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地区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猪气喘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猪气喘病也称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因无细胞壁,故形态多样,呈球形、杆状、环状、点状和两极状。

该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用常用消毒剂均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猪只调运范围增大,传播越来越广,对养猪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随着养猪业的兴起,本病迅猛蔓延,第一次高峰是1957~1962年,全国共发病425.07万头,年均发病70.85万头,死亡153.84万.头,年均死亡25 64万头。

第二次高峰是1977~1979年,全国共发病418.6万头,年均发病139.53万头,死亡84万头,年均死亡28万头。

在我县该病呈零星散发流行,但无统计资料,首次有资料记载始于1987年,从外地引进汉普夏种公猪、种母猪各一头发病,经医治无效于7~10d死亡。

后经定点抽样调查分析,此病占猪疫病总数的2.7%,发病率为0.06%,致死率为75%,且流行地区日渐扩大,才引起了对本病的重视视。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

只发生在猪身上,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以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其次是怀孕后期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

病猪及隐性带菌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原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时间很长,症状消失之后一年内仍可排菌。

一般首次发病的猪场几乎是从外地引进猪源带入隐眭病猪,混入健康猪群而引起本病的暴发。

此外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也可促进本病发生,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加严重。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猪气喘病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1.仔猪发病率增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目前仔猪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5~45日龄的断奶期仔猪,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此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比其他时段都高,而成年猪呈隐性感染居多。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由猪源性迁延性呼吸道细菌感染引起的猪类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喘鸣、咳嗽、粘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等。

以下是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猪舍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滋生。

猪的饲料要保持新鲜,避免受到霉菌和细菌的污染。

饲喂猪的水源也要确保干净,防止感染。

2. 疫苗接种:猪气喘病疫苗是控制和预防这一疾病的有效手段。

定期给猪群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 隔离病畜:发现患有猪气喘病的猪要及时隔离,避免与健康猪接触。

隔离期间要注意饲喂、清洁和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猪。

4.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猪舍的温度要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猪气喘病。

合理调整猪舍的温度,确保猪的健康。

5. 加强猪的免疫力:给猪群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猪的抵抗力。

要为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猪的压力,保持猪的心理健康。

6. 定期检测和诊断:定期进行猪气喘病的检测和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的猪,防止疾病的扩散。

7. 定期消毒猪舍: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确保猪舍的卫生环境。

8. 合理的饲喂:合理饲喂,确保猪群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要避免过度饲养,控制猪群的数量和密度,减少疾病的传播。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隔离病畜、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加强猪的免疫力、定期检测和诊断、定期消毒猪舍以及合理饲喂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气喘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猪气喘病,又称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由病毒导致的猪的传染病。

这种病害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本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主要由PRRS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气溶胶、体液(如风口、皮下注射等)、粪口和胎盘传播。

该病病毒具有强大的变异能力,因而很难通过疫苗进行有效控制。

猪气喘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

在中国,这种病害也是十分常见的,并且呈现出不断扩散的趋势。

二、临床症状1. 急性期症状急性期症状主要包括高烧、厌食、呼吸急促、倦怠、咳嗽、疲劳、结膜炎、鼻出血和鼻涕等。

患病猪的体温可升至41℃以上,猪群中死亡率有时可高达50%。

2. 慢性期症状慢性期症状则表现为生长缓慢、气喘、咽喉炎、肺炎、嗜睡、粪便干结、毛色暗淡等。

患病猪群中,出生仔猪易患肺气喘、多状况气喘综合征。

三、防控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猪气喘病的关键举措。

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条件、规范的饲料配制以及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都能有效降低猪气喘病的发生率。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保证饮水清洁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2. 强化疫苗接种针对猪气喘病,接种相应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效的疫苗,猪场管理者在疫苗接种方面要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及时选用合适的疫苗,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

3. 控制传染源猪气喘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播,所以控制传染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定期对猪场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保持饲养环境和器材的清洁,并对疑似患病猪群进行隔离治疗,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4. 强化养猪人员的防护意识猪气喘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场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

在接触猪群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患病猪群及其排泄物。

猪气喘病防治

猪气喘病防治

猪气喘病的防治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疾病。

病猪特征是体温、食欲变化不大,有明显的喘气、咳嗽、腹式呼吸等呼吸道症状,生长迟缓、饲料报酬低。

近年来常与猪肺疫、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

猪喘气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决定猪群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流行病学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生此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秋末、冬春等寒冷季节和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多发。

饲养管理差、饲养密度高、存在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的猪场以及饲喂霉变饲料的猪场更容易感染此病。

二、临床症状该病为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1~16天,最短3~5天,最长可达1个月以上。

根据病程的发展经过,在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急性型主要见于新疫区和新感染的猪群。

病猪常突然发作,精神萎靡不振,呼吸次数剧增,每分钟达60~120次;呼吸困难,严重者张口喘气,有明显的腹式呼吸;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也会发生痉挛性阵咳。

体温一般正常,如有继发感染则可升高到40℃以上。

病程一般为7~14天,病死率较高。

2.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主要症状为咳嗽,初期为短而少的干咳,久而久之变为连续痉挛性咳嗽,尤以早晨、夜间、运动、进食后或气温骤变时多见。

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有腹式呼吸,且这些症状随饲养条件和气候变化时重时轻;病猪常流少量鼻液,食欲一般良好,体温正常,表现消瘦,病程可达2~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

3. 隐性型常见于老疫区,不表现任何症状,偶见咳嗽和气喘,全身状况良好,生长发育几乎正常,但以X射线检查剖解时,可见到肺炎病灶。

三、病理变化及诊断猪支原体病原主要侵害猪的肺脏,急性死亡病例可见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

病程较长者,肺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下缘呈对称性淡红色或灰红色的“胰变”或“虾肉样变”,病变部界线清楚,切面多汁,组织致密,可从小支气管内挤出灰白色、浑浊、粘稠的液体。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由猪气喘病毒引起的疾病,是全球猪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以下将介绍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其病原体猪气喘病毒可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

病毒多在秋、冬季流行,幼猪较易感染。

成猪一般已经患病过,具有免疫力。

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1.极高发热:患病猪的体温会迅速上升至40-42摄氏度。

2.呼吸困难:患病猪会出现呼吸急促且困难的症状,有时可出现气促甚至哮喘。

3.咳嗽:猪气喘病患猪会出现干咳或咳痰的症状,咳声比较尖锐。

4.食欲下降:患病猪常出现食欲不振、不愿进食的情况。

5.抗体消失:患猪的体内抗体会迅速下降,易导致二次感染。

6.繁殖障碍:猪气喘病还可引起妊娠猪的流产、胎儿畸形等问题。

猪气喘病的防控措施:1.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猪气喘病最有效的手段,常用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2.养殖环境改善:改善猪圈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的传播。

3.饲养管理措施: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提供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

合理营养,增强猪的免疫力。

4.隔离措施:发现病例后,采取及时隔离患病猪群,防止病毒的传播扩散。

5.病死动物处理:妥善处理病死动物,防止病毒通过尸体扩散。

6.饲料和水源的消毒:定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病毒。

总结:猪气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猪群健康的疾病,其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预防和控制猪气喘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隔离病例等。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病毒的传播,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气喘病的发生。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猪气喘病,又称猪短促性呼吸道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猪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下将介绍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并提供1000字的中文文章。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特点:1. 传播途径:猪气喘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和垂直传播。

2. 流行季节:猪气喘病可随时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多发。

3. 年龄敏感性:猪气喘病主要影响生长发育中的仔猪,而成年猪可成为携带者。

4. 群体易感性:猪气喘病常以群体形式暴发,传播速度快,致病率高。

1. 呼吸道症状:病猪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2. 发热:病猪体温升高,一般可达39-41℃。

3. 食欲下降:病猪出现食欲减退、口腔溃疡等症状。

4. 体重下降:病猪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增长减少。

5. 疲劳和运动障碍:病猪活动力减弱,行走困难。

6. 眼部症状:病猪眼部有流泪、结膜炎等症状。

1. 病毒监测:及早进行病毒监测,发现猪气喘病病毒的存在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2. 隔离措施:对于疑似猪气喘病的猪群,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与健康猪接触,减少病毒的传播。

3. 消毒措施:对猪舍、设备、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以杀灭病毒,防止再次感染。

4. 病猪的管理:加强病猪的健康管理,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加强猪圈的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

5. 疫苗接种:采用疫苗接种的方式,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6. 人员卫生:猪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消毒防护服等,防止人畜共患病。

猪气喘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明显,病程短暂,但传播速度快。

为了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猪场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隔离措施、消毒措施、加强猪群管理以及疫苗接种等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猪气喘病的发生和传播。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由猪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猪的常见呼吸道疾病。

该病在猪群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和传染性,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养猪户更好地了解猪气喘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流行病学猪气喘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在现代养猪业中更加常见。

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水和带有病毒的器械传播。

病毒感染后,猪常出现咳嗽、喘息、打喷嚏等临床症状,影响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二、临床症状1. 急性期症状: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3-5天,随后出现临床症状。

猪开始出现咳嗽、喘息、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进食减少、精神萎靡、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 慢性期症状:病程较长的猪常出现呼吸道慢性炎症,气喘加重,体重下降,生长速度缓慢,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以上临床症状的出现,不仅使猪的生长受到影响,还加重了饲养管理的困难,给养猪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猪气喘病的传播和流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止猪气喘病传播的关键。

建立完善的进出场管理制度,规范人员和物品出入养猪场的程序,加强饲料、饮水的消毒处理,杜绝病毒通过饲料、水传播。

2.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定期对养猪场内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清洁,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特别是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时,应加强环境消毒力度。

3. 提高猪的免疫力:猪气喘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提高猪的免疫力。

定期为猪进行强化免疫,提高其抗病能力。

饲养过程中应适当添加一些病毒免疫增强剂,帮助猪群建立免疫屏障。

4. 严格隔离患病猪:患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

同时隔离患病猪的场所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病毒重新传播。

5. 定期进行病原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毒感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扩大。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猪气喘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是由于各种病原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猪呼吸性疾病。

该病在猪场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因此对于猪场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来说,掌握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流行病学猪气喘病是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全年都有可能发生,并且蔓延速度很快。

该病的主要病原体有许多种,如猪流感病毒、牛源流感病毒、腺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体等。

其中猪流感病毒是猪气喘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且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和传染性。

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地理区域中,该病的发病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二、临床症状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常常出现以下几种表现:1. 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气喘、咳嗽、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2. 精神症状:该病猪的食欲和精神状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不佳、体重下降等症状。

3. 消化道症状:在某些情况下,猪气喘病还会引发猪的消化道症状,如腹泻、便秘等。

4. 其他症状: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该病还会导致猪的全身情况恶化,使其出现热度升高、四肢无力、并发症等情况。

三、防控措施为了控制猪气喘病在猪场中的传播,需采取以下一些防控措施:1. 采用生物安全措施:猪场需要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要求饲养区域的清洁度高,养殖设施要经常消毒,避免给猪群带来新的病原体。

2. 加强猪群管理:猪场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猪群的管理,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和隔离病情严重的猪。

3. 疫苗预防:猪场中可以采用针对猪气喘病的疫苗进行预防性接种,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病变或死亡的损失。

4. 加强养殖环境改善:为了提高猪的健康水平,猪场还应加强环境改善工作,保证养殖环境安全卫生,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总之,猪气喘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往往会在猪场中迅速蔓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猪场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必须加强猪群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猪,对猪进行免疫接种,以保证猪场的健康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 方 法
12 1 猪气喘病的主要临床 表现 ..
病 猪临床表 现主要 以咳
嗽、 喘气 为特征 。病初 , 体温 、 食欲 、 神无大变 化 , 精 主要是 干
咳, 多发生在早 晚采食 或运动时 ; 随着病情 的发展 , 咳嗽次 数
增多 , 呈连续 的痉挛性湿 咳, 咳嗽 时病猪呆立一旁弓背、 垂头 ,
将其卫生条件分为好 、 差 3个等级 。卫生条件好的猪场猪 中、
气喘病发生率为 2 . % , 8 5 卫生条件 中等的猪场猪气喘病发 生 率为 3 . % , 6 9 卫生条件差的猪 场猪气喘病发生率为 5 .% 。 87
损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使猪的气管 、 支气管 、 细支气管以及 肺脏的严重受损 , 导致 猪的呼 吸道 对病原微生 物的抵抗力 大 大下降 , 为一些继发性感染病 原大开方便 之门。说明有猪气
4 预 防
预 防和消灭本病 主要 在于 坚持采 取综合 防 治措施 。另 外 , 以疫苗预 防、 辅 药物控制则能收到更好 的效果 。
4 1 对 未 发病 地 区和 猪 场 的 主要 措 施 .
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 , 从而加大 了防治难度。
参考文 献 :
[] 1辛 勤, 李永志 . 猪气喘病 的防治措施 [ ] 中 国畜 禽种业 ,0 9 J. 2 0
病 的重 要 诱 因 之 一 。
表 3 一 年四季猪气喘病的发病情 况
病率较高 , 夏季发病率最低 。在春季和冬季 , 由于气温较低且 4 2 对 已发 病猪 场和 地 区的 措 施 .
加强 日常隔离工作 , 做到对母猪实行单 圈饲养 , 断奶仔猪
按窝隔离集 中育肥 , 病猪集 中隔离 饲养 , 育肥猪 、 架子猪分舍
猪气喘病的继发感染情况较严重 , 中巴氏杆菌感染率最高 , 其 其次为肺炎球菌、 化脓性细菌和沙门氏菌 , 而嗜血杆菌和猪霉 形体 的感染率较低。因此 , 在对 猪气 喘病 进行诊疗 和预防时
要考虑到继发感染。
表 1 对 患猪 气 喘 病 猪 继 发 感 染 病 原 的检 测 结果
试验猪为江苏省泰州市 4市 2区共 2 乡镇 的养猪 场 8个 的仔猪 , 大小不限 , 品种不 限。
陈皮 2 、 5g 生石膏 2 、 Og 甘草 2 、 0g 杏仁 3 、 0g 麻黄 2 、 0g 枇杷叶 3 、 5g款冬花 1 、 白皮 3 , 5g桑 5g 用水煎 汤灌 服 , 天 2 每
次 , 喘控制后 , 热 再服 5d以巩 固疗效 , 2周治愈率达 7 . %。 82
喘病 的猪群很容易造成一 些继发性感染 疾病 的暴 发和流行 ,
2 5 2 饲料情况 ..
一般养猪场饲料情况主要 分 2种情况 : 全
价料 和 自配料 。饲喂全价料 的猪场猪气喘病 的平均发病率为 3 .% , 2 1 饲喂 自配料 的猪场猪气 喘病 的发病率为 5 .% 。 98
3 治 疗 3 1 西 药 治疗 .
猪气喘病一 年四季均 可发生 , 在寒冷 、 但 多雨 、 潮湿 或气 候骤变 时较 为多见 。在气温较低 、 变化较大 的冬 、 春季节 ,
程, 治愈率为 9 .% ; 2 3 对妊娠母猪用林可霉素 , 使用量为 1k g 体重 5 a, d一疗程 , 0n 5 g 2周治愈率达 8 .7 。 86%
释后注射 , 2h内用完 。吸取疫苗 的针 头应每窝更换 , 防止针
( ) 13—14 6 :0 0.
[] 2 秦广征 。 边东生 , 张雪雅 , 等.规模 猪场猪 喘气病 的控制试验 [ ] J.
坚持 自繁 自养的方针 , 采用猪气喘病灭活苗接种 , 本疫苗
的效果不在 于抑制感染和发病 , 而在于减轻病理变化 , 以改善
饲料转化率 和减少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 本病免疫以细胞免疫 为主 , 应用 弱毒株肺 内注射接 种免 疫, 效果确实 , 其他部位免疫效果不确实或无效 。疫苗用水稀
3 2 中药 疗 法 .
发病率较高 , 中冬季 发病 率最 高 , 达 4 . % , 次是 春 其 可 98 其 季, 发病率为 3 .% , 6 1 秋季 的发病率为 2 . % , 1 5 夏季的发病率 最低 为 94 . %。冬 、 春季节 由于气温较低 , 许多养殖场 为了保 证猪舍 温度 , 而忽视 了通风换气 , 导致 空气质量下降 , 最容易
感染 。
猪支原体肺炎发病 的最 大特点是病程 长 , 病原 可能吸 附 到特定的深部组织 而发 生逃 避反应 , 使药物不 能很好地接触 病原而使疗效不稳定 。因此 , 过对群体混饲 或混饮长 期 ] 通
治疗是控制本病较好的办法 。本试验对非妊娠猪主要使用氟 苯尼考 , 使用量 为 1k g体重 2 O~3 g 每 日 1 , 0m , 次 5d一 疗
在 实 验 室 进 行 检 验及 防治 试 验 研 究 。
注: n=14 8头 。 6
2 3 发 病 日龄 .
从表 2可以看出 , 猪气喘病在仔猪 阶段 的发病率最高 , 怀
孕及 哺乳母猪次之 , 育肥猪最低 , 这与 国内的报道 相符合 。这
主要是 由于仔猪 的免疫系统还 未完善 , 且有部分 猪场对猪 并 气 喘病 的免疫不重视所 引起 的。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2年第 4 O卷第 6期
颜友荣 , 向红, 方 王琳 琳, 等.泰州地 区猪气喘病的流行 病学及 防治措施 [] 江 苏农业科 学, 1 , ( ) 2 1 2 2 J. 2 2 4 6 :0 — 0 0 0
泰州地 区猪气 喘病 的流行病学及 防治措施
颜友 荣 ,方 向红 ,王琳琳 ,戴丽 红
通过对 泰州地 区 2 3 18 6头猪进 行临床 检查和 实验室 检
益降低 , 而且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仔猪 的成活率。 近 3年来 , 江苏省泰州地 区养 殖业发展迅速 , 尤其是养 猪业 , 现年养猪量达到了 2 0万 头 , 1 给养殖户带来 了不错 的经济效 益 。但猪气喘病对养猪 业的危 害很大 , 重影 响了养猪业 的 严
直到 咳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 咽下为止 , 随着病情 的延长 , 病猪 咳嗽声长而弱 , 咳嗽次数减少 , 喘气加重 , 呼吸急促 , 呈明显 的 腹式呼吸 , 时张 口呼 吸, 有 呈犬坐姿势 , 重的趴伏在地 。 严 12 2 调查方法 .. 采用现场调查为 主、 查阅资料 为辅 的调查 方式 , 在每个村庄 随机选取 一个养猪专 业户作 为调查研究 对 象( 每户至少饲养 1 以上 ) 主要进 行现场调查 , 8头 , 采集病 料
病 的诊断与防治研究。T l( 5 3 86 9 0 ; e:0 2 )6 6 7 9 E—m :8 3 17 ml35 9 8 @
q ・ o o q cm
2 4 发 病 季 节 .
泰州地 区一年 四季温差变化较大 , 最低 一 5℃, 最高可达
・—


2 2- 0 - — —
江苏农业科学 2 1 0 2年笫 4 o卷第 6期
场中的未发病棚舍 , 可通过紧急预防降低发病率 , 免疫期可达
9 月 以上 。 个
3 7℃ , 对一年四季猪气喘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 结果如表 3
所示 。从表 3可 以看 出, 一年 四季 中春、 冬季节猪气喘病 的发 气候多变 , 由保温而引起 的畜舍 通风不 良等成 为引起猪气 喘
查并统计 , 共有 1 8 36 8头猪发病 , 发病 率为 6 . % , 2 7 死亡 44 7
头, 死亡率 2 1% , .7 病死率 为 3 4 % 。说 明泰州地 区猪气 喘 .6 病表现 出高发病 率、 低死亡率的特 点。
2 2 继发 感 染 .
实际上 , 所有 自然发生 的猪 气喘病都 是混合感染 。常见 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 、 肺炎 球菌 、 嗜血杆菌 、 沙门氏菌 、 各种化脓性细菌及 猪霉形体等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泰州地 区
如巴氏杆菌 、 肺炎球菌、 嗜血杆菌、 猪霉形体 、 化脓性细菌和沙 门氏菌等 , 这些继发感染性疾病可 引起猪群 的高死亡率 , 造成 猪场的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 , 在对其进行 治疗时还要 防治继
发感染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 , 同品种 、 不 年龄 、 性别 的猪均
能感染 , 中以哺乳猪 和仔猪最易感 , 其 发病率 为 5 . %; 8 7 其次 是妊娠后期 的母 猪和哺乳 母猪 , 发病率 为 2 . % ; 5 3 育肥 猪发 病较 , 发病 率 为 1 . % ; 猪 和成 年 猪 多呈 慢 性 和 隐性 01 母
发展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猪气喘病 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猪 生 长不 良、 日增重不高 、 饲料报酬 降低、 经济效 益不高等 …。因 此, 对泰州地 区的猪气喘病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 , 同时制定相应
的疾 病 防 治措 施 , 有 非 常 重要 的 意义 。 具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 料 .
(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泰州 25 0 2 30)
摘要: 采用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 的方法对泰州地 区猪气 喘病 的流行病学 和防治效 果进行调查 。结果 表
明: 猪气喘病 的发病率较高 , 达到了 6 .% , 27 死亡率 2 1 % , .7 病死率 34 % , .6 给养猪业带来 了重大 的经济损失 ; 同时 , 采
诱发该病。因此 , 、 冬 春季节在保证 猪舍温度 的同时 , 还要经 常通风换气 ; 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 该病 在饲养管理 和卫生条件差 的猪场最容 易发 生 , 有的猪场 防疫消毒不 严 如 格。 导致养 殖场环境污染严重 , 多种病原长期存在 , 猪群处 于 隐性感染状态 , 一旦机体抵抗力 下降 , 即可 引起 混合感染 , 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