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小结.ppt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1、有关概念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被氧化: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被还原: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氧化产物: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2、概念间的关系height=42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1、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1、一条线桥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化合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colspan=2 (3)分解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就,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colspan=2 (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5、常见的氧化剂6、常见的还原剂7、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氧化剂2 非金属元素2 width="72%" height=25 非金属活动顺序:f o cl br i s width="72%" 同周期从左到右,氧化性增强:cl s p width="13%" rowspan=2 (2)还原性rowspan=2 金属元素rowspan=2 height=23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h) cu hg ag pt au width="72%" 同主族从上往下,还原性增强:mg ca ba colspan=4 (3)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colspan=4 height=26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colspan=4 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colspan=4 (4)浓度、温度、酸碱性等:colspan=4 height=21 如:浓hno3的氧化性稀hno3,加热时浓h2so4的氧化性增强,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增强等。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A.H2SO3 > I- > Fe2+ B.I- > Fe2+ > H2SO3 C.Fe2+ > I- > H2SO3 D.Fe2+ > H2SO3 >I-
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二者关系
元素化合价
电子的转移
升高
失电子(偏离)
降低
得电子(偏向)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D )
A.MnO2 → Mn2+
B.CuO → CuCl2
C.Ag+ → Ag2O
D.Sn2+ → Sn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先后进行的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 + H2O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物质 CuO
C H2O
C CuO H2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化合价
得失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总结报告 PPT

书写下列原电池符号 1、铜锌原电池 2、Zn+2MnO2+2H2O=2MnOOH+Zn(OH)2 3、2Al+2OH-+2H2O==2AlO2- + 3H2↑
现有原电池(-)Pt∣Fe2+(c1), Fe3+(c2) ‖Ce4+,Ce3+︱Pt(+),该电池放电 时所发生的反应是
A、Ce3++Fe3+== Ce4+ +Fe2+ B、3 Ce4+ +Ce==4Ce3+ C、 Ce4+ +Fe2+==Ce3++Fe3+ D、2 Ce4+ +Fe==2Ce3++Fe2+
Fe(OH)3+e-==Fe(OH)2+OH-中[OH-]为1mol/L
对电极反应: p 氧化型 + ne- q 还原型
θ
RT nF
ln
[氧化型] p [还原型]q
从电极电势的Nernst方程可以看出:
• 电极电势不仅取决于电极本性,还取决于温度和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关 介质的浓度或分压。
•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氧化型浓度愈大,则值愈大;还原型浓度愈大, 则值愈小。
• 决定电极电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标准电极电势,只有当氧化型或还原型 物质浓度很大或很小时,或电极反应式中的系数很大时才对电极电势产 生显著的影响。
E
E
RT nF
ln Q
lg K nE n(正 负 )
0.0591 0.0591
n是反应式中转移的电子数,单位mol;电动势 E 单位V。法拉第常数F = 96500 C·mol-1。W单位J。
氧化还原及滴定总结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1)浓度的影响 (2)分压的影响 (3)溶液酸度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确定氧化值的规则:
单质中元素的氧化值为零;
氢的氧化值一般为+1,在金属氢化物中为-1; 氧的氧化值一般为-2;在过氧化物中为-1;在氧 的氟化物中为+1 或+2 共价型化合物中, 两原子的形式电荷数即为它 们的氧化值. 中性分子中各原子的氧化值的代数和为零,复 杂离子的电荷数等于各元素氧化值的代数和。
7. 条件电极电势
以浓度代替活度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1.3 电极电势的应用
1.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次序和限度 (1)反应的方向:ΔG =-nFE =-nF{φ(+)- φ()}. 若E < 0, ΔG > 0, 逆向进行; 若E > 0, ΔG < 0, 正向进行. (2)反应的次序:一般是电动势最大的两电对优 先发生反应. (3)反应的限度:ΔGθ= -2.303RTlgKθ 2.计算有关平衡常数:如Kθsp
例题:将反应:2Fe2+(1.0mol·L-1) + Cl2 (100kPa) → 2Fe3+(0.10mol·L-1) + 2Cl-(2.0mol·L-1)设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优秀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情境·思考】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 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 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 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 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提示:②不涉及。“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实质是碳酸钙的分解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都没有元素 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失氧 物质
结论
Fe2O3
CuO
发生_还__原__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__同__时_发生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氧化 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要点知识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23页PPT

在Fe、Cu22++、、FFee2+2中+中,,在在氧氧化化还还原原反反应应里里,,只只能能作作还还原
原剂剂的的是是 ,,反反应应实实例例是是 只能只作能氧作化氧剂化的剂是的
,
是反应实例是,反应实例。是
。
高一化学 备课组
• 3、由强到弱规律: • 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跟较
强氧化性的氧化剂反应, 生成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和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 •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 物 •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 物 • 作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 比较粒子氧化性或还原性 强弱,选择合适的氧化剂 或还原剂制备物质。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联氨)和N2O4为推 力源,反应温度达2700℃,反应式为2N2H4+ N是2O4=3(N2+C )4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
• A.属于置换反应 氧化剂
B.联氨是
• C.联氨是还原剂 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
高一化学 备课组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作用
• 1、电子守恒规律 •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物
质的量)=氧化剂得电子 总数(或物质的量) • 作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 的计算 •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 2、表现性质规律 •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
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 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 间价,既 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 • 作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 还原性 • 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 金属单质大多数既有氧化 性又有还原性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PPT

【解析】选B。A项反应若发生则有氧化性S&g#43;可以氧化S2-;D项中Fe3+已是最高 价,没有还原性,不能被Cl2氧化。
3.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 生氧化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
A.3∶1 B.1∶3 C.1∶2 D.2∶1
【记忆口诀】 先确定变价元素,再计算价态变化; 桥上标明电子数,箭头还原到氧化。
【思考·讨论】 (1)在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时,箭头的指向能 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吗?两个线桥上表示的电子总数有 何关系?请简要说明。
提示:双线桥不能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只能表明同一元 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两个线桥上电子总数相等。
氧化性,则氧化性
XO
4
>Z2>B2>A3+,可发生反应Z2+2A2+
====2A3++2Z-,氧化性Z2>A3+,A、C正确;①中Z元素的化 合价升高,③中Z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分别作还原剂、 氧化剂,B错误;①中X得到电子被还原,则X2+是 XO4 的还 原产物,D正确。
【迁移·应用】 1.(2019·武威高一检测)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典例2】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16H++10Z-+2 XO4 ====2X2++5Z2+8H2O 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Z2+2A2+====2A3++2Z-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
工业上以xx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aTiO2+bCl2+cCaTiCl4+cCO ……反应①TiCl4+2MgTi+2MgCl2……反应②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③在反应①、②xx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④a=1,b=c=2;⑤每生成19.2g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①单线桥法。
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
例:2e-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双线桥法。
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
例:得2e-——MnO2+4HCl(浓)MnCl2+Cl2↑+2H2O失2e-——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
例:得5×e3Cl2+6KOHKClO3+5KCl+3H2O失5e②归中反应。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氧化性是指 得 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剂是指 失 电子的性质(或能
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
得、失
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
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 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 强 。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 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①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②
4HCl(浓)+O2
2H2O+2Cl2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4)还原剂(被 氧化 ):
失去 电子的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 升高 的反应物)。
(5)氧化产物: 还原 剂失电子被氧化后的对应产物(包 含化合价 降低 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 氧化 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对应产物(包 含化合价 升高 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 (1)置换反应 都 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 都不 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 单质 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无 单质 生成的通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4)有 单质 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无 单质 参加的通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性:KMnO4>MnO2>O2。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性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 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如:2Fe+3Cl2 Fe+S FeS
2FeCl3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
延 伸 : 除 用 以 上 4种方法作为判断依据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 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如:(1)浓度: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2SO4 >稀H2SO4 浓HNO3 >稀HNO3 还原性:浓HCl >稀HCl (2)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C )
A.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
被还原
1.常见的氧化剂 (1)非金属单质:如 Cl2 、 O2 、 Br2 等。 (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 、 HNO3 、 KMnO4 、 MnO2 、 KClO3 、 HClO 、 NaClO 等。 (3)某些金属性较弱的金属的高价态离子: Fe3+、 Ag+、 Pb4+、Cu2+ 等。 (4)过氧化物: Na2O2 、 H2O2 等。
如:H2SO4(浓)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等。
Cl2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H2、SO2、
、H2SO3等。
HNO3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SO2、 等。
、H2SO3
2.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如: H2SO4 、KMnO4、Fe3+等); 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只作还原 剂(如:H2S、H2、金属单质等);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在反应中化合价既可升高又 可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 可作还原剂(如:S、SO2、Fe2+等)。
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 间价态——既有 氧化性
还原性 又有
氧化性
,如Fe3+、H2SO4、
,如金属单质、Cl-、S2-等;中
还原性
,如Fe2+、S、Cl2等。
归纳: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金属性越强的元素,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 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而对应的阴 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式: (1)2Fe3++2I-=2Fe2++I2 (2)Br2+2Fe2+=2Br-+2Fe3+,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I-> Fe2+ > Br-
4: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 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 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 的是(CD )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2++I2=2Fe3++2I-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掌握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5.能运用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 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判断依据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 对 偏移 )。
转移 (包括电子 得失 或电子
(2)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 升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降低 。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氧化反应: 失去 电子(化合价 升高 (2)还原反应: 得到 电子(化合价 降低
)的反应。 )的反应。
(3)氧化剂(被 还原 ): 得到 电子的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 降低 的反应物)。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金属: K、Na、Mg、Al 等。 (2)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 S2-、H2S、I-、SO2、H2SO3、Na2SO3 等。 (3)低价阳离子: Fe2+、Cu+ 等。 (4)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 H2、C、CO、NH3 等。
小结:
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理解提示】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A.CaCO3高温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浓)△4NO2↑+O2↑+2H2O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