆消防车、90名消防员赶赴现场开展处置。

公安部消防局紧急调派上海公安消防总队40辆消防车、200名官兵,携带150吨泡沬灭火剂驰援江苏。

经过全体参战官兵18小时的奋战,4月23日凌晨3时10分明火被全部扑灭,成功保护了 139个危化品储罐以及毗邻的联合安能石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安全,避免了重大灾害和人员伤亡等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周边数十平方公里区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避免了长江水体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贏得了火灾扑救的全面胜利;火灾过程中发生多次爆炸,消防官兵均及时、安全撤退,1名驾驶员因掩护战友牺牲,2辆消防车受损。

笔者全程参与了火灾扑救工作,认为此次火灾在组织指挥、跨区域联动、战术战法、火场供水(供液)、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需要总结经验的地方,同时,也存在部分新情况新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4.22”火灾扑救整体情况此次灾害事故是近年来江苏省发生灾害最大的化工灾害事故,也是参战力量最多,作战时间最长,处置难度最大的一次灭火救援行动。

火灾发生时,整个与2号交换站相连接储罐存储了约15.8万吨化学品、油品等12个品种的危险品,储存油品种类复杂,易引发连锁反应。

且火场燃烧猛烈,强攻近战难度大,储罐被流淌火包围,冷却灭火难度大,火场作业面狭窄,车辆装备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整个火灾扑救共耗时18个小时。

靖江“422”火灾事故情况(简报)

靖江“422”火灾事故情况(简报)

靖江“422”火灾事故情况(简报)靖江4422火灾事故情况(简报)4月22日上午8时左右,位于江苏省靖江市工业园区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现将事故情况简要通报如下:1、事故单位简要情况:德桥仓储公司主要从事液态散化及油品的仓储中转、分拨、灌装业务,厂区建设储罐42座,容量12.6万立方米,其中包含燃料油罐、柴油罐、汽油罐、化工罐等。

11、事故简要情况:4月22日,江苏省靖江市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现场两个汽油罐起火,其中一个500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烧塌引发流淌火,火焰高达二三十米,燃烧面积约2000平方米。

目前火灾被扑灭。

22、事故原因:经国家安监总局初步查明,事故是由于德桥仓储公司违规动火作业导致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3、事故损失:事故单位周边约以万计群众被紧急疏散,已造成一名消防人员死亡,另有两辆消防车、13门消防炮被毁。

造成重大经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44、事故处理:针对这起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杨焕宁在23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三点要求:⑴、针对4.22火灾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高危物品和重点场所及特殊作业、重要设备、储罐区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

⑵、开展涉及爆炸品、有毒有害气体和甲类、乙类易燃液体以及液化气体储存企业单位的全面检查,严格危化品生产、储存领域的动火作业管理,加强反应釜、输送泵、油气管线和危化品罐区以及危化品运输的安全监管,研究制定重大节假日和重点时段危化品运输限制措施。

⑶、针对节日特点,要安排部署好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突出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禁设备设施带病运行。

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等。

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

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

江苏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0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近日发布通报,要求江苏省人民政府深刻吸取靖江“4·22”火灾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

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组织承包商在交换泵房进行管道焊接作业时,严重违反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未清理作业现场地沟内的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电焊明火引燃现场地沟内的油品,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该起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重大危险源管控严重不到位、特殊作业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缺失、应急处置不当等突出问题:一是油品储罐未配备紧急切断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被违规停用、报警后不及时处置。

二是动火作业管理缺失,在未清理现场地沟存有的大量易燃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未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的情况下就擅自动火作业。

三是事故企业将检维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未对承包商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安全培训教育走过场。

四是事故初期应急处置不当,现场初期着火后,未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切断物料来源,导致事故扩大。

目前,江苏省有关部门已依法暂扣事故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通报称,上述问题反映出江苏省部分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部署不认真、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不落实、日常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教训极为深刻。

日凌晨1时54分,在千余消防官兵协同奋战16小时之后,江苏泰州市靖江市危化品仓储大火终被扑灭,没有形成更大范围的连锁爆炸。

据新华网报道,22日上午9时40分许,一条火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境内的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危化品储存罐区发生大火。

德桥仓储是由新加坡上市公司——恒阳石化物流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外资企业,专业从事液态散化及油品的仓储中转、分拨、灌装业务。

火灾起火点位于该公司二号软管站,据江苏省消防总队初步判断,是一阀门漏油引燃汽油罐。

4月22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4月22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4月22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摘要本次报告是针对4月22日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

报告通过对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损失情况、救援过程以及相关责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的编制,希望能够为类似的火灾事故提供参考,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火灾事故概述4月22日下午5时许,某市某大厦的17层发生火灾,事故导致4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

火灾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最终在3小时内将火灾扑灭,并救出被困人员。

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也展开了对此事故的调查。

二、火灾事故调查程序1. 收集相关资料: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收集事故发生前后的相关资料,包括大厦的建设规划、建设证明、消防检查记录等。

2. 调查讯问:对大厦的业主、管理员、物业公司、消防人员等进行讯问,了解火灾事故发生前的具体情况。

3. 聘请专家:聘请火灾事故调查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分析和研究,确定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

4. 形成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形成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三、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通过调查分析,初步确定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1. 大厦内部消防设施不完善:事故发生的大厦内部消防设施不完善,部分灭火器材过期,消防通道被摆放物品挡住,消防栓无法正常使用。

2. 小品的火灾演练不足:大厦内部没有定期进行火灾演练,业主、员工对火灾逃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后无法有效逃生。

3. 盲目施工导致安全隐患:大厦原本是商业用房,但在事故发生前进行了大规模的装修施工,导致电线乱拉、物料堆放不当等安全隐患。

四、火灾事故的损失情况1. 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导致4人死亡、10人受伤,伤者大多数是被烟雾所伤。

2. 经济损失:事故导致大厦内部的大量房屋、设备和物品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
“4.22”较大火灾
事故教训警示报告
一、事故概况
企业简介
• 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12 日,主要经 营液体化学品仓储;港口货物装卸、仓储、驳运服务等 。罐区占地面积31.5万m3,建有储罐139只,储存能力 约54.75万立方米,年设计吞吐量350万吨。许可的危化
善后处置第三阶段
6月18日~ 7月10日 • 集中精力完成剩余物料的转移工作 截至7月11号,共计发船115艘次17.4万余吨,发车1200 多车次3.3万余吨,顺利完成约21万吨的出货任务
善后处置第四阶段
7月11日~ 8月31日 • 清洗所有物料管线和储罐,彻底消除危险源 • 将清洗后的管线和储罐进行通风和封闭 • 将清洗产生的废水收集处置
思想重建
警示教育:
事故现场悬挂牺牲消防战士的照片 事故现场用火灾残骸建立4.22事故教育点 每年4月份定为德桥安全月 每年4月22日举行反思活动
组织重建
加强管理队伍
设置安全环保副总经理 调整生产副总经理 配备专职安全总监 加强中层管理力量
调整员工队伍
稳定骨干队伍 调整班组长人员 增设班组安全员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许x开始用乙炔焰对1302管道动火 • 2#交换站内地沟开始着火 ,并迅速蔓延 • 现场人员呼叫救火,并撤出2号交换站 • 现场实施救援,中控室远程关闭电动阀 • 中控PLC信号全部中断 • 中控室拨打119火灾报警 • 泰州消防支队接到报警,调派力量支援
事故过程(二)
9:34 10:30 10:40
善后处置第二阶段
5月20日~ 6月17日 • 拆除事故核心区域2#交换站及相关设施
拆除前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评价单位及行业专家认 真反复研讨主体方案
围绕拆除主体方案,制定了10个具体子方案
施工过程中精心准备,全程监督,在消防战士全程监护下,顺利完 成任务
• 继续转移储罐危险物料
间接原因
5、公司主要负责人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公司 总经理未贯彻落实上级安监部门工作部署,在全公司组织 开展特殊作业专项治理,及时启用新的《动火作业许可证 》;对公司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督促、指导不到位,
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三、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原则
• 成立事故善后指挥部,对整个处置过程全程跟踪和监督 • 聘请甲级资质的第三方安全咨询机构作安全评估、把关 • 邀请一批行业内知名安全技术专家作现场指导 • 处置过程的各个作业环节,均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 • 由专业施工队伍作业,监理单位全程监理 • 消防力量全天候保障
可燃物,是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1、特殊作业管理不到位。动火作业相关责任人员朱xx、 邵xx、何xx、刘xx等人不按签发流程,不对现场作业风险 进行分析、确认安全措施,在《动火作业许可证》已过期 的情况下,违规组织动火作业。
间接原因
2、事故初期应急处置不当。现场初期着火后,公司现场 人员未在第一时间关闭周边储罐根部手动阀,未在第一时 间通知中控室关闭电动截断阀,第一时间切断燃料来源, 导致事故扩大。公司虽然制定了综合、专项、现场处置预
• 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3名; • 对德桥及华东公司各处100万元罚款; • 德桥、华东法人代表各处2015年个人年收入40%的罚款; • 德桥安全员顾x撤销其安全员资格证书; • 暂扣德桥《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6个月。
二、原因分析
事故前存在的问题
1、动火许可证问题
(1)21日提前签发动火许可证 (2)审批人员未到现场确认 (3)作业前未对现场可燃性气体进
四、事故反思
人祸
• 缺乏安全意识 • 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
• 习惯性违规作业
• 隐患排除治理不彻底
• 应急处置不当
• 各级人员履职不到位
思想重建
全面进行事故的分析梳理和反思总结 强化安全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提高培训质量 事故当事人现身说法 组织模拟“4.22”事故情形的桌面事故应急演练 集中学习《“4.22”较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邀请各级监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指导后续的整改工作
案,并每年组织演练,但演练没有注重实效性,没有开展
职工现场处置岗位演练,提升职工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 。
间接原因
3、工程外包管理不到位。公司对工程外包施工单位资质 审查不严,未能发现顾xx以华东公司名义承接工程。对外 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在21日许x等人进场 作业前,巡检员顾x对其教育流于形式,未根据作业现场
事故后果
• 事故性质: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 事故等级:较大火灾事故 • 人员伤亡:1名消防战士在灭火中牺牲 • 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2532.14万元人民币 • 社会影响:影响极大
事故处理
• 司法机关已采取措施的人员7名,其中德桥4人批准逮捕、2人取保 候审,华东1人批准逮捕;
• 建议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员2名;
2、不熟练
现场救援人员不会启动泡沫系统对2#交换站灭火,中控室人员远
程关闭阀门不熟练。
3、不负责
现场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未关闭最近的2401-2404储罐罐底阀门。
直接原因
• 公司组织承包商在2号交换站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在 未清理作业现场地沟内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未 对动火点下方的地沟采取覆盖、铺沙等措施进行隔离的 情况下,违章动火作业,切割时产生火花引燃地沟内的
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全措
施进行教育,考核采用抄写已做好的试卷的方式。邵xx、 陈x2人曾先后检查作业现场,夏xx、陆x先后在现场监火 ,都未制止施工人员违章动火作业。
间接原因
4、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未按省、市文件要求组织特殊 作业专项治理,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公司先后因违章 动火作业、火灾隐患等多次被有关部门责令整改、处以罚 款。2016年3月,2号交换站曾因动火作业产生火情。
行分析存在的问题
2、同时作业的问题
事故发生前,2号交换站内存在4种作业: (1)过驳作业。赣华强化016卸醋酸乙酯600吨&海油318卸汽油 500吨,作业持续到事故发生。 (2)倒罐作业。储罐之间倒罐汽油760吨,作业持续到事故发生 。 (3)清洗作业。储运部操作工清洗2507管道,打捞地沟及污水井 水面上的浮油。 (4)动火作业。事故时华东公司施工人员正在改造2号交换站内 1302管道施工作业,将1302管道连接到2301管道发车泵上。
体系重建
修订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全面梳理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重点: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承包商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建立督查制度 推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建设 引入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
从事故得到的启发
• 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 预防为主,重在预防 • 科学规划,投入到位
• 积极面对,勇于担当
品经营品种有78个,主要经营的化学品品种有:醋酸及
醋酸酯、醇类产品(如甲醇、乙醇)、苯类产品(甲苯 、二甲苯等)、丙烯酸酯、二氯乙烷、四氯乙烯、石脑 油、基础油、燃料油、汽油、柴油、混合芳烃、丙烷、 丁烷等。
企业区域位置图
事故现场平面图
起火的交换站
事故过程(一)
8:20 9:13 9:15 9:16 9:18 9:20 9:26
事故前存在的问题
3、作业方案的问题
施工作业、动火作业未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
4、施工人员培训的问题
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流于形式,未对现场危化品特性、动火作业风
险进行告知
初期救援存在的问题
1、反应慢
9:13发生火灾,直至9:16现场救援人员开启消火栓、消防炮、喷 淋系统灭火、降温,呼叫中控室关闭阀门,9:20中控室报警。
善后处置第一阶段
4月23日~5月19日 • 对事故现场隐患摸底、排查 • 恢复供水、供氮、供电、消防设施、安全仪表等 • 转移液化气体、二氯乙烷、丙烯酸丁酯等特殊危险性物 料,以及2#交换站临近储罐物料,消除重大隐患 • 将与2#交换站连通的内管线和储罐物理隔断 • 事故废水在环保局统一部署下集中处理
• 新港消防专职队、靖江消防中队陆续抵达 • 2号交换站上方管廊起火燃烧 • 2#交换站再次发生爆管,大量汽油向东西 两侧道路迅速流淌,瞬间形成全路面的流 淌火
12:00 12:30
• 江苏省消防总队周详总队长担任总指挥
• 2号交换站上方的管廊坍塌,火势加剧
• 再次组织人员关闭临近储罐根部手动阀
14:00
事故过程(三)
18:00
• 指挥部发起第一次灭火总攻,大幅压缩东 西两侧流淌火面积
00:30 00:40 1:10 2:04 4:25
• 指挥部发起第二次灭火总攻,火势减弱 • 2403、2404储罐根部手动阀关闭 • 2401储罐根部手动阀关闭,火势明显减弱 • 历时近17个小时,现场明火被扑灭 • 周围储罐温度降至40℃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