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两首》释句导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两首》释句导读

《古诗两首》释句导读
《古诗两首》释句导读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气氛。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4 古诗两首》研讨课课件_12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4 古诗两首》研讨课课件_12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忧民之愤
《泊秦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万般无奈
治国之道
杜 牧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从长安回望 骊山,东西秀林, 繁花似锦,十分美 丽!山顶的华清宫 千重山门依次地打 开。一匹快马卷风 扬尘,奔驰而来, 看不清所载何物, 惟有杨贵妃在山上 远望,知道是最心 爱的荔枝被运来, 欣然而笑。
泊秦淮
杜牧
译文:浩渺寒江之 上弥漫着迷蒙的烟 雾,皓月的清辉洒
烟笼寒水月笼沙,
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
夜泊秦淮近酒家。 在秦淮河畔,临近
酒家。金陵歌女似
商女不知亡国恨, 乎不知何为亡国之
恨黍离之悲玉树后庭
花》。
《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少楼台烟雨中。”——忧国之虑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
江 南 春
积累有多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是 黄莺婉转啼叫,到 处是绿叶映衬红花 ,水边的村落,靠 山的城镇,酒帘迎 风招展。 南朝建有四百八十 座寺庙,多少楼台 隐现在迷茫的烟雾 般的细雨中。

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

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
还以为我像少年一样偷闲 贪玩呢。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什么思想感情?
愉快心情
写景 抒情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时所写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 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 检测:看哪一同桌能正确、迅速地读写出来。
• 近:接近。 • 午天:中午的太阳。 • 川:小河。 • 时人:人们。 • 不识:不知道。 • 余:我。 • 乐:快乐。 • 将谓:还以为。 • 偷闲:贪玩。
云淡风轻,加上接近中 午的阳光。 花红柳绿,前面有一条小河 流过。
人们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快乐。
春日偶成
宋代诗人,河南洛阳人。与其弟程 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 “二程”。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背诵《春日偶成》 。
3、读古诗,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பைடு நூலகம்者
的思想感情 。
春天写成的诗
• 内容:自学古诗《春日偶成》。
• 方法:1.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 的诗句。
• 2.小组里把诗句意思串连起来说一说。

一年级下册__4《古诗两首》_课件

一年级下册__4《古诗两首》_课件

zuì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二月天:就是二月份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
2.拂:轻轻地擦、扫。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意思: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 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 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 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sàn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散学:放学。 纸鸢:风筝。
意思: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 赶忙放起了风筝。
纸鸢 (风筝)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景 拂堤杨柳/醉春烟。
写了春天的 哪些景物?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村居
高鼎(清朝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我会写
处知忙
(好处) (知道) (长处) (不知)
(忙人) (帮忙)
春天 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春天。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孟浩然
我会读
ɡǔ shī shǒu闻
读一读
古诗 一首歌 首都 冬眠 长处 新闻
春天的早晨
孟浩然
孟浩然的名诗:
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是唐代
的一位大诗人。 《宿建德江》
《过故人庄 》
春晓 孟浩然
请你想象一下诗人 生活中的那个春天。
春晓
(唐)孟浩然

4、《古诗两首》导学案

4、《古诗两首》导学案
流 ①读了这两首诗,你想到了什么?你 是否看到过类似的春景? 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选 择自己重要的感想简要的写在下面) ②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3.全班展示的内容 (1)各小组展示收获。 (主要从读、背两个方 面) (2)各小组质疑问题, 分小组讨论。
四、拓展阅读 1.主题阅读 搜集其他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来阅读,如《绝句》、 《春晓》、《早春》等。 2.资料袋 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 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古文家。他精于诗、赋及古文, 尤以诗的成就最高。他和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诗人 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 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 后人传诵。 程颢(1032—1085):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与其弟程颐同为北宋理学 的奠基者,世称“二程”。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 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的诗 大都申述理学宗旨和描写山水闲居生活。
3.理解词语、句子 ①重点词语我理解。(在课文中标出 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莺啼 绿映红 山郭 酒旗 楼台 傍花 谓 ②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4.这两首诗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5.我能背诵这两首诗。
1.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4、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诵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认识2 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 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 鉴赏能力。
二、自学引导 1.查阅作者杜牧、程颢的有关资料。 2.自学生字词语 (1)生字我把握。 ①生字我会读。 莺 郭 ②巧辨形近字。 旗( ) 诗( ) 傍( ) 偷( ) 棋( ) 寺( ) 旁( ) 愉( )

4.古诗两首(江南春_春日偶成)

4.古诗两首(江南春_春日偶成)

《江南春》作者(杜牧),字(牧 之),(唐)代诗人,与(李商隐) 并称(“小李杜”)。“大李杜” 是指(李白)和(杜甫)。
1.啼:鸣叫。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4.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 寺院。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 绿,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 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 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 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 美与神往。联想南朝四国因为佛教兴 盛误国误民,兴起的一点历史感慨 。
温故知新
• 回顾《江南春》的学习 方法,按照步骤一起来 学习《春日偶成》吧。
春日偶成
—— 程 颢(hà o)
作者简介
程颢(hà o),北宋诗人, 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 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 封“先贤”,与程颐为同胞 兄弟,世称“二程”。
4 古 诗 两 首
今人人 来墨杰 人客地江 们美灵南 心化的是 目了地是 中的方一 的地,个 世方是山 外,一清 桃是个水 源古被秀 。往文、
返回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精通兵法, 有政治才能,诗文都 写得很好,诗以七绝 最为出色。现今存诗 500首。与李商隐齐名, 世称“小李杜”。
古诗译文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 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 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 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 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 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
表达了诗 人对于春日的 喜爱赞美和郊 游时的愉快心 情 。
七言 绝句
作业超市(必做)

4.《古诗两首》课文分析

4.《古诗两首》课文分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时杜甫52岁。

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内容简析“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

“却看”、“漫卷”,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却看”就是“回头看”。

“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

“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

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

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注释1.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一部分。

2.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

《4古诗两首》一类字

《4古诗两首》一类字

声( 处( 忙(
) ( ) ( ) (
) ) )
读一读
古诗 一首歌 冬眠 声音 长处 多少 首都 知己
zhī
知己 知音 知心
mánɡ
急忙 农忙 帮忙
ɡǔ
shēng
duō chù zhī mánɡ
古 古人 古书 声 声音 名声 多 处 知 忙 多心 多半 长处 好处 知己 知音 急忙 农忙
古话 发声 多少 处处 知心 帮忙
组词,看看谁组的词语多。
古( 多( 知(
) ( ) ( ) (
) ) )
春天 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春天。
ɡǔ shī shǒu 4 古 诗 两 首
chūn 春 晓 cūn 村居
春晓
孟浩然(唐朝诗人)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cūn jū 4 村 居
清代 高鼎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 yuè tiān r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yá liǔ zuìchūn yān ng
拂 堤 杨
柳 醉

烟。
é tó sà xué guī r ng n
lá zǎo i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má chè dōng fēng fà zhǐ yuān ng n ng

趁东风Fra bibliotek放纸 鸢。
ɡǔ
古人 古书 古话
古往今来
shēng
声音 名声 发声
duō
多心 多半 多少
chù
长处 好处 处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2、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
“古、声、多、处”
四、拓展延伸
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教材分析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
理解意境
教具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审稿修订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
知:左右对比,可以用画线法比较:
忙:重点板书“竖心旁”,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右边的横插在左边点的下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作业布置
1.完成《辅导》。
2.背诵诗两首。
3.读记生字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教学后记
1.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画面。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四、拓展延伸
交流资料、扩展朗读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芙蓉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执笔:彭倩审核:教研组长签名:计划上课时间:第二周星期二
课题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二、学习《春晓》
(一)出示整首诗,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