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元方最新版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您很久都没来,他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中午。
中午没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二、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召集家人,跟他们谈论诗文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子胡儿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侄女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

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课文讲解一、文学常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古今异义:1、儿女:古,子侄辈; 今,子女。
2、去: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
3、文义: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五、一词多义1、顾:①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②相顾惊疑。
顾:看。
(如顾野有麦场)③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
(如三顾茅庐)2、信:①则是无信。
信:讲信用。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③必以信。
信:实情。
六、敬辞与谦辞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4、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着、随着。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
去:离开。
7、下车引之。
陈元方文言文

陈元方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出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
袁公问他:“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施,实行。
3.绥:安,体恤。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更加。
13.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扩展阅读

《世说新语》扩展阅读元方善对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邱,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提示:无论什么时代,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培养自己的后代。
做官的人家,希望子孙克绍箕裘,自然按照做官的需要来塑造子孙,就是没有做官的人家,希望子孙光大门楣,也按照做官的需要教育后代。
但是,毕竟官宦家的孩子学得快。
因为这些家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小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就是官场应酬那一套,几乎是无师自通。
你看官儿不大的太邱长——陈仲弓——的儿子陈元方,年方十一,应对的圆滑已十分老到,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孩子谈父亲的为官之道:“我父亲在太邱,对有权有势的人用德来约束他们,对无权无势的人用仁来安抚他们,让他们各安其位。
所以时间一长,大家越发地敬重他。
”当袁公说当初他也是这样做的,并问他究竟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父亲”时,他说:周公和孔子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既不得罪袁公,又维护了自己的父亲。
文中表现了元方圆滑的应对技巧。
王子猷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提示:王子猷在雪夜突然想起老朋友,就不顾百里之遥前去造访。
这种行动不能不谓之怪异。
小船行了一个晚上才到达朋友的门前,但却“造门不前而返”,这种作法就更加怪异了。
这些都是常情常规所不能理解的,但王子猷有自己的说法:“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这里表现的是一种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在封建社会那种受压抑、被扭曲的人性面前,这种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不是很值得寻味的吗?祖财阮屐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
最新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篇二】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
二、探索新知(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
(出示课件)2、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思考问题:(出示课件)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第2课时)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时
引
家君
哉
乃至 舍去 期日中 期行
拉 , 牵 拉 。
对 人 谦 称 自 己 的 父 亲 。
语 气 词 , 表 示 感 叹
( 友 人 ) 才 到 。 乃 , 才
文
时约
相
章 的 义 理 。
分定
。正
午 时 分 。 日
约 同 行 。 期 ,
中
约
,
定
正
。
午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然没到,陈太
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 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 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 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取信用;对着 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 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如果你是元方或者 友人你会怎么做)
友人: 1、 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 、在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 不应该在小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 家的父亲。 4、 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元方: 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很久 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50篇原文及翻译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真题《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分)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2分)译文: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7.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18.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答: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19.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对:①②错:20.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
古代: 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 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 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今天:
“尊重”原则
“遵守”原则
“适度”原则
“自律”原则
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紧张、高速的节奏让人难得有休闲和放松的时光。人们在奋斗事业的搏斗中深感身心的疲惫。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作 为现代人,其实人们每天都在尽可能的放松自己,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充实快乐的人生。看似纷繁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不复杂。大家在忙忙碌碌中体味着平凡的 人生乐趣。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支喜爱的歌曲,会让你心境开朗。你可以静静地欣赏你喜爱的音乐, 可以在流荡的旋律中回忆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去想;你可以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的放着摇滚,也可以在网上用耳麦与远方的朋友静静地共享;你还可以一边放送着音乐,一 边做着家务....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你可以浏览当天的报纸,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动态,哪怕是街头趣闻;或者捧 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别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经过精心的烹制,一桌可心的菜肴就在你的面前,你招呼家人快来品尝,再备上最 喜欢的美酒,这是多么难得的享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春暖花开的季节,或是清风送爽的金秋,你和家人一起,或是朋友结伴,走出户外,来一次假日的郊游,享受大自然 带给你的美丽、芬芳。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忘却都市的喧嚣,身心仿佛受到一番洗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轻松感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你参加朋友们的一次聚会,那久违的 感觉带给你温馨和激动,在觥酬交错之间你享受与回味真挚的友情。朋友,是那样的弥足珍贵....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周末的夜晚,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旁,尽享团圆的欢乐 现代人越来越会生活,越来越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垂钓、上网、打牌、玩球、唱卡拉OK、下棋.....不一而足。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在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子里怡然的生活,而且不断的扩大交往的圈子,结交新的朋友有时,你会为新添置的一套漂亮时装而快乐无比;有时,你会为孩子的一次小考成绩优异而 倍感欣慰;有时,你会为刚参加的一项比赛拿了名次而喜不自胜;有时,你会为完成了上司交给的一个任务而信心大增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不意味着我们 放弃了对目标的追逐,是在忙碌中的停歇,是身心的恢复和调整,是下一步冲刺的前奏,是以饱满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去投入新的“战斗”的一个“驿站”;生活简单就是幸 福,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热爱,是于点点滴滴中去积累人生,在平平淡淡中寻求充实和快乐。放下沉重的负累,敞开明丽的心扉,去过好你的每一天。生活简单就是 幸福!我的心徜徉于春风又绿的江南岸,纯粹,清透,雀跃,欣喜。原来,真正的愉悦感莫过于触摸到一颗不染的初心。人到中年,初心依然,纯真依然,情怀依然,幸甚至 哉。生而为人,芳华刹那,真的不必太多要求,一盏茶,一本书,一颗笃静的心,三两心灵知己,兴趣爱好一二,足矣。亦舒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 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的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时间如此猝不及防, 生命如此仓促,忠于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勇敢,以不张扬的姿态,将自己活成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才是最大的成功。试问,你有多久没有靠在门槛上看月亮了,你有多久 没有在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下乘凉了,你有多久没有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心生感动了,你又有多久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了?与命运的较量中,我们被迫前行,却忘记了来时的方
合作探究:
1、文中“君”、“家君”、“尊君” 的称谓有何不同?
2 陈太丘的朋友是怎样的人?
3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 法。
《咏雪》
谢道韫的聪慧
与少年有 《王戎评李》
王戎的聪明
关 《陈太丘与友期》 元方的聪敏
朱子八德
孝悌 忠 信 礼义廉耻
信
诚信、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世说新语》
——“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 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世说新语》
之
元方
朗读课文
要求:
1、注意正音和句读。 2、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
细读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放弃 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 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才
嬉戏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 方: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 )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 太丘 )去后( 友 )乃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元方 )答曰:“家(君 )待君久君( )不至,(家君 )已去。” 友人便怒:“尊(君 )非人哉!尊(君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君(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君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 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 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我爸爸
就
信用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元方说; “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
用。”
惭愧
拉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 拉元方,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文言文的翻译
本课学习技巧 ——补充省略的成分
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