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24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练习中华书局版
初三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忧考为⼤家整理的初三年级历史第⼆次⼯业⾰命知识点总结的⽂章,供⼤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标志电⼒的应⽤⽇益⼴泛,电⼒逐步取代蒸汽,成为⼯⼚机器的主要动⼒,⼈类历史进⼊“电⽓时代”
意义电⼒被⼴泛的应⽤于⽣活领域,众多的家⽤电器产品极⼤的改善了⼈们的⽣活
国家美国、德国
发展爱迪⽣称号“发明⼤王”
发明1879年研制成功耐⽤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就有⼀千三百种之多
汽车发明者德国⼈卡尔•本茨
原因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发明时间1885年
影响汽车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种⼤众化的交通⼯具
飞机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
发明时间1903年12⽉
影响把⼈类的理想变成现实。
九班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明第24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后练习中华书局版

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明第24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磁感应原理在生产与生活中广泛运用,这该当得益于( A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D )A.蒸汽机的创造和使用B.原子能的创造C.汽车的创造D.电的广泛运用3.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B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4.直到今日,我们仍在享用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进展过程中奇妙而巨大的力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了( C )A.蒸汽时代B.电力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5.以下成果属于“创造大王”爱迪生的是( B )A.汽车B.电灯C.内燃机D.飞机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创造中,对交通运输工具的进展最成心义的是( C )A.发电机B.电动机C.内燃机D.电话机7.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
以下人物与科技创造搭配正确的是( C )①莱特兄弟——飞机②卡尔·本茨——火车③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④史蒂芬孙——汽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8.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中心军委批准新建郴州民用机场。
机场建成后郴州人远行将有一种更高速、便捷的选择,请问人们能乘坐飞机出行得益于( A )A.莱特兄弟B.卡尔·本茨C.富尔敦D.史蒂芬孙9.科技创造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在理想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B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表中信息,以下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缘由的分析正确的是( D )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421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由于两国较早地确立了本钱主义制度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由于国内局势动荡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由于开展工业革命较晚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次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1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一大批创造家在前人科学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于创造制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初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初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初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1、爱迪生的发明北:九上P91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2、列举电力使用的史实北:九上P90 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跨进了电气时代。
3.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北:九上P90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
4.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北:九上P95-96 卡尔本茨是近代德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之一。
1885年,成功地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03年,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
5. 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北:九上P95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迅速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6.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北:九上P91 电、电灯以及其他电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时代,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人类在材料领域进入到钢铁时代。
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中考历史复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近代科学与文化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是谁? 达尔文 1859年,出版了什么著作? 《物种起源》 提出了什么观点? 进化论 打破了什么观点? 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近代科学与文化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 说集,是谁? 巴尔扎克 有哪些代表作?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哪位俄国伟大作家?有 哪些代表作?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近代科学与文化其它成就(了解)
绘画: 马奈(法国):《草地上的午餐》等 莫奈(法国):《睡莲》《日出*印象》《鲁昂大教堂》等 塞尚(法国):《圣维克多山》《静物苹果篮子》《玩纸牌者》等 高更(法国):《手捧果物的女人》等 毕加索(西班牙):《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梦》《和平鸽》等
A.珍妮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电动机的发明
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人类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内燃机时代” D.“信息时代”
3、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 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加快城市化进程 ②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近代科学与文化其它成就(了解)
20世纪文学: 罗曼*罗兰(法国):《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泰戈尔(印度):《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等 海明威(美国):《太阳照样升起》《老人与海》等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等 高尔基(苏联):《母亲》《海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卡夫卡(奥地利):《变形记》《审判》《城堡》《判决》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 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什么组织? 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主干梳理助记忆素材中华书局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人教版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复习课件

3.下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
C 最可能是( )
A. 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B. 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 C.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21
4.牛顿被后人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13
【知识拓展】两次工业革命后,煤、石油得到广泛开采, 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 (1)影响: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巨大的 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过量地开采与 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全球气温升高及能源危机等问题; (2)应对措施:树立正确的能源观,积极倡导节能减排,注 重生态平衡;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坚持科学发展 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尔)、赛璐珞(海厄特)、人造纤维(夏尔 多内)
5
(1)自然科学开始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2)几乎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特点 (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如德国、日本); (4)从重工业领域开始
6
(1)对生产力: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其他国家发展进 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
程缓慢
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12
突破口
以轻工业为突破 口
动力
是以蒸汽机为核 心的科技革命
其他
——
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是以电力为核心的科技革命, 电力、石油、煤炭构成三大能 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 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 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 他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 叉进行的,既可以吸收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成果,又可直接利 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件】-2025届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社会 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资产阶级
创造出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果 思想和政治观念在社会上得到广
泛的传播
中外 联系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资产阶级民主 自由思想传入中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的尝试;清政府 设立外务部
史 实 梳 理 知识点 1 知识点1-1 电的应用
材料一 【这答次案革】命(可1)变以使化人:们①乘乘坐坐轮轮船船以、更火快车的进速行度跨长越途海旅洋行,(乘或坐出火现车了进火行车长、途旅轮行船,还为生 活 是 材在 他料欧们二美不等家生1地敢新居活84区 想0式用质年成 的交品量,百 。通,)正上工丰值千具富以万;的英的国或娱人为改乐带中变活去心了了动的高人(技质们或术量的改革的出变命服行了结装方人束、式 们不各久)的种—,;生家—故②活居摘中出方用编国品现式自的和了;[大英娱高或门]乐质改安可活量善德以动鲁的了认。·服人为在玛装们是此尔新、的之《技前世术,界这这史一些》
猛增至2000万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棉纺织业的发展 B. 蒸汽机的改进
C. 电力的广泛应用
D. 内燃机的发明
D
4.(2022年山西)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
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次 工 对世界 业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实力增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 成,列强重新分配世界的矛盾激化
革 命
政治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的
民族资本主义再一次得到发展,实业救国的口
027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历史知识点速记)

【时空坐标】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2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考点3 近代科学与文化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19世纪_六__七__十__年代。 2.特点:_科__学__研__究__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微点拨】多国同时进行,以重工业为主,有些国家(俄 国、日本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等亦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特点。
考点3 近代科学与文化
领域 人物
成就
_万__有__引__力__定__律__、光学
分析和微积分学是其
科学 牛顿 三大成就;1687年 家 (英国) 《_自__然__哲__学__的__数成为独立学 科
评价
近代自然科 学的奠基人 之一,使人类 对客观世界 的探索向前 迈了一大步
成就 1804年完成 《_英__雄__交__响__曲__》
_《__夜__间__的__咖__啡__馆__》__ 《向日葵》等
评价
是一部反映重大社 会题材的作品,表达 出他对自由、平等 和博爱的渴望 _《__向__日__葵__》__中明亮、 艳丽的黄色花瓣,表 达了画家对生命的 赞美和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3)国际关系: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_对__外__扩__张__的增强,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2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人口增长: (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_生__产__力__的发展,促进人口迅 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_工__人__阶__级__ 队伍不断壮大;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 增加;_妇__女__成为工业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其 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大众教育: (1)原因:19世纪以后,为适应_工__业__化__发展的需要,欧洲 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2)表现:①19世纪初,_德__国__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 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②1802年, 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③1870年以后,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_免__费__义__务__教__育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管理】
知识点1电的广泛应用
经济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然科学在19世纪取得了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电力的广泛应用: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以电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不久,人们又发明了电动机。
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爱迪生的发明:在电气时代的众多发明家中,美国人爱迪生一生中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的专利,被誉为“发明大王”。
碳丝灯泡、留声机、油印机、蓄电池等都出自他手。
知识点2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飞机的诞生
内燃机:18世纪末,一位英国科学家首先发明内燃机。
19世纪,内燃机被广泛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
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又一重大成就。
汽车发明:在利用内燃机的基础上,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飞机发明: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号”飞机试飞成功。
石油开采:随着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人类开始大量开采石油。
现在,石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知识点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最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一大批新兴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重要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
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便走向垄断。
对国际关系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不同国家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美国和德国抓住机遇,发展迅速。
英国和法国则相对落伍了。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基础过关】
知识点1电的广泛应用
1.一根根电线将电送到千家万户,也将人类带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C)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二三十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20世纪三四十年代
2.“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与文中“新的太阳”相关的历史事件是(C)
A.美国内战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
3.19世纪,在电力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涌现了许多成果,下列成果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A)
A.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
B.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爱迪生
C.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西门子
D.发明电灯泡——富兰克林
4.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
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B) 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莱特兄弟 D.达尔文
知识点2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飞机的诞生
5.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D)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6.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C)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
7.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举国欢庆,举世瞩目。
最早发明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国家是(B)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8.如图是“泰坦尼克号”邮轮,据说当它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报发出求救信号。
依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有关这艘邮轮的说法最确切的是(C)
A.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知识点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9.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在1879年成立时就掌握了美国全国石油产量的90%。
德国的电气工业基本上被电气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两个集团所控制。
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B)
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B.出现了垄断组织
C.对不同国家造成的影响不同
D.石油成为新能源
10.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不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美国和德国相对落后
B.英国和法国发展迅速
C.英国和法国相对落伍
D.美国和德国忽视技术改造
【能力提升】
11.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A)
A.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B.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C.蒸汽机的发明
D.火车的问世
12.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小强同学将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A)
A.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
C.两次工业革命,英国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D.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车、飞机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蒸汽轮船
图二飞机
图三汽车
图四蒸汽机车
材料四: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生产高度集中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1879年成立的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成立之初就掌握了全国石油产量的90%。
1893年成立的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煤业辛迪加,集中了该地区煤产业的86.7%。
(1)依据材料一回答“蒸汽机”是谁改良的?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答案:瓦特。
蒸汽时代。
(2)结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促使“电力”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
答案:电气时代。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3)结合材料三,指出汽船、火车与飞机、汽车在动力上有何不同点。
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和消极方面)
答案:动力机不同:汽船、火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机,汽车、飞机是以内燃机为动力机。
影响:汽船、火车、汽车、飞机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结构,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带动了以交通运输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发展,但也引起了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4)材料四中说的“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通常称为什么组织?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垄断组织。
【直击中考】
14.(呼和浩特中考)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A)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流工具 D.机械设备
15.(黄石中考)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D)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