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覆盖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通信行业G网络覆盖情况分析

通信行业G网络覆盖情况分析

通信行业G网络覆盖情况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G网络的覆盖情况成为了衡量通信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通信行业G网络覆盖情况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究其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G网络的定义与特点G网络,又称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是指基于LTE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时延以及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相对于之前的G网络,G网络在网络带宽、信号传输速度、网络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体验。

二、G网络的覆盖情况现状1.城市覆盖情况目前,通信行业G网络在大中城市的覆盖情况较好,特别是一线城市和一些具备经济实力的二线城市,G网络的建设相对较为完善,用户的网络体验较为良好。

2.农村覆盖情况相对于城市,通信行业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情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弱,网络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G网络的覆盖范围受限。

这给农村地区的农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3.特殊区域覆盖情况在一些特殊区域(如山区、边远地区等)G网络的覆盖情况较为困难,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一定的困难,网络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三、G网络覆盖面临的问题1.网络不平衡问题当前,G网络的覆盖存在着城乡差距较大的问题,城市的网络覆盖相对较好,而农村、特殊区域的覆盖还有待提高。

这给部分人群带来了不便,并阻碍了相关产业在这些地区的发展。

2.网络服务质量问题在一些繁忙的商业区域、人口密集地区,由于网络带宽的承载能力不足,用户可能会遇到网络拥堵的问题,导致网络服务质量下降,用户体验受影响。

3.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G网络的覆盖范围扩大,面临着更多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管理。

四、解决方案1.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农村地区和特殊区域,政府应加大对G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网络覆盖的均衡化。

客运专线公网无线覆盖系统相关问题分析

客运专线公网无线覆盖系统相关问题分析
设备 , 隧道 内全 线 吊挂漏 泄 同轴 电缆 ( C 。 L x) G M. S R系统 频段为 与移动 GS 0 M9 0共用频 段 , 对 于 两 系 统 在 铁 路 区 域 的 覆 盖 电平 ,信 部 无 函 (0 7 1 6 2 0 )3 号文件有如下规 定: 中国移动使用 E M GS
l 刖 — ^ 1 上 ^ 茜 j L
一 —
2公 网移 动 通 信 引 入需 求
目前 具备 公 用 移动 电话 网运 营资 格 的服 务商 有 中 国移动 ( M9 0和 D 1 0 、 D S D GS 0 CS 8 0 T . C MA) 、 中 国联 通 ( M9 0和 DC 1 0 、 D GS 0 S 8 0 WC MA) 中国 、 电信 ( D C MA8 0 C o 、 DMA 0 0 ; 2 0 ) 中国 电信 的 P 无 HS
客运 专 线 公 网无 线覆 盖 系 统 相 关 问题 分 析
李建 兵
客运专线 公 网无线 覆盖 系统相关 问题 分析
李建兵
( 中铁第 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号 处 武汉 406) 30 3
【 摘
要】 铁路客运专线蓬勃发展 , 网无线系统 引入却滞后于铁路建设 , 公 各地公 网引入客运专线的建设
专 线 以其 无可 比拟 的优 势将 承 担起 越来 越 多 的旅
3 铁路 G M— S R数字移 动通信系统介绍
中 国铁 路采 用 GS R作为 发展铁 路综 合数 字 M— 移 动 通 信 网络 的技 术 体 制 ,系 统 频段 为 8 58 9 8 —8 MHz 移动 台发 , ( 基站 收) 9 09 4MH ( ,3 .3 z 基站发 , 移 动 台 收) 。客 运专 线 G M 无 线 子系 统根据 场 强 S R 覆盖 需要在 车 站及铁 路沿线 设置 基站及 铁塔 设备 ,

2009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分析2

2009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分析2

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压轴题闵行中心马德岩近年中考试题或模拟考题能反映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命题形式(特别是新题型)的新动向、新导向,以近年中考题为基本素材,有利于考生适应中考情境,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

中考题型的创新形式主要有:情景题、应用题、开放题、操作题、探索题等,体现出“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性目标。

此类题目是学生得分的薄弱环节,主要涉及到的题目为:图形翻折、平移、旋转的运动变化、函数思想的形成、方程思想的建立等等。

应对此类问题学生应该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类试题往往情景较为新颖,问题也较为灵活,每年的分值在25分左右。

下面以2009年上海中考最后一题为点来分析这类问题解决的方法。

已知9023ABC AB BC AD BC P ∠===°,,,∥,为线段BD 上的动点,点Q 在射线AB 上,且满足PQ ADPC AB=(如图8所示). (1)当2AD =,且点Q 与点B 重合时(如图9所示),求线段PC 的长;(2)在图8中,联结AP .当32AD =,且点Q 在线段AB 上时,设点B Q 、之间的距离为x ,APQ PBCS y S =△△,其中APQ S △表示APQ △的面积,PBC S △表示PBC △的面积,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 (3)当AD AB <,且点Q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0所示),求QPC ∠的大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在重点考查最基本、通用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技能的同时,这道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

解:(1)AD=2,且Q 点与B 点重合,根据题意,∠PDA ,因为∠A=90。

PQ/PC=AD/AB=1,所以:△PQ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3,所以:PC=3 /2,(2)如图:根据题意,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分别表示成S1,S2, 高分别是H ,h ,则:S1=(2-x )H/2=(2*3/2)/2-(x*H/2)-(3/2)*(2-h)/2S2=3*h/2 因为两S1/S2=y ,消去H,h,得:Y=-(1/4)*x+(1/2),定义域:当点P 运动到与D 点重合时,X 的取值就是最大值,当PC 垂直BD 时,这时X=0,连接DC,作QDADPCBQ 图8DAPCB(Q ) 图9图10CADPBQ垂直DC,由已知条件得:B、Q、D、C四点共圆,则由圆周角定理可以推知:三角形QDC相似于三角形ABD则QD/DC=AD/AB=3/4,令QD=3t,DC=4t,则:QC=5t,(t>0)由勾股定理得:直角三角形AQD中:(3/2)^2+(2-x)^2=(3t)^2直角三角形QBC中:3^2+x^2=(5t)^2整理得:(8x-7)(8x-43)=0得x1=7/8 x2=(43/8)>2(舍去) 所以函数:Y=-(1/4)*x+1/2的定义域为[0,7/8](3)因为:PQ/PC=AD/AB,假设PQ不垂直PC,则可以作一条直线PQ′垂直于PC,与AB交于Q′点,则:Q′,B,P,C四点共圆,由圆周角定理推知,三角形P Q′C相似于三角形AB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PQ′/PC=AD/AB,又由于PQ/PC=AD/AB 所以,点Q′与点Q重合,所以角∠QPC=90。

基于时间满意的最大覆盖选址问题

基于时间满意的最大覆盖选址问题

212 TSBMCL P 模型
给定的网络 G ( V , A ) 中 , V 为顶点集 , | V | = n , A 为边集 。i ∈ I 、j ∈J ,其中 I ∈ V 、J ∈ V 分别 是需求点和候选服务站的集合的下标集 , I ∪ J = V 。hi 为需求点 i 的需求量 ; tij 为需求点 i 接受服务 站 j 服务的最短等待时间 , 也可以用两点间的最短 路距离表示 ; p 为准备设立的服务站个数 ; f ( tij) 为 需求点 i 的顾客对服务站 j 响应时间的满意度水平 。 我们希望服务站集所能覆盖的需求点总的满意度最
f ( tij)
=
1 2
+
1 2
cos
π
Ui - L i ( tij
-
Ui + 2
Li)
π +2
(4) 41 降对数 Sigmoid 函数 ,其中 β为正的时间敏 感系数 。
1 tij ≤ L i
f ( tij) =
2 e - β( tij -
L
)
i
1
+
e - β( tij -
L
)
i
tij
>
题的特点之后给出了基于拉格朗日松驰的启发式算 法 ,并在最后通过 MA TLAB 编程 ,实验计算了不同 规模的网络的算法效率 ,分析了实验结果 。
2 模型的建立
211 时间满意度函数
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满意是
一种人的感觉状态水平[13 ] ,因此 ,同样的时间对不
同的顾客来说具有不同的满意度水平 ,在模型中体
其中 k 为正的时间敏感系数 , 当 k < 1 时为凹
的 , k > 1 时为凸的 , k = 1 时为直线 ,凸凹分布函数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科试卷分析报告试题总体评价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科试卷命题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紧扣《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考试内容未超出规定的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

题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图文并茂,不出偏题怪题。

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清晰无误,反映了新的课改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考查,围绕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命题,凸显了科学、社会、生活三者紧密的联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改革特点,注重试题的教育价值,以社会,生活实际为背景设立相应的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身边的相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我省初中生物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和信度,题量适中。

二、试题结构分析1、基本情况初中毕业升学生物学科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全卷共32道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题结构整套试题题型、结构与去年没有太大变化,落实《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课程标准》中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理解。

全卷参照《考试说明》中的比例,分值的分布与考试说明的分布基本一致,覆盖八个一级主题,并渗透环境教育与科学探究和生物技术两个一级主题(见表1)。

生物科试卷设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

其中选择题占3个16开版,有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占3个16开版,有7道小题,共60分。

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分值比例为7:2:1。

表1: 2009年生物科试卷的统计分析表表2:2008年和2009年试题分值比较表从表1、2可以看出08和09年试卷除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级主题的权重不变;其他各一级主题的权重略有变化,“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健康地生活”一级主题09年的权重略高,“生物圈中的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多样性”一级主题09年的权重略低。

团队现状分析

团队现状分析

团队现状分析一、纳新前团队状况分析1、团队人数纳新前集美区高校拓展团队共有队员人数122人,细分为11个小组。

其中64名组员绑定接入号,方便今后增值业务推广。

2、存在问题1)目前集美高校拓展团队现有组员122名,其中09级组员12人,占团队人数比例10%,08级组员人数76人,占团队人数比例62%,07级组员人数31人,占团队比例17%,开学后大三大四的组员占团队人数比例高达90%!团队人员“老龄化”情况严重。

2)团队成员校园内的覆盖范围同样存在死角,以集美大学为例,生物工程、水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等均无我司团队组员,同样存在市场监控力度不够,业务拓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3)学生团队工作重心将从协助营业厅、渠道工作向校园内业务拓展方向发展,目前团队内现有成员业务推广的战斗力不足,当然该问题与团队成员“老龄化”存在一定关系。

因此急需补充一批新鲜血液带动团队业务发展氛围。

二、纳新后团队状况2010年高校迎新结束,随即开展集美区高校拓展团队纳新工作。

1、现有团队人数纳新后团队人数补充至247人,其中新增组员125人。

此次纳新目标明确,90%新增组员为2010级大一新生,有较高积极性参与课余社会实践工作。

2、尚未建立学生团队的高校目前团队已完成集美区重点几所高校纳新工作,但还有8所中专院校占无我司高校拓展团队,合计空缺人数48人。

计划与11月份前按计划完成以上8所院校纳新工作。

3、新组员分组情况目前团队在新老交接过渡阶段,目前暂时保持团队队伍数量不变,由老组长负责管理新组员日常工作安排,让新组员先接触了解团队工作内容。

计划11月份开展新组长竞聘工作,重新分配小组。

分组计划:新团队计划分为13个小组,以15人左右为一小组,其中集大、华文学院合并,计划分为4个小组,诚毅学院保持2个小组;华侨大学保持2个小组;理工学院、华夏学院、工商旅游、工艺美院学校合并分为2个小组;软件学院、工学院合并分为2个小组;轻工、化工、集职、福建工程、集美达合并分为1个小组。

LTE系统网络弱覆盖优化案例分析

LTE系统网络弱覆盖优化案例分析

LTE系统网络弱覆盖优化案例分析作者:黄祎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9期摘要:接入成功率是考核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提升接入成功率是LTE网略优化的任务之一。

本文针对小区网络出现的弱覆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LTE;网络优化;弱覆盖1概述外场优化主要是通过调整无线网络的各种工程参数、无线资源参数和无线网络资源配置,并着重对网络中的覆盖、切换、接入、掉线等问题进行优化,使整个无线网络运行质量达到现阶段的各种目标要求。

外场优化要优化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覆盖差、接入失败、掉线和速率低等,从而提升网络运行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对于外场优化以下主要从接入、掉线、速率低和切换等四大问题进行描述。

2接入问题优化2.1问题概述对于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是整体网络运行的基础,接入成功率是考核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提升接入成功率是LTE网略优化的任务之一;对于接入失败、无法接入等现网遇到的接入问题事件,也是外场优化的重要内容;LTE网络信号的强弱是影响接入问题重要因素之一,对于LTE网络信号强度低于-110dBm,按照判定为弱覆盖。

对于存在弱覆盖路段一般需要查看覆盖该路段的小区状态、功率配置、天馈安装位置、周围无线环境情况。

优化手段:功率提升、RF优化、加站。

2.2 问题描述某小区内,UE占用某大厦1小区,有接入失败现象。

如图1所示。

2.2.1优化思路基本优化思路。

2.2.1.1指标定义①弱覆盖小区:采样点≥300,RSRP均值②弱覆盖小区比例:弱覆盖小区数与有RSRP采样点的小区的比例。

按MR弱覆盖比。

图1 小区接入网络失败参数显示例优先处理弱覆盖严重的小区,对于可能存在弱覆盖的风险小区进行备注跟踪,如有条件此类小区也需进行优化,防止下次MR采样不达标。

2.2.1.2弱覆盖小区处理方法①查看基站告警(驻波、光接口异常、小区服务能力下降、通道异常等)。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拉毛问题分析及对策

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拉毛问题分析及对策

并适 当提 高低碳深冲 车身钢板 的硬度也 有利于减 轻冲压过程 中的拉毛 ;而对模 具进行合适 的表面强
化处理是抑 制和 改善拉毛最行 之有效 的途 径。
关 键词 :车身覆盖件 冲压 拉毛 分析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T 3 5 G 0 文献标 识码 :B

一汽 一 众汽 车有 限公 司 大 孙胜伟
接 触条 件十 分恶 劣 ,接 触面 载荷 大 、温度 高 ,并且模
位 居 各 类返 修 品 的 前 列 。 因此 ,分 析 拉 毛 产 生 的机 理 和 影 响 因 素 ,采 取 针 对 性 措 施 加 以改 善 ,对 提升
具表面硬度通常要高于板料表面硬度 ,这些都为犁削 拉毛提供了条件。犁削效应与接触面的法向载荷成正 比,随接触面粗糙度 的增大而增强。提高较软一侧接

AT &M 碘 界
加剧 。 当模 具表 面粗 糙 度很 大 时 ,对相 对较 软 的板 料 表面 的 犁削 更 为严 重 :同 时 由于较 高 的粗糙 度 会减 小
表面 硬度 。
35 润 滑条 件 .
接触面的真实接触面积 ,增大单位面积的载荷 ,使摩
擦加 剧 ,也 更容 易 发生 粘着 拉 毛。 因 此 ,要重 视对 模 具表 面粗 糙 度 的检 测和 控 制。 公司 冲压 模 具维 修规 范 要 求 :外表 面 件 拉 延 凸模 表 面 精抛 光使 用 2 0 号 砂 50 纸 ,抛 光后 模具 表面 粗 糙度 可达 到 02 . um; .~03 拉 延压 料面 的精 抛 光 使 用 1 0 号砂 纸 ,抛 光 后 模 具 0 2
表面 粗糙 度 可达 到 05~06 m。 . .
板料拉延过程 中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可以有效 改 善接触面 的摩擦条件, 少拉毛。尤其对于板料厚度 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2
站址规划不合理导致的覆盖空洞问题
现象
从右图,在覆盖
区域内的部分地 段,导频信号强 度低于-90dBm, 较周边区域的信 号覆盖水平低很 多,出现了覆盖 空洞问题。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9
覆盖增强策略
覆盖增强技术三
远端射频放大器
远端射频放大器允许基站射频模块和基带模块的物理分离,从而可 以将小区放置于较远的位置而无需使用很长的天馈馈缆。上下行链 路预算得以改进,射频拉远意味着覆盖性能增加的同时容量不会降 低,即所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和基站的EIRP都增加了。与射频拉远 相比较,使用塔放的解决方案在增加最大路径损耗的同时,却由于 引入了插入损耗而降低了基站的EIRP。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8
覆盖数据分析
下行覆盖
UE和Scanner的覆盖对比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9
覆盖数据分析
下行覆盖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3
覆盖数据分析
上行覆盖
UE上行发射功率分布(微蜂窝):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4
覆盖数据分析
上行覆盖
UE上行发射功率分布(宏蜂窝):
上行覆盖受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下行码发射功率分布分析:下图为RNC记录的下行50%负载下Voice业
务的下行码发射功率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0
覆盖数据分析
软切换比例分析
根据采集的Scanner路测数据,可以得到软切换区比例,其定义为: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6
覆盖数据分析
下行覆盖
导频覆盖强度的分析(导频强度的分布图):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7
覆盖数据分析
下行覆盖
主导小区分析(导频的Ec/Io Best Server的分布 图):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1
覆盖数据分析
下行覆盖

软切换比例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2
覆盖数据分析
上行覆盖
上行干扰分析,下图为NodeB记录的UL RTWP异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5
覆盖数据分析
话统数据分析
话统指标
覆盖问题对接入成功率、拥塞率、掉话率和切换成功率的影响
话务分布
统计话务量和业务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覆盖问题
超忙/超闲小区
根据负荷进行的调整对覆盖的影响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室内覆盖
利用室内分布式天线来进行室内深度覆盖更有效。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1
第1章 覆盖问题分类 第2章 覆盖分析流程 第3章 覆盖增强策略 第4章 典型覆盖问题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7
覆盖问题分类
导频污染
一般指在某一点接收到太多的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 使用以下方法判别导频污染的存在:满足条件CPICH_RSCP>-95的导
频个数大于3个且CPICH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CP1st-CPICH_RSCP4th<5dB。
解决方案:
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 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上 行行覆盖不平衡的常见产生原因是:
上行干扰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
下行功率受限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0
覆盖增强策略
覆盖增强技术四
微蜂窝
在城区和密集城区,需要很高的基站密度,站址很难选择,此时微 蜂窝则是高容量的解决方案,更适合于城区和密集城区环境。微蜂 窝解决方案的特点就是,微蜂窝需要更高的解调所需Eb/No及快衰落 余量,但是却增加了信道码的正交性、降低了邻区干扰及软切换余 量。当微蜂窝配置了与宏蜂窝相同的功率,那么微蜂窝空口容量将 是宏蜂窝等效容量的两倍。
UL RTWP告警台
可测试性日志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3
相关知识准备
准备配置参数调整
对解决覆盖问题的可能进行调整的无线配置参数包括:
CPICH TX Power MaxFACHPower Sintrasearch、Sintersearch、Ssearchrat
调整布局和天线参数 降低导频功率 在不影响容量的条件下,合并基站的扇区或删除冗余的扇区
尽量在规划设计阶段控制导频污染,方便以后的网络优化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8
覆盖问题分类
上下行覆盖不平衡
一般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业务出现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
解决方案:
新建基站
增加覆盖面积
RRU、直放站 泄露电缆 微蜂窝 室内分布式覆盖系统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5
覆盖问题分类
覆盖空洞
导频信号低于全覆盖业务(例如:Voice、VP、PS128K)的最低要求
Page 9
第1章 覆盖问题分类
第2章 覆盖分析流程
第3章 覆盖增强策略 第4章 典型覆盖问题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0
第2章 覆盖分析流程
2.1 相关知识准备 2.2 覆盖数据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越区覆盖
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形成不连续的满足全覆盖业务的要求的主导区域。
解决方案:
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 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 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 调整导频功率,减小基站覆盖面积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canner路测采集符合切换条件的点数 软切换区比例= Scanner路测采集的总点数
从话务量出发定义软切换比例
业务信道承载的Erl (含软切换)-业务信道承载的Erl (不含软切换) 软切换比例= 100 % 业务信道承载的Erl (含软切换)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8
覆盖增强策略
覆盖增强技术二
分集收发
在下行,通过提供TSTD(时分发射分集)、STTD(空时发射分集) 等多种分集方式,使UE的RAKE接收径的数目和质量得到提高,从 而增加覆盖范围,提高系统容量,减少基站数目。 在上行,通过采用四天线收分集,可以降低对解调所需 Eb/No 的要 求,在有功控条件下增益为 2.5~3.0dB ,可以改善上行灵敏度2.53dB,减少25%-30%的站点数量。
Internal
覆盖问题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分析解决导频覆盖和业务覆盖问题
衡量网络的覆盖性能 了解覆盖增强策略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
第1章 覆盖问题分类 第2章 覆盖分析流程 第3章 覆盖增强策略 第4章 典型覆盖问题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
覆盖问题分类
覆盖问题分类
信号盲区 覆盖空洞 越区覆盖 导频污染 上下行不平衡
Page 33
站址规划不合理导致的覆盖空洞问题
分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