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下册-藏族民间舞基本体态与动律及训练组合

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下册-藏族民间舞基本体态与动律及训练组合
第二步
(30分)
讲授新的课程内容:学习藏族舞体态与动律。
通过教授藏族体态的形成原由,对体态和动律进行示范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体态与颤膝和屈伸动律的练习。
认真聆听老师教授内容,结合老师的示范,并进行练习突破重点与难点。
体态与动律的学习与巩固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从单一的动作训练到协调解决动律学习的难点。
第三步
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回顾,回答教师的问题。
回顾课程内容以及组合的训练能有效的加深动律体态规范深入记忆。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生:······
师:下面大家来听一首音乐,听听它会使你联想到是什么?音乐中描写的是哪一个民族?(播放音乐《坐上了火车去拉萨》)。
学生进行讨论
1×8 2点方向,仰身后靠,单臂(右)摆袖,节奏两拍一动。
1×8动作同上1 X 8,节奏一拍一动。
结束(巴扎嘿)右踏步,单臂(右)摆袖
(将学生分成小组练习,面向全体指导,再针对个别学生动作不到位、不规范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选出动作掌握较好的小组进行展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做出点评。)
3.小结
(1)回顾本节课体态动律内容。
(2)在学习藏族体态中应注意俯身前倾不能驼背。
(3)动律练习中颤膝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屈伸动律手臂不能僵硬,膝部要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
4.作业内容
课后加强练习巩固体态动律与组合,达到能够独立完成训练组合。
1×8颤膝,重拍向下,一拍一动。第8拍左
拧胯,双膝伸,重拍向上。
1×8颤膝,重拍向下,一拍一动。第8拍右
拧胯,双膝伸,重拍向上。
1×8颤膝,重拍向下,一拍一动。
左单靠步,两拍一动。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17 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音乐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一)
授课对象: 16级舞蹈学
授课教师:
职称职务:助教
教材名称:《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
年月日
课题名称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与颤膝元素动律,使学生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

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课时24节
教学重点以膝盖的颤动律为训练重点,使膝部上有连续不断,小而快的弹性颤动。

教学难点在身体微含的体态下,膝关节保持松弛而富有弹性;脚膝部分能准确的控制节奏及音乐节拍。

教学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

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教具无
教学过程:
内容:A. 颤踏组合
B. 抬踏组合
要求:脚下踏点膝部松弛,要灵活。

过程:以体态与元素动律开始-----短句----组合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

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

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课后思考与练习: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应对所学元素动作进行练习。

【藏族舞蹈】跳好藏族舞蹈的三个重要环节!

【藏族舞蹈】跳好藏族舞蹈的三个重要环节!

【藏族舞蹈】跳好藏族舞蹈的三个重要环节!▲温馨提示: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唱歌技巧小奥秘藏族舞蹈是我们民间舞课程中的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跳好藏舞?怎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跳好藏族舞蹈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

温馨提示:很实用,大家记得收藏认真学习啊!▍学习步骤:▼肢体的训练▼肢体训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特征肢体训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具备藏族民间舞的基本素质,全面掌握舞蹈的基本动态。

藏族舞蹈学者阿旺克村用五个字归纳了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即:颤、开、顺、左、绕。

因此肢体训练着重要求了膝部的颤动和屈伸。

藏族舞蹈有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和节奏,它的特点是以下肢活动为主,下肢动作又以膝颤动为核心。

“颤”就有大颤、小颤、柔颤、硬颤、扭颤、摆颤等,如:弦子舞中“颤”贯穿在“扭腰”、“拖步”及“点步翻身”等典型舞姿中。

故,藏族舞蹈有“无屈不成功,欲动必行先屈”。

“顺”“左”、“绕”是藏族上肢舞袖的动律特征。

“顺”是藏族舞蹈特有的协调方式,它来自连臂踏歌中“起歌抬手,踏脚甩手”的运动方式;舞袖有;甩、摆、撩、绕等多种形式,但以“绕”为核心,有:大绕、小绕、臂绕、肘绕、内绕----。

这些不同的舞姿动态中都有一致的规律性。

▼舞蹈风格的把握▼艺术化的处理动作节奏是舞蹈表演技术的升华舞蹈是人体艺术。

以经过排练、组织和加工的人体节奏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动作、节奏是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舞蹈是动态的艺术,它的训练主要放在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质量的感觉上。

也就是说,舞者身体的任何部分或某个部分造成了或长或短的节奏,动作的幅度、节奏的力度及进行移动的速度大小、强弱和快慢的不同而形成了舞蹈动作技巧。

在韩芙莉的舞蹈哲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和耐力—即训练为演出所必须具备的动作技巧。

那我们通过对节奏、动律和姿态具有的潜力进行体会,创造性的运用和处理,就能在舞蹈表演中增强了动作的表现力。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是中国优秀的民族舞蹈之一,充满了浓厚的藏族特色和民
族文化。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丰富多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行进步伐:
- 爬步:舞者低姿站立,膝盖微屈,脚尖着地,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后
踩下,如爬行之状。

- 踱步:脚尖着地,脚跟稍微离地,交替向前迈步。

- 高踏步:脚跟着地,脚尖向上抬起,步伐高昂有力,展示出藏族舞
蹈的豪放和激情。

2. 转身步伐:
- 半蹲转身:舞者半蹲着,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同时脚尖着地,脚
跟稍微离地。

- 全蹲转身:舞者全蹲着,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同时脚尖着地,脚
跟离地较高,动作更夸张。

3. 跳跃步伐:
- 单脚跳:舞者一只脚跳起,另一只脚微微离地,然后交替换腿跳跃。

- 双脚跳:两只脚同时离地,迅速交替换腿跳跃,动作轻盈而有节奏感。

4. 手臂动作:
- 向前伸展:双臂向前伸展,手掌朝下,展示出藏族舞蹈的大气和力
度。

- 大幅摆动:双臂从侧面迅速向内划动,然后再向外伸展,动作幅度大,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5. 身体动作:
- 旋转:舞者身体转动,可以是站立转动,也可以是蹲着转动,展示出舞者的柔韧与舞蹈的独特魅力。

- 弯腰:舞者身体向前弯曲,手臂自然下垂,形成一种柔和的曲线,显示出藏族舞蹈的优雅和舒展。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的组合和变化是丰富多样的,根据不同的舞蹈剧目和节奏,舞者们会根据舞蹈的需要来进行调整和改编。

通过这些基本步伐的运用,藏族舞蹈展现出了富有激情、勇敢、大气的特点,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独特的民族舞蹈画面。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祈福、崇拜等情感和意义。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等,下面就逐一为大家介绍。

一、手臂动作1. 卷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向前转动,同时用力收紧手指,手掌成半握状,仿佛在卷绵羊尾巴。

2. 輪手:双手从前往后分别向外旋转,旋转的同时手指微微分开,像是在画一道圆。

3. 抖手:双手张开,手指放松,然后轻轻抖动。

4. 提膀子:双手从低处抬起,向上托举至两侧肩膀平齐,手肘微微弯曲。

5. 悔过手:双手合十,微微抬起,然后自上而下,虚拟洗手的动作。

二、腿部动作1. 送步:腿部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再收回到原位。

2. 跳步:腿部一跃而起,身体稍微向后倾斜,然后再回到原位。

3. 弯腿:膝盖微微弯曲,将腿部向一侧弯曲,然后再舒展回到原位。

4. 踢腿:腿部向前踢出一脚,然后再回到原位。

三、身体动作1. 前身:上身向前倾,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2. 后仰:上身向后仰,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3. 侧身:身体向一侧弯曲,上身与腿部呈一条弧线,手臂可以随意挥舞。

以上是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动作,具体的学习需要在专业的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习藏族舞蹈除了掌握基本动作外,还需要注重舞蹈的技巧和表演力的提升。

此外,对于藏族舞蹈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藏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发展,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动作融入到肌肉记忆中,形成规范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藏族舞蹈的表演、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是成为一名合格藏族舞蹈者的必经之路。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藏族舞蹈有所了解,进而对其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篇1① 基本步伐②手形③脚位基本步伐——弦子步伐① 平步② 拖步③ 三步一撩④ 二步踢撩⑤ 单靠步⑥ 连靠步⑦ 长靠步锅庄踢踏1.自然位“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

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

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踢踏舞步”。

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

(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

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

“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范和要领:一手摇动,另一手弯曲手腕,用手掌擦拭,通过上弧形成上弧由侧向内的流动。

单手皮瓣也常见于腰部和腹部前部。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只手垂在身旁,多为单手侧身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伴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范与要领:双脚双脚交替踏步,双膝颤抖,踏步节奏相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跳好藏族舞蹈要注意的三个环节

跳好藏族舞蹈要注意的三个环节

跳好藏族舞蹈要注意的三个环节导语: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下面是跳好藏族舞蹈要注意的三个环节,一起来学习下吧:一、肢体训练到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特征。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就形成了中国民间舞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动律有别的鲜明特色。

藏族民间舞种类繁多,因地区的不同而风格各异,其中弦子舞、锅庄、踢踏是具有代表性的。

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但是外部形态和动律特点在结构上是具有统一性的。

就藏族舞蹈这一体态特征来讲,它不仅和自然环境、民族性格、生活服饰有关,而且还带有宗教心理痕迹。

但是,从舞蹈角度来看,则具有艺术性的创造,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肢体训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具备藏族民间舞的基本素质,全面掌握舞蹈的基本动态。

藏族舞蹈学者阿旺克村用五个字归纳了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即:颤、开、顺、左、绕。

因此肢体训练着重要求了膝部的颤动和屈伸。

藏族舞蹈有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和节奏,它的特点是以下肢活动为主,下肢动作又以膝颤动为核心。

“颤”就有大颤、小颤、柔颤、硬颤、扭颤、摆颤等,如:弦子舞中“颤”贯穿在“扭腰”、“拖步”及“点步翻身”等典型舞姿中。

故,藏族舞蹈有“无屈不成功,欲动必行先屈”。

“顺”“左”、“绕”是藏族上肢舞袖的动律特征。

“顺”是藏族舞蹈特有的协调方式,它来自连臂踏歌中“起歌抬手,踏脚甩手”的运动方式;舞袖有;甩、摆、撩、绕等多种形式,但以“绕”为核心,有:大绕、小绕、臂绕、肘绕、内绕----。

这些不同的舞姿动态中都有一致的规律性。

艺术家要用身体动作把字面含义完好的表达出来,就是演员肢体训练的目的。

二、把握舞蹈的风格特征是肢体动态特征的提升。

在掌握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动态后,就需要对此种只具备形式意义的外壳注入内涵了。

我们常注意在动作上下功夫,而不太强调动作内在的根据,处在一种无目的、机械空白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很好地把握舞蹈的风格特征。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2)学生练习
(3)含胸曲背注意不做成驼背,坐懈胯不使人重心太低,胯要提住,不往下坠
(4)2、基本动律
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1)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点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内容
1.藏族舞基本概念
2.基本体态概念及基本体态
3.动律的概念及动律;颤膝、左右晃身、前后晃身
教学
重点
1.含胸曲背体态的动作要领
2.膝部均匀有弹性的颤动
教学
)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2)学生练习
(3)含胸曲背注意不做成驼背,坐懈胯不使人重心太低,胯要提住,不往下坠
(4)2、基本动律
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教学
方法
讲解、示范
作业
课后练习、网上观看藏族舞蹈视频
后记
学生基本了解各类概念并熟悉动作
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点名
二、藏族舞蹈简介
本学期开始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藏族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善舞蹈的民族,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是:歌与舞的联系十分密切,歌中有舞,舞中有歌。
藏族民间舞蹈分为自娱性与表演性两种,主要有四种形式。
(3)学生练习
颤动要均匀而有弹性,重拍向下,强调放松膝关节、手臂自然随动,使颤动自如、灵活。
3、合音乐练习
通过音乐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藏族舞蹈风格,使体态特点与动律特点能更好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1、练习藏族民间舞蹈体态与动律
2、观看藏族舞蹈音像资料
五、小结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1)教师示范讲解
含胸曲背、双臂自然下垂,重心略前倾,坐懈胯。
问题: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一是堆谐,也称“踢踏舞”;
二是谐,子称“弦子”;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