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三)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3)《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北宋文学家。他的词开豪放之先河。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6.下面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彭德怀的印象的一项是()
A.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B.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C.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车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8.《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____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____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答案】纪实西北革命根据地
【解析】
5.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
【答案】祈祷上帝之虫
【解析】
【详解】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提到他所在的地方把螳螂称作“祈祷上帝之虫”。
A.《三峡》————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2020-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

2020-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曾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3.《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4.《关雎》和《蒹葭》都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5.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6.《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7.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二、名著阅读(一)《傅雷家书》8.(2017·贵阳)《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傅聪(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9.(2017·绥化)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傅雷家书》,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0.(天津中考改编)“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
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其中的“你”是指名著《傅雷家书》中的傅聪。
11.(襄阳中考改编)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
《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12.“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以上这些是对名著《傅雷家书》的评价。
1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专题复习(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期末专题复习(三)[见学生用书P5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__军事__家、思想家、诗人和__书法__家。
2.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__背景__和__结语__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__主体__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揭示的主题,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3.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摄影中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__最具有价值__、__最生动感人__、__最富有特征__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4.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重要性递减__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后面。
5.鲁迅,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__彷徨__》《__呐喊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藤野先生》选自《__朝花夕拾__》。
6.朱德,字__玉阶__,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革命__家、政治家、__军事__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7.茨威格,__奥地利__(国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并且翻译作品。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作品有《成功的秘诀》《月光小巷》《__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__》《象棋的故事》《__三作家__》等。
8.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中考语文知识与积累 _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课件 (共57张PPT)

6.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 7.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 、成语与歇后语等。 8.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1. 完成下列表格。(3分)
(1)《五柳先生传》 (2)宋代 (3)罗贯中
2.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A)(3分)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 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 沾湿,以此夸能。
6. 名著阅读(7分) ●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品 (1)以下是某班的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4 分)
①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他们往往是穿插出现 ,较难理清。集中阅读有关吴用的相关章回内容,可以帮 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② 小说常见的是用第三人称写,《简·爱》却采用第一人称的 写法。这样写,一方面便于作者抒发情感,使小说亲切可 感,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让读者从开篇到结尾都用简· 爱的眼睛看,用简·爱的感觉去感受,更易走进她的内心世 界。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 ,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
C.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 ,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 :真乃一时胜会。
D.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 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 延,保操前行。 【解析】A.本句出自《观潮》,作者是宋代的周密;B.本 句出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C.本句出自 《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D.本句出自《三国 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③《童年》是翻译作品,有条件的可以与多种译文以及原 著比较阅读,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拓 展阅读其他两部作品;《傅雷家书》的作者是翻译家,在 家书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 拓展阅读这本书。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专项提分卷(三)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

专项提分卷(三)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满分:30分考试时间:30分)一、文学常识1.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C)(3分)A.章回体小说指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
每一回的故事情节都较为完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承上启下。
B.《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C.在乡试中中举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D.《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解析:C.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
)2.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C)(3分)A.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关公,即《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字云长。
“关公”是对他的尊称。
中国传统戏曲中,关羽脸谱为红色,表示忠勇。
C.《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吴承恩,明末清初小说家。
绰号白日鼠的人是白胜。
D.《闲情偶寄》是一部笔记体杂著,内容涉及戏曲创作演出、饮食、家居、园艺、养生、保健等方面。
作者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号笠翁。
(解析:C.《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3.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D)(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C.《左传》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很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
(解析:D.《战国策》是西汉末刘向整理编辑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4.文化积累——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和范仲淹一起都列属于“唐宋八大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印度(国籍)作家、诗人。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6.《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西游记》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孙悟空的兵器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名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护送唐僧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姑娘、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
3.《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后因打碎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做水怪。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的是太上老君。
专题0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学生版)

专题03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B.《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观音菩萨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
C.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被提及。
D.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B.《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进行论述,立论就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燕子来时新社”表明春燕来时正是春社时分,一般在立春之后,清明之前。
D.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济南”“秀气”分别是名词、动词。
B.《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秋思”是题目。
C.《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散文集,《五猖会》是其中一篇文章。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二、名著阅读4.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曾说:“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
”请结合本书具体内容,任选王教授观点中的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专项训练(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卷(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B.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消息,主要介绍的是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吕伟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B.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野望》是一首五言律诗。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这首诗以“行”字为线索来写。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该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
艾芙·居里,曾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B.《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青年时期出蜀游览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D.新闻特写是指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
D.《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5.下列有关名著或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描述性很强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复习(三)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一篇新闻可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
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
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4.《三峡》作者,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著有《》。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字,号,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代文学家,词开一派,与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
6.李白,字,号,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与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传世。
7.王维,字,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之称。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合称“王孟”。
有《》等传世。
8.《钱塘湖春行》作者,字,号,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其诗早年与齐名,二人并称“元白”;晚年又与齐名,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琵琶行》等。
9.《背影》作者,字,江苏扬州人,家、、。
10.《苏州园林》作者,原名,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有童话故事《》以及长篇小说《》。
11.《〈孟子〉二章》的作者,名,字,是继孔子之后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
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 )人,西汉(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
名潜,字元亮。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14.杜甫,字,自号,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常被称为“”。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
15.《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朝著名诗人,和并称“”。
16.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名著阅读
(一)《红星照耀中国》
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
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4.1937年,美国作家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一经问世,立即轰动世界,畅销海内外,并多次翻译再版。
从此,西方人才开始了解的真实生活。
5.《》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6.苏维埃政府实行的对农民最有意义的四项举措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8.名著阅读。
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
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
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
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
(1)上面文段选自作品《》,文中的“我”指的是。
(2)选取这部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9.名著阅读。
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这次“罢课”胜利了。
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
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
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
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1)选段主要写的是
(2)这段文字语言幽默风趣,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从中可以看出童年的毛泽东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昆虫记》
1.《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被誉为( )
A.昆虫界的荷马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2.《昆虫记》曾获得( )
A.普利策奖B.诺贝尔奖提名
C.安徒生奖D.诺贝尔奖
3.《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属于书中的动物的一项是( )
A.象鼻虫、蟋蟀B.蜘蛛、蜜蜂
C.螳螂、蝎子D.骆驼、恐龙
4.《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作者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只能在阳光下活5个多星期;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
5.《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
他还称赞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们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6.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全书充满了
7.名著阅读。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A】,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
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A】指的是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的特点。
8.名著阅读。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快看啊!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
它剥下开有黄花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带走了。
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
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
此段文字选自法布尔的《》,主要讲述的是。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
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
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A变成了孤老。
【乙】B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就是它那种非常奇怪的窠巢。
但是,知道这种小昆虫的人却是很少的。
甚至有的时候,它们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炉的旁边,但是,这户人家竟然都对这个小邻居一无所知。
(1)选段中的A、B所指的两种昆虫分别是、。
(2)【甲】段中A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3)【乙】段中为什么对于B这个小邻居,这户人家竟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