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考点(完整)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考点(完整)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考点(完整)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的对象是语言2.语言研究的三大发源地: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一罗马3.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也叫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4.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为现代语言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的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是人的大脑对于客观事实的反映,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①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离不开语言。

②思维和语言不是相同的东西。

思维:太阳晒小王;语言:小王晒太阳③同一思维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④思维要符合逻辑,语言要符合语法,但语法未必符合逻辑。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

2.语言和言语的关系:①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特殊(个别) 的关系。

语言通过言语反映出它的存在。

②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是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言语)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③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言语是个人行为。

3.符号的基本性质: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4.语言符号用人类发出的声音作为自己的形式,是音和义的结合体。

5.能指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即形式,如汉语中的语音和汉字。

所指是指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即:能指=形式;所指=意义内容6.语言符号的性质:①任意性:语言符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②强制性: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最初的语言学是是为了给遗留下来的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古典文献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

这时候的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比方:粤方言中读"人〞,读作[zen],新会话读作[ngæ n],开平话有的读作[ngæn] 、[ngin],台山话读作[ngin],闽南话读作[n^ng],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2〕线条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在时间上呈线性排列。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按时间顺序出现,形成延续的线性序列,绝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说出两个符号。

如:"庄〞的语音形式就是由zh-u-a-ng四个音素依次出现而形成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构造关系。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构造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可以前后连接起来的横向关系。

〔2〕聚合关系是指同一构造内一样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纵向关系。

即在语言的组合构造的*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一样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

〔3〕不仅各级语言符号处在这两种根本的关系之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同样也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

4、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上下,取决于发音体〔人的发音体是声带〕的振动频率。

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

对于语音而言,就是由发音时用力的大小决定的。

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语调、轻重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长短音、轻音。

如英语中的pool[pu:l]〔水池〕与pull[pul]〔拖、拉〕。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doc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doc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结构主义)。

也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3、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4、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

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5、乔姆斯基: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代表作《句法结构》(1957年),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6、马尔丁内:法国语言学家,他提出了双层切分的概念。

7、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30至5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形式化描写,不考虑语境因素。

主要有4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学派和伦敦学派。

8、生成语言学: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其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

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二、辨析题(辨析下列每组两个概念的异同点)1、语文和语文学同:都是研究语言的异: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学是给古代经典作注释,研究古代书而语,是经学的附庸。

2、语言和言语同:语言和言语都是语言现象。

异:语言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所说的总和,是个人的,暂时的。

3、共时和历时同:都是研究语言的时角,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共时体现历时,历时是共时的不同表现。

异:语言的不同吋期的先后变化属于历吋问题,语言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变化局于共时问题。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导言部分1.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现代语言学的标志著作。

3.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30至5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

4.生成语言学: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其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

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5.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共时:研究相对静止的状态——横向研究历时:探索语言在不同阶段的演变——纵向研究同:都是研究语言的时角,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共时体现历时,历时是共时的不同表现。

异:语言的不同时期的先后变化属于历时问题,语言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变化属于共时问题。

6.历史比较语言学:对不同语言或同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做比较研究,拟构语言的原始基础形式,确定语言间的亲缘关系,以展现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语言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文字是第二性,辅助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2.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语言功能是由左半球控制的。

3.运用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编码、发出、传递、接受、译码阶段。

4.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

5.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索绪尔提出的,言语不稳定,语言是稳定的。

7.语言是符号系统,是最重要最典型的符号,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约定,无必然联系。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印)8.音————义————心理现实————客观现实语言符号指称反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附答案(完整)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附答案(完整)

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语言。

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语言科学诞生2、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

比如books的s发成/s/,可是dogs的s却变成了/z/,这是因为dogs其中的/g/是浊音,/s/受/g/的影响也变成了浊音z//。

(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土改”念成“涂改”(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

“我们”常发成/wom/,“豆腐”/toufu/说成/touf/(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3、舌面元音舌位图4、辅音表5、语素的分类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6、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有:(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

(2)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

(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

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7、义素即义位的语义构成成分,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比如男人的义素可以分析为:人,男性,成人。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导言一、填空题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言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二、判断题1.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具体语言学的任务。

(错)2.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大部分语言的研究还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

(对)三、名词解释1.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本质。

探究人类语言内部结构的共性及普遍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2.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纂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及其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3.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一、填空题1.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上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

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

二、判断1.从理论上来说,句子的长度是可以无限的。

(对)2.语言是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3.文字始终是从属于语言的。

(错)4.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对)5.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对)6.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错)7.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8.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9.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对)10.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纲要一、填空题(1x15=15分)二、单选题(10分)三、判断题(15分)四、国际音标(10分)(21<辅>+8<元>)五、简答题(定义、举例、分析、比较)(5x6=30分)六、分析题(2x10=20分)导言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文学分为文字、音韵、语法和词汇)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4、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标志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6、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语汇(词汇)等几个子系统。

7、古代汉语——历时语言学;现代汉语——共时语言学8、《语言学纲要》是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师口语》等属于应用语言学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1)传递信息的形式:文字、旗语、信号灯、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2、人际互动功能(说话者传递信息表达主观情感、态度或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了解)1、大脑左半球(左脑)控制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2、大脑右半球(右脑)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聋哑人是有思维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1)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Eg:烽火戏诸侯、电梯的着火铃(2)包括:形式与意义两个方面2、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性,通过对比、归纳,用有限的一套音位构建出一种语言的音位系统。又一种很不全面的说 法,但是可能比较直接,语音更偏重于实验,而音系则更注重理论。 1.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1)音素: 1)语音中最小的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 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3)英语共有 48 个音素,其中元音 20 个,辅音 28 个。英语辅音和元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就 相当于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记录英语音素的符号叫做音标。 (2)音位: 1)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 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2)是语言中能表示语义的单位。 2.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1)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 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 (2)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 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二)从声学看语音 1.语音四要素: (1)音高: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音的高低是 由振动频率决定的,两者成正相关关系:频率(即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高则音"高 ",反之则"低"。(2)音强:是指声音信号中主音调的强弱程度,是判别乐音的基础。声音 的强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其常用单位为“分贝(db)”。 (3)音长: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持续久, 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4)音质:音质是指不同的声音的频率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 (三)从发声生理看语音 1.发音器官(P52):肺、喉头和声带、又腔、鼻腔、咽腔 2.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 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又腔时畅通无阻。发辅音的时候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造成阻 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纲要重点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给出句子,判断属于哪一个?)P71.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信息的传递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基本交流方式。

通过星系的交流,人们才可以在社会中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更好地分工协作。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与符号(符号的性质与特征、征候)P221.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2.符号:就是用甲事物简单地来代表乙事物。

符号都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组成,如:形式:红灯红绿灯(符号)意义:禁止通行3.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

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邪教或者投宿的人家。

二、语言符号的层级系统(哪几层,哪几级?)P28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语言的系统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很复杂,语言学家在不断地探索。

多数学者的看法可以概括成: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这里先讲语言的分层情况。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

音系层:音位(几十个)→音节→音步→…语调段语法层:语素(几千个)→词→词组/短语→小句→句子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P30语言链条上由符号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下来,换上另一个环节,组成新的链条。

例如:我看书他看书小王买书老师写文章人们欢呼胜利………………所以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

1、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是一种横向的结构关系,它存在于实际的话语中。

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如:“红”和“花”两个符号可以组成“红花”和“花红”两个不同的结构。

2、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是纵向的类聚关系,它存在于我们大脑中。

比如:红花蓝光白线紫旗香脸蛋小房子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成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四、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P32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质的区别:1. 任意性:任意性是符号最重要的特征。

例P342. 单位的明晰性:人类说出来的话是有界限清晰的单位的。

3. 结构的二层性: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音系层和符号层,两个层面上都有大小不同的单位。

4. 能产性:语言的能产性,也称创造性或开放性,是指人们总是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的组合创造出新的话语来。

5. 传授性: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

6. 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一、元音P55-57(8个基本元音、图)元音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器官阻碍而发出的音。

(1)元音的分类①按舌位高低分:高、半高、中、半低、低②按舌位前后分:前、央、后③按唇形圆展分:圆唇、不圆唇(2)元音舌位图(八个基本元音)(3)汉语普通话的元音音素(10个)二、辅音P57-63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

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1)辅音的分类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声道内受到阻碍的部位叫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冲破阻碍的方法叫发音方法。

①按发音方法分:送气音—不送气音;清辅音—浊辅音;鼻音—口音;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②按发音部位分: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叶舌;舌面前;舌面中;舌面后;小舌音;半元音(2)辅音表(P61)(3)汉语普通话的辅音音素(22个)三、.对立和互补P64(1)音位是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英语sport、但在普通话里,“补”[pu]和“谱”[p‘u]注意:音位本身并不表示任何意义,但却能区别两个词的不同意义。

音位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

(2)、音位和音素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①二者的划分角度不同②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3)、对立和互补是划分音位的重要原则。

①对立原则分立音位如[pin]用[b]、[t]、[d]等音素替换[p],可得到bin(仓)、tin(罐头)、din(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

②互补原则归并音位所谓互补,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而是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中。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如果不能起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这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普通话里的“哀”、“安”、“啊”、“加”、“熬”、“昂”六个词的语音形式,用汉语拼音方案写出来是这样的:哀安啊加熬昂ai an a ia ao ang。

实际上六个音素中的“a”,有三个不同的“a”,“哀”“安”中的“a”是前的“a”,“啊”“加”中[a]是央[A],“熬”、“昂”中的“a”是后[α]。

三个“a”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是互相补充的,不会有对立现象。

注意:处于互补关系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语音上相差太远,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音,那么几个音素即使是互补的,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四、音位和音位变体P66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Allophones)。

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1)条件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样,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条件变体。

英语里的[p]、[p‘]处于互补关系当中,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

这个音位写成/p/或者写成/p‘/都无不可,不过一般总是选择比较常用的音标,写作/p/。

这个/p/就包含[p]和[p‘]两个变体。

再如普通话里:[]:出现在“z”、“c”、“s”之后:资、次、思;[]:出现在“zh”、“ch”、“sh”、“r”之后:知、吃、诗、日。

[i]:出现在除“z”、“c”、“s”和“zh”、“ch”、“sh”、“r”以外的其他位置:你、提、记。

因此可把它们归入同一个/i/音位。

哀i爸b高g o安n啊昂ng [a][A][]同理,我们可以把普通话里的[a][A][ɑ]归成音位/a/(2)、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可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各音素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把它们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

如:西南方言里的[n]和[l]可自由变读,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

注意: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和成员的关系。

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概括出来抽象的语音类别,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或具体代表。

五、区别特征P691.区别特征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例如:[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p‘]双唇送气清塞音==> /p‘/[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i/[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2.区别特征的确立①标准问题a以发音的生理特征为标准(发音方法、发音部位)b以物理声学特征为标准(共振峰、冲直条等)②方法问题二元偶分法(送气/不送气,圆唇/不圆唇等)③汉语普通话音位的区别特征清/浊/s/--/z/塞/擦/k/--/x/送气/不送气/p/--/p‘/鼻音/口音/n/--/l/ (/a/--/a/)唇音/舌音/p/--/t/舌尖/舌面/ts/--/t ɕ / / ɿ /--/i/前/后/y/--/u/ /s/--/ş/ /ɕ /--/x/高/低/u/--/o/圆/展/y/--/i/3.怎样作区别特征矩阵图①把要分析的音位和所有的区别特征分纵行和横行排列;②让每一个音位都对区别特征作出选择。

+表示具有斜线前的特征;-表示具有斜线后的特征;±表示斜线前、后的特征兼而有之;□表示不具有斜线前、后的特征;六、语流音变P75(强化、弱化例子)☆1、弱化在语流中,有些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叫做弱化。

如:汉语的轻音(声)就是弱化音节,其中的元音往往发生变化。

如“木头”/mu t‘ou/弱化成/mu t‘o/,把韵尾“u”弱化了。

“妈妈”/ma m/。

弱化的音往往会进一步脱落。

如北京话的“你们”/ni m n/常发成/nim/,“豆腐”/toufu/说成/touf/。

别的原因也可能引起语音的脱落。

英语中有较多语音脱落现象,如:I am——I’m;She is——She’s;I shall——I’ll;I have been ——I’ve been。

英语的所谓“失去爆破”的现象也是一种脱落,如fast train(快车)、great deal(许多)、white goose(白鹅)里形容词的“t”常常不发声”。

2、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原来没有的音,这种现象叫增音。

普通话中的语气词“啊”跟前面音节连读时,会增加一个和音节尾音同部位的辅音。

如:忙啊mangnga谁啊shuiya(呀)(实际是i)难啊nanna(哪)好啊haowa(哇)(实际是u)英语冠词a用在元音之前要变成an,如an apple(一个苹果)。

第四章语法一、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P8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显性的)。

①语法的组合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

②语法的聚合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