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合集下载

初高中化学教学怎样衔接1000字

初高中化学教学怎样衔接1000字

初高中化学教学怎样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逐步理解和掌
握化学基础知识,到高中阶段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的过程。

具体来说,衔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初中化学教学中所学的基础化学知识,如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内容,应该在高中化学学习
中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和深化,使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2.实验技能的提高:初中化学实验主要以必要的基础实验为主,而高中化学实验则需要更高阶的实验技能。

因此,初中化学课程中
的实验宜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认识实验设备和实验规程为主,
而高中化学实验则更应强调实验设计、实验前后分析和实验报告写
作等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法的转变: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以讲授为
主体,而高中化学需要更多地采取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和研究式
学习等教学方法,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学科内容的更新:高中化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内容比初中
更多、更深,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等,涉及的概念、理论和技能与初中化学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转变观念、学
习新的知识内容和实验技能。

五、学科思维模式的更新:初中化学以基础知识为主导,高中
化学思维模式更为独立和科学,需要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推理的
能力,重视实验设计和论证,旨在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化学科学发
展的前沿。

总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一种不断推进知识落地,促进化学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只有逐步深化化学学科思维模式,跨越化学学科领域的界限,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化学探究者和创新者,从而最终实现化学学科的强劲发展。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随着学生升入高中化学阶段,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学习挑战。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过渡,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恢复和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首先需要针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恢复。

这些知识包括基本的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化学键和分子构成等等。

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如复习课程、化学实验、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等,使学生重新了解初中化学知识。

2. 强化化学概念的建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概念将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必须建立和强化基本的化学概念,例如元素、化合物、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等。

同时需要重点突出新概念,例如电子结构、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热力学等,并给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和资源,帮助他们建立更深入的理解。

3. 通过案例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能够应用概念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衔接过渡阶段,需要利用案例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化学现象的发生原因和成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问题解决的技能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系列问题解决技能。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包括学生的思考和推理技能,以及解决量化和非量化问题的技能。

5. 课堂互动及师生关系建立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和讨论中,建立师生互动的良好关系。

这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对知识和概念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总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需要在进行初中化学知识恢复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概念建立、实验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课堂互动及师生关系建立。

采取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为未来的化学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浅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长期以来,高中化学教学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原本自然科学成绩不错的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难以适应,化学成绩急剧下降;由于教材的改动,课时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感觉到化学这门学科难教。

初、高中化学教学既有阶段性,又有连贯性,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对缩短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的适应期,减少学习的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1.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存在差距。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化学知识、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仅仅要求学生“知其然”。

高中化学教育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学习主题是突出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科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

高中知识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教与学不协调。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在思维训练上跨度小,并且由于中考化学知识要求简单,在学习上养成“记忆重于理解”的习惯。

学生有时会要求教师把化学方程式罗列出来,然后他们一记了事。

因此,就出现一大批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更不用说形成知识体系和培养应有的能力。

而高中化学除形象思维外,还要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即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要求高,导致教与学的不协调。

3.学生心理变化引起的不适应。

笔者在省级重点中学任教,学生在初中时都是各自学校的最强者。

刚跨入高中,他们信心十足、学习积极性很高,都有把高中各科目学好的愿望。

(完整)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完整)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完整)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概述初中和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顺利过渡和衔接初中和高中化学的研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简单的教学策略。

重要性顺利衔接初高中化学研究对学生的研究进程至关重要。

初中的化学教学内容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的培养,而高中的化学教学内容则更加深入和复杂。

如果学生在初中就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熟悉高中化学的研究方法和要求,那么他们在高中阶段的研究将更加轻松和流畅。

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简单策略:1. 温故知新: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相关知识点,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帮助他们重新理解和巩固这些知识。

2. 探究研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中化学的概念和原理。

3. 任务导向:设计一些与高中化学相关的任务,帮助学生自主研究和掌握新知识。

任务可以包括研究报告、小组讨论或问题解决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4. 强化基础: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及时复和强化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专门的复任务或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巩固初中知识,为高中阶段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是确保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研究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高中化学的研究内容,并为他们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中学课改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来完善:
一、强化高中化学原理的训练。

中学生要深入了解化学原理,把初中
所学的化学知识理论化、实践化,熟悉并使用高中化学中的实验技术、数学解题技巧及实验报告写作技巧。

二、加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学习。

在这部分,学生要学习基
础化学知识,学习按主题分类的元素特性、组成及运动规律、常用反
应特性等,熟悉表格、平衡计算,并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三、注重实验室与课堂的结合。

学校可以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实践
教学,系统地进行课程安排,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加强初高中的衔接。

四、加大计算机的应用力度。

初高中联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计算
机程序设计、建模模拟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增加科技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高中化学衔接技巧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技巧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技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初中和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差异;
2. 掌握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
1. 初中化学知识回顾;
2. 高中化学知识概述;
3. 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

教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并谈谈初中和高中学习化学的不同之处。

2. 知识梳理:概述高中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强调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衔接。

3. 练习:设计一些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
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技巧,并尝试应用
到实际学习中。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初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衔接技巧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提供相关的初高中化学知识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
1. 考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测试题,考查学生对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技巧
的掌握情况;
2. 讨论:开展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对学生掌握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反馈;
2.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

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教海新探2019・04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衙接□海南省僵州市思源高级中学曾惠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三年级的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浓厚,也有可观的学习效果,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高一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对化学的学习感到吃力。

化学成绩提不上来,给学生带来了困惑。

其主要因素在于教师处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不当。

高一年级,是初、高中化学衔接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要求1•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要求。

初中化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学科体现基础性,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能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

对化学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了解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能够更理智。

初中化学是入门的学科,以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究实验,学习化学的能力。

在化学学习中,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与技能。

2.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提升,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提(上接第21页)三、利用有效的方法、策略和手段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山区少数民族的孩子都能歌善舞,喜欢画画,擅长体育。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比如学习《咏柳》时先让学生画出刚刚发芽的柳树的样子,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古诗,根据理解对画面进行修改,还要着上颜色。

作者为什么要说“碧玉”?“万条”又是指些什么?为什么不是长出绿叶而是裁出?你最喜欢哪句话?说一说你看到这幅画面时的感受?这幅画面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谈谈你的看法?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也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好教学 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做好知
识 的 承继 和 衔 接 。

的前提下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的复习方法 ,对学生存在 的知识漏 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 ,通过 对 知识 的再 理解 、再挖 掘 、再 提

做 好 教 学 观 念 的衔 接 ,准
确把握初、高 中化学教学 目标及要
结合高一 的化学 内容 ,以专题形式 复习整理 已有 的知识 ,使初 、高中
化学中相关 的知识 内容有机地融为

体 。例如 实验室制取常 见气体 。
初中已学过 0 、H 、C : O 气体的实 验室制法 ,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 式 ,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 。高一年
级要结合 C: C、S H 等气 1 、H 1 O 、N 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 ; ) ( 反 至
也需 要 知 识 基 础 ,在 有 限的 时 间 空
化学课 开始时 ,用适 当时间集中 中化学不再重复讲 ,但 与高 中化学
复习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 ,高 密切 相关 的 知识 内容 。例 如 :氧
新课程提 出的五个学习主题 ( 科学 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 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 社会发展 )表明教学 的内容贴近学 生 E常生活实际 ,遵循从感性熟悉 t 上升到理性熟悉 的规 律 ,易理解 、
能 、简单化学计算及 化学在生 活 、
生产及 国防的某些应用 ,其知识层 次则以要求学生 “ 知其然 ”为 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 上实施 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化
学知识 逐 渐 向系统 化 、理论 化靠
近 ,对 所 学 习 的化 学 知 识 有 相 当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衔接化学 离子反应1.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是酸B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单质不属于此范畴C .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D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2.下列物质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 .H 2和O 2反应生成水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 .KClO 3 (固体)和MnO 2 (固体)混合加热制O 2D .NaOH 溶液和K 2SO 4溶液混合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 .KCl K ++Cl ―B .NH 3·H 2O4NH ++OH - C .CH 3COOH CH 3COO -+H + D .HClH ++Cl ―4.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 A .复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离子反应5.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 32-+Ba 2+= BaCO 3↓表示的有A .BaCl 2与K 2CO 3溶液反应B .CO 2与Ba(OH)2溶液反应C .Ba(NO 3)2与Na 2CO 3溶液反应D .Ba(OH)2与NaHCO 3溶液反应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 +、SO -24和Cl ―,其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OH ― B .Ba 2+ C .NH 4+ D .Ag +7.某溶液中含有NH 4+、Mg 2+、Fe 2+、A13+和SO 42—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碘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有A .4种B .3种C .2种D .1种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 3 + 2H + = Ca 2+ + CO 2↑ + H 2OB .氯化镁溶液和氨水混合:Mg 2+ + 2OH - = Mg(OH)2C .铁与稀硝酸反应:Fe +2H + = Fe 2++H 2↑D .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Al +3Ag + = Al 3++3Ag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 +、H +、24SO -、OH ― B .Na +、H +、23CO -、Cl - C .Na +、Ca 2+、3NO -、23CO - D .Na +、K +、Cl ―、24SO -10.(6分)某溶液中只含有Na 2SO 4、Na 2CO 3和NaCl 三种溶质。

欲证明其中SO 42-、CO 32-、Cl - 三种阴离子确实存在,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结论 1、向盛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 。

有气泡产生证明有 。

2、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有 。

3、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有 。

11.(8分)A 、B 、C 、D 为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 2+、Ag +、Na +、 Cu 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NO 3-、SO 42-、Cl -、CO 32-中的某一种。

(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 盐的溶液呈蓝色;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B 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 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1)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足量盐酸与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 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2分)I .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氯化氢气体。

(1)其中能导电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今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K+浓度是0.2mol•L-1,SO42-的浓度是0.7mol•L-1。

(4)则 Al3+物质的量浓度应等于。

Ⅲ.根据反应8NH3+3Cl2→ 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5)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6)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7)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IV.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2CO3、NaNO3、KCl、BaSO4、CuSO4。

按下列步骤实验: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在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8)一定存在的物质是;(9)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10)可能存在的物质是;13.(1)实验室里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取一定量的浓盐酸使其与二氧化锰发生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③实验室备用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 g·cm-3,为使用方便,请计算出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 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1。

(2)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1 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

①合金中镁的质量g。

②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1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选项A不正确;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单质不属于此范畴,选项B正确;不溶的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导电,选项C不正确;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是电解质,选项D不正确。

考点:物质的分类及判断2.B【解析】试题分析:A.H2和O2反应生成水发生的是分子之间的反应,错误;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也是离子反应,正确。

C.KClO3 (固体)和MnO2 (固体)混合加热制O2,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错误;D.NaOH溶液和K2SO4溶液混合,不能发生任何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分类的知识。

3.C【解析】试题分析:A.KCl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正确;B.NH3·H2O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正确;C.CH3COOH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应用,不正确;D.HCl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考点: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4.A【解析】试题分析: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如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2H2S+O2=2H2O+S↓,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离子反应,如2H2SO3+O2 =2H2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2SO3+O2 =2SO42-+4H+,由于氧气有强的氧化性,因此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选项是A。

考点:考查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分类判断的知识。

5.AC【解析】试题分析:A.BaCl2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钾,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 BaCO3↓,A正确;B.CO2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2+2OH-=H2O+BaCO3↓,B错误;C.Ba(NO3)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 BaCO3↓,C正确;D.Ba(OH)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或者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Ba2+= BaCO3↓表示,D错误,答案选A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判断6.C【解析】试题分析: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和Cl―,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氢氧根、钡离子和银离子,因此其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铵根,答案选C。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7.C【解析】试题分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的铵根离子、镁离子、亚铁离子、硫酸根都反应,分别生成气体或沉淀,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加热情况下,氢氧化亚铁变成氢氧化铁,加入过量的氢碘酸,偏铝酸根离子反应回到铝离子,氢氧化镁反应回到镁离子,氢氧化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以减少的离子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C 。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8.D【解析】试题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分,选项A 不正确;NH 3•H 2O 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分,选项B 不正确;硝酸有强氧化性,金属与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选项C 不正确;Al 比Ag 活泼,可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选项D 正确。

考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9.D【解析】试题分析:A . H +、OH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 . H +、23CO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 .Ca 2+、23CO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 .Na +、K +、Cl ―、24SO -四种离子互不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

10.(1)HNO 3,CO 32-;(2)Ba(NO 3)2,SO 42-;(3)AgNO 3,Cl -。

【解析】试题分析:(1)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说明加入的是酸,但要防止对其他离子的干扰,加入的是硝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的离子是CO 32-;(2)验证SO 42-用Ba 2+,验证Cl -用Ag +,但是Ag +也和SO 42-反应生成沉淀,故先验证SO 42-,防止其他的干扰,应加入Ba(NO 3)2,用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 42-;(3)根据(2)的分析,此步骤应加入AgNO 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 -。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

11.(1)BaCl 2 (2分) AgNO 3 (2分)(2)CO 32—+2H +===CO 2↑+H 2O (2分)(3)Cu 2++SO 42—+Ba 2++2OH -===BaSO 4↓+Cu(OH)2↓(2分)【解析】试题分析: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 盐的溶液呈蓝色,这是C 中含有铜离子;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B 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B 中含有银离子,则B 一定是硝酸银;D 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说明D 中含有碳酸根,所以D 是碳酸钠,则A 是氯化钡,C 是硫酸铜。

(1)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 为 BaCl 2,B 为AgNO 3。

(2)足量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2H +===CO 2↑+H 2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