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省级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申报指南
2017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申报

2017年度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水产健康养殖
围绕深远海养殖、岸基生态集约化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开展创新与示范,重点开展大型抗风浪网箱、大型现代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装备、养殖良种选繁育及绿色高效养殖技术,岸基适养品种选繁育,标准化养殖池塘设计与自动化采收装备研发,工厂化及池塘养殖过程智能化安全保障,养殖鱼类疫病防控及抗生素替代,养殖饵料饲料优质高效供给等技术的研究创新,提出深水高产混养、养殖环境优化、设施设备改良、产品品质提升等关键环节的生态化、标准化解决方案并示范推广。
二、海洋牧场和渔业资源养护利用
围绕环境资源适宜性评价、生境修复、资源养护、监测评估等,重点开展海洋牧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海洋牧场智能监测评估与信息化管理、生物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渔业环境监测与健康评估、资源养护及资源增殖效果评估,生态型人工鱼
礁及渔业资源管理等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创新,为海洋生态牧场建设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示范和支撑。
三、海洋防灾减灾
围绕海洋灾前风险防范、灾中决策支持、灾后评估核查,重点开展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区域减灾能力评估、风暴潮和浒苔绿潮等海洋灾情分析研判、灾害影响调查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技术的研究创新与示范应用,建立海洋减灾能力业务化评估指标体系,围绕风暴潮灾害、浒苔绿潮灾害,研发海洋灾情分析研判、灾情预测、灾害调查、灾后评估等关键技术,为提升抵御海洋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提供支撑。
四、海洋生态安全保障
针对海洋生态功能区自然生境受损、海洋环境灾害多发、环境风险加剧等突出问题,重点开展区域环境评估和预警预报、近岸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重大海洋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浒苔绿潮灾害形成机理、海湾污染物总量控制、溢油快速反应与应急、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溢油预警溯源、数值。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申报指南

1、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运行管理规范;具有能够承担本项目有关研究任务和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年龄、学科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
2、申报单位应具有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工作基础、科研设施条件及运行管理经验,包括前期研究基础和试验示范基地等必要的实施条件,并能够提供试验示范相应的配套资金,以保证科技项目的延续性。
针对整个对虾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开展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等优良品种的选育,建立高产、优质、抗逆、高效的综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良种产业化;开展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建立对虾安全、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模式;开展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应用;开展对虾精深加工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建立对虾加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体系。
(三)珍珠优良品种的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分类号:A)
以突破大型优质珍珠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大珠母贝、珠母贝、企鹅珍珠贝等在种苗、养殖技术及育珠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技术难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在优良种苗规模性繁育技术、成贝养殖技术、育珠与加工技术取得突破;开拓马氏珠母贝池塘、外海深水育珠研究,提高珍珠质量;开展淡水池塘育珠模式示范应用,高起点、上档次、大规模地发展我省淡水珍珠。
3、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向省海洋渔业局和省财政厅上报申报文件。
(二)推广项目报送材料内容
1、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
2、项目申报的有关证明材料、承诺书及申报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上年度资产负债表等。
3、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向省海洋渔业局和省财政厅上报的申报文件。
(三)报送材料数量
项目申报书及其附件(装订成册)一式10份,其中:正本2份(在封面上注明),副本8份,报省海洋渔业局科技外事外经处。申报材料按项目用档案袋单独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项目名称、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报送项目申报书电子文档。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科技创新引领考核试卷

A.精准捕捞技术
B.水产养殖技术
C.渔船动力系统革新
D.气象预报技术
5.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A.使用小型网目尺寸的渔网
B.在禁渔期进行捕捞
C.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D.大规模捕捞经济价值高的鱼类
6.我国海洋渔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哪些机构?()
B.渔业管理政策
C.海洋环境变化
D.渔民个人意愿
2.下列哪些是渔业科技创新的途径?()
A.技术引进
B.自主研发
C.国际合作
D.市场驱动
3.以下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渔业资源的保护?()
A.实施休渔期
B.限制捕捞幼鱼
C.提高捕捞限额
D.发展水产养殖
4.渔业科技创新对渔业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A.提高渔业生产效率
A.渔业企业
B.科研院所
C.政府部门
D.渔民个体
7.以下哪项不是发展海洋渔业的积极意义?()
A.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B.提高渔业从业人员收入
C.加剧海洋资源枯竭
D.增强我国在国际渔业市场的竞争力
8.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我国主要包括哪些?()
A.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B.渔业法、合同法
C.渔业法、公司法
B.渔船自动化
C.生态修复技术
D.渔网编织技术
14.关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说法,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A.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多样
B.海洋渔业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C.海洋渔业资源可以无限制开发
D.海洋渔业资源需要进行科学管理
15.以下哪种措施有助于提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A.加大科研投入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推荐的2017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

2014,9(6): 1083-1090
周遵春
王摆
王摆,贺凌,高杉,董颖,刘卫东,于坤,周遵春
-
2
是
5
苯系物对仿刺参catalase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生态毒理学报/高士博,王摆,董颖,高杉,蒋经伟,孙红娟,殷旭旺,周遵春
2017年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2017年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是我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省重大科技计划围绕省政府关于推进“十二个产业”的战略部署,针对事关自主创新能力,事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以及事关民生的社会公益性研究,解决当前科技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任务和目标为导向,重点在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电子信息、人口与健康、低碳制造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项目。
一、申报条件项目及申报单位、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项目申报单位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一年以上或者中央在琼单位,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可单独或联合申报。
(二)项目申报单位运行管理规范,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有组织完成项目研发和筹措研发费用的能力。
(三)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两家及两家以上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应提交项目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应明确各方的研究内容、成果提交的时限、经费的来源及分配方式等。
(四)项目产业化生产及应用地点应在海南省内。
(五)项目负责人为在职人员,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六)项目组成员、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信誉。
(七)已承担2项以上(含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或项目(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未结题或验收前不得申报;正在牵头承担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本年度不得牵头申报;省重大科技计划在研项目(课题)的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申报。
(八)已获得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项目,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不得再申报本专项。
(九)企业单位申报的,自筹经费应不低于申请的财政补助经费,且有承担因研发失败而产生经济损失的能力。
(十)参与当年指南编制的专家不得参与当年的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二、申报方式申报单位根据指南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每个项目下设不超过3个课题,每个课题承担单位不超过2家。
(整理)第三届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奖申报表

(公章)
年 月 日
1)采取防护措施。县(市、区)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推荐意见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公章)
(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年 月 日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省辖市
来 源
组织成果鉴定单位和时间
本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技术内容、特点、创新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成果水平、效益或前景等)
(1)安全预评价。
意愿调查评估法(简称CV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法,让消费者直接表述出他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或者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在很多情形下,它是唯一可用的方法。如用于评价环境资源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第三届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奖申报表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
(盖章)
推荐等级
1)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专项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任务
海洋与渔业
主管部门
推荐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评审委员会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省海洋与
渔业局
批准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申报指南

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一、引言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是中国政府为推动海洋农业和淡水渔业发展而设立的一项重要计划。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该任务主题,包括其背景、目标、重点领域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挑战。
二、背景海洋农业和淡水渔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渔业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渔业资源逐渐减少,淡水渔业也面临着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加强海洋农业和淡水渔业科技创新势在必行。
三、目标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海洋农业和淡水渔业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研究和开发适应不同海洋和淡水环境的新型养殖技术;2.提高养殖动物和植物的品种改良和育种水平;3.探索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新模式;4.推动农渔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四、重点领域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将重点关注以下领域的研究和发展:1. 新型养殖技术新型养殖技术是提高海洋农业和淡水渔业生产能力的关键。
包括但不限于:•海洋养殖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淡水渔业养殖设施的改进;•养殖动物和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控技术。
2. 品种改良和育种通过品种改良和育种可以提高养殖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和产量。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优良养殖品种的筛选与培育;•基因编辑技术在农渔业中的应用;•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 资源保护与管理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关研究内容包括:•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渔业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政策研究。
4. 农渔业生产与科技创新融合农渔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农渔业生产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农渔业生产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结合;•农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机制研究。
2017年福州市水产养殖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福州市水产养殖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根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海渔〔2017〕90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闽财农〔2015〕38号)、《福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福州市2017年脱贫攻坚重要举措的通知》(榕扶办〔2017〕3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年度工作重点,特制订本指南。
一、资金定义本指南所称的水产养殖专项资金,是指市财政预算安排、统筹使用的设施渔业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含设施渔业项目、水产良种场项目、休闲渔业基地项目)、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等项目经费。
资金额度470万元。
二、补助原则1.扶优、扶新、扶大、扶强,兼顾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
2.公平公正、统筹兼顾、严格管理、讲求绩效。
3.对落地在贫困村内的企业(含专业合作社,下同),起补条件(主要指养殖面积、投资规模)按60%计,金额按上限补助。
4.本指南所指项目,除另有限定外,是指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期间获得荣誉称号或开展并完成的项目。
5.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经县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后拨付。
6.同一个项目不得重复补助,多头申报。
三、申报单位基本条件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在本市辖区内登记注册,信用记录良好,且在本年度各级政府组织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中无不合格记录的企业(含合作社,下同)、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单位。
四、补助类型、对象、申报条件和补助标准(一)设施渔业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资金补助范围包括设施渔业项目(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普通工厂化养殖、全塑胶养殖渔排、塑胶浮球替代试点项目)、水产原良种场项目、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项目等。
1.设施渔业项目申报条件:以下①-③项除规模外,其他申报条件均参照《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设施渔业项目建设技术要求>的通知》(闽海渔〔2017〕157号)各项对应建设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省级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思路
深入实施“科技兴海”、“科教兴渔”战略,着力提升我省海洋与渔业科技支撑与引领能力。
盘活全省海洋与渔业科研力量,推动产学研联合,突出重大公益性技术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提升海洋与渔业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洋与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海洋事业与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力推进海洋与渔业科技强省建设。
二、申报内容
(一)海洋科技类项目
1、海洋公益性实用技术项目
围绕服务沿海开发和海洋综合管理需求,开展公益性、前瞻性、应急性实用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
支持开展江苏海岸滩涂相关研究,开展滩涂围填控制相关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海洋灾害监测和预警报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海洋观测探测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2、海洋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项目
围绕推动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支持海工装备配套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支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等。
(二)渔业科技类项目
1、渔业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
(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筛选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品种,研发集成种养耦合技术,熟化相关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形成相关技术操作规程。
全省共建立示范基地5000亩以上。
(2)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开展养鱼、养水功能区适宜种养品种、技术、模式和装备的研究与试验示范,熟化相关技术和模式并形成相应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养鱼、养水功能区物质流与能量流研究并建立相关模型,养殖周期内实现养殖水体水质达标排放;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智能化管理研究,构建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生产管理高效执行系统。
(3)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病因研究。
开展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病原与肝胰腺病变综合征的相关性;开展非生物诱因的调查与验证,研究疾病与地理区域、气候、水质、种质、营养、农药及养殖模式的相关性;研究疾病流行特点、传播途径、病理特征等,明确疾病成因,建立疾病诊断技术方法。
(4)罗氏沼虾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罗氏沼虾育苗期主要病原研究,建立相关特定病原检测技术方法;筛选罗氏沼虾抗病相关分子标记,研发罗氏沼虾SPF种虾制备技术;筛选相关免疫增强剂,研制罗氏沼虾苗种培育功能性微粒饲料配方。
全省建立生态育苗示范水体2000平方米。
2、渔业品种开发与利用及新技术、新模式与新装备集成示范项目
支持海淡水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地方特色品种及引进品种开发、水产养殖主导品种的新品种(品系)选育、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大规格苗种培育;支持集成示范池塘生态修复、健康养殖、病害防控、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新技术,推广高效、生态、健康、安全水产养殖模式;支持智能设施渔业、捕捞技术及装备的开发与推广等。
三、申报条件
(一)海洋科技类项目
申报项目须有一定研究应用基础,海洋公益性实用技术项目应突出服务和支撑沿海开发管理实际需求,海洋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项目应突破亟需解决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产品等。
每单位限报1项。
省级以上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直接申报,其他单位通过归口管理的设区市或县(市)海洋(渔业)科技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推荐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