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摩托车和家电下乡政策效应分析及建议
“摩托车下乡”的战略意义和实施对策

史重 九 ( 海摩 托 车研 究所 ) 上
摘 要 :无论在实现 农业现代化方 面,还是在促进摩托 车产业 飞跃 发展方 面,摩托车下 乡都是一项 长 期 的、重要 的、根 本性 的战略。必须 将摩 托车产业的 发展 置于我 国农村社会 、经济和环境 的整体 发展之 中,从政 策、技术经 济和产 品技术 等方 面进行规 范化研 究和优化运作 。因此建议 深入研 究摩托 车在全 面
20 0 8年 1 2月 3 0日,国 务 院 发 布 国务 院 办 公厅 关
于搞 活 流通 扩大 消 费 的意 见 ) ) ,明确 将 摩托 车等 产 品列 入 家 电下 乡政 策补 贴范 围 。随 后 ,国家发 改委 等六 大部 门联 合制定 的 ( ( 汽车摩 托车 下 乡实施 方案 规定 了多项实施 要
Po iy a h m p e e tto lc ndt eI l m n ai n
S i h nj (hn h i tcc stt h C o g u S ag a Mooyl I tue i en i )
Abs r c : M oo c ce g i o t o nr sd sa l n e m , m p ra ta d e s n ilsr tg n tr s ta t t r y l ong t hec u ty i ei o g tr i o tn n s e ta tae y i em o e lzn h o e n z to g iu t r n r m o i h uaia ie l a ft e m o o c ce id t . fr a ii g t e m d r ia i n ofa rc lu e a d p o t ng t e q lttv e p o h t r y l n usr y Th e eo m e to em o o c cei d sr h l b lc d i h n ie d v lpm e to i a’ Sc u t ie e d v lp n ft t r y l n u ty s al e p a e n t e e t e eo h r n fCh n o nr d ys s ce y c n m y a d e v r n e . o it,e o o n n io m nt The d v lp e ts a lb t d e o a l n p r td o t a l r m e eo m n h l e su i d n r l a d o e a e p i l fo m y m y t epo n fv e ofpo ie ,tc n c le o my a d p o ucst c o o y Th r f r ti u ge t d t a h h i to iw lc s e h i a c no n r d t e hn l g . e e o e i ss g se h tt e r l oo c ce i h o sr ci n o o e aey w elo o it h l b e pl t d e . e u e d m a d o eofm tr y l n t e c n tu t fm d r t l l— f s cey s a l e d e y su i d Th s e n o a d sr t r ha a t rsisofr r lmo o c ce h l be s t m ai al t d e o r m o e t e b tl— c f n tucu e c r ce itc a t r y lss a l yse tc l su id t e v h o tene k o u y i mpe i gt ed v l p e t ft o o c cei d sr . d n h e eo m n m t ry l n u t o he y
家电下乡的经济效应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
、
家 电下 乡的 背景
长 期以来 , 国经济增 长主要靠 投资 和 出口来拉 动 , 我 经济 发 展过于依赖 投资 , 容易导 致投 资规模急剧 膨胀 , 引发产 能过 剩, 而经济过于依赖 出 口不 可避免地将加 大贸易摩擦 。家电产 品成 为我 国贸易顺差 的重要来源 , 由此产 生的针对我 国家电产 品的贸易摩擦频 繁发生。这一切都与我 国内需 萎靡不振有关 。 20 0 8年以来 ,我 国主要 的产 品出 口地美 国受 次级 债危机 影 响消费需求 降低 , 国与美 国 、 我 欧盟的贸易摩擦 也不断升级 。 拉动 内需 问题 比以往 的任 何时候都 显得 更为 紧迫 。但是 , 国 我 农村居 民的消费远远低 于城市 。17 99年 ~ 9 6年 , 18 我国农村居 民最终 消费需求 增长对 G P增 长的贡献 率高达 3 . %, D 70 9 而现 在 已经 降到 1 %以下 。 0 实施 “ 电下 乡 ” 既 可 转 移 出 口能 力 , 家 , 减 少 贸 易 顺 差 和 贸 易 摩 擦 , 可 消 化 家 电 行 业 的 过 剩 产 能 , 转 又 扭 企业效益普遍下 滑的势头。与单纯控 制 出口相 比 , 这种 方式符 合 市场 经济原则 , 有利于企 业发展 , 有利 于就业及 和谐社 会 更 建设 。 自 20 07年 1 以来 , 国首先开始在部 分省市开展 家电 2月 我 下乡的试点 , 对彩电 、 冰箱 ( 冰柜 )手机三 大类产 品给予产 品 含 、 销售价 格 1%的财政 资金直补 。在试 点取得显 著成 效 的基 础 3
P
o
பைடு நூலகம்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分析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分析背景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家电产品的应用。
然而,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质,家电产品的售价相较于城市会更高。
为了鼓励农村地区的消费和推动农业升级,政府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政策实施补贴对象“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主要针对农村家庭,包括:•农村居民家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户•农村扶贫开发重点村(点)补贴范围在“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下,政府将对符合要求的家电产品实行补贴,主要商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扫地机器人•电热水器•电风扇•热水器•烤箱、微波炉、消毒柜•燃气灶、油烟机政策分析政策效果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家电下乡”政策已经连续多年实施。
根据现有的公开资料统计,家电下乡政策累计带动“三农”消费超过2000亿元。
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家电消费压力,同时也刺激了电器商品的销售,对国内电器市场健康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存在的问题“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多年来,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问题:1.补贴范围存在不公。
政策覆盖范围中存在一些家电产品,价格较高而补贴力度并不足够。
2.补贴力度缺乏统筹规划。
各地区对于家电下乡补贴的力度和标准并不一致,缺乏规范性设置。
3.执行不到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商家甚至借助政策空子,以次充好,市场秩序亟待进一步加强。
加强监管、规范政策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家电下乡”政策,仍需要在补贴标准、监管机制和销售执法等方面加强监管和规范,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
同时,要做好科学规划,通过加大对农村电器市场的支持力度,升级农业生产方式,提升三农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的科学发展。
结论“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出台,为消费者在农村地区购买家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国内电器市场的发展。
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一系列问题。
因此,进一步加强政策的统筹规划,加大监管和审查力度,做好科学规划,是政府推进“家电下乡”政策发展的关键。
浅论家电下乡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论家电下乡中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南小英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06期摘要:家电下乡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项扩大内需的举措,在家电下乡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促进该项惠民政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电下乡政策问题对策一、家电下乡政策的背景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
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国家财政部、商务部从2007年12月起, 在四川、河南、山东、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活动, 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8年国家又推广到14个省、市、自治区。
从2009年2月1 日起, 家電下乡在原来14 个省市推广的基础上, 在全国所有省市实施。
其主要做法是参加家电下乡产品的具体生产企业及产品型号和承担家电下乡任务的流通企业由政府通过招标方式产生, 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补贴。
实施家电下乡的产品从试点时的4 个增到8个, 以后又扩大至摩托车、电脑、热水器、空调、汽车、建材等更多的产品类别和项目, 它们和彩电等产品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
家电下乡政策是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 政策力度显现非常明显。
二、延安市家电下乡基本情况2010年,延安市全市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共设立销售网点达到436处,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71453台(件),实现销售额33891.71万元,其中:销售冰箱62794台,销售金额14250.87万元;彩电47868台,销售金额11412.85万元;销售手机2629部,销售金额190.68万元;销售洗衣机40604台,销售金额3472.02万元;销售计算机7116台,销售金额2650.48万元;销售空调3243台,实现销售金额1119.07万元;销售热水器2907台,销售金额597.78万元;销售微波炉623台,实现销售金额48.45万元;销售电磁炉3669台,实现销售金额149.5万元。
2023年“家电下乡”调查报告

2023年“家电下乡”调查报告2023年“家电下乡”调查报告1(3831字)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惠牧,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项工作是从12月1日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进行试点,12月1日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执行,从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
为了保证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国家、省、市对生产、销售、补贴资金管理及兑付等各个环节均做了相应规定,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这项工作。
为了掌握该政策在自治区的执行情况,财政厅开展了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针对家电下乡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人们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了了解及分析。
商务部设立了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家电下乡产品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考虑了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合理税费和利润,也充分考虑农民的诉求,并简化补贴程序,增加了补贴品种。
家电下乡工作得到了扎实有效的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让农民获得实惠的同时,进一步拉动了内需,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
但同时,实施中也发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一)农民对政策不了解,存在认识误区。
虽然家电下乡政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宣传,但部分人对有关政策关注度不够。
主要包括部分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是伪劣商品,甚至有少部分人误认为是在传销;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不理解,将最高限价说成国家指定价格;还有些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已经抬高了价格,扣除国家给予的13%补贴,所购家电的价格还是高于市场价;不了解家电下乡产品的保修内容及家电下乡产品是免费送货并安装的;不清楚补贴兑付程序等。
从我区家电下乡启动到实施,仅6个月时间,开始时一些工作人员对政策也不十分清楚,如将家电下乡产品的标识卡全部由乡镇收回,未让农民办理结算性账户等。
(二)受补贴程序、办公条件等因素限制,补贴发放进度较慢。
农民领取家电补贴,先要将资料带到乡镇财政所申报,然后由财政所上报县财政局审核,县财政局审核后将补贴资金通过银行或信用社打入农民的存折。
中国目前对农民实行家电补贴政策的利弊分析及建议

中国目前对农民实行家电补贴政策的利弊分析及建议杨小东经济 0841班 080101400106【摘要】:为了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国家特意制订了“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
目前已在全国各个农村地区全面实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计划,发现了政策的实行下产生了一些正负面影响。
本文就是对“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的利弊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在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字:内需:产能过剩;特色农业2007年,商务部、财政部制定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首先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实行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大家电下乡的小规模试点。
2009年起,家电下乡开始在全国推行,并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产品也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
一、政府提出家电下乡的原因。
(1)、解决三农问题。
关注“三农”问题历年来都是“两会”的焦点。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是整个经济的命脉,关系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同能否管好通胀预期,农业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
(2)、农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市场。
扩大内需、保增长,没有农村、农业、农民的参与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去年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充分开发农村这个市场,帮扶农民工就业、实行家电、汽车下乡、开发新农合、等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不但使得农民兄弟得到实惠,同时更进一步稳定开发了农村市场。
(3)、农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纵观历史,中国发生重大变革时都离不开农村。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问题,而农村、农业、农民是提高生产力最具有潜力的地方,只要我们充分尊重公民的“首创精神”,虚心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我们必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4)、从宏观经济角度,根据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以赤字为代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消费,家电下乡就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目前经济危机日渐加深的情况下,以出口导向为主、贸易依存度达到70%多的中国,面临着外需急剧下降,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所以能否有效的刺激消费成为政府的一项难题,其中刺激广大农民的消费更是重中之重,政府应该就是基于此点,才提出了家电下乡的政策。
家电下乡政策效应及其改进措施

家电下乡政策效应及其改进措施□李媛凤【摘要】本文从“家电下乡”政策出台的背景,政府方面、中标企业产品质量和次级经销商的营销手段、农村和农民消费者等方面展开分析,目的在于找出该政策拉动内需效应及相应产生的负面影响,发现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家电下乡;政策效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作者单位】李媛凤,西安文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0801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也日益显现,为此国务院提出要加快推广家电下乡,将家电下乡作为我国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
“家电下乡”政策早在2007年12月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等四个地区开始进行的电视机、电冰箱、手机这三种商品进行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凡购买这三类指定品牌,就能收到该商品销售价格13%的资金补贴,并逐步将家电下乡推广至14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2009年2月1日起该政策在全国开始实施。
因此,很有必要对“家电下乡”政策效应进行分析。
一、家电下乡政策的效应分析纵观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从2008年8月份开始,家(二)抓干部,选好用好干部。
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素质高的干部具有好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因此,考察提拔选好干部是解决领导干部作风良好发展的关健。
一是要切实认真执行《干部应用条例》,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考察程序,认真征求群众意见,防止“带病”提拨。
二是选择具有求真务实作风的干部。
务必选好用好那些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选好用好那些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干部,选好用好那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干部。
要选“吃亏”型的干部,要选象河南《村官李天成》吃亏歌中所写能吃亏、肯吃亏、常吃亏、多吃亏型的干部。
三是要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运行机制,对拟任用干部岗位、干部考察、征求群众意见、公示聘任等全过程进行公开、监督,以确保“选好人、用准人”。
浅析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20 07年 1 , 2月 针对前所 未有 的全球经 济危机的 冲击 , 国家 的购买 与销售是 密不 可分 的 ,每一件商品的购买都有销售的伴 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推 出了“ 电下乡 ” 家 政策。家 电下乡政策是 随 , 要想实现农民的被动购买变为主动购买 , 销售 行业 的改进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 、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提高农 民 必 不可少 的。可见 , 电下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拉动 了电力 、 家 服 生活质量 、 扩大农村消费 、 统筹 国内外市 场的一项 重要举措 。为 务、 销售等行业的蓬勃发展 , 也将会 影响与带 动其 他相 关产业 的 稳妥推进 , 最先在 山东 、 河南 、 四川 3 省进 行试 点工作 。20 0 8年 发 展 和 进 步 。 十七届 三 中全会又提 出:0 8年 1 20 2月 1日起 , 将家 电下 乡实施 范围扩 大到 1 4个省 、 市 。 区、 其后 , 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 《 关于搞活 流通扩 大消费的意见 》 提 出全面推进家 电下乡工作 , , 并从 20 09 年 2 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广 。 月 这项工作 , 旨在顺应农 民的消费 家电下乡工 作虽然在实际 中取得 了一些成效 ,但在政策推 特点 , 向农 民提供性能可靠 、 质量保证 、 物美价廉 的家电产品 , 并 行过程 中仍暴露 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提供满足农民需求 的流通和售后 服务 ,将农 民购买家 电纳入 国 1 贴过程繁 杂。目前 “ 电下乡” . 补 家 大都是“ 事后补贴” 依照 。 家 的补贴范 围 , 以激 活农 民购买能力 , 大农 村消费 , 进 内需 扩 促 规定 , 购买人先付全款 , 购买 后 3 在 0日内, 持购买产品的发票及 和外需协调发展。 复 印件 、 份证原件及复 印件 、 贴类家 电产品专用标 志 、 身 补 购买 人储 蓄存折 ( 或粮食直补专 用存折 ) 等相关 材料 , 到乡镇家 电下 乡补贴资金审核办公室 申报补贴。 然而 由于存 在诸 多现实 问题 , 使得补贴过程显得过于繁杂 : 一是农 民的政策意识淡薄 , 可能要 据统计 ,家 电消费在我 国农村农 民的预期 消费支 出中 占到 跑几趟才能办完 。 二是对于在外地居住的人 , 想要获得补贴还需 1 . %,通过国家补贴介入农 民家 电消费活动必能拉动农村 消 赶 回家乡来领取 。如 申请 的补贴和 自己的路费及 时问成本相差 57 2 费的增长 。 因此 , 电下乡政策是拉动内需和农村 消费的一项重 不多 , 家 补贴对于这类农户的激励作 用在很大程度上会被减弱。 三 要举措 。 是某些政府 部门办事 效率较低 , 能及时发放 补贴 , 不 使广大农 民 1 策覆 盖 面广 , 品种 类繁 多 。家 电 下 乡政 策 覆 盖 我 国农 群众对 国家政策产生 怀疑。手续的繁琐影响 了农 民对购买家 电 . 政 商 村 2亿多户家庭 , 并且 涉及的家 电商品多而全 , 包括彩 电 、 电冰 下 乡产 品 的热 情 ,许 多农 民往 往 因 为 手 续 的 繁 杂 而 放 弃 购 买 的 箱、 洗衣机 、 电脑 、 摩托车 、 热水器 、 空调等 。品种齐全 、 种类繁多 计划 。 的商品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 了农 民的需要概率 ,进 而使 政策影 2产品不适合农村市场 , . 价格不 明晰 。大部分家 电企业长期 响的农户数量加大 。据测算 , 国农 村 2亿多户家庭 , 村家电 以来 的营销重点是城市市场 , 我 农 很少涉及农村市场 , 对农 村市场缺 普及率只提高 1 个百分点 , 对家 电的需求 即可增加约 2 0万 台。 乏足够的 了解。因此推 向农村 的家 电产 品很 多都不适 合农 民的 0 通过连续几年在全 国农 村对彩 电、 冰箱 、 洗衣机 、 机四类农 民 需要 , 手 比如很多针对城市 的家电都带有智能化的功能 , 在城 市很 需求较大的产品实施补 贴促 销政策 ,已实现家 电下 乡产 品销售 受欢迎 , 由于农 民 自身 知识 水平 有限 , 但 他们需要 的可 能是简单 额 的大幅增长 ,带动 了农村 社会消费 品零 售总额增长约 2 . 5个 易操作的产品 , 并且一般来说 家电产 品功能越复杂 , 发生故 障的 百分点。这一 事实说 明家电下乡政策对农 村消费的拉动作用是 概率就会 越高 ,而农村的售后维修服务相对城市而言又 比较落 巨大 的 。 后, 因此那些不符合农民需求的产 品受 冷落是理所 当然的 。 甚至 2一其他行业的相关连带性强。在商业社会环境中 , - 与 行业 的 于有些企业利用农 民希 望得 到补贴的心理 , 高产 品价格 , 调 使得 发展不会单独存在 ,一个行业 的发展必定会影 响到其他相关行 农 民应该 获得 的补 贴被 厂商所瓜分 。这些 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摩托车和家电下乡政策效应分析及建议目前,农村主要文化生活方式是白天外出务工、务农,晚上打牌、看电视。
在农村普及彩电、手机和计算机,不仅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政策效应(一)加大宣传力度,农民认知度提高明显一是及时将政策发布到《应城网》和《应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二是印制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政策问答10万份、宣传手册1000多份,发放到农户;三是将家电下乡的补贴对象,补贴类别,最高限额,补贴标准,补贴有效时间,补贴的申报、审核、资金的兑现方式等政策制作成彩喷宣传专栏和宣传单,张贴于村组、集市等人口稠密处;四是在全市乡镇20多个候车亭印制了《应城市家电下乡须知与指南》和《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流程图》,便于让广大农民兄弟全面了解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的相关政策和流程;五是上门走访城北、四里棚、东马坊三个办事处和三合、杨岭、黄滩三个镇17个村的居民;六是到经销网点进行调查走访,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18份,占有效问卷的94%。
通过上述办法,让政策家喻户晓。
(二)扩大范围,提高限价,简化手续,产品销售增长明显为充分发挥家电下乡惠农强农、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作用,财政部、商务部分两次提高了限价标准,彩电单价由不超过2000元提高到7000元;电冰箱(含冷柜)单价不超过2500元提高到4000元;手机单价不超过1000元提高到2000元;洗衣机单价不超过2000元提高到3500元;空调单价不超过2500元提高到6000元;储水式电热水器单价不超过1500元、燃气热水器单价不超过2500元提高到5000元;电脑单价不超过3500元提高到5000元。
2010年初,电动自行车也纳入补贴品种,最高补贴260元/辆。
此外,从2010年1月1日起,国有农场、林场职工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也可以按规定享受补贴。
针对初期在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推广的过程中,农民反映最多的补贴兑付不及时的问题,于2009年5月1日起,全省开始简化兑付程序,由原来“乡镇财政所审核,县(市)财政局兑付”调整为“乡镇财政所审核并兑付”,乡镇财政所要随到随审,金融机构要即接即办,从农民提出申请到资金兑付再到农户“一折通”的时间不得超过3天,也就是说补贴资金兑付周期从原来的15天、10天之内,进一步压缩到3天以内,以提高农民购买“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
正因为产品限价不断提高,兑付问题得到了优化,2010年上半年全市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倍和2.8倍,占2009年全年销售额7918万元的77.5%。
共兑付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补贴资金1532.3万元。
其中:兑付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资金856.5万元,兑付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675.8万元。
(三)品牌汽车、摩托车和家电热销,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农民在选购汽车、家电下乡产品时,极其注重品牌效应,海尔、美的、海信等家电品牌,东风、钱江等汽车摩托车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
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高,有助于生产厂家注重品牌塑造及产业升级,有利于市场形成合理竞争局面。
目前,农村主要文化生活方式是白天外出务工、务农,晚上主要娱乐方式是打牌、打麻将或看电视。
在农村普及彩电、手机和计算机,不仅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汽车摩托车下乡缩短了城乡距离,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农民有时间参与到有益的文化活动中,这也是贯彻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六)税收征管方便,财政增收明显《汽车家电下乡操作细则》规定,汽车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发票全国统一,农村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必须要经销商开具产品销售发票,经销商开具的销售发票是财政部门审核、兑付补贴的必备材料之一。
这一举措促进了企业经营的规范化,方便了税收征管,规避了偷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保障了国家税收。
2010年上半年,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6192台(部),实现销售收入3551万元,可征收税款106.53万元;汽车摩托车销售2081辆,实现销售收入2597万元,应缴纳税款194.78万元,两项合计可征收税款301.3万元。
自2009年汽车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共征收税款616.95万元,相当于一个规模企业一年提供的税收。
二、存在的不足(一)宣传力度不平衡在工业经济较发达的东马坊、长江埠和离城区较近的城北、黄滩、郎君等乡镇、办事处,超过94%的农户对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政策有所了解,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及观看财政所宣传专栏和发放的《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政策解答》等多种途径获知。
而在远离城区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杨岭、田店镇调查时,农户多数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或是从亲戚朋友口头传播而得知。
有的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不了解,对下乡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产生质疑,担心家电下乡产品是城里返修、或淘汰产品,或积压库存产品。
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销售量。
2009年,应城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025万元,与周边汉川、安陆市分别销售5786、5577万元相比,差距较明显。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抑制了消费据统计,应城市2008年、2009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达5495、6050元,农民家庭年收入基本在2至3万元之间。
通过调查发现,农民收入主要用于房屋建设、扩大再生产和储蓄,其中超过70%的农民储蓄的动机主要是“供子女读书”,这说明教育开支对农民消费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农民收入未出现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三)补贴兑付程序有待优化从2009年5月1日起,全省开始简化兑付程序,由原来“乡镇财政所审核,县(市)财政局兑付”调整为“乡镇财政所审核并兑付”,在程序上得到了简化。
但调查发现,相当部分农户嫌程序繁琐而没有去拿。
特别是对手机、电磁炉等低价格下乡产品最高补贴也就几十元,却要经历繁杂的补贴程序时,不少农村消费者不愿将主要精力放在申请补贴上,存在顺路办事才去申请补贴的想法,影响了补贴的兑付效率。
(四)“家电转城”和“农村户口”制约了下乡政策在调研中有群众反映,一方面,有的城镇居民家庭借用农村亲戚朋友的农村户口、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乘机办理购买“家电下乡”商品并争取享受补贴优惠,使国家惠农补贴被虚报冒领。
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建设,一些失地农民,即所谓的“农转非”因缺乏工作技能就业困难,收入水平不高,他们有消费需求和购买欲望,但是由于不是农村户口,因而不能享受到补贴的政策。
另有一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即城市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以及下岗未能再就业或长期失业的人员,其收入甚至达不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他们同样没有农村户口,也不能享受到补贴政策。
(五)利润低和超定额纳税,影响经销商积极性乡镇、农村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家电下乡”产品实行明码标价,企业为中标已经大幅压低了利润,再加上运费、销售费用、税费及售后服务等费用后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据一名销售网点老板介绍,一台中标价为2000元的冰箱,他们进货是1860元,销售利润为每台140元,上缴国家税收60元,还剩80元,扣除房租、员工工资、运费等,一台冰箱也就赚60多块钱。
目前许多家电经销商(主要是乡镇)多为小规模纳税人,税款多为“双定”征收(定额、定期),一年卖多卖少交税是固定的;而销售下乡产品,因为财政部门兑付补贴手续的要求,销售网点必须给每个购买农户开具正规增值税发票,卖一台必须缴3%的税收,利润空间大大降低,影响销售积极性。
而且,汽车家电下乡政策暂定为四年,最让经销商担心的是,一年或者四年后,税务机关如果以此为基准定税,其经营利润将长期降低或者因此无法承担。
据一位销售店老板说,去年他们店定税为1.5万元,按现在纳税方式,在同等销售量的情况下要纳税6万元左右。
(六)维修难成销售“瓶颈”,售后服务亟待完善应城市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审核备案的销售网点达103个,其中家电下乡销售网点91(城区41个,乡镇50个),汽车摩托车销售网点12个(城区11个、乡镇1个)。
当前农村售后维修服务体系能否与家电下乡工程配套,着实让人担忧。
售后服务行为随意性大,没有约束机制;维修人员技术素质低,检测设备不全,维修手段落后;维修配件不能保障供应等等。
而在交通不便的部分乡镇,售后服务更成了农民选择家电下乡产品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农民对产品的实用技术无法把握,对售后服务充满忧虑。
目前企业及大多商家在农村并没有设立售后服务点,仅有的个体维修网点又不足以解决维修问题,农民购买了下乡家电以后,只能选择到县城维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质量也没有保障。
较多个体网点维修不及时、售后服务不到位,也影响了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
三、工作建议(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传单横幅以及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把家电下乡政策的意义、产品种类、价格标准,财政补贴领取的手续和流程进一步宣传到位。
(二)进一步简化补贴兑付程序在家电下乡过程中,可实行财政预拨、网点代付、农户先领、定期结算的先买先付方式,使得广大农民在指定销售门店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即刻便可享受选择、购买、领取补贴、送货、安装等集中办理的“一站式”服务,简化手续。
乡镇财政所可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进驻经销网点,现场审核办理。
或由网点先行垫付,财政部门在一周或半月内将补贴拨付到位。
(三)加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引导鼓励企业建设农村家电(维修)网点,提高服务网点覆盖率,增强服务保证能力。
建立流动维修服务部,开设农村家电服务平台,实行上门服务。
建立售后服务培训组织,加强对现有农村个体商户的培训。
(四)保证经销商合理的利润空间经销商在销售汽车家电下乡产品时,可从税率上给予适当优惠。
建议出台对售卖家电下乡产品的非一般纳税人网点减征或免征税收,或给予一定补贴的扶持政策,以保证其利润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层经销商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
(五)加大农村金融机构配套服务力度放宽贷款条件,加大农村小额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小型销售网点的短时、小资金需求;逐步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推动信用型消费,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良好途径;进一步简化农户资信的审批手续,鼓励农户使用消费信贷,为农户提供便捷式服务。
课题组长:夏继延研究人员:杨忠祥周军平肖桂清张武军方应凯执笔人:方应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