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时钟
《康复护理学》课程笔记

《康复护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康复护理的定义与内涵1. 定义:康复护理是指在康复医学的框架下,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的评估、干预和评价,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回归的护理实践活动。
2. 内涵:(1)康复护理的核心:关注患者的功能障碍,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功能。
(2)康复护理的范围:涵盖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和长期护理各个阶段。
(3)康复护理的方法:采用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4)康复护理的目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康复护理的目标与任务1. 目标:(1)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
(2)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4)减少并发症和二次残疾的发生。
(5)促进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2. 任务:(1)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健康资料,进行康复护理评估。
(2)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3)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4)监测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5)教育和培训患者及其家属,传授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
(6)参与康复护理研究和质量控制,推动学科发展。
三、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1. 人本原则:尊重患者的个性,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愿望。
2. 功能训练原则:通过训练和康复活动,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3. 全面关怀原则: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全面护理。
4. 连续性原则:确保康复护理在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5. 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6. 社会参与原则: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四、康复护理的发展历程1. 起源:20世纪初,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护理作为其分支逐渐形成。
2. 发展:20世纪中叶,康复护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服务于战争伤员。
3. 成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康复护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形成了独立的专业体系。
儿童康复训练室工作时间安排

儿童康复训练室工作时间安排
简介
本文档旨在安排儿童康复训练室的工作时间,以确保儿童能够在适当的时间接受康复训练并与康复师合理协调。
工作时间安排
儿童康复训练室的工作时间如下:
注意事项
- 康复师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调整个别的康复训练计划。
- 康复师在小组康复训练时,应根据儿童的康复目标和需求,设计适合的康复训练内容。
- 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可让儿童放松心情,促进社交交流。
- 康复师在一对一康复训练中,应与儿童密切配合,确保康复效果最大化。
- 自由活动时间可让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如阅读、绘画或讨论等,以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以上为儿童康复训练室工作时间安排,请各位康复师按照以上时间表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
如有特殊情况或临时调整,请提前通知相关人员。
Created by Writing Documents。
垂体时钟ppt课件

垂 体 时 钟
利用下垂物体的 重力来转动齿轮。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垂 体 时 钟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齿轮
齿轮操纵器 垂体
摆锤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摆锤
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动画演示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5种康复训练仪器使用说明

5种康复训练仪器使用说明辅助步行训练器使用说明(JS –BX-- 07型)1. 将坐垫翻转至垂直位置,松开调节螺栓,使坐垫靠背翻转90度。
2. 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训练者在训练器内站立。
3. 坐垫靠背翻转至原位并调整前后、高低位置至适宜。
4. 调整台面高度及手柄间距离至合适位置。
5. 训练者上肢搁在台面垫上,双手握住手柄,推动训练器前行,进行步行训练。
6. 训练者也可以使用刹车手柄,使训练器制动。
7. 需要时,训练者可以坐在坐垫上休息。
站立架使用说明(JS XZ O9型)1. 患者坐轮椅进至站立架内腔,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将患者双脚放在地面上,双膝贴近膝部垫。
2. 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站起,并有臀部垫和绑带帮助患者完全站立。
3.患者双臂搁置在肘部垫上,在进行站立训练的同时,可以进行书写等练习。
4. 站立训练结束后,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可松开臀部垫和绑带,帮助患者坐在轮椅上,并将双脚放置在轮椅脚踏板上,将轮椅从站立架移出。
平行杠使用说明1. 根据训练者的需要,适当调节杠杆的高度和宽度。
2. 训练者在康复师和护理人员的帮扶下,双手撑扶杠杆作步态训练。
3. 根据训练者需要,可选择取下矫正板锻炼或使用矫正板作乔正步态训练。
电动直立床的使用说明一、使用前的操作与检查1. 床体移动与稳定性调整踩下“升降脚轮踏板”,将电动直立床移动至所需位置,反向操作“升降脚轮踏板”使脚轮提升,固定脚着地。
对一只高度可调的固定脚进行微调,使所有固定脚均可靠着地,床体平稳。
2. 脚踏板角度调节分别旋转脚踏板下旋钮,可调节踏脚板角度。
3.接通电源将电源插头插入网电源插口,限流控制器绿色指示灯亮,即表示电动直立床的电气装置已经接通电源。
4.操作床面转动手握操作器,按住“▲”键,床面向上转动,按住“▼”键,床面向下转动,松开按键,床面停止转动并可靠锁定。
二、使用1. 用操作器使床面至水平位置(角度指示器指向0°),松开胸部、腰部、腿部绑带,卸下摆台。
认知与知觉障碍康复训练

OT治疗室 针灸室
刘力、汪老师 刘力、夏雪、闻老师
......
完成情况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完成情况
第二节 基础认知功能障碍
1.作业治疗
(2)团体现实定向力疗法 ① 3~6个患者,配备1~2名治疗师。 ②布置作业环境,在环境中增添有关现实信息的提醒物, 比如时钟、日历、地图、报纸、电视、图片等。 ③现实定位板上记录有时时更新的地点、天气、节假日 等信息。 ④通过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定 向力的信息得到不断重复。
外界环境对他们的认知需求。 ➢ 方法是透过控制及改良故有之工作及家居环境、设施,或
简化工作程式,去令他们适应新或故有的环境。
训练策略
训练目的
训练方法
训练目标
功能性恢复
改善认知技能
认知活动刺激 基本认知能力训练
功能转移
认知功能技巧训练(内在的技 巧训练)
认知功能技巧训练 (外在辅助装置)
日常生活能力习 惯化
辨别物品图片或任务照片等
③交替性注意障碍训练 ④分别性注意障碍训练
删奇偶数、扑克牌任务、电视换台、 看报纸接电话等
听写字母、汉字或数字;患者在做任 务时与其交谈等
第二节 基础认知功能障碍
2.作业治疗
(4)电脑辅助训练 ①MS-DOS软件包AIXTENT ②第二代AIXTENT ③国内主要用市售的游戏软件、用于儿童益智早教的软件
➢ 补偿性技巧训练 ----内在方法
• ①帮助接收信息,例如通过不断复述、反复复习或者将内容说出来; • ②帮助贮存信息,例如把文字图像化、透过情景的联想、配对联结
数字等; • ③帮助患者提高组织能力,例如新事物要联系已有的习惯、把工作
失智老年人康复照护—认知训练

建议根据认知老年人的认知情况的变化或者训练的 周期,如每周训练3~4次,每阶段为4~5周。
任务一:认知训练
概述
认知训练是对有认知障碍的老人的大脑行为先 做出评估后再进行统计、功能定向的治疗性活动。
(三)评价
1.及时记录 记录训练的时间、地点、训练时长和训练内容,以
及参与训练的照护团队人员信息等。重点记录训练过程 中,认知症老年人的表现(主动性、正确率等),以及 遇到的训练困难点。 2.定期评估
建议根据认知老年人的认知情况的变化或者训练的 周期,如每周训练3~4次,每阶段为4~5周。
任务一:认知训练
使用一副槽板,上有9个图形,让受试者蒙眼用利手,非利手和 双手分别将3个木块放入相应槽中。再睁眼,将各木块的图形及 位置默画再来。 3个故事包括14、20和30个内容,将故事讲给受试听,同时让其 看着卡片上的故事,念完后要求复述。
要求顺背3~9位数,倒背2~8位数
评分方法
每答对一题记1分 每答对一题记1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按记 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按记 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按记 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根据受试者再认内容与呈现的相关性分别记2 ,1,0或-1分,最高分16分。 正确回忆记1分,错误扣1分,最高得分20分 。 按所画图形的准确度记分,最高分为14分。
分不清周围其他人的身份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人物定向障碍 如把子女认为是父母,把照护人员说成是儿时
伙伴等
自身定向障碍
对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分不清,如一个76岁的 老年人,认为自己25岁等
康复训练记载表

1、介绍粉红塔,准备工作毯。 2、从粉红塔基座上拿取粉红塔,并示范粉红塔的拿法。用五指从塔顶抓拿最小 的立方体,置于手心,再将其余的立方体一一拿到工作毯上,手势是呈现虎口 捏住立方块,拿取较大的立方体时可用两手拖住底面搬运。十个立方体不依顺 序散放在工作毯上。 3、教师坐在孩子的右边。 4、示范立方体的垒搭方法。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再让
康复指导员
记录员
训练日期
张莉莉
张莉莉
11 月 1 日
康复训练记载表
训练项目:粉红塔——变化 1 训练场所:蒙台梭利室
训练目标:
直接:1、帮助孩子理解大小,发展视觉和肌肉的感觉度。 2、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小肌肉动作的控制能力和灵巧性以及手眼协调性。 间接:1、精神意志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
训练目标:
直接:1、帮助孩子理解大小,发展视觉和肌肉的感觉度。 2、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小肌肉动作的控制能力和灵巧性以及手眼协调性。 间接:1、精神意志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
训练步骤:
1、介绍粉红塔,准备工作毯。 2、从粉红塔基座上拿取粉红塔,并示范粉红塔的拿法。用五指从塔顶抓拿最小
训练效果:
同样还是拿取收放粉红塔的问题,个别学生可以做到,大部分耳朵听不进 去。让他们尝试大的时候很开心,所以有的学生就自顾自搭了,没有按照老师 的要求摆放。塔的拆除方法也没有按照一个一个慢慢地取下来的规则。
康复指导员
张莉莉
记录员
张莉莉
训练日期
11 月 4 日
康复训练记载表
训练项目:粉红塔——变化 3 训练场所:蒙台梭利室
口捏住立方块,拿取较大的立方体时可用两手拖住底面搬运。十个立方体不
普拉提课程知识梳理

一.普拉提历史1、约瑟夫?普拉提先生1883年出生德国。
1912年他移居英国。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普拉提先生和其他德国公民被视为“外来敌”,被拘押在战俘集中营充当一名男护士。
3、1926年,移民美国纽约,并在前往美国的船上遇见了他的护士未婚妻克拉拉;在纽约第八大道,普拉提夫妇设立了普拉提工作室,开设教授他的训练体系,并把他的训练体系命名为“控制学”。
4、1966年已经86岁的他因为一场大火去世。
因此在他过世后,后人为纪念他把这项运动称为“普拉提运动”!二.普拉提训练概述1、普拉提概念:首先是一种运动(康复训练)。
通过垫上、徒手、大小器械、小工具方式进行训练。
它主要锻炼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维持和改善外观正常活动姿态、达到身体平衡(动作模式)、强调对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强人脑对肢体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神经感应及支配,再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进行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
2、普拉提练习是一种注重姿态对称性、呼吸控制、腹部力量,以及骨盆、脊柱与肩部的稳定性,肌肉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的身体练习方法。
3、普拉提6大原则:专注、控制、呼吸、核心、准确、流畅①专注:集中精力,感受身体的反馈。
②控制:思想与肢体融合并把握身体的主导权。
③呼吸:鼻吸口呼,呼吸顺畅不憋气。
④核心:发展强壮稳定而富柔韧性的核心动作。
⑤准确:专注于心,细节定位。
⑥流畅:连贯而有节奏。
4、四大运动要点:呼吸、核心、中轴延长与四肢延长、中立位。
5、普拉提的特点:1.科学性2.安全性3.全面有效性4.简单易学性5.挑战性与娱乐性相结合6.随意性6、普拉提的口述:鼻吸口呼.头部四肢的延伸.下巴收紧.沉肩.腹部收紧.肚脐贴向脊椎.腹部收紧三.核心的定义1、核心就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
①内核心由膈肌、腹横肌、多裂肌、骨盆底肌群构成。
②外核心由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除了内核心肌群以外,构成的肌群为外核心。
2、核心的作用:①稳定重心,传导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高教案
活动名称医学机器人日期教师活动主题康复训练时钟班级人数
活动目标1、设计并制作一个提醒病人康复训练的时钟;
2、学习角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增删材
料情况
活动过程活动目标及提示
联系T:今天我们给病人设计一个时钟,这个时钟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当到达预订的时间时,就可以举起标志来提醒病人吃药、吃饭或者是从事其他的活动。
建构1.用一个nxt,三个马达进行设计。
2.设计一个立方体的框,方便马达和nxt的固定
3、一个马达控制指针,另外两个马达起到举指示牌的作用
反思延续
照片记录
问题
及
解决
本节课强调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