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试题
2019-2020学年初三物理全册17.3电阻的测量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 电阻的测量1.小亮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小灯泡上标有“3.8V 0.3A”字样,电源电压为6V 。
请完成下列回答:(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图乙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甲 乙猜想电流表和电压表有无示数如果A 成立 如果D 成立(3)小亮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聪明的小亮猜想: A .可能小灯泡短路 B .可能电流表开路 C .可能是灯丝断了 D .可能滑动变阻器开路小亮根据图电流表和电压表是否有示数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帮小亮填好上表中的空格。
(4)某次测量,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
(5)小亮分别测出了几组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
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6)小亮还想利用这个电路图测出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假如电压表的0~15V 量程已损坏,请你在上面的方框内帮小亮设计出能完成这一实验的电路图。
AV PL SA23 0.6 +V15 3 ++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
(1)为了测量更精确。
电压表应选择的量程是0﹣ (选填“3”或“15”)V 。
(2)小明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 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 。
(4)接着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让电压逐次下调,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小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电压U/V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0.260.240.210.190.160.05综合分析可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 (选填“左”或“右“)端滑动:随着灯丝温度降低,小灯泡的电阻值变 (选填“大”或“小”)。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7.3电阻的测量(含答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7.3电阻的测量(含答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7.3 电阻的测量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是必要的是()A. 连接电路之前,先断开开关B. 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C. 在无法估计被测值的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先用大量程试触D. 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2.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为了使被测电阻阻值测得更准确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 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要尽量大一些B. 通过电阻的电流尽量大一些C. 取测得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D. 以上办法都可以3.如图是小黄同学测量小灯泡电阻时的电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B. 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接较小的量程C. 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D. 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4.一名学生用伏安法测电阻的阻值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但量程选择正确,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后果是()A. 电流表被烧坏B. 电压表被烧坏C. 两表都被烧坏D. 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5.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把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如图所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记录了两组实验数据。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电阻R X的电阻为()A. 10ΩB. 20ΩC. 25ΩD. 16Ω6.为了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某同学利用阻值已知的电阻R0和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A. ⑵⑷B. ⑵⑶C. ⑴⑶D. ⑶⑷7.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哪—个()A. B.C. D.二、填空题(共3题;共9分)8.小红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用器材齐全且完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 电阻的测量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一、知识梳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实验电路图设计: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处.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改变,观察每次对应的示数,分别填入设计的表格中.③根据每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求它们对应的电阻值,然后再求出它们的平均值.注意: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由于灯丝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求电阻的平均值是无意义的.二、练习知识点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C.保护电路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2.小明在“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1)请你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小明未连接好的电路连接完整.(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填“A”或“B”)端.(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A.滑动变阻器断路B.R断路C.R短路(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A,它的阻值是Ω.丙丁(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知识点2测量小灯泡的阻值3.如图所示,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阻值”实验中,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端.闭合开关后,要使小灯泡的亮度增加,应将滑片向端移动.(填“左”或“右”)4.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甲乙(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填“①”或“②”).(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 Ω.5.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小灯泡B.更换电源C.检查电路是否断路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电源电压为15 V,被测电阻阻值约为80 Ω,电流表有“0~0.6 A”“0~3 A”两个量程,电压表有“0~3 V”“0~15 V”两个量程.为了减小因电表的量程选择而引起的误差,电压表应选用量程,电流表应选用量程.7.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甲乙(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的示数将.(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填“a”“b”“c”或“d”).(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测得几组数据如下表.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A.第2次实验算出的电阻值是Ω,第3次实验算出的电阻值是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8.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5 V.甲乙(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2)当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经过分析,同学们猜想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见表.请根据同学们的分析,在空白处将表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补充完整.(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制出了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为Ω.(4)从图象还可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__R =UI__.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__电流表__、__电压表__、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设计:实验步骤:①按如图所示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断开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__最大__处.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改变__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__,观察__电流表__每次对应的示数,分别填入设计的表格中.③根据每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求它们对应的电阻值,然后再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二、练习1.D 2.(1)解:(2)__B __. (3)C(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__0.3__A ,它的阻值是__9__Ω.(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__减小误差__.3.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_右__端.闭合开关后,要使小灯泡的亮度增加,应将滑片向__左__端移动.(填“左”或“右”)4.(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__②__(填“①”或“②”).(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2.5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5__Ω.5.D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电源电压为15 V,被测电阻阻值约为80 Ω,电流表有“0~0.6 A”“0~3 A”两个量程,电压表有“0~3 V”“0~15 V”两个量程.为了减小因电表的量程选择而引起的误差,电压表应选用__0~15__V__量程,电流表应选用__0~0.6__A__量程.7.(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__发生变化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保持不变__.(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__d__(填“a”“b”“c”或“d”).(3)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0.18__A.第2次实验算出的电阻值是__15.0__Ω,第3次实验算出的电阻值是__15.6__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15.2__Ω.8.(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解:(2)当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经过分析,同学们猜想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见表.请根据同学们的分析,在空白处将表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补充完整.(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制出了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为__10__Ω.(4)从图象还可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__.。
九年级物理全册17.3电阻的测量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17.3 电阻的测量一、单选题1.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图,正确的是( )A.甲、丙B.乙、丙C.甲、乙D.甲、乙、丙【答案】C【解析】为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量通过灯泡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故甲、乙电路图正确,丙图错误.故选C.2.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如果考虑到安培表[即安培计]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伏特表[即伏特计]本身也有一定的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根据R=,测量电阻时,应该测量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和通过电阻的实际电流;而安培表实际测量的是通过待测电阻和伏特表的总电流,即电流偏大,而伏特表是与电阻并联连接,测量的电压是准确的,由R=可知,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故选B.3.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列出下列几条注意事项,其中没有必要的是( )A.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始终是断开的B.应从电源正极开始接线,开关应靠近电源正极C.使用电表前要选择量程,调零D.不准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在一起【答案】B【解析】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始终是断开的,故A事项是必须的;连接电路时,既可以从电源正极出发,也可以从电源负极出发,开关与控制的用电器串联连接,与位置无关,不一定要靠近电源正极,故B事项不必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前必须调零,故C事项是必须的;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在一起会引起电源短路,故不准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在一起,故D事项是必须的.4.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D.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知,滑片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因此闭合开关前,滑片应滑到最左端,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电路图知,两电表量程选择过大,读数误差较大,为减小实验误差应更换电表量程,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随灯泡电压变化,灯泡的实际功率发生变化,灯泡温度发生变化,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而变化,故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电路图可知,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电流变小,流过灯泡的电流变小,灯泡变暗,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5.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只标有“3.8 V”字样的小灯泡做实验,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电压总不能达到3.8 V,原因可能是( )【答案】D6.小红在做测定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C【解析】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变化,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测导线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0;因此灯泡被短路.故选C.7.小明同学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 Ω.电压表的量程为3 V,电流表的量程为3A,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 Ω,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C.电压表按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 A量程读数D.电压表按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 A量程读数【答案】C【解析】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接反了,电路相当于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接近为零.A选项错误;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 Ω,测量值应该接近或等于2 Ω,不可能为10 Ω,与测量次数多少没有关系.B选项错误;电压表按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 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所以本该是2 Ω的电阻测成了10 Ω.C选项正确;电压表按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 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电流是实际电流的,测量的电阻是实际电阻的25倍.D选项错误.8.王丽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时,所连接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后( )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读数为零D.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答案】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串联接在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路断路,电路电流为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故选C.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铭牌磨损,导致阻值未知,则利用下列电路图不能够准确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是( )A.B.C.D.【答案】D【解析】A项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R x的电压,电流表可以直接测量R x的电流,根据R x =,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B项电压表V1可以直接测量R0的电压,R0是定值电阻,根据I0=求出电流,电压表V2可以直接测量R x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得I x=I0,根据R 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C项电流表A1可以直接测量R0的电流,R0是定值电阻,根据U0=I0R0求出电压,电流表A2可以直接测量R x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得U x=U0,根据R 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D项电流表只能直接测量R x的电流,电压不能直接和间接测量,无法计算电阻.符合题意.10.(多选)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有问题的是( )A.连接线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B.连接线路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小电阻值的位置C.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D.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方向偏转,电压表的指针正常偏转,此时断开电路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即可【答案】BD【解析】连接线路的过程中,为防止连接错误,电路中电流过大,保护电路元件,开关应断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连接线路过程中,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的位置,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反方向偏移,应断开电路,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线对调,而不应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做法错误,故D符合题意.11.(多选)以下方法中电源电压均保持不变,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也是R0,那么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的方法是( )A.如图,先只闭合开关S1,测出R x两端电压U x,在闭合开关S2测出电源电压U,则电阻R x=R0B.如图,先闭合开关S1,再将开关S2分别接a和b,测出电流I a、I b,则电阻Rx=R0C.如图,先将滑片移到最右端后闭合开关,此时R=R0,测出电流I e;再将滑片移到最左端时R=0,测出电流I x,则电阻R x=R0D.如图,先断开所有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再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测出R x两端电压U x=U1;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则R x=R1【答案】ABD【解析】如图,先只闭合开关S1,测出R x两端电压U x,再闭合开关S2测出电源电压U,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即=,则电阻R x=R0,故A正确;如图,先闭合开关S1,再将开关S2分别接a和b,测出电流I a、I b,则I a为通过支路R0的电流,I b为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 a R0=(I b-I a)R x得:R x=R0,故B 正确;由电路图可知,先把滑片移到最右端,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R=R0,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测出电路电流I e,由I=,电源电压U=I e(R0+R x)①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此时R=0,即只有R x接入电路,由电流表测出电路电流I x,由I=,电源电压U=I x R x②,由①②可以求出R x=R0,故C错误;如图,先断开所有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再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测出R x两端电压U x=U1;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则R x=R1,故D正确.二、填空题12.下列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必要的实验步骤,其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A.闭合开关;B.将测出的数据填入表格中;C.计算被测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D.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数值;E.断开开关;F.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值;G.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H.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答案】EGFAHDBC【解析】根据实验的顺序,连接电路前要断开开关,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然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个值,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值,并记录在表格中.计算出被测小灯泡的灯丝电阻.13.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 Ω.【答案】2 0.5 4【解析】由图甲知,R x与R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 V,R x两端电压为2 V;由图丙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 A,通过R x的电流为0.5 A;由I=可得R x的阻值:R x===4 Ω.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R x阻值的实验中:(1)与R x串联的电表是________,与R x并联的电表是__________;(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 x的阻值为__________.【答案】(1)电流表电压表(2)6.25 Ω【解析】(1)因要测出通过R x的电流,所以与R x串联的电表是电流表;要测出R x两端的电压,所以与R x并联的电表是电压表;(2)电流表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4 A;电压表小量程分度值为0.1 V,示数为2.5 V,则R x==6.25 Ω.15.用实验室提供的常用器材(电源是一节干电池)测电阻时,小明与另外三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下列甲、乙、丙、丁四个电路图.(1)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数据如下表,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推断小明在实验室中所用的电路图是__________图.(2)另外三位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分别出现了下列三种异常现象:A.电流表示数有变化,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B.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基本不变C.电流表烧坏请你判断:按__________ 图连接的电路中出现现象A;按________图连接的电路出现现象B;按__________图连接的电路会出现现象C.【答案】(1)乙(2)丙丁甲【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值随电压值的增大而增大,并且电流值与电压值的比值不变,故应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及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故电路图应为乙;甲图中电流表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丙图中,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两端,丁图中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故三种接法均为错误的;(2)甲图中由于电流表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故将会导致电流表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流表;丙图中,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两端,因电流表中电阻较小,故电压表几乎没有示数;丁图中,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故电路中电阻无穷大,则电路中电流为0;故A 现象对应丙图,B现象对应丁图,C现象对应甲图.R x的阻值.供选择的器材有:一个电源(电压不变、电压数值未知),一个已知电阻R0,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电压),单刀双掷开关.小敏与小宇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甲乙(1)为了测出R x的阻值,应选择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电路图,如果选用另一个电路图,在实验中会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2)小敏与小宇最终达成了一致,选用了正确的电路图进行实验.(a)先将单刀双掷开关打到“1”上,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1;(b)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打到“2”上,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2;请写出用测量的物理量计算R x的表达式为R x=____________.【答案】(1)乙其中某次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2)R0【解析】(1)甲图中,当开关接触点1时,若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正确,那当开关接触点2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就接反了;(2)①S与1连接,电压表测量R0两端电压,电路中只有R0,电压表示数即为电源电压U,即U1=U;②S与2连接,R0与R x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0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I=,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 x=U1-U2,因此电阻R x的阻值为R x==R0.。
电阻的测量练习7(含答案)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同步练习31、(伏安法测电阻)如图14所示,若电压表的示数为3V ,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 ,则R X = Ω,这样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应该如何减小误差 。
1、 (测量电阻的其他方法)如图15所示电路图,闭合S 1、S 3,调节滑片位置使电流表指针 指在适当位置,使此时电流表示数 I ;闭合 ,保持滑片不动,调节电阻箱 ,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读出电阻箱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0,则R X = 。
像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 测电阻。
3、(电路故障分析)小斌同学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时候,按要求将电路图连接好,闭合开关 后,却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导致电路存在的故障为( ) A 、待测电阻短路 B 、待测电阻开路 C 、滑动变阻器短路 D 、滑动变阻器开路4、(电阻的计算)某同学用伏安法测末知电阻的阻值,他测量了三次,数值分别为(U 1 I 1)、 (U 2 I 2)、(U 3 I 3),则他测量的电阻阻值应记为 ( ) A 、U 2/I 2 B 、(U 1+U 2+U 3)/(I 1+I 2+I 3) C 、U 1/I 1+U 2/I 2+U 3/I 3 D 、(U 1/I 1+U 2/I 2+U 3/I 3)/35、小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他现有的实验器材中除了待 测电阻R x 、定值电阻R 0、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导线若干外,还有几节干电池。
该同学实验中,电路连接正确。
(1)在左边的虚线方框中画出他连接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图14图15“-”接线柱。
(2)请你在右边实线方框中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能反映该同学经过多次测量而得出结果的实验过程。
(3)小李同学认为实验时应该把定值电阻R0串连在电路中,请你指出R0串连在电路中作用:。
6、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6甲所示的电路图。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课节达标训练题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课节达标训练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接错了。
闭合开关后,电路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B.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C.电流表烧坏,电压表正常D.电压表烧坏,电流表正常答案:C2.下列四个图中,电阻R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图中能测出R x 阻值的是答案:ACD3.某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想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电源电压未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已知,下列电路中,可以测出Rx阻值的是(多选)答案:BC二.填空题4.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正确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A,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Ω。
答案:0.5 55.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
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A ,电压R 的阻值为____Ω。
答案:0.4 5 三.实验与探究题6.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连接起来.(2)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 =____.(3)开关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调至最___端(选填“左”或“右”). (4)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某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A ,待测电阻R 的阻值为____Ω. 答案:(1)如图所示 (2)U /I (3)右 (4)0.3 10甲乙 丙3甲 乙 丙7.小亮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小灯泡上标有“3.8V 0.3A”字样,电源电压为6V 。
请完成下列回答:(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
(2)图乙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同步练习(包含答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半导体()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2.下列关于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大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C.保险丝都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D.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3.我们已知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电阻定律的公式为R=ρ,其中R、L、S分别表示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ρ是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的物理量叫电阻率,下列关于电阻率ρ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是()A. B. C.Ω?m D.Ω?m24.要使一根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B.减小导线中的电流C.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5.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了多组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分析出他们实验时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A. B. C. D.6.上海世博会园区80%的夜景照明光源采用低碳节能的LED(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制作LED 灯的核心材料是()A.导体B.半导体C.绝缘体D.超导体7.若常温下的超导体研制成功,则它将适合于做()A.保险丝B.输电线C.电炉丝D.滑动变阻器的线圈8.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A. B.C. D.二、多选题9.现有一根较长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如图所示,利用他们可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跟导体()A.温度的关系B.材料的关系C.长度的关系D.横截面积的关系10.小玲同学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丝,a,b,c三条长度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该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较1、2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金属丝的电阻跟金属丝的长度无关B.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金属丝的电阻跟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有关C.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金属丝的电阻跟金属丝的材料有关D.实验数据中通过金属丝的电流越大,说明金属丝的电阻越小11.发光二极管()A.只要通电就能发光,与电流方向无关B.通电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C.多用于家用电器的指示灯D.常用来照明12.假如白炽灯的灯丝、电动机线圈、电饭锅和电熨斗内部电热丝都用超导材料制作,当用电器通电时,假设这些导体的电阻都变为零,则不能工作的是()A.白炽灯B.电动机C.电饭锅D.电熨斗1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电压 电阻》第三节电阻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电压电阻》第三节电阻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电阻1.关于电阻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才有电阻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没有电阻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D.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2.有一根合金线,在其两端加3V电压时,测得电阻值为5Ω,如果在其两端加6V电压,电阻值应为()A.0.5ΩB.2ΩC.5ΩD.10Ω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35Ω=_____kΩ=_____MΩ0.75MΩ=_____kΩ=_____Ω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4.导体的电阻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导体的材料B.导体的粗细C.导体的长度D.导体两端的电压5.在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导线的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导线的电阻大B.细导线的电阻大C.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D.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6.灯丝用久了会变细,则灯丝的电阻会_____;若不考虑温度的影响,灯泡的灯丝断了再搭上后,其灯丝的电阻将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两根导体(2)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两根导体(3)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两根导体知识点半导体和超导现象8.关于半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半导体材料一半能导电另一半不能导电B.半导体完全不能导电C.半导体完全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D.半导体的电阻受光照、温度、杂质等影响很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成电路中的元件都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B.三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现代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D.超导材料不适合做高压输电线,因为这种材料电阻过大10.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比铜、铁等金属的导电能力_____(填“强”或“弱”).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_____,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果能制造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它可以在下列哪些情境得到应用_____(填序号)①用作电吹风的电热丝②用作白炽灯的灯丝③用作输电线缆能力提升11.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C.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D.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12.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给出三根镍铬合金线a、b、c(其长度关系la=lb>lC,横截面积关系Sa>Sb=Sc),电源、电流表、开关各一个及若干根导线,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13.(多选)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的铜芯电线不符合规格:①用镀铜的铝芯冒充铜芯;②电线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定的直径要小.引起这种电线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A.电线的长度引起电阻偏大B.电线的横截面积引起电阻偏大C.电线的材料引起电阻偏大D.电线的温度引起电阻偏大14.从图中的长方形金属薄板abdc中剪出一块,下列哪种剪法得到的金属板条电阻最大()A.剪出abfeB.剪出efacC.剪出阴影部分的细金属条D.保留整块金属板15.如图,把一块直角梯形电阻片R分成长度相同的电阻R1和R2,按图示方向串联接入电路,则R1_____R2,通过两电阻的电流I1_____I2均填“>”“<”或“=”)16.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_____(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_____(3)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再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乙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_____17..如图所示,将一半导体材料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合上开关S,电流表指针指在某一稳定的示数.当在该半导体材料上擦些酒精,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明显减小,则该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在温度降低时()A.增大B.减小C.不变D.时而增大,时而减少答案1.D2.C3.0.35 3.5105 750 7.51054.D5.D6.变大变小7.A和D A和C A和B8.D9.B10.弱零③11.C12.C13.BC14.C15.>=16.开关灯泡的亮度乙灯泡能保护电路17.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7.3-1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课前预习
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变形为I
U R ,该式子说明,想知道电阻R 的阻值,就要知道这个电阻两端的________和通过这个电阻的______,然后代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电阻R 的阻值。
2.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可以用______表测量,它两端的电压可以用______表测量,所以,这种测电阻的方法我们又称为________。
3.实验中,我们需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对应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电阻R ,并进行比较。
这就需要在电路再串联一个_______________,可以方便地达到目的。
4.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实验开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__________的位置。
5.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若选用4节干电池作电源,待测电阻约是15Ω,则在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应分别选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随堂练习
1.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所给的电压表有“0~3V ”和“0~15V ”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A ”和“0~3A ”两个量程,电源是两节干电池串联,待测电阻的阻值大约是10Ω,那么,电压表应选的量程为______,电流表应选量程为________。
2.用如图17.3-1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时,若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探究电流与______的关系;也可用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小明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17.3-1乙所示,则小明测得R 的电阻是_____欧。
图17.3-3 3.如图17.3-2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
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 【 】
A .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
B .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
C .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没有示数
D .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
4.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为了使被测电阻阻值测得更准确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要尽量大一些
B.通过电阻的电流尽量大一些
C.取测得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D.以上办法都可以
5.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
下面四个实验中,哪个是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 【 】
A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B .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C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D .在“测量定值定值的电阻”时,测量多
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达标练习
6.小聪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 的阻值时,并联在
电阻R 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7.3-3甲所示,与
电阻R 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7.3-3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电阻R 的阻值为______Ω。
7.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测定值电阻阻值的大小,另一种是测小灯泡阻值的大小。
测定值电阻阻值的大小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测小灯泡阻值的大小时,不能求平均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图17.3-2
图17.3-4
图17.3-5 多次测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17.3-4是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
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
B.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
C.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
D.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
9.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10.在测量电阻约为10Ω的定值电阻Rx 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如图17.3-5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
中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
电阻变小。
(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
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 ;还有一处是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 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 1=10.1Ω,R 2=10.2Ω,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 ,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根据以上三次实验数据,最后得出Rx= Ω。
图17.3-6
图17.3-7
11.如图17.3-6所示,小丽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 1的阻值(约9Ω左右),
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 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 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
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如图17.3-7甲是测量小灯泡(U 额=2.5V )
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V 。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
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
还可以 。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图乙是第1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该示数为 A 。
这5次实
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为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为了完成这5次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图 2 图1 图
3
第3节:电阻的测量
课前预习
1.电压 电流
2.电流 电压 伏安法
3.滑动变阻器
4.断开 阻值最大
5.0~15V 0~0.6A
随堂练习
1. 0~3V 0~0.6A
2.电压 5
3.C
4.C
5.D
达标练习
6.2.5 0.5 5
7.求平均值减
小实验误差 灯丝电
阻随温度而改变 测
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
下的电阻值 8.D
9.A
10.(1)如图1所示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滑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3)10.1
11.
(1)如图2所示
(2)R 1处断路
R 2处短路
(3)增大 10 不可靠 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2.
(1)如图3所示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的电流,多测几组数
据
(3)0.24 10.4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