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分层培训在手术室护士继续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分层培训在手术室护士继续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行知识的点滴积累 。 2 人性化管理 . 4
点 ,不断提高科室管理质量 ,保证 新成立 科室的 良 性运转 。
参考文献
[】 袁 玉 红. IU 士长 的人性 化管 理 [. 1 浅谈 C 护 J 中国保健 营养 ( 医 】 临床
学学 刊) 0 2(1: 0 , 1, 1) 4 . 2 10 2
2 ・管理 ・ 3 8 教育 ・ 教学 ・
2 . 3技术力量培 训
No e vNo 3 2 1 9
作注意事项 、护理 人员工作 中的小 问题 以及对科室 的工作 建议等等记 录到信息交流本 ,每 班护士都会形成 习惯 首先阅看信息本 ,签上 自己 的姓名 ,长 期以往形成一 个 良性的沟通 渠道 。⑦弹性 编班 :IU的工 C
( )4 z : . 45
IU C 的护理 工作任务繁 重 ,护理人 员工作压力 大 ,因此,必须给 护士提供一个 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护士能够在有 限的工作时间 内,将 所有的精力 投入到对患者 的护理 中 ,管理者在 工作 过程必须随时 与护 士保 留平等 的交流平台 ,让护理 人员有主人翁 的心理 ,在学习上 ,生 活上 ,工作 上能 够相互 扶助 ,更 好的促 进工 作 。①信息 交流本 的建 立 :在工作期 间采用信息交流本 形式 ,所有护士可将对 患者的护理工
[] 张坤, 4 孟海燕. U I 新护士的选择与培养 现 代护理, 0, (9: . C 2 51 1)6 0 1 7
【】 黄永红, 5 黄继菊, 胡班兰. 基层医院I U C 护理管理探讨【】 国现 J. 冲
代 医 ̄, l,8 ) 35 . 2 O 03: —4 O 4 5
[] 江静霞, 6 王自珍, 李凤娣, N C 新护士培训与管理[ . 等.I U J 中国现 ]

妇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探讨

妇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探讨

妇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12-10T02:54:42.5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俞劲[导读]妇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探讨俞劲(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摘要] 为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妇科分层培训于2022年3月引入BOPPPS 教学模式。

在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应用后,发现BOPPPS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分层培训的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学习效能,并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授课能力,同时优化了护理人员对分层培训的满意度。

因此,我们认为在护理人员分层培训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护士培训效果。

[关键词]BOPPPS 教学模式;分层培训;学习效能;授课能力;应用效果2005年卫生部发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要求各级卫生机构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1]。

医院应建立并完善护士培训制度,加强新护士的培训、加强专科护理的培训、加强护理管理的培训;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2]。

为探究如何有效实施护士培训,提高护士个人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实现护士自身价值,妇科病房于2022年3月起将BOSSSP教学模式引入护士分层培训中,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效能,并帮助护理人力提升了专业能力,明确了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1 BOSSSPS教学模式简介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广泛推行的教师技能培训体系ISW的理论基础[3]。

BOPPPS教学模式包含“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大模块,其以上述六个模块的英文首字母命名,各个模块的释义见表1BOPPPS模块释义及任务[3]。

多元化分层次模式在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多元化分层次模式在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多元化分层次模式在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6-02T15:26:17.34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8月作者:杨少军1 童丽娟2 侯学红3[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 医学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杨少军1 童丽娟2 侯学红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750004)【摘要】目的: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用性人才适应医院形势发展的需要。

方法:改革传统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 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护理人员,阶段性训练,应用最新护理操作教学方法,并按需灵活增加护理技能操作培训项目,结合临床实际操作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技能操作训练模式, 制定新的评价标准精炼护理操作步骤。

结果:培训考核合格率98%,护士参加培训兴趣增加,自主学习意识增强,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明显增加。

结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的改革,能够更好的服务临床,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防范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多元化;分层次;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760-02随着社会的进步, 医学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把抓式护理操作培训考核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

为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用性人才和专科护理人才, 我院技能培训中心与护理部配合重新研究、制定护理培训项目及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方法, 渐进式地将传统单纯操作为中心的培训方法转变为现在的结合临床实际操作进行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模式,以提高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2014年1-12月,我院护理部和技能培训中心配合对全院 1500名各层次护理人员,共计2613人次,进行护理操作培训。

1.1 制定培训计划护理部改变往年全员统一化护理培训模式,根据各临床科室情况,按照护理人员不同年资和技术层次制定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计划,报送至技能培训中心,由培训中心统一安排具体培训内容和日期,并准备培训需要用的模型用物场地。

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

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

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一、介绍护理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病人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二、分层次培训计划的意义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和技能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

三、分层次培训计划内容1. 初级护理人员培训•课程内容:基础护理知识、常见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形式: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导师指导实习•培训时间:3个月2. 中级护理人员培训•课程内容:进阶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形式:案例分析、模拟实训、临床实践•培训时间:6个月3. 高级护理人员培训•课程内容:护理管理、创新护理技术培训•培训形式:专家讲座、科研项目参与、实际案例指导•培训时间:1年四、分层次培训计划的实施1. 评估护理人员水平在实施分层次培训计划前,需对护理人员进行水平评估,确定培训需求。

2. 设计培训课程根据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

3. 实施培训计划组织专业培训师开展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五、分层次培训计划的效果评估1. 考核评价定期组织考核评价,对护理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2. 满意度调查收集护理人员对培训计划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提升培训质量。

六、总结通过建立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护理分层培训计划目的

护理分层培训计划目的

护理分层培训计划目的摘要护理分层培训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培训举措,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对各种护理任务的执行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分层培训计划的目的,包括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团队合作、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潜力。

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并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护理分层培训;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职业发展一、引言护理作为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随着医疗技术与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

为了适应医疗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快速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员已成为当务之急。

护理人员的培训不仅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更是医院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根本保障。

因此,建立合理的护理分层培训计划,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不仅是医院的需要,也是护理人员自身的迫切需求。

二、护理分层培训计划目的1. 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是医院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深受患者的欢迎。

护理分层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医疗护理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全面提升医院护理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护理分层培训计划是按照护理人员的不同级别和不同需要制定的,旨在逐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护士们可以逐步掌握和提高相关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效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2. 促进团队合作护理分层培训计划能够促进护理团队的合作和配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在护理工作中,团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每个护士需要与其他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一起完成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而护理分层培训计划能够加强护理团队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实现更好的护理服务。

通过分层培训,护士们可以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共同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分层带教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带教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0引言众所周知,护理质量是展现一家医疗单位能力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因此,护理工作在医疗单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在医疗单位的急诊科当中,护理工作则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且,如何提高护理水平,这还要从源头上做起,那便是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大家都知道,护理工作具备的明显特点便是“急、乱、杂、忙”,因此,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将很难胜任这样的工作。

所以,对新入院的一些护理人员进行技术能力训练、专业知识培养便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而且,在考虑到众多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学历水平,以及护理经验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起到明显效果,因此分层带教教学方式便成为当前提高护理人员各项能力水平的关键。

所以,本文笔者就以急诊科80名护理人员为例,探讨分层带教应用到护理工作及护理教学中的有效性。

1对象方法1.1对象:笔者以我院新老护理人员(急诊科)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里对象的年纪均平均在19岁到29岁之间。

其中,这80例护理人员当中,中专学历为40名,大专学历为30名,本科学历为10名。

然后将这80例研究对象划分为初级护理人员(工作经验达到一年者)、中级护理人员(工作经验达到三年者),以及高级护理人员(工作经验达到五年者)三种。

将这80例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合乙组,平均每组各有护理人员40人。

其中,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甲组进行专业授教,利用分层带教模式对乙组进行授教。

1.2方法:以急诊科为例,本院选出的80例护理人员为例,将其中40名随机选出组成为乙组(分层带教组),同时并根据两组人员的专业能力、经验素质、学历水平,以及工作年限等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授教计划(初级授教、中级授教、高级授教,以及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

之后,再由带教老师结合分层带教的教学模式展开授教工作,并及时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精确的评估,进而总结分层带教所起到的效果。

1.3计划: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经验素质、学历水平,以及工作年限等不同特点进行分层带教,首先则要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然后通过“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入手进行授教。

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

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

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在儿科医疗领域,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专注于儿童患者的独特需求和特殊情况。

为了提高儿科护士的素质和能力,制定一套循序渐进的分层次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此计划。

一、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的必要性儿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许多具有挑战性的情况。

他们需要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和他们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儿童特定的医疗服务,并协助医生完成相关操作。

因此,儿科护士培训的需求十分迫切。

通过分层次培训,可以确保儿科护士拥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工作需求。

二、分层次培训计划的设计1. 初级培训初级培训是为那些刚刚进入儿科护理领域的护士准备的。

该培训旨在提供基础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如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儿科常见病症和治疗方法等。

此外,初级培训还应强调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将为儿科护士在未来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进阶培训进阶培训是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儿科护士而设计的。

该培训将进一步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能够应对较为复杂的医疗情况。

此外,进阶培训还应包括儿童急救技能的培训,以及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学习。

这有助于儿科护士在工作中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并保持专业素养的提升。

3. 专科培训专科培训是为那些希望进一步深化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护士准备的。

该培训应以某一特定领域,如新生儿护理或儿童心脏病护理为重点。

通过专科培训,护士将获得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并有可能获得相应领域的专业认证。

这对于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标准至关重要。

三、分层次培训计划的实施1. 制定详细计划为了保证分层次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和培训评估等各个方面的安排。

同时,还要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培训者的要求,以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 多种培训方法的结合在实施培训计划时,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法的结合,如课堂培训、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团队讨论等。

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内容

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内容

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目的护士分层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的工作需求,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分层培训,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需求,提高全院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二、分层培训内容1. 初级护士培训:(1)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护理基础、医学基础、急救技能、输液技能等。

(2)职业道德和规范培训:包括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护理伦理等。

(3)患者安全与质量控制:包括患者安全意识、感染控制、药品安全、事故处理等。

(4)护理技能训练:包括床旁护理技能、病人心理护理、病人家属沟通等。

2. 中级护士培训:(1)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包括急危重病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危重病房护理等。

(2)临床诊疗知识培训:包括常见疾病护理知识、临床实用技能、检验结果解读等。

(3)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包括护理记录、护理评估、护理文书规范、危急病人观察评估等。

(4)专科护理技能培训:针对不同专科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如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ICU护理等。

3. 高级护士培训:(1)专业护理技能培训:如剧烈疼痛处理、临终关怀技能、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

(2)临床护理创新知识培训:包括最新临床护理技术、新型护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护理方案设计等。

(3)护理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培养护理研究能力,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专题讲座、学习班、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交流。

2. 床旁教学: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床旁教学,指导学员实际操作技能。

3. 论文培训:鼓励学员撰写护理学术论文,培养护理学术研究能力。

4. 学习讨论:定期举行学习讨论会,鼓励学员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培训评估1. 知识考核:定期组织护士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确保学员掌握了必要的知识。

2. 技能测试:组织护士进行实际技能操作测试,检验学员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培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宋桂云安晓春张潇潇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7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培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根据护生在院实习时存在的问题:即护生在校学习时所学基础护理操作程序、评分标准与院内基础护理操作步骤、程序不同的问题,优选采取了统一基础护理操作程序的措施后,继而对护理带教队伍进行操作分层培训,对护生采用统一的护理教学的方法。

结果使护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护生毕业操作考试的合格率及优秀率。

结论分层培训在护理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临床带教;分层培训;临床实习;护理教学
教学方法要符合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和未来职业要求,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对专业和学习的兴趣[1]。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学生在实际护理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做好准备[2]。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标准熟练的护理技术不仅使患者安全、舒适,和谐护患关系,更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提高[3]。

近年来,我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八临床教学医院,承担了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专科护生的护理教学及临床护理实习工作。

为了培养适合大中型综合医院患者的特点、适应当今医院飞速发展需求的护理专业毕业生、更为了满足患者对医疗护理操作技术的精准率不断提高的心理需求、改变以往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无法快速适应临床工作,出现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脱节的情况,我们对专科实习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采取了分层培训的护理教学方法,改进了临床护理教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护理教育无论是大专还是中专,学生在校前两年都是坐在课堂学理论,最后一年到医院实习[4]。

虽然现在的护理高等教育在理论学习时已开展情景模拟课程,但当护生进入医院开始实习时往往会感到陌生、紧张,尤其是面对真正的患者进行操作实践,我们的护生往往在进入医院开始实习后感到不知所措。

同时,又由于我国国情所致,大部分护生都是90后,从小娇生惯养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我院接收护生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应届大专实习生,学生们在校期间已经经过学校基础护理课程的系统学习,但在临床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临床医院护理操作程序、手法、评分标准与学校不同,造成护生在进入到临床实习阶段进行护理操作时往往手忙脚乱,无从下手甚至丧失自信心,影响实习效果。

最终影响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毕业考核成绩。

2 方法:分层培训应用于临床基础护理操作教学
2.1以分层培训方式,优选临床带教老师。

护理专业课教师是护生认识护士、了解护理专业的窗口。

教师的专业态度、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都给学生以样板和表率作用,教师应做学生的楷模 [5]。

我们将分层培训模式引入带教老师的优选工作中。

在我院基础教研组的组织、策划及督导下,由科护士长及各病区教学秘书带队,对具备带教资格的护士进行教学培训,通过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理论、护理心理学及医学伦理学及大学生心理学的学习交流后,对符合条件的带教教师进行综合考评,选出最符合带教工作的护士作为带教队伍的候选教师。

2.2统一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分层培训临床带教老师。

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核心之一,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6]。

由于护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临床带教老师的技术操作步骤及相应手法,以至于在操作过程中错误百出,降低了护生的自信心甚至使护生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产生心理恐惧,尤其是面对患者需要进行护患沟通开展实际操作时,护生更加惧怕。

针对这一普遍情况,我院基础护理教研组改变教学方式,将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基础护理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作为临床教学依据,由基础护理教研组主任及成员统一指导全院各相关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教学秘书进行学习并掌握,经考核成绩优秀者方可具备首都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大专实习护生带教资格。

2.3统一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对护生进行护理教学。

经过带教教师优选、护理技术操作步骤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这三个步骤之后,迎来新一届首都医科大学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护生时,便可以审慎、规范、严谨的程序由具备带教资格的护士长、带教老师、教学秘书根据各自科室专业特点,按照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操作、考评标准,指导实习护生进行本科室相关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项目的学习及达标考核。

同时,由于分层培训后优选出的带教老师具有大学生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及护理心理学的统一学习经历,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可以娴熟的将相关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更加人性化的指导护生在为患者治疗时,边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边轻松、自如地与患者进行护患沟通,使护生在护理基础操作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心及职业自豪感。

同时,我们在临床科室进行出科阶段性考核时也一并采用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亦与毕业考试相一致。

护生在一年的实习过程中,进到我院任一科室,其基础护理操作程序、手法均是统一的,护生经过实习,将逐渐掌握并熟练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3 结果
分层培训在护理教学中防止护生出现本校理论与临床医院实际操作相脱节的现象。

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统一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之版本,既形成了以基础护理教研组-科室护理带教小组为主导、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大专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又促进规范化护理操作在临床科室的普遍应用,使临床科室年轻护士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带教老师教、临床护士用、护生学同一操作技术程序的良性循环。

此举使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工作中,即便自己的带教老师和护士长都不在身边,护生的疑问也可以得到其他护士的正确解答及指导。

同时,护生需要进行阶段性技术操作考试时,由于全院使用同一首医大版本评分标准,故护生经过一年的实习、考试、出科考试的
多重考验后,熟能生巧的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使得护生毕业考试(基础护理操作)的平均成绩达到97.78分。

4 结论
临床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操作的重要过程,通过临床实习将有助于培养及建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7-8]。

为了能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对护理人才寄予的希望和要求,我们在强化带教队伍自身素质的同时,更对护生的培训方式进行了改进,即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在护理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护生的技术操作准确度、熟练度及作为护士的自信心和职业自豪感,并使护生以优异的临床操作考核成绩毕业,走向临床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

参考文献:
[1]王蕾,陈松兰. 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教育,2011,2(8):87-88.
[2]Lambert VA,Lambert CE,Petrini M,等. 对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教学经验[J].中华护理教育,2006,3(2):88-90.
[3]杨桂芝,韦成全,王亚敏.护生临床实习前实施强化技能培训的效果[J] .护理学杂志,2007, 22(3):21-22.
[4]王静,宋燕宾,周体. 对实习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3(7):149-150.
[5]赵秀娟.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教学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11,6:173.
[6]潘漫远. 改革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综合学习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46.
[7]朱秀静,张佳颖,戴金平,等.手术室护生带教中实施双导师制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91-92.
[8]魏兰双,张同军,杜建温,等.均衡带教法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8):977-979.编辑/周芸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