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宇宙复习讲义
理科复习资料地球与宇宙

理科复习资料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是自然科学中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宇宙则是包含了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星系和黑暗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空间。
理解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对我们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理科复习中,地球与宇宙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组成与结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构成,地壳上生长着植物并栖息着动物。
地壳下面是地幔,由熔融的岩石构成,温度较高。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由铁和镍构成,温度极高。
地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地壳上的地质活动。
二、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地球自身围绕着地轴旋转,一天时间为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时间为365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带来了昼夜的交替和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倾斜度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阳光照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三、宇宙的组成与演化宇宙由无数个星系组成,其中包括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
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是星系,如银河系。
恒星是星系中的一种天体,包括太阳。
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
行星是绕着恒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就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宇宙的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宇宙大爆炸开始,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结构。
四、地球与宇宙的相互影响地球与宇宙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影响的现象。
例如,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球表面,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提供光和热。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形成了潮汐现象。
宇宙中的行星也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而维持着规律的运动轨道。
同时,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等宇宙现象也会对地球的生物圈和大气层产生影响。
五、理科复习资料的重要性理科复习资料对于理解地球与宇宙的知识非常重要。
地球与宇宙的科学知识是广大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
通过理科复习资料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起源、结构和运动规律,探索宇宙的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修养。
第4章地球和宇宙复习课(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3、太阳活动 光球层:太阳黑子 色球层:耀斑和日珥
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 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 镜直接观测太阳。
标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周期:11年。1755年为第1周。
一、太阳和月球
(二)月球 1、概况: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质量只有地球的1/81,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2、月陆(亮区):高地
六、太阳系
5、流星: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 的现象。 陨星: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 陨石: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6、哥白尼与日心说
七、探索宇宙
(一)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 星座。 1、主要星座
七、探索宇宙
(一)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 星座。 1、主要星座
五、日食和月食
(一)日食 1、定义:太阳被月球遮挡的现象 2、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3、成因:日、地、月成一直线,且月球在中间 4、过程:西亏东复 5、每个月都会产生日食吗?
五、日食和月食
(二)月食 1、定义: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 2、类型:月全食、月偏食 3、成因:日、地、月成一直线,且地球在中间 4、过程:东亏西复 5、每个月都会产生日食吗?
月海(暗区):平原或盆地 3、环形山(月坑):早期小天体撞击 4、特点: (1)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2)引力只有地球的1/6。
二、地球的自转
1、自转 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周期:24小时
二、地球的自转
2、自转现象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长—短—长
七、探索宇宙
地球和宇宙+复习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 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在月球表面物体 所受的重力是地 球上的1/6
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北纬66.5°)及 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冬至日夜长达到—年中的最小值,目北极圈及以北地区 出现极夜现象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下列与太阳或月球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的周期为11年 B,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日冕层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 D. 月球跟地球一样具有大气层
A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2."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成功登月。"玉兔 "月球车在无大气的月面上行走时,可能 遇到的考验是()
教学分析
《地球宇宙复习》课件

●
地球的质量约为5.972×10^24千克
●
地球的密度约为5.515克/立方厘米
●
地球的表面温度约为15摄氏度
●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
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钟4秒
●
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约为100公里
●
地球的磁场强度约为0.3高斯
●
地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9.81米/秒^2
பைடு நூலகம்
地球的运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项标题
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进行观测,不受 大气层的影响,但只能观测到无线电波。
宇宙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望远镜技术:用于观测遥远的天体和星系 射电望远镜:能够探测到射电波段的信号 太空望远镜:不受地球大气层的干扰,能够观测到更清晰、更深入的宇宙图像 探测器技术:用于探测宇宙中的各种射线和高能粒子
●
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约为100公里
●
地球的磁场强度约为0.3高斯
●
地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9.81米/秒^2
●
地球的表面压力约为101.325千帕
●
地球的表面重力约为1000地球的物理特性
●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
●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
地球的体积约为1.08321×10^12立方公里
恒星演化:从主序星到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
恒星活动: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等
星系的分类和特点
星系分类:根据形态和结构,可分 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不规则星 系等
星系组成:由恒星、气体、尘埃等 组成,其中恒星是星系的主要组成 部分
添加标题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第04章 地球和宇宙(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地球和宇宙复习课目录【知识网络构建】【考点专题梳理】考点1 地球自转与公转比较考点2 昼夜长短变化考点3 日食和月食形成原理1.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形成(1)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成一线时,日食便会发生。
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阳光。
至于观测者看到太阳被遮盖了多少,则要看他们身处的地方相对阴影的位置。
如观测者在半影区内,他们会看到日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会看到日全食(如图1)。
(2)有些时候,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的本影不能抵达地球,即月球不能完全把太阳遮盖,在这种情况下,身处伪本影投影区的人仍会看到一圈太阳的光环,这便是日环食(如图2)。
2.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1)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
地影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
(2)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是只受到部分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3)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本影和半影区,这就产生月食现象。
(4)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月球一部分进入本影,另一部分在半影区时,就会发生月偏食。
3.日食与月食的比较(1)原理不同。
日食是太阳光被月球遮住而看不到;月食是月球在地球的影子中,没有光照射而看不到。
(2)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同。
日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3)发生的时间不同。
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4)开始的部位不同。
日食总是从太阳西缘开始,到东缘结束;月食总是从月球东边缘开始,到西边缘结束。
(5)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
日食持续的时间短,一般只有几分钟;月食持续的时间长,有时可长达一个多小时。
(6)看到的范围不同。
地球上只有较小地区的人会看到日食;而半个地球上的人都会看到月食。
4.月相和月食的区别(1)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所看到的月亮被照亮部分的圆缺变化;月食是地球挡住照射在月球表面的太阳光,而使月亮部分或全部变暗。
重要7上第三章地球与宇宙总复习课件

请你来抢答:
1 、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由外到里依次是什么?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2通常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D )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3、太阳表面温度是几度? 6000℃ 直径是地球的几倍? 109倍
日地平均距离多少千米? 1.5亿千米
重要7上第三章地球与宇宙总复习
4、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 太阳黑子、耀斑、日珥
天琴座
重要7上北第三天章地星球与空宇宙总复习
小熊座
天狼星 大犬座
南天星空
重要7上第三章地球与宇宙总复习
春夏秋冬四季晚上八九点钟看到的星空
春季的星空,(北斗七星)高挂在北方天空,
夏季的星空,天顶附近的是(天琴)座的a星 (织女)星和(天鹰 )座的( 牛郎 )星隔银 河遥遥相对。
秋季的星空,( 银河 )从头顶的天空流 过,( 飞马 )座和( 仙女 )座组成“秋季 四边形,(仙后 )座在银河的中间。 冬季的星空亮星最多,东南天空有( 猎户 ) 座,再往东南有全天最亮的恒星( 大犬)座 的(天狼 )星。
第一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
1、列举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 ( 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 ( 6378)千米。两极方向半径比赤道 半径短( 21 )千米,仅差( 0.33%)。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4、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 圈要走( 800 )天。
地图上1单位长度,表示的实地距离为450千米
(3)文字式: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重要7上第三章地球与宇宙总复习
4、比例尺的大小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比较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就比较简略。
第1讲 宇宙与地球 复习课件

3)大潮出现在 新月(初一) 和 满月(十五、十六) ;
小潮出现在 上弦月(初七、初八) 和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月相、日期) 高潮:月出、月落;低潮:月上中天,月下中天 4)人们根据潮汐现象规律进行捕鱼和晒盐,利用潮汐发电, 大型轮船利用涨落潮进出港口、 还能作为观光旅游。
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宇宙与地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天体类型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_恒星_、_星云_。(质量大、体积大)
2、恒星的特点:①___质量巨大_____; ②___炽热气体组成_(核聚变); ③___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___;④___相对位置似乎固定不变_。(星座)
3、星云的特点:①___气体____、___尘埃____物质组成; ②___云雾____状外表; ③质量__大_、体积__大__、密度__小__。
四、太阳系
1、太阳系的组成:_太阳__、 行星及卫星 、 矮行星 、_太阳系小天体_(小行 星、彗星、流星体等)、行星际物质。
2、八大行星顺序:水星_、 金星_、 地球_、 火星_、 木星_、 土星_、 天王星、 _海王星_,其中前四个行星属于 类地 行星,依次是 巨行星、远日行星 3、八大行星运动特征:①__共面__性;②__同向__性;③_近圆___性 4、小行星带位置:在_火星___和_木星__轨道之间。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 昼夜更替 现象; 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造成 昼夜 现象; 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 昼夜长短变化 现象。 晨昏圈:自东向西迁移,东边先进入新的一天。(晨圈、昏圈)
昼夜更替:不应理解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自转仍
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 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注意点: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 ②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2、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气体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达1500万℃.(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色球层、日冕层.(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固体卫星,本身不发光,灰色,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1)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2)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3)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暗黑的是广阔的平原或盆地,分别称月陆和月海;(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或火山爆发造成.(6)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天空背景是黑的.(7)月球表面上的物重约为地球的1/6.自转和公转周期都是27.32天。
(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证据:(1)、北极星附近星空的连续曝光照片,(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称夜半球,于是出现昼夜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初一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课题地球和宇宙复习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年05月25号教学目的1、复习并巩固太阳与月球知识点,掌握地球的公转和自转;2、掌握月相的识别(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日月食的形成过程;3、进一步掌握太阳系,人类探索宇宙方法。
教学内容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3.经度和纬度:经线(经度)纬线(纬度0)形状特征半圆圆位置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互平行长短等长赤道最长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最大度数值180°90°0°的确定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赤道度数的变化规律向西向东各180°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分布规律无数条,除0°和180°外,其余的都有2条无数条,除0°外,其余度数的纬线有2条从两极看的形状辐射状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划分半球的界线20°W、160 ° E赤道(0°纬线)4.东半球包括:0°~160° E和0°~20° W;西半球包括:160° E~180° E和20° W~180° W5.160° E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6.纬度的划分: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0° ~30°30° ~60°60° ~90°7.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8.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9.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9.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知识梳理9.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9.3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9.4比例尺的类型:大比例尺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0万分之一小于或等于100万分之一10万分之一至100万分之一10.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11.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12.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13.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4.太阳活动的影响:15.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1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17.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1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19.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20.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1.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
22.星空的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23.北极星是北半球上最好的指北参照物。
24.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先找北斗七星;再把北斗七星斗口前两星连起来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25.星等越小,表示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小的星。
26.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看到的星空不一样;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一样27.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28.著名的星座:(仙后座;夏季大三角:牛郎星、织女星、天津四)北极星——小熊座;北斗七星——大熊座;天狼星——大犬座牛郎星——天鹰座;织女星——天琴座;天津四——天鹅座29.星图可以简明的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30.活动星图的第一面“窗口”是指观测点的地平圈(纬度);第二面“窗口”所显示的星图是指在观测点某一时刻所能观测的星空31.在赤道地区可以观测到全部的星座。
32.活动星图的使用——“一反两对”(1)“一反”是指在使用是要把它反过来举过头顶。
(2)“两对”一是指要对准方向,即图上北方要对准实际的北方;二是指要对准日期和时间(星图上的日期和时刻要与观察的日期和时刻对准)33.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34.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5.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
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36.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 农历时间 日、地、月位置关系 视觉形状新月 初一(朔日)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
不可见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大致成直角,月在地以西 半圆。
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 十五、十六(望日)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 半圆。
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37.日食与月食日食 月食 概念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三者的位置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生时间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类 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形成原因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地球挡住了太阳光38.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 的左右的夹角。
39.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40.太阳系41.行星之最:(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2)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3)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显著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鲜艳的大红斑(4)土星:体积第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有光环(5)金星: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太白金星、“启明星” “长庚星”太阳:太阳系的中心 水、金、地、火 类地行星 太 八大行星 木、土 巨行星天、海 远日行星 阳 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卫星:绕各大行星运转的天体 系 彗星: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就越长 流星体和流星 陨星 陨石 其它星际物质知识精讲(6)火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
42.土星的光环主要由小石块和小冰块组成。
43.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大冰球。
44.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
45.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46.银河系的形状:侧视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47.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人们看到的大多数天体属于恒星。
48.宇宙的结构层次:河外星系已知的宇宙 其他恒星世界银河系 太阳太阳系 地月系:地球、月球其他七大行星和卫星等例一、我国古代有许多诗句不仅优美而且涉及月相知识,你能根据诗句画出当时大致月相吗?①罢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②月上柳梢头,约黄昏后。
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暗晓风残月。
例二、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居住在我国河南省安阳的人们,正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正常活动,可是一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
人们仰望天空,只见光芒四射的太阳,突然间产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来。
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之后,却又开始复圆了。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的一次可靠记录,它刻在一片甲骨上。
看了这段记载,你能判断出发生的是日全食、日偏食,还是日环食吗?为什么?例三、右图是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上已标出一条西经20º经线和四条纬线的纬度,请你写出③和⑥所在位置的经度:③ ;⑥(2)C 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它位于B 点的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