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卧式换热器_不抽芯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导读】换热器作为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交换设备,承担着热能的传递和交换任务。
在众多换热器型式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因其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工业设备。
【1】描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指换热管束和管板为一个整体且不可拆卸,且支撑件与壳体之间是固定的结构。
其主要结构包括壳体、管板、管束、管束固定件等部件。
管束通过管板固定在换热器的两端,实现热媒的交换。
【2】分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型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通常分为单级和多级两种型式。
单级换热器适用于对热媒温差要求不高的场合,而多级换热器则适用于热媒温差较大的场合,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利用热能。
【3】展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参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参数包括换热面积、设计压力、设计温度等。
其中,换热面积是衡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重要指标,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则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
【4】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了解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换热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还需要仔细考虑和掌握其设计参数,从而实现高效的热能传递和利用。
【5】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文章写手,我个人认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热能传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选择和使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其型式和参数,才能确保其安全、高效地运行。
通过今天的阅读,希望读者已经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大家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这一重要设备的运用水平。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交流讨论。
换热器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应用

换热器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应用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
这些过程均和热量传递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均可以通过换热器来完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结构、新材料的换热器不断涌现。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对某些种类的换热器已经建立了标准,形成了系列。
完善的换热器在设计或选型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2)结构安全可靠;(3)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4)经济上合理。
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壳体和管束对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张介质的温差较大时,管束和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
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
(也可设计成不可拆的)。
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
但该换热器结构较复杂,而且浮动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知道泄露情况。
因此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
浮头换热器的浮头部分结构,按不同的要求可设计成各种形式,除必须考虑管束能在设备内自由移动外,还必须考虑到浮头部分的检修、安装和清洗的方便。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浮头管板的外径Do。
该外径应小于壳体内径Di,一般推荐浮头管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b1=3~5mm。
这样,当浮头出的钩圈拆除后,即可将管束从壳体内抽出。
以便于进行检修、清洗。
浮头盖在管束装入后才能进行装配,所以在设计中应考虑保证浮头盖在装配时的必要空间。
钩圈对保证浮头端的密封、防止介质间的串漏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幞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使用经验的积累,钩圈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了不段的改进和完善。
钩圈一般都为对开式结构,要求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拆装方便。
浮头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U型管式换热器抽芯检修施工方案

U型管式换热器抽芯检修施工技术方案类别:一般编号:编制:审核:批准:编制时间:九江检安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二车间编制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检修项目施工方案报批表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施工方案名称施工单位编制审核部门会签批准项目所属作业部/车间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总工程师安环处主管负责人机动处主管主管科长审批分公司领导批准备注:1. 检修项目委托实施监理的,方案请监理单位审核;2. 化学清洗及重大吊装作业方案请安环处审核;3. 重大施工方案报分公司领导批准。
U型管式换热器抽芯检修施工方案1、施工内容装置区域设备位号型号设计参数(压力、温度、介质)设备故障主要工作量施工工期本次检修需天,预计从年月日至月日2、编制依据2. 1《压力容器》GB150-20112.2《热交换器》GB/T151-20142.3《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9-20042.4《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S3505-19992.5《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2-20053、施工准备3.1 人员组织体系1 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员和材料的组织调配,全面掌握控制质量进度;2 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技术、质量、进度的控制与把关;3 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4 施工班组负责完成各项检修工作。
5 特作人员作业人员中特种作业人员数量、持证情况等(焊工、起重工、电工等)3.2所需重要机具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货车18t 台10t 台2 吊车25t 台40t 台50t 台120t 台3 抽芯机SD100-6B台SD120-6 台SD160-6 台4 电动试压泵3DY-1150/15台3.3施工用料(主、辅材)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钢板δ=6~20 m2 制作盲板等2 枕木300×250×2500 条吊车垫脚、垫换热器管束3 乙炔瓶割栏杆、螺栓、框架子梁等4 氧气瓶割栏杆、螺栓、框架子梁等5 吊带8-15T 付管束吊装6 钢丝绳根吊装管箱、大帽7 麻绳根抽芯溜尾、捆绑等3.4施工作业环境及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作业环境。
换热器的布置原则及案例分析

要,构架荷载应能承载设备头盖重量。布置如图 1。
图 1 换热器检修及布置要求示意图
换热器检修 一 般 程 序:拆 卸 管 箱 及 浮 头、管 束 抽 芯 清 洗 或
(11)设备管口的法兰参数应与其管道法兰一致。
0.7m。
器除外)。
(9)重质油品或污染环境的物料的换热设备不宜布置在构
3)多组空冷器应相互靠近,否则易造成热风循环。
架上。
4)空冷器应布置在装置的上风则,以免腐蚀性气体或热风
(10)操作温度高于物料自燃点的换热器的上方,如无楼板 进入管束,从而影响空冷器的冷却效果。
或平台隔开,不应布置其他设备。
5)引风式空冷器与鼓风式空冷器布置在一起时,应将引风
对齐。 (6)换热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地面上,但是换热设备数量
较多可布置在构架上。 l)浮头式换热器在地面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浮头和管箱的两侧应有宽度不小于 0.6m的空地,浮头
端前方宜有宽度不小于 1.2m的空地; ②管箱前方从管箱端算起应留有比管束长度至少长 1.5m
的空地。 2)浮头式换热器在构架上布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浮头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 0.8m; ②管箱端前方平台净空不宜小于 1m,平台采用可拆卸式
(15)含有毒、腐蚀介质的换热器,换热器尽量集中布置,且 在换热器周围设置围堰。
(16)含液氨、液化烃介质的换热器 /蒸发器,应设置水喷淋 系统。
(17)若换热器有坡度要求,其基础标高应有高差,以满足 坡度要求;且设备管口连接面应水平布置。
(18)布置在框架内的立式换热器,设备上方应留出检修空
间,不宜布置其他设备。
管壳式换热器整体焊后热处理变形的原因分析

- 70 -技术交流石油和化工设备2018年第21卷管壳式换热器整体焊后热处理变形的原因分析和凯(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1)[摘 要] 本文针对管壳式换热器整体焊后热处理发生变形的现象,从管理角度及发生变形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质量控制的建议及措施,确保换热器整体焊后热处理的质量。
[关键词] 换热器;焊后热处理;变形;质量控制作者简介:和凯(1985—),男,陕西人,西安石油大学毕业,本科学历,中级职称。
现在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工作。
管壳式换热器是给各类生产装置提供能量交换的设备,在石化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管壳式换热器因设计参数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管壳式换热器类型,同时在选材方面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对于不同材质的管壳式换热器,在焊后热处理时要根据材质的特性、消除应力时所需的温度、是否采取防变形措施等因素选择热处理方案。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性能。
根据热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炉内焊后热处理、整体炉外焊后热处理、局部焊接热处理等多种方式。
1 管壳式换热器焊后热处理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承包方式中,EPC 模式越来越常见,且业主可以将风险转移至EPC 承包商,但是EPC 承包商为了保证其工程的利润,通常在招标过程中,采用低价中标的原则选择制造商,经验丰富的制造商可以给工程保值,而管理不善、经验缺乏者就会给工程带来负担。
某EPC 承包商应业主的要求,采用ASME 标准制造一台满足工艺要求及设计参数的换热器,一般情况下,EPC 承包商的设计方不直接对制造商出具设计、制造图纸,只提供设计参数,由制造商在合同工期内自主完成设计及制造过程,EPC 承包商只对其设计、制造过程的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满足工艺及质量要求。
制造商根据设计参数完成换热器的设计图纸,并交与EPC 承包商进行图纸审查,审查通过后制造商安排车间生产,由于采用ASME 标准,本次换热器的材质均为ASME 材质,主要热处理部件材质如下:(1)壳体材质、管箱材质、折流板材质均为:SA-516 70N ,属于中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2)管板材质为:SA-266,属于优质结构碳素钢;(3)换热管材质为:SA-179,属于低碳无缝钢管。
换热器设计完整版

(1)管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都是通过管子壁面传热的换热器,按传热管的结构形式不同大致可分为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一般由金属或非金属管子,按需要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如圆盘形,螺旋形和长的蛇行等。它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换热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按使用状态不同,蛇管式换热器又可分为沉浸式蛇管和喷淋式蛇管两种。套管式换热器是由两种不同大小直径的管子组装成同心管,两端用U形弯管将他们连接成排,并根据实际需要,排列组合成传热单元,换热时,一种流体走内管,另一种流体走内外管间的环隙,内管的壁面为传热面,一般按逆流方式进行换热。两种流体都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压力,流速下进行换热。套管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适应范围大,传热面积增减方便,两侧流体均可提高流速,使传热面的两侧都可有较高的传热系数;缺点是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大,检修,清洗,和拆卸都较麻烦,在可拆连接处容易造成泄漏。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设备。在圆筒形壳体中放置了许多管子组成的管束,管子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子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平行。为了增加流体在管外空间的流速并支撑管子,改善传热性能,在筒体内间隔安装多块折流板,用拉杆和顶距管将其与管子组装在一起。换热器的壳体上和两侧的端盖上装有流体的进出口,有时还在其上装设检查孔,为了安置测试仪表用的接口管,排液孔和排气孔等。缠绕管式换热器是芯筒与外筒之间的空间内将传热管按螺旋闲形状交替缠绕而成,相邻两成螺旋状传热管的螺旋方向相反,采用一定形状的定距管使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缠绕状传热管可以采用单根绕制,也可采用两根或多跟组焊后一起绕制。管内可以通过一种介质,称通道型缠绕管式换热器;也可分别通过几种不同的介质,而每种介质所通过的传热管均汇集在各自的管板上,构成多通道型缠绕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同时处理多种介质等场合。
管壳式换热器

弓形折流板的排列
弓形折流板尺寸:缺口大小(高度h)和板间距B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与结构
缺口大小:按切去弓形弦高占壳体内径百分比(h/Di)来确定
单相换热:h/Di=(20-25)% 壳程蒸发:h/Di=45% 壳程冷凝:h/Di=(25-45)%。
等边三角形法
同心圆法
正方形法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与结构
等边三角形排列:传热性能好,但流动阻力大; 同心圆排列:紧凑,布管均匀,但制造和装配比较困难;
正方形排列:清洗方便,流动阻力小,但传热性能差。
组合排列:用于多管程换热器中,每一程都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而 在各程相邻管排间,为便于安装隔板,则采用正方形排列。 转角排列:(1)流体流动方向与三角形一边平行的转角等边三角形排 列;(2)流体的流动方向与正方形一条对角线垂直的转角正方形排列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与结构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结构:将管子两端固定在位于壳体两端的固定管板上,管板与 壳体固定在一起。
特点:
(1)结构比较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在壳程程数相同的条件 下可排的管数多; (2)壳程不能检修和清洗,因此,宜于不易结垢和清洁的流体 换热; (3)当管束与壳体的温差太大而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时,常会使 管子与管板的接口脱开,从而发生流体的泄漏。
安装:焊接在管箱上,在管板上设分程隔板槽,槽的宽度、深度
及拐角处的倒角等均有具体规定。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与结构
常见管板分程布置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与结构
折流板和支持板
作用:(1)使流体横掠管束,增大传热系数;(2)支撑管束;
换热器试压方案

换热器试压方案第一篇:换热器试压方案1试压准备工作1.1 收集原设备监检报告,查看设备状况; 1.2新的换热器管束应有管束出厂合格证明书 1.2试压工机具、盲板制作准备 1.3换热器封头拆除 2换热器抽芯换热器的抽芯工作是在换热器拆除以后将换热器在抽芯场地集中摆放,对于高温处的螺栓应该提前涂抹松动剂,防止在松卸困难甚至卡死,将换热器管箱拆卸下以后,便可以进行抽芯工作。
拆管箱和抽芯过程中,应对管箱标好设备位号,相应设备螺栓拆除后用编织带收集并挂牌标识设备位号,以免设备配件相互混淆,给设备恢复带来困难。
另外应保存并记录标识好换热器密封件,为下一步密封件测量加工提供条件。
密封件材质由原业主车间负责人确定并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换热器的抽芯过程中,首先使用管板上定位吊耳将管束抽出一部分,待拉出的距离可以安装抽芯机后,便可使用抽芯机将管束轻松抽出。
在抽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定位吊耳应位于水平位置拉出,这样可以保证换热器的滑道位于受力位置(及垂直方向),承受换热器的重力,避免管束直接受力,同时避免折流板把壳体划伤。
2、在吊装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定位吊耳的水平度,保证管束不垂直受压;吊装用钢绳要用专业的保护套保护,不至使管束受伤(特别是有涂层,可以防止涂层剥落),钢丝与管束接触部位一定要加以保护。
抽芯完成后,要放置在专用的垫具上,一般为具有与换热器吻合面的枕木,不得直接将换热器管束直接放置在平地上。
放置时,管板与管束的连接处不得受力,及管板应悬空,枕木放在管束下,最好滑道与枕木接触,直接受力。
3换热器清洗换热器抽芯后对换热器壳体、管束(不更新管束)、管箱进行清洗,清洗时应注意安全(由于清洗用水压力较高,一般在200公斤以上)和场地卫生。
换热器管束的清洗分内壁清洗和外壁清洗两部分:1、内壁清洗使用细管长枪,首先确保管束畅通,其次清除管内污垢、结焦等。
在清洗时,应正反两个方向冲洗同一根管,以保证清洗效果。
对结焦比较严重的管子,应使用较长的水枪冲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1-11
计算简图
一. 设计条件输入
L1= L2= L3= L= b1 [底板宽]= d1 [底板厚]= d [螺栓直径]= GBk [操作重]= GRk [冲水重]= Gnk [净重]= Gbk [管束重]= fcm[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fc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 f'y [钢筋抗压强度]=fy[钢筋抗拉强度]= fyv [短柱箍筋强度]= h4 [基础埋深]= EL [基础顶标高]= 1307 837 25 2800 200 12 16 15950.000 13950.000 11000.000 0.000 19.100 10.000 1.710 360.000 310.000 2.000 0.800 mm mm mm mm mm mm mm kg kg kg kg N/mm2 N/mm2 N/mm2 N/mm2 N/mm2 m m
2012-11-11
81.581 41.581 -11.227 369.600 TRUE 14.969 1.497 13 mm2 1080 mm2 2100 mm2 2.400 30.240 103.356 0.000
2. 底板配筋计算 V=(pmax-20*h4)*(A-C-L)/2*B MA=V*((A-C-L)/2)/2= AsA=MA/(0.9*f'y*h0)= AsAmin=0.15%*B*h2= AsBmin=0.15%*A*h2=
m kN/m2
mm mm
二. 基础底板尺寸确定
D[短柱长边构造]= D[短柱长边]= C[短柱短边构造]= C[短柱短边]= B[底板宽构造]= B[底板宽]= A[底板长构造]= A[底板长]= n[长宽比]= f1=fk+hb*g*(b-3)+hd*g0*(d-0.5)= f2=1.1*fk= f=f1与f2的最大值= Ft =0.5*1.2*μ *GBk= 1 GB =0.5*1.2GBk= 1 Gn =0.5*1.2Gnk 1 Fb = 1 1 Nb =2Fb *h/L= GJ=1.2*(20*A*B*h4+2*25*C*D*(h3-h4))= H=h+h3= M2=2Fb1*H=
四. 短柱配筋计算
h1=h3-h2= GJ短柱=1.2*25*C*D*h1= Mt=Ft1*h1= Mb=Fb1*h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短柱纵筋计算 正常操作时
竖向力 弯矩对截面重心偏心距 短柱截面有效高度 附加偏心距 初始偏心距 截面曲率修正系数 N=GJ短柱+GB1= e0=Mt/N= h0=C-a= 0.12*(0.3h0-e0)= ea=0.12*(0.3h0-e0)与0的最大值= ei=e0+ea= 0.5fc(C*D)/N= x1=0.5fc*(C*D)/N与1的最小值= 1.15-0.01*l 0 /h= if h1/C<15, x2 = 1;or x2= 1.15-0.01*l0/h x2= h=1+1/(1400*ei/h0)*(l0/h) *x1*x2= e=η e i +h/2-a = x=N/(fcm*D)= x=x/h0= xb= 是大偏心 A's1=(Ne-fcmbx(h0-x/2))/(f'y*(h0-a))= A's2=0.2%*C*D= A's=A's1与A's2的最大值= As1=(fcmbx+f'yA's-N)/fy= As2=0.15%*C*D= As= As=
2012-11-11
其它数据
0.610 0.450 80.000 1.100 0.000 50 200 1.357 1.400 0.300 0.300 1.400 1.800 0.300 3.500 1.944 109.700 88.000 109.700 43.065 95.700 66.000 0.000 0.000 322.560 3.410 0.000 513.960 81.581 TRUE 0.000 513.960 81.581
截面曲率影响系数 偏心距增大系数 偏心距 短柱截面受压区计算高度 相对受压区高度 最大相对受压区高度 大、小偏心判断 受压钢筋计算配筋 受压钢筋构造配筋 受压钢筋配筋 受拉钢筋计算配筋 受拉钢筋构造配筋 受拉钢筋配筋 此种荷载情况下每侧配筋
短柱抗剪验算
第3页,共5页
冷换设备 EA-124GN~KN 基础计算书
1
基础尺寸 [m]
地基承载力计算
一个支墩上的内力 [kN]
支墩顶部摩擦力 正常操作时竖向力 设备净重 支墩顶部抽芯力 抽芯力产生的竖向力 基底以上自重 基底到容器中心距离 停产检修时基底弯矩 竖向力 基底平均压应力 地基承载力判断 控制弯矩 控制竖向力 控制最大压应力
正常操作情况下的荷载组合
N1=GB+GJ= p1=N1/(A*B)= p1<=f M= N= pmax=
三. 基础底板高度及配筋的确定
1. 抗冲切验算 边缘部分
底板高度[构造] 基础底板高度 判断 基础底板有效高度 h2min=(A/2-C/2-L/2)/2.5= h2= h2min<h2 h0=h2-0.05= bm=(B+D)/2= 0.080 0.400 TRUE 0.350 1.600
第2页,共5页
设备尺寸
荷载数据
材料强度
其它数据
第1页,共5页
冷换设备 EA-124GN~KN 基础计算书
其它数据 h [设备中心到基础顶面距离]= m [摩擦系数]= f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hd [基础埋深修正系数]= hb [基础宽度修正系数]= a [短柱纵筋到其相邻边缘距离]= s [短柱箍筋间距]=
短柱剪跨比 λ = 0.25*fcbh0=
2012-11-11
3 875.000 125.940 43.065 TRUE -250 mm2 0 mm2
正常操作时
竖向力 剪力 剪力判断 短柱单侧纵筋面积 N= V= V<0.25*fcbh0= (V-0.2fcbh0/(λ +1.5)-0.07N)*s/(1.25*fyvh0)= Asv=
2
125.940 0.821 0.250 -0.089 0.000 0.821 16.675 1.000 1.094 1.000 1.007 0.926 0.005 0.019 0.518 TRUE 1187 840 1187 1187 630 1187 1187 mm2 mm2 mm2 mm2 mm2 mm2 2 mm
第4页,共5页
冷换设备 EA-124GN~KN 基础计算书
2012-11-11
五. 计算结果
基础尺寸
底板长边 底板宽边 短柱短边 短柱长边 底板高度 预埋板长度 预埋板宽度 预埋板厚度 平行长边方向配筋 采用钢筋 平行短边方向配筋 采用钢筋 短柱箍筋 采用钢筋 短柱纵筋 采用钢筋 A= B= C= D= h2= L1= b1= d1= 3500 1800 300 1400 400 1307 200 12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冷换设备 EA-124GN~KN 基础计算书 正常操作时
基底平均压应力 基底最大净压应力 受冲切部分的净反力 抗冲切力 冲切承载力判断 底板长向悬挑部分所受剪力 短柱底部垂直A边截面弯矩 底板长向配筋 底板长向最小配筋 底板短向最小配筋 短柱高度 短柱自重 摩擦力在短柱底部产生弯矩 抽芯力在短柱底部产生弯矩 p1=N1/(A*B)= pmax=p1-p基土= Fl=p s A = 0.6ftbmh0 Fl<0.6ftbmh0
基础底板配筋 [单侧]
AsA= 二级14@250 [共8根] AsB= 二级14@250 [共18根] 1080 mm2 2100 mm2
短柱配筋 [单侧]
Asv= 一级 @ As= 二级22@160 [共11根] 0 mm2 1187 mm2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