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与文化 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初中历史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2. 掌握近代科学家和文化人物的主要成就;
3. 能够分析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重点内容:
1. 近代科学与文化的主要特点;
2. 近代科学家和文化人物的主要成就;
3. 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近代科学与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请思考并回答。
二、讲授(15分钟)
1. 介绍近代科学与文化的主要特点;
2. 讲解近代科学家和文化人物的主要成就;
3. 分析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三、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近代科学家和文化人物的成就,并向全班汇报;
2. 讨论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四、总结(5分钟)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近代科学与文化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近代科学或文化的作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其发展的看法。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讲授、分组讨论和总结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思想。
同时,通过作业布置,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近代科学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和学习的热情。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秀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了解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及其提出的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了解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了解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知道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音乐史上伟大的作品之一;了解梵高是荷兰伟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概括、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了解梵高的《向日葵》的艺术风格,从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自行处理教材和相关资料,去感受探究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围绕主题整理、归纳、提炼有效信息。
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材料展示:(1)“我能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2)“成功等于艰苦劳动加正确方法和少说空话。
”(3)“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案(统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七课,主要讲述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家、以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文学巨匠以及以梵高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美术大师作品及成就,使学生对西欧近代科学文化的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材料:《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第2位:牛顿——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他建立了宏伟的力学体系,奠定科学理论的基础,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
第16位:达尔文——创立了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论,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上的位置的看法。
第45位:贝多芬——音乐史上超乎时空的最杰出的音乐家。
他为自己和理想的未来听众而作曲。
教师:同学们,相信这几个人咱们都认识,但是你们可能对他们排行如此之高存有疑虑,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答案吧!(设计意图)本课以《影响人类进程的100位名人》中牛顿和达尔文以及贝多芬的排名说起,以高排名为学生设立疑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加顺利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近代科学与文化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科学家1.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展示图片:《三个苹果改变世界》展示材料:据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七章,共分四节课。
第七章是一次回顾性的综合性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近代科学的兴起、近代文学的发展、近代艺术的变革等。
第一节课:科学革命1.近代科学的基本特点2.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及背景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二节课: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发展1.启蒙运动的概念、主要思想和斗争对象2.英国文学的发展3.法国文学的大成第三节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1.艺术改革运动的背景和发展2.印象派的主要特点3.后印象派的发展和变化4.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艺术的影响第四节课:当代艺术1.当代艺术的发展概况2.当代艺术的几种形式3.当代艺术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的兴起及其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启蒙运动的内容和重要性,了解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发展和贡献。
3.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以及其对艺术的影响,认识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
4.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认识当代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兴趣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的教学法通过听讲、观看画作、欣赏音乐、参观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讨论、演讲、创作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2.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呈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氛围中,理解艺术的内涵与价值。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的最新发展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培养人文素质。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通过展示画作、音乐,欣赏文化遗产,唤起学生的自我审美及文化追求。
2.通过回答问题、讲述故事方式,激发学生对有趣物质的好奇心和热情。
第二步:讲授新知1.科学革命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的兴起背景、科学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飞行、医学、电影等科技的发展历程。
完整版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成就
二、科学家
师讲解牛顿的事迹、牛顿的三大成就。 讲解达尔文的事迹及主要贝献。
三、文学巨匠
师讲解巴尔扎克事迹和主要成就。
设问: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教师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渗透情感教 育。
师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地位。
四、音乐美术大师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事迹材料。
师讲解贝多芬的事迹,及艺术成就。渗透贝多芬的 顽强精神,耳聋之后坚持音乐创作。
请学生欣赏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体会它的艺 术魅力和价值。
多媒体出示梵咼的事迹材料。
师讲解梵高的事迹和主要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练习测检】
一、选择题
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
A•果戈里B.普希金C•屠格涅夫D•列夫?托尔斯 泰
具袪 教和
索
线 多人 >导 脑景 电情
O
怯M-a:宕 教教总
动 活 师 教
图 意 计 设
阴 上M想 彳 田思 寺 上?M?术 呢 欲运 艺 品 它厄 在 介作 的 芬 简些 匕样 多 就哪 飓怎? 贝 成的 咽了喉 着 术芬iW到咽 志 艺多 汪週的 少标 的贝:#芬运 曲曲 芬出 睢多命 响乐 多说 莎贝住 交首? 贝能 要时扼 雄一么 —频你 我当样 英哪十 入视: ::怎 :为 示题 料题是 放题、? 昵演问 材问他 播问熟
A.贝多芬一一德国B.列夫?托尔斯泰一一英国
C.梵高一一荷兰D.约翰?施特劳斯一一奥地利
8.下列作品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是()
学生生自 主完成回答。
学生生自 主完成回答。
检测当堂 掌握情况。
检测当堂 掌握情况。
生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九年级历史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
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含反思)

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
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包括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重要科学理论,以及莎士比亚、贝多芬、毕加索等重要文化艺术家的贡献。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科学与文化的辉煌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可能对一些抽象的科学理论和复杂的文化艺术作品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掌握重要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家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
2.难点: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体验。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3.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画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科学的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科学理论,以及莎士比亚、贝多芬、毕加索等文化艺术家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和生物学家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
2.知道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及其代表著作;
3.知道天才作曲家贝多芬和荷兰杰出画家梵高及其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勤奋、坚持不懈等能力与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牛顿、达尔文、贝多芬等人物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本课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通过科学、文学、美术和音乐等多个领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世界近代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难点】
各领域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及其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也为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①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②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使物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①著作:《物种起源》(1859年)
②观点:“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③意义: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①代表作:《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②作品特点: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①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②讨论:托尔斯泰的为什么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天才作曲家。
①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②作品特点: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③《英雄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
2.梵高:荷兰著名画家。
①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②《向日葵》的艺术价值: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
谐、优雅的画面效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三、合作探究:
根据不同爱好,自愿组成文学、音乐和美术3个小组,分别以巴尔扎克、贝多芬和梵高的某一作品作为研讨对象,然后在全班介绍小组的体会和看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文艺繁荣的先决条件。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代科学与文化,了解了科学、文学、音乐和绘画等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板书设计】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2.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2.梵高:《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