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点压第二颈椎横突治疗偏头痛体会
偏头痛中医取穴按摩手法

偏头痛中医取穴按摩手法偏头痛中医取穴按摩手法偏头痛是由多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病因病机极为复杂。
九宫按摩法治疗偏头痛效果很明显,对于病史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患者,如能掌握此按摩手法,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地自我施治。
(急性温热病所引起的头痛,不在此治疗范围。
)中医认为,感受风寒湿邪是偏头痛的一大病因,气血经络受阻导致头痛,经常在阴雨风寒的天气复发,一般痛多在一侧,也有左右交替发作,严重者全身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
另一个病因是肝阳上亢所致,由于情志忧郁,肝阳偏亢,少阳风热循经上犯,偏于头角疼痛,多在一侧,且善怒面红。
取穴在头部取相应的九大穴位,即中间数5为百会穴;第一行和第三行的中央数9和1,分别取神庭穴和风府穴;中间行的左边3和右边7,取两侧的承灵穴;第一行的左边2和右边4,取两侧的头维穴;第三行的左边6和右边8,取两侧的风池穴(如下图)。
手法根据洛书九宫数的五行排序,将阴数即单数1、3、5、7、9都乘以9,阳数即双数2、4、6、8都乘以6,则产生无穷尽的单数和双数,作为按摩次数。
手法可采用点、按、揉,单数用顺时针,双数用逆时针。
如风府穴1×9=9次,神庭9×9=81次,都是顺时针手法。
两侧的头维穴分别是2×6=12次,4×6=24次,都是逆时针手法,以此类推。
每天做一次,以点按穴位产生的麻胀感能忍受住为原则,两天后疼痛可明显减轻。
如按此法巩固按摩,能减少偏头痛的复发,直至偏头痛消失。
辽宁省瓦房店市岭东街道针灸按摩所针灸师、按摩师梁迎春相关链接九宫图九宫按摩法是由洛书里面的九宫图演变而来的。
古时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1-9分别排在方格中,使不管横竖还是斜着相加都等于15。
九宫图后来被收录到《针灸大成》卷五。
中医按摩手法舒缓颈椎病颅内压增高

中医按摩手法舒缓颈椎病颅内压增高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人在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办公室工作或者老龄化等情况下易受影响。
该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疼痛。
中医按摩手法通过对颈椎周围的肌肉进行调理和刺激,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按摩手法,以期舒缓颈椎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问题。
一、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经络调理的一种常见手法,也广泛用于颈椎病的治疗。
通过按摩颈部的经络,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理颈椎周围的肌肉组织,缓解颈椎病症状,减轻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不适。
按摩时,首先可以使用指腹轻轻按摩颈部,进行局部肌肉的放松。
然后,用手掌稍加用力按压肩部,逐渐下移到颈部,让肌肉得到深层的按摩和刺激,进一步缓解疼痛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二、拨筋推拿拨筋推拿是一种比较专业且需要经验的中医按摩手法,是通过对颈椎进行调整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由于拨筋推拿涉及到对颈椎的操作,应由专业的中医进行操作。
拨筋推拿主要通过调整颈椎骨与骨之间的位置关系,纠正椎间盘的错位,缓解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在操作时,按摩师会用掌或拇指对病人的颈椎进行推拿,舒缓颈部的紧张肌肉,同时结合病人的感受来确定操作的力度和角度。
拨筋推拿具有显著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经验丰富、具备相关证书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以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三、刮痧疗法刮痧疗法在中医传统疗法中广泛应用,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
刮痧疗法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颈椎周围的肌肉疼痛和僵硬。
刮痧疗法主要通过用特制的刮痧板或医疗石刮擦患者的颈部皮肤,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在刮痧过程中,刮痧板应贴着皮肤,以慢慢增加力度和频率来达到舒缓颈椎病症状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过程中应避免用力过大或者过度刮拭皮肤,以免引起不适或者损伤。
综上所述,中医按摩手法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问题的有效方法。
推拿按摩以及拨筋推拿都能通过调理颈部肌肉和颈椎的位置来改善病情。
偏头痛的手法治疗

偏头痛的手法治疗徒手介入是可以帮助偏头痛的,并且有许多研究已证明此点。
即便对于头痛以及偏头痛的出现机制我们只有部分了解我们发现是可以缓解活动性和急性偏头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减少其发生频率。
颈部减压在常见的肌肉骨骼(或是张力型)之头痛,我们主要手法在减缓任何筋膜张力所影响的头痛。
此手法用在处理偏头痛可以是个好的开头,因为许多偏头痛也伴随着肌筋膜痛与肌膜层活动度受限,而且也能被张力型头痛诱发。
在偏头痛的患者中,有个步骤是我们可以做的。
当筋膜限制处理完后,我们主要的手法目标在减少血管型头痛的颅骨压力。
这些方法的确可以由一次介入时解除许多偏头痛的问题,有时是相当可观的。
预防是很难去量化,但很多患者(虽然不是全部)指出当他们自我使用这些手法处理时,头痛的频率及严重性有减少。
颚骨手法如果偏头痛手法的目的在处理颅骨内部的压力向外释放,从哪边开始会比颚骨还要好呢?不单是硬颚为颅骨构造的基石连牙齿支架或是牙齿辅具给予颚骨的压力都与偏头痛及混合性头痛有关。
我们从手处理偏头痛可以比喻将颅骨减压。
颚骨与颅骨构造的中心点的一部分在处理颚骨时,所有关于口腔内处置的常规注意事项都适用,在此之前,务必要向你的患者解释口腔内部处置的目的,并变得明确。
确保有洗手以及配戴乳胶手套;询问患者是否对乳胶过敏;并且确保熟悉每一个地区的法规。
请记住,大多数情况下嘴巴是敏感的,所以要小心处理;如同上述,我们在处理的过程患者都比我们还要有感觉。
处理颚骨时,用配戴有乳胶手套的食指置入嘴巴内部,大拇指与其他指置于外部,感受两手间的上颌骨及颚骨。
用缓慢、静态、敏锐且坚硬但温柔的按压去感受其形状及活动度(或固定性)。
颚骨手法。
从嘴巴内侧及外侧去感受上颌骨。
保持手指、手、手腕、手肘及颈部放松,如果你的身体产生任何张力或是不舒服的情况都会改变你的触摸,并且患者都感受得到嘴巴内部的手指不要滑动,用慢慢地按压一处;感受其反应;并等待。
当你感受到其变化并且停止后,则再进入下一个点。
头部针灸缓解颈部疼痛和偏头痛

头部针灸缓解颈部疼痛和偏头痛头部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头部特定穴位,以缓解颈部疼痛和偏头痛。
这种疗法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头部针灸的原理是通过刺激头部上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恢复身体的平衡。
颈部疼痛和偏头痛常常是由于颈椎僵硬、头部血液循环不畅等原因引起的。
头部针灸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舒缓局部肌肉的紧张,从而减轻症状。
头部针灸的穴位选择因人而异,常见的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颊车穴等。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上,风池穴位于颈椎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颊车穴位于耳廓上方。
在实施头部针灸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确定合适的穴位,然后使用针灸针进行刺激。
头部针灸的疗程长短因人而异,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
每次治疗一般持续15-30分钟,每周进行1-2次,连续几周。
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会感到轻微的针刺感和局部酸胀感,但多数患者都可以接受。
头部针灸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延迟,一般需要3-4次治疗后才能明显缓解颈部疼痛和偏头痛。
除了头部针灸,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保持良好的坐姿、正确使用电脑和手机等,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此外,适量的运动、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也对减轻颈部疼痛和偏头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头部针灸在缓解颈部疼痛和偏头痛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因此,在接受头部针灸治疗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治疗的适用性,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头部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颈部疼痛和偏头痛的中医疗法。
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动,缓解颈部疼痛和偏头痛。
然而,患者在接受头部针灸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获得更好的疗效。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头部针灸,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颈2横突注射镇痛液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21年7 第2卷 第7 00 月 3 期
医学 信 息
;
颈 2横 突 注 射 镇 痛 液 治疗 颈 源 性 头 痛 的疗 效 观 察
王 晶
【 要】目的 : 察颈 2 突局部 注射 治 疗颈 源 性 头痛 的疗效 。方 法 ; 5 例 确诊 为 颈 源性 头痛 的患 者 随机 分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各 2 摘 观 横 将 6 8例 。观 察组 采 用注射 治 疗 ; 照组 采 用针 灸 治疗 。 以视 觉模 拟评 分 法( AS 评 估并 纪 录 2组 治疗 前后 疼 痛评 分 。结 果 : 组 治 疗后 VA 对 V ) 2 S评 分均 有 下 降 , 别 与治 分 疗前 比较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P<O 0 )其 中观 察 组 VA .5; S评 分 下 降(. 土 18 分 , 6 1 . ) 对照 组 下 降( . ± l5 分 , 4 2 _) 2组 间比 较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0 0 ) 观 察组 治愈 率 为 7 . , 照 组治愈 率为 5 . , . 5 86 对 3 6 2组比较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P<o 0 ) . 5 。结 论 : 2横 突局 部 注射 治 疗颈 源 性 头痛 疗 效显 颈 著, 较针 灸 使 用效果 好 。 【 键 词】颈 源 性 头痛 ; 痛液 ; 2横 突局 部 注射 ; 灸 治疗 关 镇 颈 针 [u S mmay r ]0b ev da r s t en c f h w c l n i et nt hs e ko h o r e f e d c e sr e co s h ek o et ol a a jc o t i n c f es uc a ah .meh d: 6c s s i et ae ri t o n i o t oh t o 5 a e l b e tdf s wl r o t
按摩治疗颈椎病性头疼体会

按摩治疗颈椎病性头疼体会摘要】目的:探究按摩治疗颈椎病性头疼的体会。
方法:选择2012年至今的60例颈椎性头疼患者作为汇报对象。
方法:应用弹拨曲垣穴、点揉秉风穴等按摩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治愈:头痛消失,颈肩部伴随症状消失者42例显效;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者3例,有效率达95%。
结论:按摩治疗颈椎病性头疼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头疼;按摩【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12-01近年来随着社会步伐的日趋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也是逐年上升趋势而颈椎病性头疼则最为常见。
颈椎病性头疼,是颈椎功能紊乱引起,临床多伴有轻重不同的颈肩部症状,颈部触诊检查可见后关节突高隆不平及偏歪,并有明显压痛点。
治疗本病应排除颅内疾患。
颈椎骨折、颈部肿瘤、结核、及五官科等疾患所致的头痛。
笔者自2012年至今治疗颈椎病性头痛60例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颈椎病性头痛中,男36例,女24例。
年龄最小在20岁,最大70岁。
诱发原因不明者32例情绪激动者8例,颈部受凉者16例,感冒者4例。
病程一年以内者20例,1~5年14例,5年以上26例。
头痛部位:后枕部痛32例,颞部痛15例,前额痛8例,全头痛5例。
头痛的性质:闷痛者22例,胀痛18例,跳痛15例,电击样痛5例。
伴随症状颈部僵硬及颈部酸胀者48例,头晕、恶心、视力模糊28例上肢麻木。
无力27例。
50例进行了X线摄片,其中48例分别有颈椎生理曲度均改变及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颈部触诊检查。
全部病例均有颈椎后关节紊乱的明显压痛。
2.治疗方法2.1 患者俯卧,医者选事宜位置,以拇指着力在肩外俞穴按顺序进行缓和而深透的点揉。
2.2 弹拨曲垣穴,使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或向颈肩部放散。
2.3 点揉秉风穴,使酸胀沉感向患者头部放射。
2.4 点揉、太阳、头维、神庭区,患者仰卧,医者坐于患者头部,用双手多指或拇指点揉太阳穴区、头维穴,胆经在耳周的循行区,神庭穴及督脉路线,手法轻重要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而定。
头痛按摩的奇效

头痛按摩的奇效头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它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有许多方法可以缓解头痛,而其中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方式就是按摩。
按摩不仅能够提供绝佳的放松效果,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
本文将探讨头痛按摩的奇效,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按摩技巧。
1. 太阳穴按摩太阳穴位于眉弓与外眦之间的凹陷处,是头痛常见的发作点之一。
通过按摩太阳穴,可以有效舒缓头痛症状。
按摩时,使用指尖轻轻按压太阳穴,并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持续5-10分钟。
此方法不仅能缓解头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您感到放松和舒适。
2. 额部按摩额部按摩是另一种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
您可以使用指尖或指腹,在额头上轻轻划圈按摩,从中央开始,逐渐向两侧延伸,每次持续5-10分钟。
此方法可以缓解头部压力,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头痛的不适感。
3. 角弓穴按摩角弓穴位于耳朵上方约2寸处,是一种传统的按摩穴位。
按摩时,用中指指腹按压角弓穴约2分钟,然后用力揉动穴位,每侧持续1-2分钟。
此方法能够刺激气血运行,改善头痛症状,使您感到宁静和放松。
4. 颈部按摩颈部按摩是缓解头痛的另外一种方法。
您可以用手指从颈椎开始轻轻按摩向上延伸,以舒缓颈部紧张的肌肉。
还可以使用手掌在颈部周围进行轻柔的揉捏和推拿按摩。
这些动作有助于减轻颈部和头部的压力,消除头痛。
5. 肩膀按摩肩膀按摩也是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
您可以用指尖或手掌在肩部周围进行揉捏和推拿按摩。
这样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头痛不适。
总结:头痛按摩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缓解头痛的方法。
通过按摩太阳穴、额部、角弓穴、颈部和肩膀,可以缓解头痛,减轻不适感,同时提供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头痛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了解病因并获得合适的治疗。
(注:此文仅提供头痛按摩的简要介绍,具体按摩技巧和程度请咨询专业按摩师或医生的指导。
)。
头部按摩技巧:科学缓解头痛,舒缓压力!

头部按摩技巧:科学缓解头痛,舒缓压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头痛和压力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客”。
长时间的工作、学习,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环境因素,都可能让我们感到身心疲惫,头痛不已。
而头部按摩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头部按摩的技巧,学会如何通过按摩来科学地缓解头痛,舒缓压力。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头部按摩会对缓解头痛和舒缓压力有帮助。
我们的头部布满了神经和穴位,这些神经和穴位与身体的各个部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我们进行头部按摩时,可以刺激这些神经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缓解头痛和压力带来的不适。
接下来,让我们学习一些具体的头部按摩技巧。
第一种技巧是指腹按摩法。
用我们的双手十指,以指腹轻轻按压头皮。
从额头开始,逐渐向后移动,经过头顶,一直到后脑勺。
在按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力度,但要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不适。
每个部位按压 1-2 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地放松头皮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
第二种技巧是揉捻法。
用手指的指腹在头皮上轻轻揉捻,就像揉面团一样。
可以从太阳穴开始,沿着头部的侧面向上移动,一直到头顶,然后再向下到后脑勺。
揉捻的速度可以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
这种方法能够缓解头部的紧张感,让我们感到更加舒适。
第三种技巧是敲击法。
双手握拳,轻轻敲击头部。
从额头开始,依次敲击头顶、后脑勺和头部两侧。
敲击的力度要适中,以感觉到轻微的震动但又不疼痛为宜。
敲击可以刺激头部的神经,帮助放松身心。
在进行头部按摩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牢记。
首先,要保持双手的清洁,避免将细菌带入头皮。
其次,如果头痛是由于严重的疾病引起的,如脑瘤、脑出血等,那么头部按摩可能并不适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另外,按摩的时间和频率也要适中,一般来说,每次按摩 15-20 分钟,每周 2-3 次即可。
除了上述的基本技巧,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穴位来进行按摩,以增强效果。
太阳穴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穴位,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 1 横指的凹陷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严 重 影 响[ 1 1 。 临床 以发 作 性 中重 度 、 搏 动 样头 痛 为 主 要 表现 , 头痛多为偏侧 , 一般持续4 7 2 h , 可伴 有 恶 心 、 呕 吐, 光、 声 刺激 或 日常活 动 均 可 加 重 头 痛 , 安 静 环 境 或 休 息 可缓解 。 偏 头痛 作 为 临床 常 见 病 , 目前 尚无 特 效疗 法 , 临 床 上
中无 不 良反 应 。对照 组2 0 例, 临 床治 愈5 例( 2 5 %1 , 显效 6 例
摩[ 2 1 、 推拿手法l 3 I 、 天麻 素 注射 【 1 治疗 偏 头痛 有 一定 疗 效 , 2 0 1 1 年 以来 我 们 采取 手法 点 压 第 二 颈椎 横 突 的方 法 治 疗 偏 头痛 , 疗效 满 意 , 现 报告 如 下 。
中 国疗养 医学2 0 1 4 年第 2 3 卷第 7 期 C h i n J C o n v a l e s c e n t Me d , J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 1 . 2 0 1 4, Vo 1 . 2 3 , N o . 7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6 1 9 X ( 2 0 1 4 ) 0 7 — 0 6 1 2 — 0 1 D O I 编码 : 1 0 . 1 3 5 1 7 / j . e n k i . c e m . 2 0 1 4 . 0 7 . 0 2 4
用手 法 点压 第二 颈椎 横 突 的 方法 , 对照 组2 0 例, 采 用 口服 去痛 片 治 疗 。结 果 治 疗组 2 8 例, 临 床 治愈 率 1 0 0 %; 对 照 组2 0 例, 临床 治
愈 率2 5 %, 总 有效 率8 5 %。 结论
法 简单 、 安全 , 适 宜推 广应 用 。
度 或重 度 ; 因上 下楼 或类 似 活动 加重 。④ 发 作期 间 至少 具
偏 头痛 的病 因 尚不 明确 , 可 能 与 遗传 、 内分 泌 、 代谢 、 饮食 及 精神 等 因素 有关 , 其 发 病机 制亦 不 十分 清楚 。临 床 及各 类 文献 报 道 的治疗 方 法各 式各 样 , 治 疗效 果 亦不 尽 相 同, 但 患者 发病 时 常严 重 影 响 日常工 作及 生 活 。通过 对 软 组 织劳 损 性疼 痛 的发 病 机制研 究 表 明 , 手 法 治疗 能够 活 血
重度 。 1 . 2 一般 情 况 本组 4 8 例均 为 门诊 患者 , 其 中男 2 1 例, 女
舒筋 、 疏 通经 络 、 解 除 压迫 、 松解 粘 连 等 作用 , 进 而达 到 解 痉 致松 和活 血 止痛 的功效 _ 5 _ 。临床 实 践 表 明 , 通 过手 法 点 压 第二 颈 椎横 突 能很 快 消除 偏头 痛 患者 的 头痛 症状 , 临床 治 愈率 为 1 0 0 %。 且 本法 方 便易 行 , 安全 可 靠 , 无 副作 用 , 不 受 条件 限制 , 患者 乐 于接 受 , 适 宜 推广 应用 。
临床 实践 证 明 , 手 法 点压 第二 颈椎 横 突 能很 快 消除 偏 头痛 患者 的 头痛 症状 , 临床 治愈 率为 1 0 0 %, 方
【 关 键词 】 偏 头痛 ; 手 法点压 ; 第二 颈椎 横 突
偏 头 痛是 临床 最 常见 的原 发性 头 痛类 型 , 是 一种 常 见 的慢 性 神 经 血管 性 疾 患 , 多 起病 于 儿 童 和青 春 期 , 中青 年
期 达发 病 高 峰 , 近年 发 病 率 有上 升 趋 势 , 患 者生 活质 量 受
减少5 0 %以 上 ; 有效 : 治疗 后 积 分 减 少 2 1 % 一5 0 %; 无效 : 治疗 后积 分 减少 2 0 %以下 ; 起效 时 间 : 积 分减 少 2 分 时 为起 效时 间 。
手法点压第二颈椎横突治疗偏头痛体会
金 旭 明 I刘 翠 芹z 孙杰
( 1 . 沈 阳军 区大连 疗养 院小 平 岛疗 养 区 , 1 1 6 0 1 7 ; 2 . 沈 阳军 区大 连疗 养 院桃 源 疗养 区 , 1 1 6 0 2 3 )
【 摘 要 】 目的 评 价使 用手 法点 压 第二 颈椎 横 突 治疗偏 头痛 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将4 8 例偏 头痛 患 者 随机 分 两组 , 治 疗组 2 8 例, 采
1 临 床 资 料
( 3 0 %) , 有效 6 例( 3 0 %) , 无效3 例, 总有 效率 8 5 %, 治 愈5 例 中 3 个 月 内复发 4 例, 愈后 复 发率 8 0 %。 经统计 学 分 析 , 两 组 治 愈率 、 总 有 效 率 比较 ,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 治疗 组 明
显优 于对 照组 ( P<0 . O 1 ) 。且 治疗 组头 痛消失 时 间短( 3 0 mi n
内) , 最长 1 h , 明显优 于药物 止 痛起 效 时 间。
3 讨论
1 . 1 诊 断标 准 按 照 1 9 8 8 年 国 际 头 痛 协 会 诊 断 标 准 制 定 :① 有5 次 以上 的发作 。② 如 果不 治疗 ,每 次疼 痛持 续 4~7 2 h 。 ⑧具 有 下列 之 中至少 两 个特 征 : 单侧 ; 搏 动性 ; 中
有 下列 一项 : 恶 心 和/ 或呕吐; 畏光 怕 声 。 ⑤ 排 除脑 出血 、 蛛 网膜下 腔 出血 、 脑瘤 等 器质 性病 变 。疼 痛程 度 采用 国家药
品监 督 局 制 定 发 布 的 《 中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原 则 》 之 “ 中药 新 药 治疗 偏 头 痛 临床 研 究 指 导原 则 ” 中 的计 分 法 , 积 分 ≥7 分 为轻度 , 积分 ≥1 2 分 为 中度 , 积 分 ≥l 7分 为
治疗方法 不一 , 效果亦不尽 如人意 , 有 报 道 针 灸 配合 按
治疗组2 8 例, 临床 治 愈 f 3 0 a r i n内头 疼 消失 ) 2 6 例; 另2
例经 首 次治 疗 3 0 mi n 内头 痛 症状 明显缓 解 , 随 行 再 次 治疗
后头 痛症 状 消失 ; 治 愈率 1 0 0 %; 3 个 月 内无 复发 ; 治 疗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