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官员班: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的英文版介绍

Oolong Tea(乌龙茶)
Birthplace: Anxi , Fujian Features: sweet , fruity, honey flavour, green fresh Tie Guan Yin(铁观音)
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是中 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 表。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 香雅韵。
茶园
Tea garden
民间茶艺
Tea ceremony
茶馆
Teahouse
茶马古道
The ancient tea horse road
陆羽与茶经 Lu Yu & Tea Classics
The Tea Classics is the cornerstone of Chinese tea culture, by Lu Yu, who is known as the “Tea Sage”.
尹子 国家级高级评茶师 国家级茶艺技师 国家劳动部茶艺师职业资格考评委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客座讲师
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特聘讲师 品茗文苑、尹子存茶创设人
现任茶艺技能大赛裁判员,并参与国家茶艺师考试标准审核。并著有《茶与茶文化》、《识茶,泡
茶、品茶》等书著。中国茶道研究及推广者。爱茶人,禅茶会专业策划者。长年深入茶区、茶厂, 并活跃在国内外各类茶界盛会,在茶叶制作、茶叶评审方面经验丰富。在十余年的茶与茶文化教学 工作中,尹红涛老师将自身的专业教育背景、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和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在北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广传播茶文化,并多次为外国友人(英、法、西、印尼、 新加坡等)讲解茶文化知识。并自主研发了公务员茶艺研修班、国际社区推广、朝阳区中小学茶文 化普及班、朝阳区社区茶文化普及班等课程。
中国茶文化知识[Word文档]
![中国茶文化知识[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c5350f9dd3383c4bb4cd28c.png)
中国茶文化知识[Word文档]中国茶文化知识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中国茶文化知识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那中国的茶文化知识你们又知道多少呢?下面给你们分享一些中国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中国茶文化知识1、茶文化知识之茶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2、茶文化知识之茶德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
“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3、茶文化知识之茶精神(茶道精神)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趣相差甚远,如: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
4、茶文化知识之茶联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是茶文化的一种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
茶的对联,茶店对联,茶庄对联,茶文化对联,茶楼对联,茶馆对联,等等,都是茶联。
以茶为题材的对联,由来已久。
5、茶文化知识之茶书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6、茶文化知识之茶具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第五六单元复习题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第五六单元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五礼按用途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宴饮的礼仪属于中的哪一种类型?(B)A..吉礼B.嘉礼c.宾礼D.军礼2.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节D.中天节解析: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别称天中节而不是中天节:《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3.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 c)A. 60 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4.下列不属于传统的见面礼仪的是______。
( B)A.揖礼B.拜礼c.顿首D.拥抱5.以下哪种菜系不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之列。
(B)A.浙菜B.鄂菜c.闽菜D.徽菜解析:中国八大菜系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6.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解析:我国著名的绿茶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四川蒙顶、顾渚紫笋茶。
铁观音属于青茶,我们通常所喝的乌龙茶、铁观音、武夷岩茶和大红袍都属于青茶,这些茶有时又被笼统地称为乌龙茶。
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绿茶是不发酵茶。
7.日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将饮茶上升到“道”的高度,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_____。
( A ) A.隋朝抹茶B.唐煮c.宋点D.明泡8.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_______。
( c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解析:腊月三十夜的23时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时,正好交子时,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的资料,一起来看看。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蓝海舰队为代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奥蓝特为代表),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捷盟为代表)。
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我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中国茶道起源茶道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中国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
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中国茶文化的阅读答案

中国茶文化的阅读答案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卒,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
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
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
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在我国的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
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
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
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
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
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1.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但它的整个发展脉络却并不是始终与儒家思想紧密相连。
探源:剖析茶之源

5
探源篇
SEEKING CHAPTER
(一)茶文化的起源
3、贵州茶文化之源在湄潭
湄潭是贵州重要的古老茶区之一 唐代陆羽《茶经》载有:“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知县吴宗周续修《湄潭县志》地理志记述: “唐(贞观十六年)废牢州以义泉隶夷州。”1948年《贵州通志》唐代建置沿革也记到:“夷州:绥阳、凤冈、湄潭”。说明在1200多年前,湄潭已是全国主产茶区之 一。 北宋乐史(987年前后)的《太平寰宇记》载有:“夷州土产茶……”和“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 明代黄一正(1591年)辑注《事物绀珠》载:“茶类:平越茶、播州茶、永宁茶……。”当时平越州辖福泉、湄潭、余庆、瓮安等地。其中福、余、翁诸县历来产茶
01
探源:剖析茶之源
SEEKING CHAPTER
茶文化的起源 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的内涵
探源篇
SEEKING CHAPTER
(一)茶文化的起源
1、世界茶文化之源在中国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
原产地是指事物的最初来源之地,茶树原产地即茶树的最初起源之所。 中国是茶的祖国,本来是毋庸置疑,为世界公认的。然而到了19世纪初出现了关于茶树原产地的异议。 1824 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提出茶树原产地在印度。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 茶树原产地之争。国外学者中代表性的论点主要有 4 个,即中国说、印度说、无名高地说和二源论说。除主张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外,其他三种都是从 1824 年勃鲁士在印度发 现野生大茶树后才开始的,形成这些观点的唯一依据,就是中国有没有野生大茶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的地方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公元220-280 年),《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后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陆羽 在《茶经·一之源》中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称:“建茶皆乔木。”宋子安(1130~1200年)《记东溪茶树》中说:“柑 叶茶树高丈余,径七八寸”。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又据(广西通志》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 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背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可见,我国早在1700多年前就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中国是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近代以来,在全国许多省份也相继发现野生大茶树,有的甚至成片分布,这是中国为茶树原产地的历史见证。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已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有野生大 茶树。如湖北房县桥上乡千坪村海拔1100米处发现大茶树,基部围径达3.2米,树龄达千年,印证了《茶经》所载确有其事。 中国的野生大茶树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特性 有无野生大茶树,固然是确定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发现有野生茶树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1984年,陈椽先生专著《茶业通史》从茶树生长自然条 件、品种、分布及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与论证,提出中国的野生大茶树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和特性,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定论。 此外,早在1922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在《中华农学会报》第 37 期《学艺》栏发表《茶树原产地问题》文章。这是第一篇系统反驳外国某些人对茶树原产地偏见的 文章,并根据大量事实,证明茶树无疑是原产于中国的。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
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
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
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
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
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左证。
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
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
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左证。
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蓝海舰队为代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奥蓝特为代表),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捷盟为代表)。
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我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茶道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中国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
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互动发展是一部厚 重的历史。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and tea culture has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China is the country of original homeland of the tea, is also the birthplace of tea culture,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and the tea culture has a complicated history.
(二)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互动发展史 •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ese tea industry and tea culture
Tea origin center is a large areas in Yunnan-Guizhou plateau , southwestern China. The reasons base on: 1, Yunnan-Guizhou plateau of China is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of Theaceae plants 2, It’s found a lot of wild tea trees in Yunnan-Guizhou plateau. 3,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Yunnan-Guizhou plateau wild tea trees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type.
• Normally, the tea origin center general can gather rich sources of primary gene, that is to say, the tea tree keeps the primitive traits. In the process of propagation, due to the increase in vari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gene, it can form a secondary center and a second center of origin.
production area of coffee is Ethiopia, eastern Africa. Now, coffe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76 tropics countries in Latin America, Africa and Asia.
可可Cocoa
在中国,这样的茶次生中心或第二起源中心主 要是指滇西南、川南黔北毗邻区以及长江三峡 等地区。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将茶树的起源中 心以及次生中心统一起来,称中国西南地区是 茶树的原产地。
In China, such secondary center or the second center of origin of tea is mainly refers to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Yangtze River area,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In one word, people will tend to unify the origin of tea tree center and secondary center as a whole, and call the southwest China is the origin area of the tea plants.
In the primitive society in China, people mainly used to make a living by hunter-gathering. One of the "three" emperor gods in ancient China, the Yan emper , Shen Nong , discovered tea during his hunter-gatherers. So in the ancient book ―The Tea Classic‖, mentioning that: "tea was discovered by Emperor Shen Nong and then made it as a drink."
1、从世界三大软饮料作物说起 2、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互动发展史 3、茶的传播及其当今产销分布 1, The three largest beverage crops in the world 2,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ese tea industry and tea culture 3, The spread of tea and its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 中国是“茶的故乡” • China –― The Homeland of Tea‖
---龚永新
• by Professor : Gong Yongxin
讲座提纲:The lecture outline:
(中国是茶的“故乡”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二是指中国茶文明史源远流长;三是指当 今世界所有国家的产茶与饮茶均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出)
(二)茶的起源中心 The origin center of tea
茶起源中心是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区。其主要依据为: 1、中国的云贵高原是山茶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2、人们在中国的云贵高原发现大量的野生大茶树 3、科学分析,中国云贵高原野生茶树的生化特性属于原始类型。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中国西南茶籽化石以及考古、古代文献等方面的证据)
(一)神农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至前2717年) 茶的发现和茶文化的产生
(这个时期在世界史上称之为上古史,也称之为文明初步形成期)
The discovery of tea and tea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2717 – 3000B.C. )
中国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采猎为生计。“三 皇”之一的炎帝神农在采猎中发现了茶,并将茶 带入人间。于是《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 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镇沅县千家寨 万亩野生大茶树群落
千家寨上坝1号,2700岁
(三)茶次生中心(或第二起源中心)
The secondary center of tea (or second center of origin)
• 茶起源中心一般积集丰富的初级基因源,即具有 多种原始性状的茶树。在由起源中心向传播的过 程中,由于变异的增加和积累,又会形成次生中 心和第二起源中心。
可可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现主要分布在 赤道南北10º 以内较狭窄地带,主产国有加纳、 巴西、尼日利亚、科特迪亚、厄瓜多尔、多米 尼拉和马来西亚等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area of cocoa is the tropical rainforests of South America.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equator about 10 DHS within a narrow area, most of the cocoa are planted in Brazil, Ghana, Nigeria, Kurt drea ,Ecuador, More, la and Malaysia, and so on.
The world's three major crops in soft drinks , coffee, cocoa and tea ,are perennial crops, they all need about 5 years from planting time to production time. The three crops are account most for the world’s consumption, and they all contain bitter alkaloid.
从世界三大软饮料作物说起 Talk from the three largest beverage crops in the world
(所谓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 质量比)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饮料)
(一)咖啡、可可、茶coffee, cocoa and tea
世界三大软饮料作物咖啡、可可和茶都是多年生作物, 从种植到投产都需经历约5年左右的培育期,又都是 世界上消费最多的三种软饮料作物,都含有苦味的生 物碱。
二、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互动发展史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ese tea industry and tea culture
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讲茶文化离不开对茶产业的叙述,茶产业发展又是作为茶文化载体的的发展)
茶 Tea 茶原产中国,中国人发现茶并利用茶大约始于公 元 前 2737年。1753年瑞典林奈(C.Linnaeus)将 茶树定名为“Thea sinensis”,意为中国茶树。茶现 广泛分布于亚、非、美、欧、大洋洲的61个国家, 2012年世界产茶面积424.24万hm2,中国有茶园面 积233.33万hm2,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5%。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area of tea is China, it dates back to 2737 B.C. when Chinese people began to discover and use tea. In 1753, Linnaeus from Sweden entitled tea as "Thea sinensis", meaning for Chinese tea. Now, te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Asia, Africa, America, Europe, Oceania, about 61 countries. In 2012, the wolrd’s tea plantation was 4 242 400 hm2. China was 2 333 300 hm2, which took about 55% of the world’s whole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