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1.《卫生经济学》作者:范志红、张立黄
2.《公共卫生学》作者:张大宇、韦铖
3.《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作者:李荣斌、王锦程、唐一凡
4.《临床流行病学》作者:杨永斌、姚益民、张军等
5.《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作者:蒋少华、霍尔斯·康普顿
6.《病理学》作者:郝月明、杨丽娟
7.《医学统计学》作者:杨云升、刘家庚
8.《卫生统计学与流行病学》作者:滕新宇、毛玉蕾、傅敬梅
9.《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作者:杨东林、徐华
10.《医学质量管理学》作者:邹毅、牛国庆
11.《医学伦理学》作者:卢坚、吴伟志、黄少华
12.《感染控制学》作者:徐慧中、董明辉、刘钰铮
1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作者:王晓芹、郑淑福、罗宏芳
14.《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作者:杨继红、王明功、吴晓峰
15.《慢性病防控与管理》作者:谭蕾、张娜
16.《健康教育与促进》作者:袁玉凤、王宏海
17.《行为医学》作者:王建波、李洪森
18.《卫生心理学》作者:严霞、钟蓉、郭永江
19.《健康管理学》作者:王勇志、何江、徐晓鹏
20.《医院管理学》作者:陈启明、李铁军。
以上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的一部分,仅供参考。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书籍。
普外科考试参考副高年级

普外科考试参考副高年级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普通外科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外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对相关问题在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比较丰富的经验,包括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外科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复苏等;2、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理论与规范;3、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外科手术学知识,掌握重症监护及治疗学、急救医学、肿瘤治疗学、移植学等知识;4、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物理诊断学、检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镜诊断及治疗学等知识;5、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系统、脏器疾患相关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6、熟悉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免疫学等知识;7、熟悉开展普通外科专业临床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掌握医学统计学基本理论;8、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麻醉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消化内科学、头颈外科学、胸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显微外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2、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熟悉我国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3、了解骨外科学、心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内科学、血液内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1、熟练掌握及时、主动获取国际和国内普通外科专业临床医疗与相关研究领域中最新进展的方法,初步具备把握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2、掌握普通外科专业国际和国内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3、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4、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相关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5、了解与普通外科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最新重要进展。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蜒卫生系列局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肇(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正高级)S—、专业知识童1.熟练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着3.掌握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与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蔓4.掌握在社区中开展针灸推拿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蒂5.熟悉中医的药物与非药物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蔼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社区营养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蕾二、专业实践能力袈1、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腺1.掌握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便秘、胁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消渴、痹证、白汗与盗汗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蚂2.熟悉喘证、哮证、呕吐、心悸、不寐、水肿、遗精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蝴2、妇科病的中医治疗箴1.掌握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病、崩漏、胎漏与胎动不安、缺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袄2.熟悉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 了解子肿、产后发热、阴挺的辨证分型与治法。
肇3、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旅1.掌握感冒、哮喘、肺炎喘嗽、腹泻、麻疹、水痘、疙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蛎2.熟悉厌食、鹅口疮、奶麻、顿咳、风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葛4、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腿1.掌握疳、湿疮、褥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医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革、病因病生理学、、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思路和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2、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如心内科必须掌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原性休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诊疗抢救技术。
3、正确处理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如消化科必须掌握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4561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疗技术进展,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受体的研究进展,心脏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心脏预防医学理论;又如消化科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及其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腹水与自发性腹膜炎及消化系统内镜的治疗,并能指导临床实践。
2.熟悉中医药在各专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能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
并了解相关学科近5年来的研究概况。
3、肺结核4、慢性阻塞性肺病5、支气管哮喘6、肺血栓栓塞7、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8、间质性肺病9、胸腔积液10、气胸11、肺癌9、不寐10、痰饮11、自汗、盗汗12、痹证(心痹)西医病种1、心力衰竭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4、心肌疾病4、反酸5、呕吐6、噎膈7、反胃8、呃逆9、腹痛10、泄泻11、痢疾12、便秘13、血证14、胁痛15、黄疸16、鼓胀17、积聚13、胃息肉14、胃癌15、胃肠道淋巴瘤16、胃异物17、克罗恩病(Crohn病)18、溃疡性结肠炎19、缺血性结肠炎20、霉菌性肠炎21、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22、伪膜性肠炎23、出血坏死性肠炎24、肠结核25、吸收不良综合征26、嗜酸细胞性胃肠炎46、胆道蛔虫47、胆囊炎48、胰腺炎49、胰腺癌50、结核性腹膜炎51、腹膜间皮瘤52、肠系膜肿瘤53、胃泌素瘤及其它胃肠道内分泌肿瘤54、急性中毒[肾内科]中医病种1、水肿2、淋证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妊娠与肾脏疾病10、肾脏与高血压11、肾小管遗传性疾患12、囊性肾脏疾病13、肾发育异常疾病14、代谢性肾脏疾病15、梗阻性肾疾病16、尿石症8、肾癌9、鼻咽癌10、膀胱癌11、前列腺癌12、卵巢癌13、脑瘤。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中的必考知识点梳理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中的必考知识点梳理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是卫生行业专业人员晋升的重要途径,而深入了解和掌握大纲中的必考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中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探讨。
1. 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法律法规是卫生管理工作的基石,也是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的重要内容。
必考知识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考生需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精神和要求,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卫生管理与政策卫生管理与政策是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的重要考察对象。
考生需要熟悉卫生管理的理论体系、模式与方法,了解各级卫生管理机构的职责与功能。
同时,掌握国家卫生政策、卫生改革的背景、目标与举措,了解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能够分析与解决卫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 卫生服务与质量管理卫生服务与质量管理是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的热点话题。
考生需要掌握卫生服务的主要形式、特点和服务目标,了解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熟悉国内外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标准与指南。
此外,掌握卫生服务评价的方法与工具,能够分析卫生服务的优劣与改进方向。
4. 传染病防控与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与预防接种是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熟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策略。
此外,对于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考生需了解预防接种的原理、程序和注意事项,掌握预防接种对于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
5. 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是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的基础科目。
考生需要熟悉卫生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指标,掌握卫生统计的方法与途径。
同时,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分析卫生问题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6. 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成为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的新兴知识点。
考生需要了解卫生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了解健康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利用。
针灸专业考试参考资料大纲(副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医针灸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治疗学、针法灸法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腧穴学、解剖学等)。
掌握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掌握医学解剖理论。
精通人体骨骼、关节、肌肉解剖知识。
掌握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技术,熟悉常规影像学诊断学(X线、CT、MRI,B超,心电图等),熟悉人体临床常用物理、生化检查指标。
(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得技术规范与规章制度.了解生物化学、生理学。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得现代科技知识.二、专业实践能力1 熟练掌握针灸专业得常见病、多发病得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本专业得一些疑难病与涉及其她学科得一些疾病有一定了解,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 掌握救治本专业危重病人得正确方法,如各种病因导致得急性脑血管病变(脑出血、脑血栓形成)、高热、昏迷、惊厥、脱症、急性痛症等.3掌握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得得正确处理,如面肌痉挛、面痛、耳鸣、耳聋、痿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病及某些精神神经疾病等。
4 熟练掌握针刺补泻手法,灸法、拔罐法得操作及适应症与注意事项,了解头针、耳针等微针疗法得穴位定位、主治及操作,了解并掌握针灸异常情况得预防与处理。
三、学科新进展1 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经络现代研究进展,针法得改进与发展,针刺灸法与现代技术得结合,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疾病,以及针灸器械得改进与创新等。
2 对相关学科近年来得进展有一定得了解。
附本专业常见病种1感冒2咳嗽3哮证4喘证5胸痹6心悸7不寐8郁证9胃痛11泄泻12痢疾13腹痛14便秘15水肿16腰痛17颈椎病18淋证19遗精20消渴21肥胖22胁痛23 黄疸24眩晕25耳鸣26头痛27中风28面瘫29面痛30缠腰火丹31痹证33肠痈34崩漏35月经不调36痛经37小儿泄泻38疳积39小儿惊厥。
卫生职称复习资料

卫生职称复习资料卫生职称复习资料卫生职称考试是医护人员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医生、护士、药师还是其他卫生专业人员,都需要通过卫生职称考试来评定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为了顺利通过这一考试,准备充分的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一、教材和参考书籍在复习卫生职称考试时,教材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根据自己所报考的职称类别,选择相应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
教材通常包含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除了教材,参考书籍也是复习的重要辅助资料。
参考书籍通常会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拓展,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籍,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复习需求进行选择。
二、题库和模拟试题题库和模拟试题是复习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做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方式,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选择题库和模拟试题时,要注意选择权威可靠的资料,以确保复习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和总结自己的错误,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复习。
同时,要注意模拟考试的时间管理,尽量模拟真实考试的情境,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三、学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在复习过程中,学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整理和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复习内容。
在整理和总结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做笔记、整理复习卡片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将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复习框架和思维模式。
四、参加培训班和讲座除了自主复习,参加培训班和讲座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通过参加培训班和讲座,可以听取专家的讲解和经验分享,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应试能力。
在选择培训班和讲座时,要注意选择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知名度的机构和讲师。
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复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妇女保健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妇女保健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女性生殖系统常见问题与疾病、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以及计划生育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及处理原则;掌握相关疑难问题和疾病的诊断处理。
2. 掌握妇产科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3. 掌握妇女保健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妇女健康促进措施的基本原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基本方法;4.掌握本专业的组织系统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医学遗传学、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生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3.了解有关实验室检测技术及常用实验方法和技能。
4.熟悉本专业的组织系统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5.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二、专业实践能力1. 能够独立开展妇女保健专科门诊、具有处理妇女保健疑难问题的指导能力;能够指导和培训下级医师有关妇女保健的先进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系统地进行妇女保健咨询,能够组织妇女保健的健康教育活动;2. 掌握与妇女保健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
3. 掌握女童生殖系统保健与疾病防治。
4. 熟练掌握青春期身心保健、生长发育监测与营养指导、性保健、少女怀孕的预防、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以及常见疾病防治等。
5. 熟练掌握孕前、孕期、产时、产后保健。
遗传优生咨询、产前诊断、出生缺陷预防;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危险管理、孕产期常见并发症和合并症处理。
6. 熟练掌握更老年期身心保健: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泌尿生殖系统问题或疾病以及常见心理问题的防治;激素替代疗法的合理应用;更老年性保健等。
7. 熟练掌握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疾病防治:生殖道感染与性传播疾病、艾滋病预防及母婴传播干预;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干预。
8. 掌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避孕方法咨询指导;节育技术提供、并发症预防、诊断、处理;不孕不育预防、诊断及处理;掌握辅助生殖技术的知识和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小儿外科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小儿外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包括小儿外科
学,小儿外科手术学,小儿解剖、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特
点。
2.掌握普通外科学、泌尿外科学、骨科学、胸外科学、影像学
及创伤急救等。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掌握小儿内科学相关理论知识。
2.熟悉小儿传染病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和药理学相关理论
知识。
3.了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儿童心理学,以及妇产科学等相
关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 熟练掌握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疾病有一定了解,能基本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练掌握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如: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膈疝、巨结肠危象、重症创伤、休克等。
3.熟练掌握小儿外科疾病常见症状,如:腹痛、呕吐、消化道出
血、血尿、黄疸、腹部包块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例的救治,能独立诊治常见的疑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高中低位直肠肛门畸形,先天性肝胆畸形,腹部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肿瘤、梗阻,复杂急腹症,严重创伤等。
能独立处置复杂的疾病,如:急腹症并发休克,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5.能够完成本专业较大和复杂的手术,如:巨结肠根治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复杂直肠肛门畸形矫治术,肾盂成型术,尿道下裂尿道成型术,巨大肿瘤切除术,髋关节脱位矫治术,马蹄内翻足矫治术,心脏畸形矫治术,严重创伤救治与各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了解微创外科技术,如:胸腔镜、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胃镜、结肠镜等腔镜技术,以及介入治疗等相关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器官移植,胎儿外科,微创外科,介入治疗等,并尽可能应用于医疗实践。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有一定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1.肾母细胞瘤☆
2.神经母细胞瘤☆
3.畸胎瘤☆
4.肝脏肿瘤◇
5.脑脊膜膨出☆
6.脑积水◇
7.先天性颈部囊肿及瘘管☆
8.先天性膈疝◇
9.先天性膈膨升◇
10.纵隔肿物◇
11.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
瘘◇
12.动脉导管未闭☆
13.房间隔缺损☆
14.室间隔缺损☆
15.法洛氏四联症◇
16.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17.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
18.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19.消化道重复畸形◇
20.先天性巨结肠☆21.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22.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
23.先天性胆道闭锁◇
24.脐膨出◇
25.腹裂□
26.肠系膜囊肿和大网膜囊肿◇
27.美克耳憩室☆
28.阑尾炎☆
29.肠套叠☆
30.胰腺炎◇
31.腹膜炎☆
32.烧伤☆
33.腹部闭合性损伤☆
34.软组织感染☆
35.肾积水☆
36.后尿道瓣膜◇
37.膀胱输尿管返流◇
38.尿道下裂☆
39.隐睾☆
40.肾重复畸形◇
41.输尿管囊肿◇
42.输尿管异位开口◇
43.泌尿系损伤☆
44.腹股沟斜疝☆
45.鞘膜积液☆
46.急慢性骨髓炎☆
47.关节炎☆
48.骨与关节结核◇
49.骨软骨瘤☆
50.骨囊肿◇
51.先天性肌性斜颈☆
52.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5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54.脊柱侧弯◇
55.脑瘫☆
56.锁骨骨折☆
57.肱骨髁上骨折☆
58.孟氏骨折◇
59.股骨干骨折☆
60.胫腓骨骨折☆
61.产伤骨折☆
62.产伤麻痹◇
63.骨盆骨折◇64.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65.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66.复杂泄殖腔畸形□
67.其他
☆:常见
◇:少见
□: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