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选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资料<选修一>

信息技术会考基本概念复习(选修一)一、算法和算法表示(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P2)1.分析问题确定要用计算机做什么2.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3.用计算机进行处理(2)算法的5个特征(P7)1.有穷性2.确定性3.能行性4.有0个或多个输入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3)算法的3种常用表示方法(P8-10)流程图、自然语言、伪代码。
(4)算法的3种基本模式(P13)1.顺序模式2.选择模式3.循环模式二、算法实例(1)枚举算法(P21-24)例1(P22图2.1.2):dim c,j,n as integerc=0for j=0 to 99n=25006+j*10if n mod 37=0 or n mod 67=0 thenprint nc=c+1end ifnext jprint c例2(P23图2.1.3:dim c,x,y as integerfor x=0 to 240for y=0 to 100if 5*x+12*y=1200 thenprint x,yc=c+1end ifnext ynext xprint c(2)解析算法(P25-30)(3)排序(P31-38)①冒泡排序for i=1 to n-1for j=n to i+1 step-1if d(j) < d(j-1) thentemp=d(j)d(j)=d(j-1)d(j-1)=tempend ifnext jnext i②选择排序for i=1 to n-1k=ifor j= i+1 to nif d(j) < d(k) then k=jnext jif k < > n thentemp=d(i):d(i)= d(k):d(k)=tempend ifnext i(4)查找(P39-44)①顺序查找for i=1 to nif d(1)=key thenprint iexit forend ifnext Iif I > n+1 then print “0”②对分查找do while i < = jm=(i+j)\2if d(m)=key thenprint mexit doelse if d(m) < key theni=m+1elsej=m-1end ifif i > j then print “0”三、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知识(1)对象(P47)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一个对象是由一组表示对象状态的数据和一组描述处理对象属性的方法的代码构成的。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选修)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选修)一、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1、数据及数据类型1)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2)理解常用的数据类型数字型:用来存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的数字,可以是整数或是小数。
文本型:包括汉字、字母、数字、特殊符号。
作为文本的数字不具数值含义,不能直接用于数字运算(如:身份证号,学号,电话号码等)日期/时间型:可以保存日期及时间OLE型:主要指图像、声音等是否型:也叫逻辑型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3、认识关系数据库(1)几个概念:表:由记录和字段组成。
记录: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记录。
字段:每一列就是一个字段,每列的第一行是字段名称。
关键字:指能标识唯一一条记录的字段。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就是相互关联的二维数据表的集合。
1)数据库中信息以二维表的形式存储,一个数据库包含多个表2)满足下列条件的二维表可以称为关系①每一列的数据类型相同;②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③没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④任意交换两行、两列,不影响整个表的内容,也就是说,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无关紧要的;⑤每一个字段都是简单的数据项,而不是组合数据项。
(3)关键字是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某个字段或若干个字段的组合①作为主关键字的字段不能为NULL值②作为主关键字的字段值不能重复③当不能确定任何单字段的值唯一时,可能将两个或更多个的字段组合成为主关键字4、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简称DB)数据管理系统(简称DBMS);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SQL Server、Foxpro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目标(具备某种功能,如管理、查询等),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二、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一)数据分析与建模1、数据库设计的过程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整理->画E-R图->确定关系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2、数据的抽象描述(1)现实世界(2)信息世界1)实体:客观存在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等。
高考信息技术选修一知识点

高考信息技术选修一知识点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考虑到这一点,成为了许多学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科目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是指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变得无处不在。
比如说,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电脑以及互联网都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因此,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硬件和软件的知识。
在计算机领域,硬件指的是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设备和部件,软件指的是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了解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以及其各自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软件应用和技巧。
首先是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电子表格软件是一种能够进行数学运算、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等功能的工具。
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可以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提高效率。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和设备的系统,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协议和安全问题等内容,对我们使用网络进行工作和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信息安全和法律的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了解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常识,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
同时,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我们在网络空间中遵守规则,避免触犯法律。
总结起来,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内容。
从基础概念到软件应用,从计算机网络到信息安全,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信息技术选修一的知识点较多,但是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考信息技术选修一的知识点,顺利完成考试。
高一信息技术重点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重点知识点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的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高一信息技术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论述,帮助学生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是高一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一环。
首先是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处理和执行各种指令。
了解CPU的构成、主频、缓存等特性十分重要。
其次是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和硬盘。
内存作为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可以辅助CPU进行快速运算;而硬盘作为永久存储器,将数据保存在计算机中。
学生们需要了解内存的种类、容量以及硬盘的存储原理与工作方式。
此外,还需要了解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这些设备是人机交互的工具,学生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使用和特点。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首先,了解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区别。
其次,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们还需要了解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基本概念,并能在实际操作中正确配置网络设置。
此外,网络安全也是重点知识点之一,学生们需要了解网络攻击的种类、预防措施以及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
三、软件和操作系统学生们需要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和Linux等,并能熟练操作和管理这些操作系统。
此外,对于办公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等常用软件的使用也要有一定的掌握。
编程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需要学习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并能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们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四、信息安全与法律伦理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不可忽视的部分。
学生们需要了解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加密算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以下是高一《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1. 计算机系统基础:
-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 计算机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
2. 网络与通信技术:
- 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网络类型及其组成要素
- 网络协议与通信技术:TCP/IP协议、HTTP协议、无线通信等
3. 数据与信息处理:
- 数据的表示与存储:二进制表示、字符编码、存储设备等
- 数据的组织与处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数据库管理等
4. 程序设计与开发:
-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的分类、逻辑控制流、面向对象编程等
- 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5.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 信息安全基础: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安全属性
- 安全保护技术:加密算法、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6.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 多媒体基础:图像、音频、视频基本概念与处理技术
- 多媒体应用:图像处理、音频编码、视频合成等技术应用
以上是高一《信息技术》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精华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和程序设计、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如果你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信息技术选修知识点

信息技术选修知识点(一)一、多媒体技术的定义:所谓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数字化、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非线性(网状结构)三、多媒体技术的产生:1984年,鼠标产生。
1985年,美国Commodore公司于1985年率先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 Amiga系统最初主要用于家庭娱乐和电子游戏,后来发展成为电视节目制作。
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智能化:例如:人脸识别3、虚拟现实:模拟训练、军事演习、航天仿真等五、多媒体系统:1、硬件:主机、外部设备: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摄像机。
2、软件:多媒体操作系统(windows)、创作系统(photoshop)和应用系统(powerpoint)。
多媒体作品开发的一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的集成—测试—发布—评价六、常见的多媒体信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常见的多媒体软件及相应的文件格式:七、计算机中的数字图像:1、位图图像:又叫点阵图,是由像素构成,适用于照片。
可以制作色彩丰富的图像,缺点是文件容量较大,旋转、缩放易失真。
常用的编辑工具有Photoshop、画图等。
分辨率:图像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像素个数。
图像的量化位数:是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记录颜色所用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例如:32位真彩表示232种颜色文件的字节数=图像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其中8是指8位二进制数占一个字节)图像压缩标准:静态JPEG、动态MPEG、2、矢量图:矢量图形是以指令集合的形式来描述的。
信息技术选修知识点

信息技术选修知识点第一点: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使用计算机、网络、计算设备、软件和电子数据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的技术。
它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信息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逐渐走向民用,信息技术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0年代至60年代,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数据处理;7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家庭;8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使信息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我国政府提出了“数字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国家竞争力。
第二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方面。
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政治领域:信息技术在政治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政务公开、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等方面。
通过信息技术,政府可以更好地与民众沟通,提高行政效率,保障公民权益。
2.经济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产业升级等方面。
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3.科技领域: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在科研工作中,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众多方面。
作为高一学生,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主机、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3. 计算机的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等;4.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内存、硬盘、光盘等;5. 计算机的功能:数据处理、存储、传输和控制等。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启动、关机、登录、注销等;4.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等;5. 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管理:安装、卸载、更新软件等。
三、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2.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等;3. 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等;4. 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及其作用;5.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知识。
四、数据库管理1. 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表、字段、记录等;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种类:MySQL、Oracle、SQL Server等;4. 数据库的操作语言:SQL语句的编写和执行;5. 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和优化。
五、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输入、处理、输出;2.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和使用:C、Java、Python等;3. 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及其应用;4.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等;5. 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六、信息安全与新技术1.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 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病毒、木马、黑客等;3. 预防信息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 新技术对信息技术的影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1、分析问题:明确条件和需求,找出条件和需求之间的关系;2、设计算法: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问题的具体解决步骤;常见的描述方式: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流程图的基本符号:算法的特征:有输入(0或多个)、确定性、有穷性、有输出(至少要有1个输出)、可行性3、编写程序:用计算机能读懂的程序语言描述算法;程序的发展:机器语言(用二进制(0和1)代码表示,唯一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接受的语言)汇编语言:又称符号语言,间接接受的语言 高级语言:间接接受的语言,常见的有FORTRAN 、BASIC 、PASCAL 、COBOL 、C 、Visual Basic 、Visual C++、LISP 、Visual Foxpro 、Delphi 、Java 等4、调试运行:主要目的是查错,查找和改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使程序顺利地执行,得出正确结果;Eg :1、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 A. 设计算法,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B.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 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D.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2、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 A .算法与程序之间无关系 B .算法是对程序的描述C .程序决定算法,是算法设计的核心D .算法决定程序,是程序设计的核心3、能够被计算机直接接受和执行的计算机语言,通常称为( )。
A .低级语言 B .高级语言 C .机器语言 D .汇编语言4、在流程图中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时使用( )图形框。
A.平行四边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矩形框5、如图所示,分别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它们的描述方式是()A.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B.自然语言和数字语言C.数字语言和自然语言 D.计算机语言和数字语言6.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含义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正确答案:BDCBAC第二章第一节一、VB常见的数据类型:1、数值型数据 : 分为整数型和实数型两大类a、整数型分为整型(Integer),范围:-32768~+32767Eg:4、256、长整型(Lon g),约10位有效数字Eg:45678、58566685Eg:1、vB语言中,下列各种数据类型是整数型的是()。
A.456 B.”789”C.abc D.true2、VB语言中,下列各种基本数据类型说明符中表示长整型的是()。
A.Integer B.long C.Single D.String正确答案:ABb、实数型:单精度浮点数(Single),有效数字:7位十进制数,用E/e表示10的次方Eg:3.14、5.9858、3.15E+20双精度浮点数(Doubl e ),有效数字:15或16位,用D来表示10的次方Eg:28684558498515、4.5685214D+35Eg:1、VB语言中,下列各种基本数据类型说明符中表示单精度实数型的是A.StringB. SingleC. IntegerD. Boolean2、下列数据中,只能用双精度实数型表示的是A.4238B.324052342223C.1.564×10D.′ewt′正确答案:BB2、字符串型:( String ) 用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括起来的内容;Eg:”125”、”中国人”3、日期型:(Date)表示日期或时间,用#括起来Eg:#2012-4-16# 、#08:30:00 AM#4、逻辑型:(Boolea n)逻辑型数据只有两个可能的值:True(真)False(假)二、常量与变量1、常量(Constant)格式:Const 常量名(As 类型) = 表达式Eg:const pi (as single) =3.142、变量(Variable)格式:Dim 变量名As 数据类型Eg:dim a as integer3、变量、常量命名约定英文字母开头, 后面则可以由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比如下划线)组成。
(不能使用运算符及关键字,即:+、-、*、/等运算符,integer、single等)Eg:a1 , ab345 , book , sqr3 , ad_2Eg:1、以下哪个是合法的变量名()。
A.x*9 B.sq3 C.end D.rood/12、以下哪个是合法的变量名O。
A.a+b B.dim C.2pal D.bzl正确答案:BD三、运算符1、算数运算符: 运算 运算符 表达式举例 说明幂(乘方) ^ X ^ Y X^Y 表示数学中的X 2^10表示2的10次方取负 - -X乘法 * X * Y 2*5 表示数学中的2×5 浮点除法 / X / Y 5/2 表示数学中的5÷2 结果为2.5 整数除法 \ X \ Y 截去小数,不舍入 如:5\2 结果为2 取模ModX Mod Y取余数表示X ÷Y 的余数如:5 Mod 2 结果为1 加法 + X + Y 减法 -X - YEg :1、下列Ⅵsual Basic 表达式中,能与代数式376+ 对应的是A .(6+7)/3B .6+7/3C .(6+7)÷3D .6+(7/3). 2、与代数式aa +55对应的Visual Basic 表达式是A .5*a /(5+a)B .5a /(5+a)C .(5*a)/5+aD .5*a /5+a 3、VB 表达式5+2*12 Mod 8的值是()。
A .13 B .5 C .28 D .8正确答案:AAB2、字符串运算符:+ 或 &Eg : ”234”+”568”→”234568”,”福建省”&”南平”→”福建省南平”3、关系运算符:< , > , <= , >= , <> 或 ><4、逻辑运算符:not (取反值)→ and (其一为假则为假) → or (其一为真则为真)Eg :1、下列表达式中,运行结果为”Flase ”的是A .3>5 and 3<5B .3>5 or 3<5C .not 3>5D .3<5 2、当a=5,b=7,c=2时,下列结果为False 的是( )。
YA.a+b>c And a<5B.a+b>c Or a>=5C.a+b>c And a>=5D.a+b<c Or Not a<5正确答案:AA四、函数Abs(n) 返回n的绝对值。
Sqr(n) 返回n的平方根。
Rnd(n) 产生0到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Int(n) 返回不大于给定数的最大整数。
如:-8.6-->-9 8.6-->8Cint(n) 小数部分四舍五入(integer)Cing(n) 小数部分四舍五入(long)Date()返回系统时钟的当前日期。
Time()返回系统时钟的当前时间。
Str(n)把数值转换成字符串。
Val(n) 把字符串内的数字转换为数值型数字。
Eg:VB语言中,能够正确表达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平方根的是()。
(注:判别式D=b*b-4*a*c) A.Sqr(D) B.Sin(D) C.Int(D) D.Abs(D)函数Sqr(256)返回值是A.256 B.16 C.-256 D.I正确答案:AB第二章第二-四节一、顺序结构1、结构特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执行没有分支没有重复;Eg:结构化程序设计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某程序中三个连续语句属于()a=l:b=2:c=a+bA.顺序结构B.选择结构C.循环结构D.其他三种都不是正确答案:A2、常见语句:A、赋值语句:变量= 表达式说明:等号左边必须是变量名,赋值内容放在等号右边;只有同种类型的数据才能构成赋值语句;经过多次赋值后,最后变量的结构应为最近的赋值;Eg:1、如果A=3,B=4.执行T=A:A=B:B=T语句后,A、B和T的值是()。
A.3、4、3 B.4、4、3 C.4、3、3 D.3、4、42、如果A=3,B=4,执行A=A+BB=B-A语句后,A、B的值是()。
A.7、4 B.3、4 C.7、-4 D.7、-3正确答案:CDB、输出print语句:Print 输出内容Print 5 原样输出Print a 输出变量的值Print “a=”直接输出引号里的内容 a=Print a+b 直接输出表达式的值Print a , b 按照分区格式输出Print a ; b 后面一个输出紧跟前一个输出Print 表示输出一个空行Eg: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整型变量a和b的值分别为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2b=6a=a*bb=a\ba=a\b .Print a,bEnd SubA.12和2 B.6和2 C.2和6 D.6和62、下列关于Print语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输出的内容是数、变量、表达式,则输出的是它们的值B.如果输出的内容是用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山C.如果输出的内容为空,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D.如果输出的内容为空,则执行该语句时将出错3.若a=l,b=5,则print a,b的结果为( )A.15 B.6 C.1 5 D.ab4.若a=”10”,b=”15”,则print a;b的结果为( )A .1015B .25C .10 15D .ab正确答案:BDCA二、选择分支结构1、选择分支结构特点:2、对应的if 语句: 块结构条件语句: IF <条件> THEN<条件成立执行的语句块> ELSE<条件不成立时执行的语句块> END IF行结构条件语句: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Eg :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变量b 的值为 Private Sub Comm~mdl_click0a=75If a>=60 Then b=”及格” Else b=”不及格” Print bEnd SubA .75B .及格C .60D .不及格 2、阅读以下程序dim x as integer x=inputbox(“X=”,“输入”) if x<0 then x =–x print “︱X ︱=”;x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 单分支只是省略了else 语句若程序运行后输入-45,执行后X的值结果为( )。
A.true B.45 C.–45 D.False正确答案:BB三、循环结构1、循环结构特点:语句需要重复执行,直到循环终止条件满足为止2、对应的for语句:For 循环变量=初值T o 终值Step 步长语句组Next [循环变量]说明:对于累加题,结果变量s的初值为0;对于累乘题,结果变量s的初值为1;对于循环变量i的选择,一般是构成规律变化的等差数列的公共项,初值为等差数列的第一项,终值为等差数列的最后一项,步长为等差数列的公差(即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值)循环语句:累加题——s=s+累加项累乘题——s=s*累乘项Eg:1、以下是求阶乘1*2*3*4*5的程序t=<选项>for i=l to 5t=t*inext iprint“l*2*3*4*5=”;t选项的值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