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期末考试017年《土壤地理学》科目模拟试题参考版
土壤地理学试题

土壤地理学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次生矿物2.土壤呼吸3.土壤机械组成4.田间持水量5.土壤资源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占地壳质量的50~60%,占土壤圈重量的10~15%,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较稳定的原生矿物,多集中在土壤粗粒级中。
A.硅酸盐及硅铝酸盐类B.长石类矿物C.云母类矿物D.橄榄石类矿物2.下列哪项是加剧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A.人类不合理的土壤利用方式B.全球气候变暖C.地质构造运动D.水污染3.大孔隙多,但毛细孔隙少,保肥保水性能差的土壤质地类型是()A.石砾土B.砂土C.壤土D.黏土4.在森林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脱硅富铝化过程可能发生在()条件下A.高温少雨B.低温多雨C.高温多雨D.低温少雨5.下列哪项不是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A.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低于大气B.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C.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D.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CH4等)6.下列关于土壤水势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水完全饱和时,基质势达到最大值B.溶质势也称渗透势,一般为负值C.同一土壤,湿度愈大,土壤水能量水平愈高,土壤水势也愈低D.在不饱和土壤中的土壤水的压力势一般与参比标准相同,等于零7.以下关于盐基饱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全部是盐基离子时,土壤呈盐基饱和状态B.盐基饱和的土壤具有中性或微碱性反应C.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大,土壤的pH也较高D.交换性钠离子的饱和度和交换性钠离子的碱化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8.中国东部沿海型纬度地带谱由北向南依次为()A.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富铁土(红壤、黄壤、赤红壤)—富铁土(砖红壤)B.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富铁土(砖红壤)—富铁土(红壤、黄壤、赤红壤)C.灰土(灰化土)—富铁土(红壤、黄壤、赤红壤)—淋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富铁土(砖红壤)D.灰土(灰化土)—富铁土(红壤、黄壤、赤红壤)—富铁土(砖红壤)—淋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三、计算题(共15分)1.假设某土壤只有K、Ca、Mg、H、Al五种阳离子,其含量均为5cmol/kg,求此土壤的CEC和盐基饱和度。
土壤地理学试题集整合版附答案解析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A.微生物利用B.太阳能利用C.化学合成物利用D.水能利用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A.史密斯B.詹尼C.马伯特D.道库恰耶夫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A.李比希B.法鲁C.李希霍芬D.库比纳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A.氧化物类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C.硫化物类D. 磷灰石类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A.伊利石B.高岭石C.蒙脱石D.绿泥石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A.0.1mmB.0.01mmC.0.1umD.0.01um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B.非淋溶型C.渗出型D.停滞型E.冻结型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A.机械吸收B.物理吸收C.化学吸收D.生物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A.气候B.生物C.母质D.地形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A.土族B.土纲C.土类D.土系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分)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1.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3.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著是。
4.土水势主要包括、压力势、和重力势。
页1 第页6本试卷共模拟试卷八5.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和。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8.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
9.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过程和过程的对立统一。
10.根据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迁移和转化特征,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主要包括腐殖化过程、和三个过程《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如下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答案如下,每空0.5分。
(完整word版)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
5分)1、(2。
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3、(2。
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土壤污染、耕地占用。
4、(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水分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5、(1.5分)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6、(3分)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其他成分的影响,我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六个热量带(及亚带)。
7、(2分)世界土壤分类存在多元分类体系,主要有:(1)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发生学分类;(2) 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3)土壤形态学和发生学相结合的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4)其他土壤分类体系。
8、(1.5分)隐地带性土壤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钙成土壤。
9、(3。
5分)按形态,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一般分为球状、板状(片状)、块状和柱状四种基本形态。
作为主要土壤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腐殖质胶体〉铁的氧化物胶体> 粘粒胶体.10、(2分)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壤层次。
11、(2。
0分)1967 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矿质土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主要发生层。
12、(1.5分)根据风化的性质可以把土壤矿物质的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完整word版)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土壤污染、耕地占用。
4、(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水分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5、(1.5分)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6、(3分)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其他成分的影响,我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六个热量带(及亚带)。
7、(2分)世界土壤分类存在多元分类体系,主要有:(1) 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发生学分类;(2) 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3) 土壤形态学和发生学相结合的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4) 其他土壤分类体系。
8、(1.5分)隐地带性土壤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钙成土壤。
9、(3.5分)按形态,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一般分为球状、板状(片状)、块状和柱状四种基本形态。
作为主要土壤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腐殖质胶体> 铁的氧化物胶体> 粘粒胶体。
10、(2分)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
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壤层次。
11、(2.0分)1967 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矿质土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主要发生层。
12、(1.5分)根据风化的性质可以把土壤矿物质的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1、潮土由近河床向远河床处依次排列着( )。
A.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B.重壤土、中壤土、沙壤土
C.沙壤土、轻壤土、重壤土沙土
D.中壤土、沙土、重壤土、沙壤土
2、(多项)下列母质类型中属于运积母质的( )。
A.河积母质 B. 湖积母质
C.坡积母质பைடு நூலகம்D. 残积母质
3、下列土壤反应为碱性的土壤类型是( )。
19、活性酸;
20、土壤腐殖质:
五、简答题
1、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对土壤性状有哪些影响?
2、土壤产生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盐成土(盐土、碱土)的形成原因及其改良方法有哪些?
4、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哪些?
5、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6、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7、棕壤和褐土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剖面构型和主要理化性质的差异是什么?
三、判断题
1、沙土表层的昼夜温差大是由于沙土的导热率低的缘故。( )
2、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被土壤胶体专性吸附后,就失去了对作物的有效性。()
3、土壤的通气性越差,土壤的Eh值越低。 ( )
4、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就是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水的最大量就是毛管持水量。()
5、只要有硝态氮的存在,不论水田或旱地都可能存在反硝化作用。( )
A.暗棕壤 B.黑钙土
C.红壤 D.棕壤
4、(多项)识别发生层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 )
A.颜色 B..质地
C.结构体 D.新生体
5、某土壤发生层的代号为Bs,其中的s表示( )
A.铁铝氧化物的累积 B.粘粒累积的土层
C.碳酸盐的累积 D.土层被胶结、固结、硬结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B参考答案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B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即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3.土壤退化:是指因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4.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5.耕作土壤:人为耕耘、管理下,稳定种植农作物的土壤。
6.淋溶作用:土壤中可溶物质随土壤溶液向下移动的作用。
7.脱盐作用:在降水和良好管理条件下可溶盐从土壤中被淋洗的作用。
8.潜育作用:长期渍水条件下,有机质分解产生还原性物质和铁锰还原的作用。
9.脱硅作用:土壤中铝硅酸盐水解,氧化硅淋失的作用。
10.铁铝化作用:热带、亚热带地区原生矿物强烈分解,盐基淋失,二氧化硅部分淋溶,铁、铝氧化物富集的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近代土壤学产生的三大土壤学派是(ABC)A.农业化学土壤学派B.农业地质土壤学派C.土壤形态发生学派D.西欧土壤地理学派E.俄国土壤地理学派F.美国土壤诊断学派2.下列属于土壤物理自净能力的有(BCDF)A.氧化还原B. 沉淀C.吸附D.挥发E.络合F.淋洗3.下列属于次生矿物的有(BDF)A.正长石B.高岭石C.角闪石D.蒙脱石E.辉石F.水化云母4.下列属于1:1型粘土矿物的有(BC)。
A.蒙脱石B.埃洛石C.高岭石D.绿泥石E.蛭石F.伊利石5.下列性质中随土壤粒级的减小而减小的有(BDF)A.孔隙度B.通气性C.持水量D.透水性E.吸附性F.土壤密度6.下列土壤质地中被称为蒙金地的是(A)A.上砂下粘B.通体砂土C.通体粘土D.上粘下砂7.下列属于胡敏酸(HA)特性的有(ABE)A.不溶于酸和酒精B.强吸附性C.强酸性D.低C/N比E.芳香化结构F.溶于酸和碱8.下列定义中指土壤密度的是(D)A.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孔隙所占容积的百分数B.单位容积土壤中固相颗粒的风干质量C.单位土壤中5-10mm土粒所占比重D.单位容积原状土中土壤的风干质量9.下列能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的水分是(C)A.地下水B.结晶水C.毛管水D.重力水10.下列定义中指土壤有效含水量的是(D)A.土壤中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量B.当植物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C.田间持水量至永久凋萎吸收之间的含水量D.以大气降水方式供给土壤包气带中的水11.S PAC(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分运移的路径是(C)A.根系→茎→叶面→土壤→根系B.叶面蒸腾→根系→茎→叶面C.降水→植物截留→土壤→根系D.灌溉→土壤→根系→植物12.下列特性中指水田土壤的是(BC)A.Eh多在300mV以上B.土壤多呈灰白或灰色C.Eh多在200mV以下D.土壤多呈红、黄棕、褐等鲜亮的颜色13.下列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地表物质迁移转化方式有(ABCDE)A.溶解迁移B.还原迁移C.配合迁移D.悬浮迁移E.生物迁移14.下列属于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系统的土纲有(BDF)A.雏形土B.初育土C.均腐土D.水成土E.变性土F.漠土15.下列属于内陆型土壤纬度地带性的有(AD)A.淋溶土→均腐土→干旱土B.灰化土→棕壤→红壤→砖红壤C.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D.灰色森林土→黑土→棕钙土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土壤由有机质,空气,矿物质,水分组成。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每点1.5分)1)孔隙度高,各种类型的孔隙比例适中,而且分布均匀,大小适中,解决了透水性和蓄水性的矛盾;2)解决水分和空气矛盾,使土温温度变化较为温和适中;3)有机质和养分丰富;同时,利于养分的释放和保存;4)黏着性、黏结性和可塑性均较小,利于耕作。
2.为什么说壤土是肥力较高的一种土壤质地类型。
(每要点2分)(土壤质地适宜性)1) 黏土,非毛管孔隙少,毛管孔隙多,毛管作用力强,土壤通气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强;热容量大、温度变化迟缓,特别春季增温慢影响幼苗生长,有冷性土之称;不利于耕作,易造成水土流失;2) 砂土,大孔隙多,毛管孔隙少,通气性、透水性强,而保水保肥能力弱;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干旱和寒冷威胁,但春季增温快幼苗发育早,有暖性土之称;利于耕作,适宜性强、供肥快。
3) 壤土,性质介于上述之间,肥力强。
3.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每条1.5分1)植物养料源泉;2)具有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缓冲性能;3)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植物生长激素4.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
(每点 1.5分)1)生物因素将太阳辐射转化为化学能引入土壤发育过程之中,是腐殖质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是促使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2分)2)植物和动物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矿物养分及性状产生,以及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
(2分)3)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合成腐殖质,以及加速无机物转化发挥重要作用。
(2分)5.气候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
(每点1.5分)1)气候因素是土壤发生发育的能量源泉,它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2)气温和降水影响土壤中的矿物、有机质的迁移转化过程,即土壤的发育过程;3)风对成土过程影响,表现在风蚀作用和风积作用4)影响着土壤的发育方向和地理分布。
6.简述土壤的灰化过程和白浆化过程。
(每点3 分)土壤灰化过程主要是在土体的表层(亚表层)SiO2的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与淀积过程;白浆化过程,土壤表土层由于土壤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
土壤地理学考试题

1 / 9名词解释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具备植物着生条件、肥力特征和自净作用。
2.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3.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气和热的能力。
4.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
5.土壤生态系统:土壤与其他上部生物和地下部生物之间进行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与交换的场所,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体,成为生物同环境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活跃场所。
6.道库恰耶夫:他是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也是土壤景观学说的创始人和现代科学的地理学的奠基者。
7.次生矿物: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构造都有所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8.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9.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
10.土壤剖面:由地表向下做一垂直切面,这种垂直切面称为土壤剖面。
壤剖面。
11.正常剖面:分布最广的土壤剖面构造类型,具有代表土壤形成过程的完整发生层,而且土层厚度正常。
成过程的完整发生层,而且土层厚度正常。
12.有效酸度: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引起的酸度,称为活性酸度,或有效酸度。
酸度,或有效酸度。
2 / 913.潜在酸度: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称为潜在酸。
称为潜在酸。
14.土壤质地: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粗细度。
15.土壤结构:是土壤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
土壤结构:是土壤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
16.土壤孔隙度:土粒与土粒,结构体与结构体之间,通过点、面接触关系,形成大小不一的空间是土壤孔隙。
单位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即土壤孔隙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电大《土壤地理学》科目模拟试题参考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
A.微生物利用
B.太阳能利用
C.化学合成物利用
D.水能利用
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
A.史密斯
B.詹尼
C.马伯特
D.道库恰耶夫
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李比希
B.法鲁
C.李希霍芬
D.库比纳
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
A.氧化物类
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
C.硫化物类
D. 磷灰石类
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
A.伊利石
B.高岭石
C.蒙脱石
D.绿泥石
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
A.0.1mm
B.0.01mm
C.0.1um
D.0.01um
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
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
B.非淋溶型
C.渗出型
D.停滞型
E.冻结型
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
A.机械吸收
B.物理吸收
C.化学吸收
D.生物
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
A.气候
B.生物
C.母质
D.地形
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
A.土族
B.土纲
C.土类
D.土系
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0分)
1.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和。
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和。
3.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著是。
4.土水势主要包括、压力势、和重力势。
5.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和来分析。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
、和。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酸度和酸度。
8.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