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1。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
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
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
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
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2.球面镜有__________镜和__________镜两种。
__________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__________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镜面越大,像就越大B。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C.物体越大,像也越大D。
平面镜倾斜一些放置,像变大4.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样可以使()A.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虚像B.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实像C.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放大的实像D。
较多的光线反射进去照亮耳道5。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则“倒影"是()A。
青山的影子 B。
青山的实像C.青山倒立的虚像D.青山正立的虚像6。
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5 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
3.8×105 km+2 m B。
2 m C。
4 m D.3.8×105 km4。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试题

word 1 / 1 平面镜成像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主要是利用玻璃板的特点,便于;选用直尺的目的是便于(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造成的;(3)如果在像A ′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5)小明将一支12cm 长的钢笔立在玻璃板前15cm 处,请你帮他判断:钢笔在玻璃板中的像的高度是cm ,钢笔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是cm 。
小明将钢笔一端贴近玻璃板成30度角,则钢笔的像与钢笔成度角。
2、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平板玻璃竖起架在放有一薄直尺的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平板玻璃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我们在平板玻璃中看到A的像是因光的所形成的像。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 蜡烛A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如在“烛焰”B上放一手指,则手指被烧痛(填“会”或“不会”)。
如在平板玻璃后放一木板,则还(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5)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这一侧观察(填A或B);当,便找到了像的位置。
当把另一只相同的蜡烛B移到A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其与A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6)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 实际上是(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或“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或“蜡烛B 本身”)。
(7)此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是选用一块平板玻璃,其原因主要是。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平面镜一、作图题〔共10题;共50分〕1、如图,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作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如图,从 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1 题2 题3 题4、如图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5、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下图,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4 题5 题6 题7、如图,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8、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9、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10、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保存必要的作图痕迹〕.7题8 题9 题10 题二、实验题〔共3题;共16分〕/2-1-11、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下图.在此实验中: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外表发生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 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那么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12、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请根据实验答复以下问题: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实验中,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cm.实验中假设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虛像〞或“实像〞〕(5)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 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________〔选填“太厚〞或“太薄〞〕13、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下图,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____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以下做法可行的是〔选填序号〕;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C、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的角度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 A成像位置处的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2-2-。
【精品】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4.3“平面镜成像”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4.3“平面镜成像”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有厚度的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A. 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 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C. 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D. 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2.一个运动员穿的衣服的后面贴着“108”号,在他背对平面镜时,则他在镜中像的衣服上的号码为()A. 180B. 108C. 801D. 8103.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B.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C. 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 清晨,我们看到的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B.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是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 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去看,因为此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大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C. “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D.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 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7.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D.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8.如图所示,眼睛处在平面镜前的E点处,眼睛不能看到的是()A. A点的像B. B点的像 C. C点的像 D. D点的像9.下列光现象中光的传播特点不同的是()A. 手影B. 日食C. 倒影D. 影子剧10.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B.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 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小D. 可见光和紫外线都能在真空中传播1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B. 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C.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D. 人向镜面靠近0.2cm,像将远离镜面0.2cm13.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 0.1mB. 0.2mC. 0.3mD. 0.5m14.月亮距地面km,月亮在2m深水池中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A. 0mB. 2mC. kmD. 无法判断15.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二、填空题16.如右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只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已知镜面与钟面相平行,则实际时间应是________。
【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4.3“平面镜成像”过关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图为处于湖上的一座桥,桥的最高处距湖面2m,若能在湖水中看到桥完整的倒影,则湖水的深度为()A. 大于2mB. 2mC. 小于2mD. 以上答案均可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则()A. 当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90°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C. 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且反射光线远离法线D. 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仍能看到反射光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m后,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A.离镜面1m,像的大小不变B.离镜面1m,像变大C.离镜面2m,像的大小不变D.离镜面2m,像变大4.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A. 世博轴上的阳光谷B. 日食的形成C. 太阳光透过棱D. 一束束阳光5.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
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 C. 大小不变 D. 远离穿衣镜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C. 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 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8.生活处处有物理.以下是小夏对几处生活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A. 投入水中的石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说明下沉的物体并不受浮力B. 人远离平面镜常常感到像变小,说明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距有关C.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 教室内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八盏灯,说明这八盏灯是串联的9.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A. 物体本身的大小B. 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 平面镜的大小D.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0.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面时,则()A.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B.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C.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11.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2.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堂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堂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堂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堂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平面镜成像》课堂练习(评分标准: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
8×108m,一个洗脸盆里水深0.2m,问:月亮的像到盆中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 m ?2、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3、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 )。
A 、7:25 B 、6:35C 、5:25D 、4:354、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A 、变大B 、 变小C 、不变5、如图,MN 表示平面镜,AB 表示镜前的物体,成像的特点作图。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段蜡烛A 和B 、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要求A 、B 完全相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A : B :C :D :MN A B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
(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中成的像重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4.3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A. 为了美观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C. 扩大视野D.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2.图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折射B. 小朋友在右侧,左侧为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C. 小朋友不可能在玻璃幕墙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D. 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3.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 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 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了使像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 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2个清晰的像,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通过P平面成像得到的C. 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记录U和V,U比V总大0.5cm,原因是把Q到A'的距离当成像距D. 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原位置上放一个光屏,能看到光屏上所成的正立的像5.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 造型美观B. 减少外界噪音干扰C. 增大乘面积D. 排除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6.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A. B. C. D.7.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的绿柳树梢上婉转地歌唱,树梢距离水面高5m;在距离岸边2m的水中,一条锦鳞也在悠闲地游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后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后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后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武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后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平面镜成像》课后练习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和物到______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大小______;(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_______垂直(4)像和物体的左右______(5)成的是_____像.2.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大小由平面镜大小决定3.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
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 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 处,沿着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 ,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A 。
2mB . 3mC , 5m.D 。
6m5.芭蕾舞演员练习时,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是( ) A。
4m B。
6m C.8m D。
2m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7.凸面镜对光有作用,能够增大观察范围,常见应用有。
8.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常见应用有 .9.现有如下光学器件: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凸透镜;e)凹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选择题
1.下图为处于湖上的一座桥,桥的最高处距湖面2m,若能在湖水中看到桥完整的倒影,则湖水的深度为()A. 大于
2m
B. 2m
C. 小于
2m
D. 以上答案均可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则()A. 当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
90°
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
C. 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且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D. 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仍能看到反射光
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m后,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
A.离镜面1m,像的大小不变
B.离镜面1m,像变大
C.离镜面2m,像的大小不变
D.离镜面2m,像变大
4.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A. 世博轴上的阳光谷
B. 日食的形成
C. 太阳光透过棱
D. 一束束阳光
5.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
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A. 逐渐变
大 B. 逐渐变
小 C. 大小不
变 D. 远离穿衣镜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
像
B.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 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
大
D.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
实 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 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
差 D.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8.生活处处有物理.以下是小夏对几处生活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投入水中的石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说明下沉的物体并不受浮力
B. 人远离平面镜常常感到像变小,说明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距有关
C.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 教室内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八盏灯,说明这八盏灯是串联的
9.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 物体本身的大小
B. 平面镜放置的高
低 C. 平面镜的大
小 D.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10.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面时,则()
A.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
小 B.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C.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11.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 凿壁偷光﹣﹣光的折
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 猴子捞月﹣﹣
光的折
射
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12.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3.如图,物体AB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A′B′.若在镜后PQ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A′B′将会()A. 不
变
B. 变
暗
C. 只剩一
半
D. 消失
1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
角
B. 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
的
D. 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15.(20xx•盘锦)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
关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的 D. 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
二、填空题
16.20xx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
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
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应在图中所示的________(A/B)。
观测日
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
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
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________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
太阳的像,这利用了________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
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________(“透过”或“吸收”)大部
分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1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其“倒影”
距小鸟________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实/虚)________像.18.有一对联,上联是“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人们看到“月
浮水面”的情景,是由于光的________ 而形成的月亮的
________ 像。
(选填“实”或“虚”)
19.你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向右挥动手臂时镜中的手臂的像向
________挥动.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前 15 cm 处的物体通过凸透
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
________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0.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
“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
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距水面________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m.
21.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
采用如图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
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_______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________成像的原理.形成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________。
(选填“太阳”“地球”或“月球”)
22.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m ,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3.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在宽3m的房间内,小明
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前________ m 处,此时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小明的距离为________ m,为了看
清平面镜中视力表下面几排字母的像,他向平面镜走去.在他走向平
面镜的过程中,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5.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树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水中鱼是光的_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三、作图题
26.已知一物体(下左图示)AB请画出它在镜中的像A’B’
2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上右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四、实验探究题
28.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①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________;
(2)图②中,________的机械效率高;
(3)图③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的关系;
(4)图④中的________ (填“铁屑”或“小磁针”)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
29.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A的像,把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
(2)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