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II)三元配合物[Co(pht)2(MeOH)2(H2O)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镍(Ⅱ)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镍(Ⅱ)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胡喜兰;施鹏飞;许兴友;尹福军;王大奇【期刊名称】《人工晶体学报》【年(卷),期】2010(39)B06【摘要】利用溶剂热法合成得到一种新的镍配合物[Ni(pht)2(ba)2(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墿,晶胞参数:a=1.0063(2)nm,b=1.0472(2)nm,c=1.0711(2)nm,α=77.205(3)°,β=74.947(2 )°,γ=73.181(2)°,V=1.0302(4)nm3,F(000)=426,Z=1,Dc=1.308Mg.m-3,μ=0.526mm-1,R1=0.0540,wR2=0.1174。
配合物分子中每个Ni(Ⅱ)离子以N4O2的六配位形式位于变形的八面体构型中。
【总页数】5页(P254-257)【关键词】镍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作者】胡喜兰;施鹏飞;许兴友;尹福军;王大奇【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配位化学研究所;淮阴工学院;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813【相关文献】1.二氧乙酸、三乙醇胺与镍(Ⅱ)的三元混配配合物[Ni(C6H15O3N)2]·(p-BDOA)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J], 刘继伟;霍丽华;高山;赵辉;赵经贵2.由联苯三羧酸配体构筑的零维四核镍(Ⅱ)配合物和一维锰(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 [J], 黎彧;温炳松;邹训重;黄宾;邱文达;张泽敏;游遨;成晓玲3.吡咯甲亚胺镍/铜/锌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镍、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J],毛盼东;闫玲玲;吴伟娜;宋艺赫;姚必鑫4.头孢氨苄水解物的镍/锌单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 [J], 杨晨;王国平5.大环硫氮冠醚金属配合物的研究Ⅰ.1,4,10,13-四硫-7,16-二氮杂环十八烷的硝酸盐及氯化镍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J], 王瑾玲;缪方明;周游;韩玉真;唐有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钴配合物的制备

钴配合物的制备钴(III)离子通常是以Co(OH)2(氢氧化钴)或CoCl3(氯化钴)的形式存在。
在化学实验室中,有许多途径可以制备钴(III)配合物。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氯化钴和过量亚硝酸钠反应法。
在该反应中,通过加热将氯化钴溶解在水中,然后慢慢滴加过量的亚硝酸钠溶液。
在滴加的过程中,会观察到溶液颜色由玫瑰红变为蓝色。
这是因为过量的亚硝酸钠氧化了氯化钴中的钴离子,生成了钴(III)离子。
反应的方程式如下:CoCl3+6NaNO2+6H2O→Co(NO)3+6NaCl+5HNO3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钴(III)配合物可以用于催化剂、草甘膦制剂等领域。
第二种方法是氯化钴和过量过氧化氢反应法。
在该反应中,将氯化钴溶解在水中,并慢慢滴加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在反应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
该方法的方程式如下:CoCl3+2H2O2→Co(NO)3+3HCl+O2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钴(III)配合物也常被应用于催化剂和电化学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制备钴(III)配合物时需要避免接触空气,因为钴(III)离子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钴(IV)离子或钴(II)离子。
因此,实验室中的操作应尽量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并使用干净的设备和试剂。
此外,制备钴(III)配合物时还可以使用其他氧化剂,如亚硝酸银或高锰酸钾,具体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的要求和条件。
综上所述,制备钴(III)配合物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氯化钴和过氧化氢反应法以及氯化钴和过量亚硝酸钠反应法。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验室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考虑。
三元钴配合物[Co(NCS)2(ql)2](ql=喹啉)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badb3c3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7.png)
三元钴配合物[Co(NCS)2(ql)2](ql=喹啉)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高慧;柏;胡学福;郭向阳【期刊名称】《化学研究》【年(卷),期】2010(021)001【摘要】合成了含异硫氰酸根和喹啉(ql)混合配体的钴配合物[Co(NCS)2(ql)2];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发射光谱特性. 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86 33(5) nm,b=0.844 44(3) nm,c=1.541 16(5) nm,β=92.093(2),V=1.933 0 (2) nm3,Z=4,Dc=1.489 g/cm3,μ=1.116 mm-1,F (000)=884,R1=0.032 2,wR2=0.078 6. 配合物中钴离子采用四配位的四面体配位构型,晶体堆积中通过π-π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结构.【总页数】3页(P83-85)【作者】高慧;柏;胡学福;郭向阳【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1.4【相关文献】1.三聚氰酸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J], 李红芳;赵琦华;谢明进;钱粉花2.基于芳香羧酸和双苯丙咪唑一维双Z型链钴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研究 [J], 冯国栋;姜娈;杨得锁;陈强;王敏娟;罗小林;赵卫星;李宗孝3.绿色荧光配合物8-氨基喹啉硫氰酸镉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J], 徐衡;黄良芳;任小明4.新型含氮配体钴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J], 关磊; 刘泽汉; 任冰洁5.链状钴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J], 关磊;闫启博;张力嫱;张宇航;张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元钴配合物[Co(NCS)2(ql)2](q1=喹啉)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edb8bcf2cc58bd63186bdb8.png)
T r ayC b l C mpe C ( C )( 12 q=Q ioie en r o at o l x[ o N S 2q)]( l un l ) n
GA O u , BA I Ya , H U H i n Xue f — u, G U O ing y n X a —a g
g o p P2 / n elp r me eso r u l ca d c l a a tr f“一 1 4 6 3 ( )n , — 0. 4 4 3 m , 一 1 5 1 1 ( ) .8 3 5 m 6 8 4 4 ( )n c . 4 6 5
nl n, 一9 0 3 2 , 一 1 9 3 0( )n , 2. 9 ( ) . 3 2 m。 Z一 4, 一 1 4 9 g c , 一 1 1 6 mm D . 8 / m。 . 1
分子结构.
关键词 : 配合物 ; 成 ; 钴 合 晶体 结 构 ; 光 性 质 荧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4 O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1 1 ( 0 0) 1 0 3 3 1 0 — 0 1 2 1 0 —0 8 —0
S n he i n y t lS r c u e a m i e c n o e te f y t s s a d Cr s a t u t r nd Lu n s e t Pr p r i s 0
及 其 晶 体 结 构 和 荧 光 性 质
高 慧, 龚 胡学福, 柏 , 郭向阳
( 南 大 学 化 学化 工学 院 . 南 开 封 4 5 0 ) 河 河 7 0 4
摘
要 : 成 了 含 异硫 氰 酸 根 和 喹 啉 ( 1 合 配 体 的 钴 配 合 物 [ o NC ) (1z ; 用 红 外 光 谱 、 外 光 谱 和 x 合 q) 混 C ( S z q)] 利 紫
钴的多元配位化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及表征

钴的多元配位化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及表征陈英;田旭【摘要】By the method of room temperature solid - phase synthesis and with infrared spect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 - ray diffraction spectra,We experimented the synthesis of cobalt(Ⅱ)and dimeth-ylglyoxime,8 - hydroxy quinoline,glycine one,two,three complexes. In infrared spectroscopy,where should form a coordinate bond of N atom,O atom and the original CH bending vibration stretching vibration absorption peaks occurs red shift.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haracterization,we found its particle size and structure had changed. Scanning by X - ray diffraction characterization,we found product and raw materials to generate new peak peaks disappeared. These indicated a successful synthesis of cobalt(Ⅱ)primary,secondary a nd tertia-ry coordination compounds.%采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合成钴(Ⅱ)与丁二酮肟、8-羟基喹啉、甘氨酸的一、二、三级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进行表征。
钴的稳定化合物

钴的稳定化合物
钴的氧化物:钴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最常见的是二氧化钴(CoO)和三氧化二钴(Co2O3)。
这些氧化物在高温下稳定,可用于陶瓷、颜料和催化剂等领域。
此外,钴的氧化物还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钴的硫化物:硫化钴(CoS)和硫化亚钴(CoS2)是钴的两种稳定硫化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如辉钴矿(CoAsS)等。
钴的硫化物具有良好的磁性和半导体性质,因此在电子学、磁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钴的盐类:钴可以形成多种盐类,如氯化钴(CoCl2)、硝酸钴(Co(NO3)2)和硫酸钴(CoSO4)等。
这些盐类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用于制备钴的其他化合物,以及作为催化剂、颜料和电镀液等。
钴的配合物:钴可以与多种配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维生素B12,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钴原子。
维生素B12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许多生化反应。
此外,钴的配合物还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磁性材料和电化学等领域。
总之,钴的稳定化合物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这些化合物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元钴配合物[Co(thy)(phen)(H2O)2]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三元钴配合物[Co(thy)(phen)(H2O)2]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12081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1.png)
三元钴配合物[Co(thy)(phen)(H2O)2]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代红梅;刘蕾;朱明昌;刘洪燕;高恩君【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09(38)6【摘要】用溶液法合成了钴的配合物[Co(thy)(phen)(H2O)2],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其中硫代水杨酸和1,10-邻菲哕啉为双齿配位,分别与CO2+形成稳定的六,五元螫合环.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和配体硫代水杨酸的荧光性质.【总页数】3页(P556-558)【作者】代红梅;刘蕾;朱明昌;刘洪燕;高恩君【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实验室,辽宁,沈阳,110412;沈阳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实验室,辽宁,沈阳,110412;沈阳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实验室,辽宁,沈阳,110412;沈阳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实验室,辽宁,沈阳,110412;沈阳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实验室,辽宁,沈阳,1104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53【相关文献】1.新型夹心双核配和物[Zn2(ABTC)(phen)2(H2O)6·2H2O]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J], 段丽萍;张骁勇;马学林;雍胜利;赵宝忠2.新型钴配合物{[Co(TMSSB)(phen)2]·5H2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J], 王雁飞;和林涛;李家明;蒋毅民3.Eu(Ⅲ)(CH2OHCOO)3·2H2O和Eu(Ⅲ)(CH2OHCOO)3·phen·H2O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J], 张宏;田江红;宋之刚4.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镉和钴的配合物:[Cd(OSA)(Phen)(H2O)]n和[Co(OSA)(Phen)(H2O)]n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J], 唐云志;杨韶平;谭育慧;陈少湖;曹琰文;王平5.二聚体[Ni(TSSB)(Phen)(H2O)]·4H2O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热分解研究[J], 张淑华;蒋毅民;辛懋;周忠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钴配合物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2. 研究钴配合物的性质,包括颜色、溶解度、氧化还原性质等。
3. 探讨钴配合物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钴配合物是由钴离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
配位体可以是氨、氯、水等无机配体,也可以是有机配体如联吡啶、羧酸等。
钴配合物具有多种性质,如颜色、溶解度、氧化还原性质等,这些性质使其在化学工业、催化、药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 钴盐:氯化钴(CoCl2·6H2O)- 配位体:氨水(NH3·H2O)、过氧化氢(H2O2)- 试剂:无水乙醇、浓盐酸、硫酸- 仪器:锥形瓶、滴管、水浴加热装置、抽滤装置、温度计、蒸发皿、量筒2. 实验步骤(1)制备氯化钴氨配合物将一定量的氯化钴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适量的氨水,搅拌至溶液呈透明黄色。
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待晶体析出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氯化钴氨配合物。
(2)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将一定量的氯化钴氨配合物溶解于水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搅拌至溶液呈橙黄色。
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待晶体析出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三氯化六氨合钴。
(3)研究钴配合物的性质① 颜色:观察制备的钴配合物的颜色,并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
② 溶解度:测定钴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③ 氧化还原性质: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钴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颜色氯化钴氨配合物呈透明黄色,三氯化六氨合钴呈橙黄色。
2. 溶解度氯化钴氨配合物在水、乙醇、丙酮等溶剂中溶解度较好,在乙酸乙酯等溶剂中溶解度较差。
3. 氧化还原性质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氯化钴氨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可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五、结论1. 成功制备了氯化钴氨配合物和三氯化六氨合钴。
2. 研究了钴配合物的颜色、溶解度、氧化还原性质等性质。
3. 钴配合物在化学工业、催化、药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1 I 2r , ] G F=1 0 6 T e C (I t Sl a da tecne faot erno i . 16[ > t( ) , O . 2 . o I)ao i o t t e t o e h do f x h m ce h r a s
2 SaeK yLbrtr f oriai hm sy aj gU iesy, .tt e aoao o o nt nC e t ,N ni nvri N蛐j g20 9 , hn ; y C d o i r n t h 10 3 C ia a 3 C lg f hmir n h mcl nier gLac egU iesy Lac eg22 5 C ia . o eeo e syadC e a E g ei , i hn nvri , iohn 50 9,hn ) l C t i n n o t ( ee e p 2 0 ac td1 y2 8 Rci d1A 0 8,ce e 8Ma 0 ) v p
1 1 , 2 , ] G F=10 6 o I) 16[ > () , O .2 。C (I 离子位 于八 面体的 中心 , 与六个 配位 原子配位 (0+ N) 4 2 。 关键词 : 苯妥英 ; (I 配合物 ; 钴 I) 合成 ;晶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 : 64 0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09 5 2 0 )516 -5 10 -8 X(0 8 0 -040
第3 7卷 第 5期
20 0 8年 1 0月
人 工 晶 体 学 报
J OUR NAL OF YNT S HET C C I RYS AL T S
V0. 7 N . 13 o 5 Oco e . 0 8 tb r 2 0
钴 (I 三 元 配 合 物 [ o p t2 Me H) ( o) ] I) C (h ) ( O 2 2 的合 成 与 晶体 结 构
( . eerhIstt o oriao hmir,H ahintueo T cn l y i yn ag2 20 , h a 1R sac tue fCodn t nC e sy u ia Istt f ehoo ,La u gn 20 5 C i ; ni i t i g n n
表明 , 晶体属单斜 晶系 ,2/ 该 P 。C空间群 , 晶胞参数 : 口=12 2 2 n, . 14( )nlb=109 6( 9 m, =1 17 2 m, .9 9 1 )a c . 54( )a 卢
=
9 .5 ( ) , 25 5 2 。 V=15 1 5 i D =14 5m / 3Z:2 F 00 4 9( )r , .2 g m , m ,(0 ) 9 , 0 65ml 1 .4 7 w 2 0 l 一,
S nh s , ytl tu tr fCo at Ⅱ)T r ay C mpe y tei Cr s r cu eo b l( s aS en r o lx
[ o p t2Me C ( h )【 OH)( o)] 2 H2
H ia S IP n - i , U Xn —o LU H ieg , A GD —i U X— n ,H eg e X igyu ,I a- n W N aq l f f
胡喜 兰 施鹏飞 , , 许兴友 刘海风 王 大奇 , ,
(. 1 淮海工学 院配位化学研究所 , 连云港 2 2 0 ; . 2 0 5 2 南京 大学 配位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 0 9 103;
3 聊城 大 学化 学 化 3学 院 , . - 聊城 22 5 ) 5 0 9
wt p c ru 2/ 口=1 2 2 ( )n b=10 9 6 ( 9 m, i saegopP 1C, h . 14 2 m, . 9 9 1 )n c=1 17 ( )nn =9 .5 . 5 4 2 l, 2 55 (), 2 。 V=1 5 1 ( )n D =14 5m / , 2 F(0 ):6 0 = . 1 m ]R = .4 7,R .4 9 5 m , .2 g m Z= , 0 0 9 , 0 6 5 m' 1 O 0 6 w 2 ,
摘要 : 利用溶 剂热法合 成了一个 新的钴(I 配合物 [ o p t ( O : H O) ( p t苯妥英 , 5,一 I) C ( h) Me H) ( : ] H h: 即 5二苯 基-, 22 眯唑烷酮 )通 过元 素分析 、 , 红外光谱 、 热重差热分析 、 x射线单 晶衍射等技术对 其结构进行 了表征 。单 晶结 构分析
AbtatT etl cm lx [ o p t2 Me H) ( 2 2 ( pt=5 5dpey yatn . . src:h ie o pe C ( h) ( O 2 H O) ] H h t , -ihnl dno ,ie h i
p eyo ) a en sl tem l y tei da dc aatr e ym a so lm na aa s ,I , hn ti h sb e ov hr al snhs e n h rc i d b en fe e t n l i R n o y z ez e l ys T — T n n l- yt — y irc o .T ec s f o )cm l eog o ol i ss m G D A a ds gec s l r fa t n h r t o I o pe b l st m n c nc yt i r aX a d i y a Cf l I x n o 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