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动力因子对登陆台风“莫拉克”(0908)暴雨落区的诊断与预报研究
动力因子对2006“碧利斯”台风暴雨的诊断分析

动力因子对2006“碧利斯”台风暴雨的诊断分析汪亚萍;崔晓鹏;冉令坤;余晖【摘要】本文利用2006年登陆台风“碧利斯”暴雨过程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资料,结合湿热力平流参数、广义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水汽螺旋度、热力螺旋度、散度垂直通量、热力散度垂直通量、热力切变平流参数和Q*矢量散度等8个动力因子,对“碧利斯”台风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指出:(1)8个动力因子在“碧利斯”台风强降水区均表现为强信号,其中,水汽螺旋度、热力螺旋度、散度垂直通量、热力散度垂直通量等动力因子与降水强度的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与总云水物质的相关系数也均达0.97以上,而热力切变平流参数与上述二者的相关系数最低,达0.5左右;(2)8个动力因子中,Q*矢量散度随降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与“霰融化成雨水造成雨水增长”微物理过程随降水强度的变化相似,热力切变平流参数随降水强度呈现“增大—减小—再增大”的变化特征,而其他6个动力因子均呈现单调增长趋势,与“雨水碰并云水造成雨水增长”微物理过程随降水强度的变化相类似;(3)总体看来,水汽螺旋度、热力螺旋度、散度垂直通量、热力散度垂直通量4个动力因子与降水强度及雨水收支相关的总的云微物理过程转化率对应更好,因此,对降水的指示意义也更好.【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年(卷),期】2015(039)004【总页数】10页(P747-756)【关键词】“碧利斯”;台风暴雨;动力因子;云微物理过程【作者】汪亚萍;崔晓鹏;冉令坤;余晖【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汪亚萍,崔晓鹏,冉令坤,等. 2015. 动力因子对2006“碧利斯”台风暴雨的诊断分析 [J]. 大气科学, 39 (4): 747-756. Wang Yaping, Cui Xiaopeng, Ran Lingkun, et al. 2015. Diagnosis of dynamical parameters in torrential rain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Bilis” in 2006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9 (4): 747-756, doi:10.3878/j.issn.1006-9895.1411.14184.资助项目上海台风研究基金项目2013ST01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陈联寿和孟智勇,2001)。
“莫拉克”异常路径分析及预报

关键 词 : 莫拉克 ; 常路径 ; 异 路径预报误差 ; 陆地点误差 登
0 引 言
00 热带 气旋 “ 拉克 ” MO A O ) 98号 莫 ( R K T 于 8月 4日0 2时 ( 文所有 时 间均为 北京 时 ) 西 本 在
北太 平 洋 生 成 ,6 h后 加 强 为 台风 , 日 2 3 7 3时 4 5分在 台湾 省 花 莲 市 附 近 登 陆 。8日 0 8时 3 0 分前 后在 台 中 市 附 近 进 入 台湾 海 峡 , 移 动 缓 后 慢 , 9日 1 于 6时 2 0分 在 福建 省 霞 浦县 登 陆 , 登 陆 时强度仍 为 台风 。
4
浙
江
气Leabharlann 象 3 2卷 2期
种 适 中的速 度有利 于 热带气 旋发 展加 强 【 。 】 』 以下从 “ 莫拉 克 ” 处 的复杂 大气 环 流形 势 所 出发 , 析其 异常路 径 的原 因 。 分
情况 ; 二 表 现 在 路 径 上 。 两个 风暴 中 心 可 能 第 会 出现逆 时针 互旋 的情 况 。通 常 对 于东 侧 的 台 风来 讲 , 它的路 径应 向偏 北 方 向移 动 , 而西 台 风 要 么 向偏 西方 向移 动 , 么其移 速 较 慢 , 略 向 要 或 偏南 方 向移 动 。 “ 鹅 ” “ 拉克 ” 距 较 近 , 天 与 莫 相 这 两 方面 的作用 都得 到 了体 现 。在 以后 的发 展 中 , 莫拉 克 ” 度得 到 加 强 , “ 强 中心 最 低 气 压在 7
运 动 的机 理 , 累 对 类 似 台风 的 预报 经 验 。本 积
8 日0 0时 , 8日0 5时 突然北折 。“ 拉 克” 莫 在两 次登 陆前均 移动 缓慢 , 登 陆 台湾 省 前 3 在 6 h内
2009年“莫拉克”台风登陆大陆前后霞浦风雨特征分析

2009年“莫拉克”台风登陆大陆前后霞浦风雨特征分析
李小丽;王行松;刘泉山
【期刊名称】《福建气象》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本文应用区域自动站的每小时雨量、2分钟平均风速以及各时次的极大
风速,分析0908号台风“莫拉克”登陆大陆前后霞浦风雨特征,结果显示:“莫拉克”台风对霞浦影响,其强降水的主要时段,发生在台风登陆前约17个小时内,登陆后无明显降水。
台风强降水出现多峰型,每次强降水都与当地风向风速辐合有密切关系。
10级以上大风出现在台风登陆以前,西洋岛12级以上大风长达48小时,极大风速达47.7m/s,上述风雨分布特征与“莫拉克”进入台湾海峡后,
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以及霞浦的地形作用有关。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李小丽;王行松;刘泉山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气象局,霞浦35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4
【相关文献】
1.2009年8号"莫拉克"台风期间苍南县暴雨洪水分析 [J], 贾海勇
2.台湾2009年“莫拉克”台风灾后情势分析 [J], 刘说安;李孟洁;沙学均
3.“莫拉克”台风登陆前西行路径分析 [J], 周炯;董明伦;王力群
4.全国大部气温偏高 "莫拉克"肆虐东部沿海——-2009年8月—— [J], 赵伟;刘涛
5.2009年“莫拉克”台风登陆过程阵风特征分析 [J], 李永平;郑运霞;方平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风“天鹅”对“莫拉克”强度维持影响的模拟分析

台风“天鹅”对“莫拉克”强度维持影响的模拟分析郑峰;张灵杰【摘要】为探究重灾台风0908号莫拉克(Morkot)成灾的内在原因,利用NCEP/NCAR1°×1°资料和WRF数值模式,以及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莫拉克”过台湾岛强度始终维持在960 hPa不减的现象进行研究.观测分析发现“莫拉克”强度不减与其西南方向的0907号台风天鹅(Goni)相互作用有关,物理量诸如水汽、散度、涡度等持续从“天鹅”输入“莫拉克”,如水汽输入层次主要集中在950~850 hPa,600 hPa以上很少;涡度(垂直速度)也存在低层正涡度(负散度)输送,高层负涡度(正散度)输送.利用WRF数值模式作控制试验和抹掉台风天鹅的敏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从天鹅向莫拉克输送卷入,从而对莫拉克过台湾岛强度的维持不减存在一定的支持作用.【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3(041)004【总页数】7页(P664-669,681)【关键词】双台风;强度;WRF模拟;台湾岛【作者】郑峰;张灵杰【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浙江省气象局,杭州310002;温州市气象局,温州325027【正文语种】中文引言目前台风强度变化研究是一个热点,强度预报是难点。
影响台风强度变化的因子很多[1-8],主要有3个方面:①海温的影响,它决定水汽的来源和热力不稳定度的维持;②大尺度环境流场是否有利,其中包括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流出、风垂直切变的大小、冷空气的作用;③地形影响,这主要是陆地和大面积岛屿对台风的影响。
陈联寿等[1](1999年)指出台风结构不仅是结构本身的问题,它还影响到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路径的偏折。
薛根元等[9](2007年)研究指出西太平洋西部异常的水汽输送、弱风垂直切变、海表面温度异常以及中低纬度之间相互作用等,可能是导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强度异常偏强的主要原因。
0908号台风“莫拉克”特征及风暴增水分析

0908号台风“莫拉克”特征及风暴增水分析吴元锋【摘要】从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高空环流场、卫星云图和成灾原因等方面着手,分析了“莫拉克”台风所具有的路径复杂、移速缓慢、生命史长、强度强、雨量大、灾害重和两次登陆等特点.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热带风暴“天鹅”、热带低压等环流系统及台湾岛特殊地形对“莫拉克”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和强度变化均起着重要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莫拉克”影响期间的福建沿海风暴增水特征,总结相关预报经验,提高风暴潮预报的准确度.%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gh circumfluence, satellite cloud maps and disaster causes of 0908 typhoon "Morakot",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yphoon "Morako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routing, low speeding, long lasting, high intensity, heavy rainfall, severe disaster and twice landing. The compound systems of subtropical high tropical storm "Goni", tropical depression, and the special terrain of Taiwan island have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moving path, moving velocity, intensity variation of "Morako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orm surge elevation during typoon "Morakot" period, it can help summarize the forecast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orecast accuracy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1(028)004【总页数】8页(P6-13)【关键词】"莫拉克";台湾海峡;副热带高压;风暴增水【作者】吴元锋【作者单位】福建省海洋预报台,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水特征,总结相关预报经验,提高风暴潮预报的准确度。
090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福建西沙湾海域台风浪的数值模拟

090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福建西沙湾海域台风浪的数值模拟郑祥靖;潘伟然;张国荣;于小龙;林毅辉;陶小琴【期刊名称】《应用海洋学学报》【年(卷),期】2013(032)003【摘要】Combining the SWAN model and the modified elliptic type mild-slope equation,the paper proposed the nested wave model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coastal waters,also included the wind field model based on a modified Fujita formula that considers the terrain effect of the Taiwan ing the driving of wave spectrum discretization,it could simul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wave field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physical propagation processing of typhoon waves in the Chongwu Xisha Bay during the typhoon Morakot (0908).Comparision with measured data showed that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of the wind in the whole simulation process was 3.38m/s,and that of the wave was 0.30m,so the simulating results reflected the response of wave in the strait to typhoon well.Morakot landed on Taiwan with the maximum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of 5.0m in the strait.After the typhoon center moved into the strait,the waves of northeast strait became high or very high,and the maximum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was 10.5m.Moreover,it occurred that shoaling,wave breaking,reflection,and diffraction when the typhoon center approached Chongwu and the east typhoon wave propagated into Xisha Bay,then themaximum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was less than 2m and the minimum value was 0.2m.While the wave direction turned into southeast,and the wave crest line approached to be parallel to the fjord coastline gradually.Owing to the blockade by the trade dock,most waves were reflected and a few waves were diffracted into the bay,making the wave around the north dock very small,with a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of only 0.2 to 0.6m,and it could protect the shelter port in inner bay to a relatively good extent.%联合SWAN模型和改进的椭圆型缓坡方程,结合考虑台湾海峡地形效应的改进藤田公式风场模型,建立了台湾海峡及近岸波浪场的数值嵌套模式.边界采用波谱离散驱动,模拟了0908号台风“莫拉克”期间台湾海峡波浪场的演变和崇武西沙湾浅水台风浪传播的物理过程.以实测数据进行单点验证表明,整个模拟过程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38 m/s,波高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0 m,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海峡内波浪对台风的响应过程.“莫拉克”台风登陆台湾岛时,台湾海峡有效波高最大值为5.0m;台风中心进入台湾海峡后,海峡东北部为巨浪到狂涛,有效波高最大值可达10.5 m.接近福建崇武沿岸时,偏E向台风浪向西沙湾内近岸传播,发生浅化、破碎、反射、绕射等变形现象,有效波高最大不足2 m,最小仅为0.2m,波向趋于SE向,波峰线则趋于与峡湾岸线平行;崇武闽台贸易码头附近,大部分波浪受到阻挡作用发生反射,少部分发生绕射,使得码头以北水域波浪较小,有效波高仅为0.2 ~0.6 m,对湾内避风坞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总页数】7页(P366-372)【作者】郑祥靖;潘伟然;张国荣;于小龙;林毅辉;陶小琴【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福建省海洋环境科学联合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福建省海洋环境科学联合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相关文献】1.“达维”台风作用下连云港海域台风浪数值模拟 [J], 齐庆辉;朱志夏;王志国;熊伟;陈允才;庞亮2.基于WRF与MIKE-SW模式的连云港海域台风浪数值模拟 [J], 齐庆辉;刘丽丽;朱志夏;张海文;陈允才;庞亮3.台风"达维"影响期间江苏海域台风浪研究 [J], 何倩倩;杨娟;王卫远4.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的数值模拟--以鹿沙台风和森拉克台风为例 [J], 胡克林;丁平兴;朱首贤;孔亚珍5.090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福建西沙湾海域台风浪的数值模拟 [J], 郑祥靖;潘伟然;张国荣;于小龙;林毅辉;陶小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90808莫拉克台风灾情简报1

(2009/08/07)中度颱風莫拉克襲台,間歇性的強風豪雨,讓外出的機 車騎士吃足苦頭,一位貼心的便利商店員工看見顧客的機車被風吹 倒了,立即上前幫忙牽車。(劉宗龍攝)
(2009/08/07)中度颱風莫拉克襲台,間歇性的強風豪雨,吹得機車騎 士重心不穩,騎士只用腳踩地,維持平衡。(劉宗龍攝)
(2009/08/07) 莫拉克颱風來勢洶洶,不過它的路徑搖搖擺擺,行進速度放慢、甚 至原地打轉,使得影響台灣的時間延長許多。7日東北角的龍洞海 水浴場波濤洶湧,濺起數公尺高的巨浪,場面壯觀。(陳信翰攝)
(2009/08/08)莫拉克颱風來襲,新竹縣尖石鄉120縣道32公里處坍方, 造成對外交通受阻,鄉公所出動怪手緊急搶修後,7日中午恢復通 行。(李坤建攝)
(2009/08/07)莫拉克颱風來勢洶洶,不過它的路徑搖搖擺擺,行進速 度放慢、甚至原地打轉,使得影響台灣的時間延長許多。7日南方 澳漁港停滿漁船,船上的印尼漁工在港口休息度過漫長的颱風天。 (陳信翰攝)
(2009/08/08) 莫拉克颱風帶來 間歇性強風豪雨, 讓路上行人的傘 頻頻開花,有的 人甚至連頭髮也 吹亂了。(趙雙 傑攝)
(2009/08/08)二二八事件罹難者陳復志位於嘉義市北門街的故居百年 祖厝,七日下午不堪莫拉克颱風狂風橫掃,掀翻飛落地面,擋在路 中央。(廖素慧攝)
(2009/08/08)中度颱風莫拉克襲台,不停的雨勢造成觀音山的半山腰 凌雲路三段附近發生落石崩落的情形,雙向道路僅剩單線通行,工 程單位人員一早便前往清運落石。(劉宗龍攝)
(2009/08/07)拉克颱風來襲,又遇上海水大潮。西部沿岸布袋地區, 在強風的帶引下,海水灌進了民宅,水深一度淹到腳踝。附近一帶 住家除了要防止強風豪雨外,也不斷的處理家中淹水的狀況。
2009年8号“莫拉克”台风期间苍南县暴雨洪水分析

莫 拉克 ” 台风 苍南县 各雨 量站最 大历 时暴 雨统 计表
雨 量单位 :哪
通运 输业直 接经 济损 失 2 1 亿 元 。水利 设施堤 防 损坏 3 3 .l 8
l 8个 ,水利 设 施 直接 经 济损 失 28亿元 ;因灾 死亡 1人 , .
I处 , 堤防决 口8 4处,损坏水闸 2 座 ,损坏遥测水文站点 全县直 接经 济 损失达 1 . 元 。本 次 台风 对横 阳支江 流域 1 28亿
遇 。 昌禅 站 最 大 1小时 降 雨 6 .咖 ,最 大 7 65 2小 时 8 86 4. 四 、洪 水 分 析 衄 超 历 史记 录 ( 史最 大 7 历 2小 时 7 3衄 ) 6 ,达 8 O年 一 经统 计在 “ 拉 克 ” 台风 中 ,苍南 县共 倒 塌房 屋 1 3 莫 7 遇 。二 为 峰文 、腾 蛘 、桥 墩 、灵 溪 区域 。最 大点 暴雨 在峰 问 ,农作 物 受灾 面积 2 4 0 m ,成灾 面积 1 3 0h 3 0h 0 0 m ,农 文 ,最 大 1 时 4 .咖 ,最大 2 小 75 4小 时 5 05 ,超历 史 记 林牧 副渔 业 直 接经 济 损失 33 4 .衄 .5亿 元。 停产 工 矿企 业 2 9 68 录 ( 史最大 2 历 4小时 4 0m ),也 达 1 0年 一遇 ;最 大 个 ,公 路 中断 7 9条 次 ,供 电线 路 中断 4 1 r n 0 8 2条 ,工业 、交
XN O G U IN N C N
2 1 年第 6 00 期
笼罩 面积 1 66(z 1 .l T ,面雨 量超 过 6 0 笼罩 面积 2 18c , I l 0哪 3 .lI l T 面 雨 量 超 过 s 0 笼 罩 面 积 4 68d。 面 雨 量 超 过 4 O O咖 3 .ll T, 0衄 笼罩 面积 5 78 ,面雨 量超过 3 O 8 . O 啪笼罩 面积 8 88( 超历 史 记录 ( 史最 大 7 5 ,咖 历 2小 时 5 3m), 8 达 1 0年 一 遇 ;腾 蛘最 大 l 时 4 .咖 ,最 大 7 0 小 85 2小时 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莫拉克 ”台风
动力 因子
暴雨落 区
诊 断与预报 中图分类号 P 4 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9 8 9 5 ( 2 O 1 3 ) 0 卜o 0 2 3 一 l 3 d o i : 1 0 . 3 8 7 8 / j . i s s n . 1 0 0 6 - 9 8 9 5 . 2 0 1 2 . 1 1 1 5 6
预报方法 ,运用广义湿位温 、对流 涡度矢量垂直 分量及水汽 散度通量对暴雨落 区进行 了诊 断和预报 ,发现广义湿
位温等值线 的 “ 漏斗状 ”区域与暴雨落 区对应关系显著 ;基 于 NC E P . GF S每 日四次 的预报场资料,利用对流涡度 矢量和水汽散度通量做 出的降水落 区预报表 明,二者对 降水落 区均有 一定的指示 意义 。强 降水主要位于对流层中 低层对流涡度矢量垂直积分量 的梯度大值 区附近 ,其 时间演变 与观测 降水的演变 具有相 当高的一致性 ;水汽通量 散度抓住 了垂直运动和水汽散度这两个 引发暴 雨的关键 因子,对 降水的发生范围和 强降水极值 中心 的判断更为准 确 。这三个动力 因子都可 以为 “ 莫 拉克 ”台风暴 雨 ( 强降水)落区提供信 号,对 台风暴雨落 区具有一定 的诊断和
集合 动 力因子对登 陆 台风 “ 莫拉克 "( 0 9 0 8 )暴 雨 落 区的诊 断与预报研 究
许娈 , 2 何金海 高守亭 2 林青 2
1南 京信 息工 程大 学气 象灾 害省 部共 建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南京 2 1 0 0 4 4 2 中国科 学 院大气 物理 研究 所云 降水 物理 与强 风暴 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2 9
T y p h o o n Mo r a k o t ( 0 9 0 8 ) u s i n g m u l t i - d y n a m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t mo s p h e r i c S c i e n c e s ( i n C h i n e s e ) , 3 7( 1 ) : 2 3 — 3 5 .
1 0 0 6 . 9 8 9 5 . 2 0 1 2 . 1 1 1 5 6 . XuLu a n , He J i n h a i , Ga o S h o u t i n g , e t a 1 . 2 0 1 3. Di a g n o s t i c a n dp r e d i c t i v e s t u d i e so ft o r r e n i t a l r a i nl o c a t i o n a s s o c i a t e dwi t hl a n d f a l l i n g
第3 7 卷 第 1期 2 0 1 3年 1月
大
气
科
学
V b 1 .3 7 .No .1 J a n .2 0 1 3
Ch i ne s e J o u r na l of At mo s ph e r i c Sc i e n c e s
许 娈, 何 金海,高守亭 ,等. 2 0 1 3 . 集 合动力 因子对 登陆台风 “ 莫拉 克 ” ( 0 9 0 8 ) 暴雨 落区 的诊断与预 报研究 [ J ] . 大气科 学, 3 7 ( 1 ) : 2 3 — 3 5 , d o i : 1 0 . 3 8 7 8 / j . i s s n .
Di a g no s t i c a nd Pr e di c t i v e S t udi e s o f To r r e n t i a l Ra i n Lo c a t i o n A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La n d f a l l i n g T y p h o o n Mo r a k o t ( 0 9 0 8 ) Us i n g Mu l t i — Dy n a m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xu L u a n , 一 , HE J i n h a i , GAO S h o u t i n g , a n d L I N Qi n g ,
1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o f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Di s a s t e r o f Mi n i s t yo r fE d u c a t i o n . N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Na n j i n g2 1 0 0 4 4
摘
要 “ 莫拉克 ”是 2 0 0 9年登陆我 国热带气旋 中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台风 。 “ 莫拉克 ”带来的强降
水导致 台湾南部发生 5 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 ,福建 、浙江等省 的部分站点过程雨量超过 5 0年一遇 。因此 ,在台风 暴雨 ( 强降水 )预报 中,能否准确把握其落 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利用 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 WR F 对台 风 “ 莫拉克 ”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 三 层嵌套,最高分辨率为 2 k m) 。模式较好地再现 了台风中心的移动路径 、 强度 ; 模拟的 降水分布 区域与实况也较为相符 。 利用再分析资料及模拟 的高分辨率资料对暴雨成因进行诊 断分析 , 表 明造成此次强 降水过程 的水汽主要 由西南季风输送 ,并且垂直运动 旺盛 ,贯穿整个对流层 。根据集合动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