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结构二十法(1)比喻法
写20个词的修词手法

写20个词的修词手法修辞手法(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
2.分类(1)明喻。
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恰似等。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2)暗喻。
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词代替“像”一类的比喻词。
例如: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3)借喻。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4)博喻。
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3.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1.概念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说明的修辞手法。
2.分类(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高尔基《海燕》)(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例如: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孙犁《荷花淀》)3.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借代1.概念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2.分类(1)特征、标志代本体。
即用本体的某种特征、标志来代替本体。
例如:“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初中语文作文比喻句技巧

初中语文作文比喻句技巧Metaphor, as a literary device, is often used in Chinese prose writing to make the writing more vivid and expressive. Metaphorical sentences can help convey complex emotions, ideas, and concepts in a simple and relatable way, making the writing more engaging and memorable.比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在汉语散文写作中经常被使用,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富表现力。
比喻句可以帮助传达复杂的情感、思想和概念,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使文章更吸引人且更易记。
Using metaphors requires skill and creativity, as it involves drawing connections between seemingly unrelated things. The use of metaphors can add depth and richness to the writing, creating a more engaging reading experience for the audience.运用比喻需要技巧和创造力,因为它涉及到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刻,为读者带来更吸引人的阅读体验。
One common technique in using metaphors in Chinese prose writing is to compare abstract concepts to concrete objects or actions. This helps readers visualize and understand the ideas being presented, making the writing more relatable and impactful.在汉语散文写作中使用比喻的常见技巧之一是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对象或行为进行比较。
初二语文作文的修辞手法运用举例技巧

初二语文作文的修辞手法运用举例技巧修辞手法是作文中为了增强表达力和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一种修饰手段。
在写作中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够丰富文章的表达形式,还可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本文将从常见的修辞手法入手,介绍初二语文作文中的修辞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一、比喻的运用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类比,以此来深化对事物的描写和表达。
在初二语文作文中,比喻可以丰富形象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例子1:在描写自然景观时可以使用比喻来增加表达的力度,比如:春天的花朵如同一片片绽放的彩云,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在其间翩翩起舞。
例子2:在叙述人物形象时,也可以使用比喻来突出其特点,如:她笑起来像春风拂面,温柔而又明媚。
二、夸张的手法夸张是修辞手法中一种常用的手段,通过对事物或情感进行夸大,以产生强烈的效果,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初二语文作文中,夸张手法常用于描写事件的情感冲突或突出一种特定的感受。
例子1:当面临一场考试时,可以使用夸张手法来突出紧张的心情,比如:我的心脏砰砰直跳,仿佛要从胸腔中蹦出来。
例子2:在描写美食时,夸张手法可以增加描述的趣味性,如:这碗汤的味道,简直是让人回味无穷,仿佛品尝到了天堂的滋味。
三、对比的运用对比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将事物与其相反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凸显出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在初二语文作文中,对比手法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差异和对立,以及强调某个观点或情感的对立关系。
例子1:生活的酸甜苦辣,就像四季的交替一样,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体验。
例子2:她与其他女孩截然不同,不喜欢购物和化妆,而是热衷于阅读和写作。
四、拟人的手法拟人是修辞手法中一种常见的表达形式,它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人类的特点和能力,以此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初二语文作文中,拟人手法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共鸣。
例子1:那只枯叶在秋风中摇曳,好像在诉说着自己落叶归根的故事。
初高中语文让文章更鲜活的20种修辞手法(附例句)

让文章更鲜活的20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活而生动有力。
了解并准确使用好汉语的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用。
一.比喻比喻是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方法。
例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②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二.比拟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例子:①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③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三.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子: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②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③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四.夸张夸张是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作文的修辞技巧

作文的修辞技巧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必修内容之一,在作文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修辞技巧来丰富文章的表达,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和有吸引力。
修辞技巧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立体、深入人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作文修辞技巧,帮助我们提升作文的表达能力。
第一种修辞技巧是比喻。
比喻是用一个意义相近的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常用于比较、形容和描绘。
通过比喻,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比如说,在记叙文中,我们可以用比喻来描绘一个人的外貌特征,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突出这个特征的独特性。
比喻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第二种修辞技巧是夸张。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现象,使其更加生动、有力。
夸张可以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强调某一点,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夸大某一现象的严重性,以引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从而达到引发思考和讨论的目的。
第三种修辞技巧是拟人。
拟人是给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形象,使其具有人的感情、意愿和行为。
通过使用拟人,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化,加深读者对作文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在描写自然景色时,我们可以使用拟人手法,用人的感情来演绎大自然的美丽。
这样一来,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第四种修辞技巧是排比。
排比是将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语法结构排列在一起,使文章更加连贯、有节奏感。
通过排比,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有规律、有层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
比如,在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排比来列举不同的细节或观点,以使文章更加说服力和有说服力。
第五种修辞技巧是对比。
对比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差异或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增加文章的张力和亮点。
比如,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来突出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对比能够使作文更加有说服力,让读者更加容易接受其中的道理。
如何在初中作文中巧妙运用比喻

如何在初中作文中巧妙运用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和类比来表达抽象概念和观点。
在初中作文中巧妙运用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在初中作文中巧妙运用比喻的方法。
一、用比喻描写事物外貌比喻可以使描述更具有形象感,让读者能够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
例如,当我们要描写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时,可以使用比喻来增强描写的感觉:“小溪像一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
”这样通过将小溪比喻为一面明镜,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小溪的透明和清澈。
二、用比喻形容人物特点和行为比喻在描写人物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比如,当我们要描写一个勤奋的同学时,可以使用比喻来形容:“他就像一只勤奋的蜜蜂,总是不停地飞舞于知识的花丛中,采集着鲜甜的知识之蜜。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同学的勤奋与努力。
三、用比喻表达情感和主题思想比喻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并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比如,在写记叙文时,可以通过比喻来表达故事中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比如,当我们要表达“友谊的力量”时,可以使用比喻:“友谊就像一盏明灯,在漆黑的夜晚为我们指引方向。
”这样的比喻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体会到友谊的温暖和重要性。
四、用比喻进行批判和讽刺通过巧妙地使用比喻,我们可以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批判和讽刺。
比如,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使用比喻来进行对比和揭示问题的本质。
比如,当我们要批评学生沉迷手机时,可以使用比喻:“他们就像一个个拜金主义者,痴迷于金钱的诱惑,无法自拔。
”这样的比喻能够使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结:巧妙运用比喻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过用比喻描写事物外貌、形容人物特点和行为、表达情感和主题思想,以及进行批判和讽刺,我们能够使作文更加富有表现力。
中学作文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中学作文中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语言技巧和表达方法来提升作文的艺术性和说服力的一种手段。
在中学作文中使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还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入手,分析如何在中学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
1. 比喻:比喻是通过比较来形象地描绘、说明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比喻来增强作文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比如,在描写春天的作文中,我们可以写道:“春天像一位勇敢的画家,用绚丽的色彩给大地披上了美丽的外衣。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物赋予人的性格、行为和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读者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在描写雨的作文中,我们可以写道:“雨点无声地弹奏着小提琴,伴随着旋律,大地洗涤着疲惫的尘埃。
”3. 夸张:夸张是对事物进行过分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适当使用夸张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写作中可以使用夸张手法来形容一个人的美丽:“她眉如画,眼如星,笑容如春风拂面,真是让人目不转睛。
”4. 对比:对比是通过两种事物的对照来突出区别,加深印象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运用对比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加明确,效果更加突出。
例如,在论述学生行为的作文中,可以写道:“学生应该培养勤奋努力的品质,而不是追求玩乐无度。
”5. 排比:排比是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短语或段落排列在一起,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使用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文字更加优美。
例如,在写描绘四季的作文时,可以使用排比手法:“春花、夏草、秋月、冬雪,四季轮转,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
”6. 反问:反问是用疑问句表达判断的一种修辞手法。
运用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在论述环保的作文中,可以写道:“我们难道不应该保护环境,好好珍惜这片蓝天吗?”通过反问,对环保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7. 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其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的一种修辞手法。
写作文的修辞手法和技巧

写作文的修辞手法和技巧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技巧,通过使用形象、语言、词汇等手段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它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提高语言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技巧。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相似但本质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
比喻能够增强作品的形象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可感,并产生强烈的联想效果。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使用常见的比喻,如铁饭碗、烈火般的爱情等,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并产生共鸣。
2. 创造性地运用比喻,用新的事物来比喻旧的概念,以突出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行为特征的修辞手法。
拟人常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抽象事物等,能够增加作品的生动感和感染力。
使用拟人的技巧包括:1. 给事物命名,赋予其人类的名字,如“喜马拉雅”、“波斯猫”等。
2. 描述物体或事物时,使用与人类相关的词语,如“微笑的阳光”、“跳跃的海浪”等。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或过度修饰,以达到强调或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修辞手法。
夸张常用于幽默、夸赞、讽刺等方面,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夸张的技巧包括:1. 运用形容词和副词进行夸张,如“天上掉馅饼”、“爱你爱到癫狂”等。
2. 使用比较修辞句式,将事物与通常情况进行对比,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如“比赛胜利后,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起来”。
四、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排比的技巧包括:1. 使用同一词性的词语进行排比,如“快乐、幸福、欢乐”。
2. 使用类似的句式进行排比,如“我跑了、我跳了、我笑了”。
五、借代借代是一种通过替换或代表手法,用其他事物来代表所要表达的对象的修辞手法。
借代能够丰富作品的意境,增加作品的蕴含和阐释层次。
借代的技巧包括:1. 使用象征性的事物或符号,如玫瑰代表爱情、鸽子代表和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作文结构二十法(1)比喻法
比喻,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它能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传神。
但是,比喻的运用不仅只是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
在作文的谋篇布局上,巧妙运用“比喻”这一形式,可以很好地组织起全文的结构框架,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来。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
如果空喊母爱的伟大,没有感染力;一般叙事又失之生动。
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来构思整个文章,这样来组织全文:
母爱是一把小伞。
……
母爱是一泓清泉。
……
母爱是一片森林。
……
母爱是一汪海湾。
……
通过这几个“比喻”句作框架,在每一个小点里,写出母爱的各个层面的含义:精心照料、细心呵护、博大宽容、助人成才等等。
在每一个小点下面,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加以叙述,便能写成一篇很生动的歌颂母爱的文章来。
下面结合两篇学生习作再来作点分析。
[例文一]:饮料人生
一年跨过一年,数字的跳动仿佛只在弹指间,流逝的是我们最精华的一段岁月,至少,没有虚度。
因为在浩瀚的人生这段并非一帆风顺的航程上,前十八年,已让我品尝了生活的几种滋味——酸、甜、苦、辣,而那生活百味中余下的九十几味,就留给一眼望不穿的未来吧。
现在的我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就是掌好舵,不怕年华似水,就怕辜负大好青春。
童年的生活,像一杯纯纯的牛奶,浓郁的奶香和醇厚的甘甜弥散在无忧无虑的日子里,而自己就像一小块博取众人喜爱的点心,跳进了这温馨的牛奶中,用力吸取着家人给予的甜美。
在一片懵懂未知中摇摆着白胖的小手,一步一步地走过。
少年的生活像一罐口乐,虽分为“可口”、“百事”、“非常”等多种品牌,但有99%的相同点——焦糖和水,只有1%的秘方不同——那是年少时的一个秘密。
可能它只有小手指甲一般大小,但仍被视为珍宝,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并为它暗自欣喜。
可乐虽有辣辣的冲劲,却只是一会儿,就像少年的三分钟热血,在串串上浮的气泡里渐渐趋于平淡。
细细品来,久久萦绕的,只是那略微涩嘴的淡淡的酸。
你因年少无知而惹下的大大小小的祸事,我就在这酸涩里慢慢学会长大。
青年的生活像一瓶啤酒,渐渐有了些内涵,却还是口味淡薄。
麦香中藏着点苦涩,那是专属年轻的烦恼,渴望借“酒”消愁的我已不想去在意那“借酒浇愁愁更愁”的古训今警。
在风浪骤起的海域,在雨涛萧落的时刻,我,刚刚扬起风帆的小舟却有了一个贪杯的灵魂。
为的只是在那溢满苦涩的麦香里,翻找一抹可乐的激情,一丝牛奶的香甜。
我尽力在那幅抽象画《想象》中,捕捉着未知海域中自己的影子。
中年的生活是几勺咖啡,有苦得入心的愁情。
有回味隽久的喜悦。
咖啡加伴侣,沉重的生活也有几抹亮色,我捕捉到了一段浮木,丰盈的身姿向我诉说着成熟了的深沉,深沉了的成熟。
老年生活是一壶清茶,百味尝尽,再无须承受过多,也难以承受。
一杯茶足矣,开水徐徐注入杯中,茶叶上下翻浮,诉说几许人生。
生活,这条漫长的航线,少不了牛奶的香甜,可乐的激情,啤酒的青涩,咖啡的深沉,清茶的感慨,少了了那甜、辣、苦、酸……的饮料人生。
这篇习作,作者巧妙地用“饮料”作比,写出了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独特滋味,虽说有些“少年为词强作愁”,但新颖之处是明显的。
“童年的生活像一杯纯纯的牛奶”、“少年的生活像一罐口乐”、“青年的生活像一瓶啤酒”、“中年的生活是几勺咖啡”、“老年生活是一壶清茶”,这几个比喻句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生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加之作者细致的补充论证,使得我们对整个人生有了一个全面而且较为深刻的认识。
可以想象,象这类谈人生的文章,如果不能在选材上有所突破,就很容易写成了空讲大道理的无味的说教文章,味同嚼蜡。
我们再来看一篇学生的习作。
[例文二]:人生的选择题
人的一生好比一本书,一本全要我们做选择题的书。
在我们做题的过程中,会碰到易选的,也会碰到难选的,但是不管怎样难、怎样的不理解,我们都得选一个。
这样的选择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一旦做出选择,我们命运的轨迹往往就被确定了下来。
我们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大概只能到翻过这一页后才会知道。
那时,我们也许会因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感到高兴,也许会因为做出错误的选择而吸取教训。
但是,无论结果如何,那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勇敢地去选择。
人的一生好比是一本书,一本全要我们做选择题的书,一本做不完选择的书。
我们每日、每时、每分、每秒都在翻动着它。
一天,两天,三天地选择答案,一年,两年,三年地积累着经验,书也就一天天地厚起来了!有的人却忽略自己的选择,使原本人见人爱的“好书”,变成了一本被人忽视的“差书”。
那本书可是我们自己写的,它记载着我们的全部。
不论我们直到哪里,它总会陪伴在我们身边,直到永远……
人的一生好比一本书,一本全要我们做选择题的书,一本别人不能帮我们完成的书。
英国作家埃利斯不也说生活是一种人人必须学会,而没有人能够教你的艺术吗?上天对我们是公平的,每人都有这么一本书,而且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掌握它、控制它。
也只有自己做出选择后,才会有继续做出选择的动力。
“生活不在于掌握一手好牌,而在于把你掌握的好牌打好!”我也要说:人活着不在于有一本好书,而在于把你手中的题选择好!
人的一生好比一本书,一本全要我们做选择题的书,一本只能用心完成的书。
做这样的选择
题时,必须心静,必须认真,必须比较,必须思考。
彭端淑在《为学》中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这样一来,一道难选的题在我们冷静地判断下不也变得容易了吗?更何况,我们对自己要充满信心,不能因为一两次选择失误,就丧失信心和理智,应该重新振作起来,面对更多更新的选择挑战。
到那时,我们迎来的将会是无穷的快乐!
人生的选择并不是那么可怕、那么复杂,对于它们,我们需要的就是勇敢地去面对、去选择!我们的人生、我们的选择,我们自己掌握!
这篇习作,和上文又有所不同。
作者首先提出“人的一生好比一本书,一本全要我们做选择题的书”。
而有后面的展开中,没有出现新的比喻,而是紧扣这一点,生发开去,继续深入地写下去。
在第二段,作者点出了人生是“一本做不完选择的书”,告诉我们必须不断作出选择,不能停止;第三段作者点出人生是“一本别人不能帮我们完成的书”,告诉我们必须通过自我奋斗,不断拼搏进取;第四段作者点出人生是“一本只能用心完成的书”,告诉我们要充满信心,不怕失败,去赢得更大的胜利。
这样层层深入地说理,使我们明确了人生这道选择题该如何去做了。
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我们应该怎样去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
由此可见,运用“比喻”这一形式来谋篇布局,有助于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又能给人以新颖别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