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相册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文字稿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俗称地动。
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
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
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
其中,绝
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
一般情况下,5级
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
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防震减灾安全小报手抄报(内容可编辑)

抗震设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
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
合”。
工程性措施叫做工程抗震设防,包括三个组成部
分。
(1)准备好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和物资;
(2)大力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办法;
(3)安排好危险地带或危险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撤
离;
(4)建立报警系统和实施通讯保障;
(5)加强交通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主要的解
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
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
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
恢复重建,以及监督
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修订后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
检测方法
地震孕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
学、大地测量学、气象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
常现象。
由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地
震前兆也是丰富多样的。
经过整理和研究,可将这些异常归
为10大类: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地磁、地电、重
力、水文、地球化学、
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
应力应变、气象异常、宏观前兆。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和资料-互联网类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和资料-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手抄报主题:防震减灾2、资料来源:互联网3、内容要求:准确、丰富、易懂4、设计要求:布局合理、美观5、提交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审核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版权归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协议背景为了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制作一份关于防震减灾的手抄报,本协议旨在明确手抄报的内容、资料来源、设计要求等相关事项。
111 手抄报主题手抄报的主题为“防震减灾”,所有内容和资料应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112 资料来源手抄报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但应确保所获取的资料准确、权威、合法。
在引用互联网资料时,需注明来源网址,以便审核和追溯。
12 内容要求121 科学性手抄报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包括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测和预警、地震时的应急避险方法、震后的自救与互救等方面的知识。
所引用的数据和案例应真实可靠,避免传播错误或未经证实的信息。
122 全面性内容应全面涵盖防震减灾的各个方面,不仅要介绍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还要包括地震前的预防准备和地震后的恢复重建等内容。
123 易懂性手抄报的内容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术语和句子,以便不同年龄段和文化水平的读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
124 创新性鼓励在内容中融入一些创新的元素,如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案例分析或有趣的互动环节,以增加手抄报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13 设计要求131 布局合理手抄报的布局应合理,各板块之间比例协调,层次分明。
标题应醒目突出,文字排版整齐美观,图片与文字搭配得当,避免出现过于拥挤或空旷的情况。
132 色彩搭配色彩运用应协调统一,既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又不能过于花哨刺眼。
可以根据手抄报的主题和内容,选择适合的主色调,并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渐变来增强视觉效果。
防震减灾手抄报

防震减灾手抄报防震减灾手抄报:什么是地震?地球,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5.12防震减灾手抄报

5.12防震减灾手抄报类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制定了一系列对付地震的战略战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就是地震对策。
简言之,就是对付地震的办法和措施,也就是地震来了怎么办。
整理了“防震减灾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扩展阅读:地震前兆一定义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
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
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
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宏观异常。
小震大震大地震前多有小地震发生,不仅次数逐渐增多,而且震级逐渐增大,然后出现一个相对的平静期,大地震常常发生在这个平静期后小震活动次数增加之时。
用小震报大震是我国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
然而,以“小震闹”作为“大震到”的根据,理由不是十分充分的。
事实表明,至少存在三种情况:①小震闹大震到。
②小震不闹大震也不到。
③小震闹大震没有到。
利用小地震活动的频度、分布及活动序列特征预报地震,是地震分析预报的一种方法,在当前的情况下,依震报震还是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
震前异常二动物异常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
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总之,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不安、活动反常、不吃食、不进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防震减灾常识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第一为了您和自己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下面。
第二,摇晃的时候立即关火。
第三,不要慌张向户外跑。
第四,把门打开。
第五,户外的场合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
第六,在百货公司和剧场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第七,汽车要靠路边停车。
第八,千万要注意山崖落石。
第九,避难的时候要徒步,携带的物品在最少的限度。
第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
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
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
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2020年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

2020年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且我国地震发生频繁。
制作手抄报,唤醒人们对防震的警觉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年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欢迎阅读参考!2020年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12020年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22020年防震减灾手抄报一等奖3防震减灾小常识一、防灾应配备的物品——地震应急包地震应急包是在预防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后,提供用于维持生命的食物、饮水、药品及简单的生活和求救必须品的应急包。
一般内含:急救干粮、水、超薄保温雨衣、冬季保暖衣物、塑料袋、防灾兜帽、优质手套、多功能应急手电、应急求救哨、少量现金、证件、常用药品及钳子、改锥等自救必需品。
平时准备好,每天入睡前将应急包放在床头,以便随时疏散。
二、避震要点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三、地震自救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
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地震手抄报最新优秀5张

地震手抄报最新优秀5张那一刻,天崩地裂,地动山摇,那里在一瞬间变成了地狱,数以万计的生命被地震这一恶魔所摧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震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地震手抄报1还记得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那些人民带来的损失很大,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有的人的房子倒了,就像垃圾堆里的垃圾,有的人的亲人死了,还有的人睡在马路上,那时不明白有多少人被压在了倒掉的房子底下,血流了一大堆。
我从电视上看见那里几乎没有房子,仅有帐篷,并且,我还数不清楚有多少顶帐篷呢!我听俞教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在救援人员来救的时候已经死了,可是她肚子下头的宝宝没有死,宝宝用毛毯裹着,毛毯上有一个手机,拿手机上打着几个字:妈妈永远爱你!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感人,并且是真的。
有好几座学校靠着山,地震一来,山上的大石头就会滚下来,导致房子倒掉,那些学生就会被压在房子底下了。
我从俞教师给我们看的照片里,我看见有好几条路被地震给震开了,一条路就变成了两条路了。
地震好了以后,过两三天来一次余震、过两三天来一次余震,我猜死的人应当有一万位吧。
我想:我要在9月1日爱心捐款的活动里多捐点书,应为一本小小的书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可对灾区的小朋友们就很重要,他们能多拿一本就能够多一点知识,我要献出我的爱心,让灾区的小朋友们重建家园。
今后我要多帮忙别人,给别人欢乐,同时,我也会很欢乐的。
地震手抄报213日那天早晨,我到了学校里,看见初二的同学们都在议论,我隐隐约约听到“汶川”还有“地震”什么的。
我们班主任蔡教师走进我们的班级说:“同学们,昨日在汶川发生了一件特大的事件,7.8级的大地震。
”坐我前面的同学说:“嗯,昨日的确发生了大地震,死了许多人。
”“那你今日早上还那么嘻皮笑脸的。
”我接过他的话讲,“喔,就是就是。
”一些同学也随即严肃起来。
这两天中午,学校里都会放新闻联播给我们看,我看见那些被埋在废墟里的人们向外面伸出一只只求救的手,看见人们救出埋在教学楼下的初中生和小学生们,还看见遇难者的尸体被人们抱出来,真是惨不忍睹啊!蔡教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事情:一位学生被压在了废墟下头,他叫着:“叔叔救我!叔叔快救我!”可是好多人就是搬不开上头压着的一块板,无能为力,最终,那几位叔叔都站在旁边落泪……当教师讲完后,全班同学沉寂了许久,想到灾区人民怎样会这么苦这么可怜,我们都感到自我真是太幸福了……蔡教师还告诉我们,这两天里他给灾区人民献血了,我们都给了蔡教师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