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工品射频发火机制及其射频感度的应用简介_李锦荣
射频加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业原理与技术特征

射频加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业原理与技术
特征
射频加热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的加热技术。
它的作业原理是利用高频电场的电磁波能量被材料吸收,并转化为内能,进而加热材料。
其技术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效性:射频加热技术的高频电场能够直接将能量传递给加热物质,由于其高效的加热特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材料进行快速加热。
2.均匀性:射频加热技术可以让材料内部均匀受热,避免了传统热处理过程中加热不均导致的问题。
这在许多需要高温处理的工业领域中,像是高纯晶体生长、冶金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3.精确性:射频加热技术的加热温度可以通过调整高频电场的频率和功率进行精确控制,有很高的加热温度控制精度。
这非常有利于精密制造的工艺实现,同时避免了热处理结束后的二次加热。
4.环保性:射频加热技术没有明显的烟雾、废气、污染物等排放,与传统火炉等热处理方式相比,更环保。
射频加热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1.金属加工:射频加热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弯曲、焊接等方面
有重要应用,在快速加热、硬化、淬火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2.电子零件制造:射频加热技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硅片生产、LED制造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3.化学工业:射频加热技术在化学反应、催化剂的制造等方面也
有很大的应用。
总之,射频加热技术的高效、均匀、精确和环保特性,让它在工
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应用潜力。
王绍金教授和令博副教授团队:射频...

王绍金教授和令博副教授团队:射频...引用格式:李洪岳, 李青鸾, 郑建军, 令博, 王绍金. 射频加热技术在粮食储藏与加工中应用研究进展[J].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1, 3(4): 1-13.Citation: LI Hongyue, LI Qingluan, ZHENG Jianjun, LING Bo, WANG Shaojin. Recent Advances on Appli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Heating in the Research of Post-Harvest Grain Storage and Processing[J]. Smart Agriculture, 2021, 3(4): 1-13.点击直达知网阅读射频加热技术在粮食储藏与加工中应用研究进展李洪岳,李青鸾,郑建军,令博*,王绍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粮食的储藏与加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射频技术凭借具有穿透深度大、加热迅速、整体加热、无化学残留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粮食产后研究,并在部分领域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为深入了解射频加热技术在粮食储藏与加工中应用研究进展,本文首先对射频技术展开概述,阐述了射频加热的基本原理,并对目前商业化应用的射频加热系统的类型与特点进行介绍;从粮食与储粮害虫的介电特性、储粮害虫的耐热性和粮食的加热均匀性改善三个方面概述了目前射频在粮食储藏与加工中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该技术在粮食产后杀虫、灭菌、钝酶和干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就该技术应用于粮食储藏与加工尚存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本文可为射频技术在粮食储藏与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射频加热, 产后粮食, 杀虫, 灭菌, 钝酶, 干燥文章图片图1 射频加热原理图Fig. 1 Mechanism diagram of the radio frequency heating图2 粮食储藏加工研究中常用的射频加热系统Fig. 2 Radio frequency heating systems commonly used in post-harvest grai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researches注:试验所用害虫均为其最耐热阶段,其中印度谷螟和米蛾为五龄幼虫,其它害虫均成虫图3 常见储粮害虫的热致死动力学数据Fig. 3 Thermal death kinetics of common stored insectpests图4 不同加热条件下射频系统上下极板间电场的分布情况Fig. 4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between two parallel plateelectrodes under different radio frequency heating conditions来源:《智慧农业(中英文)》2021年第4期。
射频波对电火工品的危害及防护设计措施

射频温度原理的应用范围

射频温度原理的应用范围简介射频温度原理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物体辐射出的射频能量,可以准确地推测物体的温度。
由于射频技术具有非接触、实时测量和高精度等特点,射频温度原理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范围工业生产•温度监测:射频温度原理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监测。
例如,在炼油、钢铁、电力等行业中,可以使用射频温度原理对高温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物料热诊断:射频温度原理可以通过测量物料表面的射频能量分布,来检测物料的温度分布情况。
这对于工业生产中需要进行物料预热、加热等工艺的控制非常重要。
医疗领域•体温测量:射频温度原理可以应用于非接触式体温测量。
通过测量人体辐射出的射频能量,可以准确地测量人体的体温。
这在医疗场所中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测量体温,减少传染风险。
•热疗治疗:射频温度原理可以通过测量病人体表的射频能量分布,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热疗治疗中,可以利用射频温度原理来监测治疗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射频温度原理可以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通过测量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射频能量,可以分析空气中的灰尘、烟雾等粒子的分布和浓度,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水质监测:射频温度原理可以应用于水质监测,通过测量水体中微小颗粒的射频能量,可以分析水体中的悬浮物、微生物等物质的分布和浓度,为水质监测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科研领域•热辐射测量:射频温度原理可以应用于热辐射测量。
在科研实验中,通过测量物体辐射出的射频能量,可以获得物体的表面温度,为研究热传导、辐射等热学问题提供实验数据。
•火焰检测:射频温度原理可以应用于火焰检测。
通过测量火焰辐射出的射频能量,可以准确地判断火焰的存在和强度,为火灾预警和安全控制提供重要支持。
总结射频温度原理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实时测量和高精度等特点。
它在工业生产、医疗领域、环境监测和科研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射频电磁环境中火箭弹安全性评估

第41卷增刊2 2020年6月兵工学报ACTA ARMAMENTARIIVol.41Suppl.2Jun.2020射频电磁环境中火箭弹安全性评估赵团,张蕊,姚洪志,纪向飞(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摘要:武器弹药内含有敏感的火工品,分析武器弹药内火工品的安全性,对于评估武器弹药在电磁环境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ANSOFT HFSS电磁仿真软件建立某火箭弹及其发动机配用电火工品(EED)的电磁仿真模型,计算分析射频环境下EED感应电流的大小;在电波暗室中利用EED感应电流定量测试系统,定量监测单个EED及火箭弹在射频电磁环境中的响应参数,并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获得火箭弹在射频电磁环境中的耦合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火工品配装模式下,火工品感应电流为毫安级,据此计算的火箭弹最大安全场强为1375.3V/m,为评估火箭弹射频环境中的安全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火箭弹;电火工品;射频电磁环境;感应电流;安全场强中图分类号:TJ45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093(2020)S2-0299-06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0.S2.039Estimation on the Safety of Rocket Projectile in RF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ZHAO Tuan,ZHANG Rui,YAO Hongzhi,JI Xiangfei(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Applied Phys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Shaanxi Applied Physics and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Xi'an710061,Shaanxi,China)Abstract:Weapon and ammunition contain sensitive electric explosive devices(EEDs),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afety of EED in weapon and ammunition is an significant significance for assessing the safety of weapon and ammunition in R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NSOFT HFSS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an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model of a particular rocket projectile.The magnitude of the induced current of EED in R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the anechoic chamber,a quantitative test system for the induced current of EED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monitor the response parameters of single EED and rocket projectile in R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nd then the test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Coupling law of rocket projectile in R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was obtained,and the safe field strength of rocket projectile in R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was calculated.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ced current of EED is milliamperes under the assmebly mode of EED,and the calculated maximum safe field strength of rocket projectile,which provides data surpport for evaluating the safety of rocket projectile in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收稿日期:2020-04-15基金项目:领域基金项目(6140619050102)作者简介:赵团(1980—),男,咼级工程师。
细结晶NHN_基点火头药剂的性能研究_

doi:10.3969/j.issn.1001 ̄8352.2023.02.004细结晶NHN基点火头药剂的性能研究❋付志斌㊀雷钫琴湖南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岳阳ꎬ414100)[摘㊀要]㊀以细结晶NHN为点火头药剂ꎬ分别以聚乙烯醇(PVA)胶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以及赛璐珞无水乙醇胶为黏结剂ꎬ探究不同黏结剂对点火头发火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ꎻ并在此基础上ꎬ尝试掺杂Fe2O3㊁Zr等添加剂以提高点火头药剂的性能ꎮ结果表明:以PVA胶为黏结剂的点火头表现出更好的点火性能㊁更高的机械强度ꎻ掺杂Zr后ꎬ点火头发火时火焰明亮刺眼ꎬ说明Zr参与点火过程ꎬ放出热量ꎬ增加了点火能力ꎮ[关键词]㊀细结晶NHNꎻ点火头ꎻ发火性ꎻ延时性能ꎻ机械强度ꎻ吸湿试验[分类号]㊀TJ45ꎻTQ560ꎻTD235.2+2StudyonPerformancesofFineCrystallineNHNBasedIgniterAgentFUZhibinꎬLEIFangqinXianghongMachinery&ChemicalCo.ꎬLtd.ꎬHu nanShenfuGroup(Hu nanYueyangꎬ414100) [ABSTRACT]㊀Effectsofdifferentbindersontheignitionperformanc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theigniterwerein ̄vestigatedbyusingfinecrystallineNHNastheigniteragentandpolyvinylalcoholadhesive(PVA)ꎬ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adhesiveandcelluloidadhesiveasthebinderrespectively.OnthisbasisꎬtrytoimprovethepossibilityofignitionperformancebydopingFe2O3andZr.ResultsshowthattheigniterwithPVAasthebindershowsbetterignitionperfor ̄manceandhighermechanicalstrength.AfterdopingZrꎬtheflameisbrightanddazzlingwhenignitedꎬindicatingthatZrparticipatesintheignitionprocessꎬemitsheatandincreasestheignitionability.[KEYWORDS]㊀finecrystallineNHNꎻigniterꎻignitionperformanceꎻdelayperformanceꎻmechanicalstrengthꎻhygro ̄scopictest0㊀引言桥丝式电引火元件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点火元件ꎮ它的发火性能较好ꎬ发火可靠性高ꎬ瞎火率低于百万分之一ꎬ而且延期精度很高[1]ꎮ鉴于桥丝式火工品的热发火机理ꎬ点火头药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点火头的热感度ꎬ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头的激发时间ꎮ选择不同药剂的点火头在发火性能㊁安全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上有所不同[2]ꎮ三硝基间苯二酚铅(LTNR)系起爆药起爆能力较低ꎬ火焰感度㊁针刺感度较高ꎬ常与叠氮化铅配合使用作为点火头药剂ꎮ但LTNR静电感度很高ꎬ实际生产应用时存在一定危险ꎮ虽然有通过掺杂或共晶等方法降低LINR静电感度的研究ꎬ但尚未在点火头应用中见到相关报道ꎮ同时ꎬ铅作为重金属元素ꎬ会对人员及环境造成一定的损伤ꎮ二硝基重氮酚(DDNP)系起爆药热感度较高ꎬ且有多种不同晶型ꎬ感度与流散性等皆有差异ꎬ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ꎮDDNP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重氮基㊁硝基及其衍生物等毒性较强的有机化合物ꎬ若不妥善处理将会严重威胁受纳水体的生态系统ꎬ这也使得DDNP的应用受到限制ꎮ㊀㊀作为一种新兴起爆药[3 ̄4]ꎬ硝酸肼镍(NHN)制造工艺简单ꎬ原料易得ꎬ药剂性能稳定ꎬ火焰感度高ꎬ机械感度低ꎬ长期储存安定性㊁相容性㊁耐压性㊁流散性均表现较好ꎮNHN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含硝酸镍废水可加以回收利用ꎬ达到无废水排放㊁减少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环保目的ꎮ㊀㊀欧仙荣等[5]以质量分数8% 10%的聚乙烯醇(PVA)胶为黏结剂ꎬ提出了一种硝酸肼镍 ̄铅丹硅系点火药的制作方法ꎬ并在点火头应用上得到了较高第52卷㊀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爆㊀破㊀器㊀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52㊀No.2㊀2023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ExplosiveMaterials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pr.2023❋收稿日期:2022 ̄04 ̄19第一作者:付志斌(1976-)ꎬ男ꎬ工程师ꎬ主要从事火工药剂配方研究ꎮE ̄mail:1461229006@qq.com的发火可靠性ꎮ之后的试验也证明ꎬ以NHN为基的刚性电点火头能够满足电点火头生产与电雷管装配过程的安全要求ꎮ杜伟兰等[6]以NHN为点火药基药ꎬ配以高氯酸钾与硝化棉黏结剂ꎬ利用零氧平衡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点火头ꎬ试验结果表明ꎬ此点火头的发火时间精度最高ꎬ发火可靠性和发火一致性最好ꎮ朱顺官等[7]研究了在碳晶电点火桥上装填NHN后的发火时间与发火能量等参数ꎬNHN表现出了仅次于斯蒂芬酸铅与叠氮化铅的发火感度ꎮ尹志宏等[8]用NHN替代DDNP起爆药ꎬ对工业8#纸火雷管的结构与工艺重新设计并进行了性能测试ꎬ克服了DDNP起爆药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ꎮ本文中ꎬ使用细结晶NHN作为桥丝式电点火头药剂ꎬ并探究它的应用可行性ꎮ对该类点火头延时精度以及恒流发火情况下的各项发火参数进行了表征ꎬ同时依据国军标对机械强度和环境适应性进行测定ꎬ认为细结晶NHN基桥丝式点火头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为优秀的点火头ꎮ1㊀试验1.1㊀点火头基本制作工艺自制细结晶NHNꎬ粒径约为5μmꎬ近似球形ꎮ刚性结构点火头结构如图1所示ꎮ㊀㊀㊀㊀㊀1-脚线ꎻ2-橡胶塞ꎻ3-电极ꎻ4-绝缘片ꎻ5-药头ꎻ6-桥丝ꎮ图1㊀刚性结构点火头结构示意图Fig.1㊀Structuraldiagramofigniterwithrigidstructure㊀㊀各项试验中使用的不同点火头所用的点火药配方列于表1ꎮ表1中ꎬ细结晶NHN为基药ꎬPVA胶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㊁赛璐珞无水乙醇胶为黏结剂ꎬFe2O3㊁Zr为添加剂ꎮ表1㊀试验中使用的不同点火头药剂配方Tab.1㊀Formulasofdifferentignitersusedinthetest编号配方(质量分数)1 ̄15%PVA胶+NHN1 ̄25%PVA胶+NHN+Fe2O32 ̄16%PVA胶+NHN2 ̄26%PVA胶+NHN+10%Zr2 ̄36%PVA胶+真空细化LTNR3 ̄18%PVA胶+NHN3 ̄28%PVA胶+NHN+Fe2O34 ̄110%PVA胶+NHN4 ̄210%PVA胶+NHN+Fe2O35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NHN6 ̄1赛璐珞无水乙醇胶+NHN7 ̄13%NC胶+NHN+10%Zr㊀㊀称取适量的细结晶NHNꎬ用胶头滴管向NHN中滴加PVA胶ꎬ使黏结剂与基药质量比为1.2︰1.0ꎬ并滴加几滴纯水ꎬ调匀ꎮ涂蘸刚性点火头ꎬ晾干后ꎬ于50ħ水浴烘箱中烘干ꎮ成品如图2所示ꎮ㊀㊀㊀㊀图2㊀NHN基点火头成品实物图Fig.2㊀FinishedproductsofNHNbasedigniter㊀㊀对制作好的点火头进行筛选ꎮ首先ꎬ以肉眼观察ꎬ除去药头碎裂等制作失败的点火头ꎻ其次ꎬ测量点火头的电阻以避免短路㊁断路等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ꎮ1.2㊀黏结剂的选择及配制PVA胶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㊁赛璐珞无水乙醇胶3种黏结剂含能性依次增加ꎻ前两者为常用的水基黏结剂ꎬ后两者同为纤维改性黏结剂ꎮ因此ꎬ拟采用PVA胶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㊁赛璐珞无水乙醇胶为黏结剂来探究胶浓度㊁含能性等因素对点火头的影响ꎮ㊀㊀PVA胶:分别称量2.5㊁3.0㊁4.0㊁5.0gPVA于烧杯中ꎬ添加去离子水至50gꎬ置于110ħ油浴中加热ꎬ不断搅拌ꎬ待PVA完全溶解即制得所需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㊁6%㊁8%㊁10%的PVA胶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称量5.0g羟丙基甲基02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爆㊀破㊀器㊀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2卷第2期纤维素溶于300mL去离子水中ꎬ超声至完全溶解ꎬ得到目标黏结剂ꎮ赛璐珞无水乙醇胶:将5.0g赛璐珞溶于适量无水乙醇中ꎬ配制成5%赛璐珞胶ꎮ1.3㊀测试仪器及方法标准DC9801智能雷管电参数测试仪ꎬ南京理工大学民用爆破器材研究所ꎻ储能放电起爆仪ꎬ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JGY ̄50III静电火花感度测试仪ꎬ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ꎮ恒流发火试验参考GJB5309.10 2004升降法试验进行测定ꎮ其他性能相关的测试参考GJB5309标准进行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黏结剂时点火头的恒流发火性能采用升降法对以不同浓度PVA胶作为黏结剂的细结晶NHN基刚性点火头进行恒流发火试验ꎮ恒流时间设定为20sꎬ步长为5mAꎮ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ꎮ表2㊀以PVA为黏结剂的刚性点火头恒流发火数据Tab.2㊀ConstantcurrentignitiondataofrigidigniterwithPVAasbinder配方编号w(PVA胶)/%X0.5/mAX0.9999/mAX0.0001/mAS/mA1 ̄15387.5440.7334.314.312 ̄16414.8442.8386.87.534 ̄110491.9514.9468.96.18㊀㊀由表2可见ꎬ随着所用PVA胶浓度的升高ꎬ由于PVA的能量惰性作用ꎬ点火头最大不发火电流(安全电流)X0.0001逐渐升高ꎬ且均大于200mAꎮ但最小全发火电流X0.9999也持续升高ꎮPVA胶质量分数达到10%时ꎬX0.9999为514.9mAꎬ大于450mAꎬ不符合国家标准GB8031 2005中关于工业电雷管电性能的要求ꎮ在此基础上ꎬ为了制作合适的点火头以符合工业电雷管电性能指标中安全电流不小于200mA㊁最小全发火电流不大于450mA的国家标准要求ꎬ研究了不同黏结剂时NHN基点火头的发火表现ꎬ如表3所示ꎮ对点火头进行了恒流发火测试(升降法时间设置为20sꎬ步长5mA)和安全电流测试(恒流时间设为5min)ꎮ㊀㊀从配方5 ̄1与配方6 ̄1的测试结果可看出ꎬ当表3㊀不同黏结剂点火头的点火性能Tab.3㊀Ignitionperformanceofigniterwithdifferentbinders配方编号黏结剂(质量分数)X0.9999/mAX0.0001/mA备注5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360.0220.0点火头强度不足ꎬ易碎裂6 ̄1赛璐珞无水乙醇胶360.0240.02 ̄16%PVA胶442.83 ̄18%PVA胶472.2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作为黏结剂时ꎬ可以降低点火头的发火电流ꎻ这是因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是一种含能性比PVA胶更好的黏结剂ꎮ㊀㊀比较配方5 ̄1与配方2 ̄1也可看出ꎬNHN基点火头的X0.9999从6%(质量分数)PVA胶的442.8mA降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的360.0mAꎬ效果显著ꎮ但同时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黏结剂时的点火头强度不足ꎬ易碎裂ꎬ难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需要ꎮ赛璐珞无水乙醇胶点火头的X0.9999为360.0mAꎬX0.0001为240.0mAꎬ符合标准ꎻ但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ꎬ存在使用风险ꎮ适当浓度下的PVA胶点火头的发火电流较高ꎬ安全性方面有所保障ꎬ同时点火头机械强度较好ꎮ因此ꎬPVA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制备NHN基点火头的黏结剂ꎮ若能进一步通过改性降低含PVA胶的点火头的X0.9999ꎬ则有希望得到适用于不同发火精度要求下的NHN基点火头ꎮ2.2㊀掺杂Fe2O3点火头的点火性能采用300目下的Fe2O3作为添加剂ꎬ以5%的质量分数加入到NHN与PVA胶配方体系中ꎬ调匀并制作点火头ꎬ用升降法对点火头的点火性能进行测定ꎬ见表4ꎮ作为一种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物质ꎬFe2O3在点火头点火过程中基本不参与化学反应ꎬ在配方中起到了惰性作用ꎬ使得X0.5和X0.9999均得到了明显升高ꎮ但同时ꎬ配方中各组分粒子尺寸的不匹配使得整个体系无法混合均匀ꎬ导致测得的样本标准差S增加了1倍左右ꎬ并使得X0.0001降低ꎮ此外ꎬ掺杂Fe2O3后ꎬ点火头点火时火焰同样呈赤黄色ꎬ颜色较之前无Fe2O3添加时无明显变化ꎮ表4数据表明ꎬ掺杂Fe2O3的NHN基点火头点火电流范围广ꎬ作用精度下降ꎮ因此ꎬ掺杂Fe2O3无法满足改善点火头点火性能的需求ꎬ应选用另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㊁粒度较小的物质进行配方改善ꎮ12 2023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细结晶NHN基点火头药剂的性能研究㊀付志斌ꎬ等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3㊀点火头延时性能2.3.1㊀掺杂Zr点火头考虑到300目下掺杂Fe2O3存在粒度不匹配㊁改性效果不佳的情况ꎬ改用粒径5μm的Zr进行配方改良ꎮ在发火元件实际制作过程中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因较差的黏度与成型性ꎬ在掺杂Zr后容易在使用中出现结构强度变化等问题ꎻ赛璐珞无水乙醇胶是有机基胶ꎬ内部混杂了其他物质ꎬ在实际使用中带来可靠性与安全性不高等诸多问题ꎮ故采用同为水基的硝化棉(NC)胶作为对比ꎬ探索采用PVA胶的掺杂Zr的NHN基点火头的点火性能ꎮ采用型号QAML贴片电阻式电子芯片ꎬ点火药配方为细结晶NHN掺杂质量分数10%的粒径为5μm的Zrꎬ黏结剂为质量分数6%的PVA胶(配方2 ̄2)或质量分数3%的NC胶(配方7 ̄1)ꎬ药胶质量比为1.0︰1.0ꎮ蘸2遍ꎬ最后烘干ꎬ并用软毛笔刷涂赛璐珞防潮漆ꎬ晾干ꎮ实测点火头的点火性能数据列于表5ꎮ㊀㊀从表5可见ꎬ使用6%(质量分数)PVA胶的点火头点火延期时间更接近设定值ꎬ延时精度高ꎬ这与点火头的密实程度有关ꎮ相比较而言ꎬNC胶固化后的强度和密实性均低于PVA胶ꎬ导致传热效能差ꎬ进而使得点火头的延时精度低ꎮ从发火的猛烈程度来看ꎬNC胶点火头也显得要弱一些ꎮ因此ꎬ对同一种点火头药剂而言ꎬ选择成型后点火头偏向密实的黏结剂ꎬ并辅以适合的黏结剂含量ꎬ对提高点火头的延时精度和输出能力是有利的ꎮ㊀㊀采用点火装置对掺杂3种不同添加剂的PVA胶NHN基点火头进行了恒流点火ꎬ高速摄影图片见图3ꎮ相同药量下ꎬ纯NHN基点火头的火焰呈赤黄色ꎬ火焰持续时间约10msꎻ掺杂Fe2O3后ꎬ火焰颜色及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变化ꎬ剧烈程度有所提升ꎻ而掺杂Zr后ꎬ火焰颜色呈亮白色ꎬ明亮刺眼ꎬ且持续时间长达50msꎮ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Zr也被氧化ꎬ参加了点火过程ꎬ放出了大量的热ꎬ增强了点火头的点火能力ꎮ2.3.2㊀不同起爆药下Ni ̄Cr桥丝表现采用杭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刚性点火头式电子芯片ꎬ分敏感型(Ni ̄Cr桥丝直径小于25μm)和钝感型(Ni ̄Cr桥丝直径大于25μm)两种规格ꎮ敏感型蘸真空细化LTNR与6%(质量分数)PVA胶(配方2 ̄3)ꎬ钝感型蘸细结晶NHN与6%(质量分数)PVA胶(配方2 ̄1)ꎬ均蘸两遍ꎬ烘干ꎮ最后用软毛笔涂刷赛璐珞防潮漆ꎬ晾干ꎮ设定延期时间为50msꎬ实测电子芯片的延时性能见表6ꎮ㊀㊀从表6数据可见ꎬ在敏感型或钝感型点火头系列中ꎬ无论是以LTNR或是NHN作为基药ꎬ当桥丝直径增大时ꎬ实测延期时间与设定延期时间的差别随之增大ꎬ表明延时性能变差ꎮ因此ꎬ在本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ꎬ桥丝直径应尽可能小ꎬ以提高点火头的延时性能ꎬ进而改善点火性能ꎮ2.4㊀点火头机械强度与环境适应性能2.4.1㊀机械强度㊀㊀在表3的试验结果中已注意到ꎬ不同种类㊁浓度的黏结剂将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机械强度ꎬ导致部分点火头无法满足相关应用的标准要求ꎮ在选用的3表4㊀不同配方点火头的点火性能Tab.4㊀Ignitionperformanceofigniterwithdifferentformulas配方编号w(PVA胶)X0.5/mAX0.9999/mAX0.0001/mAS/mAFe2O31 ̄15%387.5440.7334.314.31无1 ̄25%402.1488.6315.723.24有3 ̄18%446.9472.2421.66.79无3 ̄28%452.9543.9361.824.49有4 ̄110%491.9514.9468.96.18无4 ̄210%499.2577.0421.320.93有表5㊀型号QAML电子芯片点火头的延时精度Tab.5㊀DelayaccuracyofQAMLelectronicchipigniterms设定延期时间配方7 ̄1实测延期时间均值方差配方2 ̄2实测延期时间均值方差00.7㊁0.7㊁0.6㊁0.9㊁0.40.660.0335054.6㊁56.2㊁58.2㊁52.9㊁52.154.806.11550.8㊁50.7㊁51.0㊁50.5㊁51.450.880.11722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爆㊀破㊀器㊀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2卷第2期㊀㊀㊀图3㊀3种掺杂不同添加剂的NHN基点火头的发火过程的高速摄影图Fig.3㊀FireprocessofNHNbasedigniterwiththreedifferentadditivestakenbyhigh ̄speedphotography表6㊀刚性点火头式电子芯片延时精度Tab.6㊀Delayaccuracyofrigidigniterelectronicchip敏感型(配方2 ̄3)桥丝直径/μm实测延期时间/ms钝感型(配方2 ̄1)桥丝直径/μm实测延期时间/ms1850.251.150.73052.051.952.32050.650.951.64052.853.253.72551.751.252.45053.655.154.8种黏结剂中ꎬPVA胶在强度方面要远远优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和赛璐珞无水乙醇胶ꎮ且随着胶浓度的提高ꎬ点火头感度降低ꎮ因此ꎬ选用含质量分数6%的PVA胶的配方2 ̄1制备了一批点火头ꎬ参照GJB5309.37 2004进行了抗砸强度测试ꎮ结果发现:测试的10发点火头ꎬ均未发现明显的损伤ꎬ表面保持良好ꎻ进行恒流点火(450mA)后ꎬ均正常发火ꎮ试验结果表明ꎬPVA胶做黏结剂的NHN基点火头药型不易损伤ꎬ有着良好的机械强度ꎮ2.4.2㊀耐高低温性能高低温试验参照GJB150.4A 2009ꎮ设定烘箱温度为40ħ与25ħꎬ设定低温箱温度为-40ħꎬ恒温4h后对点火头感度进行测试ꎬ考察了高低温环境对NHN基点火头恒流发火感度的影响ꎮ结果见表7ꎮ表7中ꎬδ为相对偏差ꎬ表示高低温条件下与25ħ下电流的差值百分比ꎮ㊀㊀如表7所示ꎬ点火头的50%发火电流X0.5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ꎮ这是因为试验所用点火头为Ni ̄Cr桥丝式点火头ꎬ电阻为正温度系数变化ꎬ即随着温度升高ꎬ电阻增大ꎮ因此ꎬ在同等电流下ꎬ当热效应增加时ꎬ50%发火电流有所降低ꎮ此外ꎬ随着温度的升高ꎬ标准差S也随之升高ꎬ点火精度下降ꎬ相对误差在10%以上ꎬ表明低温环境更有利于点火头点火精度的提高ꎮ从整体上讲ꎬ温度对NHN基点火药头发火感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ꎬ50%发火电流误差在0.5%以内ꎬ发火感度误差在2%以内ꎬ表明NHN基点火头有着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ꎮ2.4.3㊀吸湿性以含质量分数6%的PVA胶的NHN基点火头为研究对象ꎬ对表面涂有赛璐珞防潮剂的点火头与未涂覆防潮剂的点火头成品进行吸湿性对比(温度30ħꎬ湿度97%)ꎬ结果如图4所示ꎮ㊀㊀无防潮剂的点火头在最开始的3d内缓慢吸湿ꎬ之后吸湿率稳定在0.18%左右ꎬ说明吸湿性较低ꎬ基本能满足实际应用ꎮ而涂覆赛璐珞防潮剂后ꎬ点火头稳定吸湿率降至0.07%ꎻ表明涂覆防潮剂是一种降低药剂吸湿性非常有效的手段ꎮ对吸湿后的点火头进行恒流(450mA)点火ꎬ两种各5发ꎬ均正常发火ꎬ说明该类点火头有良好的的抗吸湿性能ꎮ322023年4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细结晶NHN基点火头药剂的性能研究㊀付志斌ꎬ等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表7㊀6%(质量分数)PVA胶NHN基点火头高低温恒流发火试验Tab.7㊀HighandlowtemperatureconstantcurrentignitiontestofNHNbaseigniterwith6%(massfraction)PVA温度/ħX0.5/mAδ0.5/%X0.9999/mAX0.0001/mAδ0.0001/%S/mAδS/%25414.8443.0387.07.529-40416.9+0.5439.9393.9+1.86.195-18.040413.5-0.3444.7382.3-1.28.383+11.0㊀㊀㊀图4㊀6%(质量分数)PVA胶NHN基点火头吸湿试验Fig.4㊀HygroscopictestofNHNbasedigniterwith6%(massfraction)PVA3 结论以NHN为基药ꎬ分别以PVA胶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以及赛璐珞无水乙醇胶为黏结剂制作了点火头ꎬ探究了胶种类㊁浓度对点火头机械性能和发火性能的影响ꎻ在此基础上ꎬ添加Fe2O3㊁Zr等物质以探究改善点火头性能的可能性ꎮ1)以NHN为基药的情况下ꎬPVA胶点火头机械强度较高ꎬ发火电流可依靠胶含量调节ꎻ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点火头机械强度较低ꎬ容易碎裂ꎻ赛璐珞无水乙醇胶点火头强度适中ꎬ发火性能较好ꎬ但相较于前两者ꎬ所用溶剂为有机溶剂ꎬ安全性相对较低ꎮ三者含能性依次升高ꎬ对应点火头最小全发火电流依次降低ꎬ表明黏结剂的含能性越高ꎬ点火头的最小全发火电流越低ꎮ2)随着胶含量的增加ꎬPVA胶NHN基点火头最小全发火电流增大ꎬ感度降低ꎬ样本标准差减小ꎬ散布精度增加ꎮ若添加Zrꎬ则会参与点火过程ꎬ释放大量的热ꎬ极大地延长了火焰的持续时间ꎬ增强点火头的点火能力ꎮ3)NHN基点火头以6%PVA胶作为黏结剂时ꎬ有较好的机械强度ꎬ不易碎裂ꎻ高低温环境下ꎬ发火感度较为稳定ꎬ偏差在2%以内ꎻ吸湿性能较为优良ꎬ稳定吸湿率仅为0.18%ꎬ有着很好的环境适应性ꎬ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为优秀的点火头ꎮ参考文献[1]㊀赵杰.工业电雷管国家标准与瑞典及日本标准比较[J].爆破器材ꎬ2011ꎬ40(3):26 ̄30.ZHAOJ.ComparisononstandardsofChinaꎬSwedenandJapanforindustrialelectricdetonator[J].ExplosiveMa ̄terialsꎬ2011ꎬ40(3):26 ̄30.[2]㊀XIANGDꎬZHUWH.Thermaldecompositionofener ̄geticMOFsnickelhydrazinenitratecrystalsfromanabinitiomoleculardynamicssimulation[J].ComputationalMaterialsScienceꎬ2018ꎬ143:170 ̄181. [3]㊀ZHUSGꎬWUYCꎬZHANGWYꎬetal.Evaluationofanewprimaryexplosive:nickelhydrazinenitrate(NHN)complex[J].PropellantsꎬExplosivesꎬPyrotechnicsꎬ1997ꎬ22(6):317 ̄320.[4]㊀CARTWRIGHTM.Investigationofpreparationꎬsolubili ̄tyandstabilitypropertiesofnickelhydrazinenitrate(NiHN)[J].PropellantsꎬExplosivesꎬPyrotechnicsꎬ2018ꎬ43(12):1270 ̄1276.[5]㊀欧仙荣ꎬ陈如冰ꎬ余仁贵ꎬ等.一种硝酸肼镍 ̄铅丹硅系点火药的制造方法:CN102173970A[P].2011 ̄09 ̄07.[6]㊀杜伟兰ꎬ彭文林ꎬ聂祥进ꎬ等.以硝酸肼镍为基药的电点火头的制备及性能[J].爆破器材ꎬ2016ꎬ45(5):35 ̄38.DUWLꎬPENGWLꎬNIEXJꎬetal.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anewelectricfuseheadbasedonnickelhy ̄drazinenitrate[J].ExplosiveMaterialsꎬ2016ꎬ45(5):35 ̄38.[7]㊀朱顺官ꎬ张琳ꎬ李燕ꎬ等.碳晶膜电点火桥特性研究[J].火工品ꎬ2015(3):1 ̄4.ZHUSGꎬZHANGLꎬLIYꎬetal.Studyontheigniterwithcarboncrystalbridge ̄film[J].Initiatiors&Pyro ̄technicsꎬ2015(3):1 ̄4.[8]㊀尹志宏ꎬ邹洪晖ꎬ李利村.硝酸肼镍起爆药应用于工业纸火雷管的研究[J].火工品ꎬ2006(6):35 ̄38.YINZHꎬZOUHHꎬLILC.StudyonapplicationofNHNprimaryexplosivesinindustrypaper ̄firedetonation[J].Initiatiors&Pyrotechnicsꎬ2006(6):35 ̄38.42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爆㊀破㊀器㊀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2卷第2期。
火工品高频阻抗计算与仿真分析

火工品高频阻抗计算与仿真分析赵团;姚洪志;纪向飞;任炜【摘要】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EED in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with broad frequency band, by the means of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the frequency impedance of some typical EED was studied.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five resonant frequency points in 1×105~20GHz frequency range, as well as the simul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alculation.%为了评估电火工品在宽频带电磁环境中的安全性,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高频段的某典型电热火工品的射频阻抗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在1×10-5~20GHz内的5个谐振频率点,并且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名称】《火工品》【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电火工品;射频阻抗;计算;仿真【作者】赵团;姚洪志;纪向飞;任炜【作者单位】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450.2火工品射频阻抗是火工品电磁兼容性设计的重要参数,利用电火工品射频阻抗,可对火工品在复杂电磁环境场中的射频电压、电流、等效天线有效孔径、射频功率等进行分析计算,以评估电火工品的使用安全性,为防射频电火工品的设计、研制、生产和使用服务[1]。
电雷管射频感度试验的应用研究

电雷管射频感度试验的应用研究
电雷管射频感度试验的应用研究
利用电雷管的射频感度试验,以评定不同电雷管的抗射频能力,并推算电雷管最大不发火射频功率,通过对电雷管电磁危害分析,可分析计算环境电磁场进入电雷管的射频功率并与其最大不发火射频功率进行比较,以判断电雷管的使用安全性.
作者:封青梅赵团刘红利李锦荣 FENG Qingmei ZHAO Tuan LIU Hongli LI Jinrong 作者单位:火工品安全性可靠性技术国防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刊名:国防技术基础英文刊名: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NATIONAL DEFENCE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X8 关键词:电雷管射频感度电磁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
1 电火工品射频发火机制探讨
现今使用的电火工品大约 90% 是属热 桥丝型的 ,其起爆是靠埋在炸药中的桥丝受 热来实现的 ,因此 ,电火工品的感度 ,通常是 用直流或经电容器充电、放电来激发 ,用统 计试验和分析的方法来测定的。
在电火工品脚 -壳、桥丝对之间产生电压击 穿 ,引起电火工品发火。
例如: 在试验频率 1. 5M Hz下 ,典型电 火工品脚 -壳发火方式的射频阻抗为 Zp - c = 500- j 10k (Ψ) ,该阻抗的电导为
G=
R R2+
X2
=
5× 10- 6 s
如果向电火工品脚 -壳发火方式上施加
0. 5W 的射频功率 ,产生的射频电压为
平均功率 脉冲宽度×重复频率
峰值电压 = 峰值功率×阻抗
利用上述参数 ,则峰值功率将是平均功率的
1000 倍 ,峰 值电 压 将是 连续 波 电压 的 32
倍。 同样 ,即使在电火工品上施加的脉冲波
平均功率不高 ,但由于脉冲波峰值射频功率
有可能 引起电火 工品以脚 -脚发火 方式发
火 ,峰值射频电压就有可能引起电火工品以
1999. 1
李锦荣: 电火工品射频发火机制及其射频感度的应用简介
53
提供选用依据。 在电火工品电磁危害分析中 [4 ] ,由于射
频问题的复杂性 ,分析时 ,不得不做简化处 理 ,并在 简化假设的基础 上提出安全性判 据。
简化处理假设为: 武器装置既能最大限 度地接收环境电磁场的射频能量 ,也能将该 射频能量全部进入电火工品。这就是最坏情 况电磁危害分析 ( Worst Case Elect ro -magnetic Hazards)。这样 ,只要知道武器装置环 境电磁场强度及其接收特性 (等效接收天线 有效孔径 ) ,该场强 (或平均功率密度 )和等 效接收天线有效孔径之乘积 ,就可作为环境 电磁场通过武器装置进入电火工品的射频 功率 P。
was determined. Key words Elect ro-ex plosiv e devi ce ( EED) Radio -f requency ( RF) sen-
si tivi ty Initi atio n mechanism
随着各种大功率无线电发送设备的大 量应用和电子对抗的出现 ,致使武器系统周 围环境电磁场强度迅速提高。如果武器系统 及其元器件得不到适当的防护 ,则武器系统 中使用的电火工品 ,因武器装置吸收环境电 磁场的射频能量 ,就有可能产生误动作 (如 早爆 )或性能与可靠性降低 (如失效 )等意外 事故 ,即出现了电磁辐射对军械的危害
O rdna nce Indust ry , Xi′an, 710061) Abstract T he i ni tiati on mechanism o f electro-ex plo siv e device ( EED) was int roduced. T hrough analysis o f the radio f requency ( RF ) po wer fo r W orst Ca se Electro-m ag netic Hazards a nd the calculati on of t he largest no-fi ring RF pow er o f EEDS, the anti-radio -f requency abi li ty of the EED i n practi se
的热能 ,也有可能改变装药等材料的性能 ,
即出现电火工品性能的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瞎火 )。
2 电火工品射频感度的应用
电火工品在一定的射频测试系统中 ,有 一个敏感试验频率 ,在该敏感试验频率条件 下 ,电火工品所需的射频发火功率值最低。 试验表明 ,改变射频测试系统 ,电火工品的 敏感试验频率会发生改变 ;但在新的敏感试 验频率条件下 ,其射频发火功率却基本相 同 [3 ]。这就使实验室电火工品射频感度数据 可为实际使用状态下所应用。 因此 ,实验室 电火工品射频感度 ,可用来评定实际使用中 不同电火工品的抗射频能力 ,为研制、设计、 生产防射频电火工品服务 ,也可为使用部门
电火工品最大不发火射频功率 PMN F可 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PMN F = P〔 50〕 - up S - tr ( v ) Q 式中 P〔 50〕— — 50% 发火射频功率 ;
S—— 射频感度试验标准偏差 ; up—— 标准正态分布 N ( 0, 1)的下侧 P 分位数 ( R= 0. 1% , up= 3. 09) ; tr—— t 分 布 ,置信 度 r 水 平下的双 侧 r分位数 ( r= 95% , v= N - 1,若 N = 20, t 0. 95 ( 19) = 2. 09) ; N—— 分析用试探数 ; G, H—— 计算因子。 因此 ,只 要通过电 火工品射 频感度试 验 ,就可以推算出电火工品最大不发火射频 功率。 电火工品的射频感度除了用来评估不 同电火工品的抗射频能力外 ,其最大不发火 射频功率 ,还是评估武器装置对环境电磁场 是否安全的判断依据 (基准 )。
脚 -壳、桥 -桥发火方式起爆。
如果施加的射频功率较低 ,即使不能引
起电火工品发火 ,也有可能由于射频能量的
长时间作用 ,使电火工品中的电极塞、装药
等材料逐渐被加热升温而引爆 ,称为烤爆。
因此烤爆是一个缓慢过程 ,通常可通过测定
射频发火下产品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 ;若
温度升高没有达到使产品发火 ,则逐渐积累
安全性判据为: 如果在最坏情况电磁危 害分析下 ,经分析计算表明电火工品是安全 的 ,那么在实际使用中 ,极可能是很安全的。 具体的判断标准为: 在最坏情况电磁危害分 析条件下 ,可能进入电火工品的射频功率 P 与电 火工品 最大不 发火射 频功率 PM NF相 比 ,若 P < PMN F ,则武器装置中使用的电火 工品是绝对安全的。 因此 ,通过对武器装置 进行电磁危害分析 ,能够提出系统安全的结 论 ; 而用现场辐照试验法 ,只能提供武器装 置中使用的电火工品不安全的结论 [ 4]。
关键词 电火工 品 射频感度 发火机制 分类号 T Q 565. 3 T J 450. 6
Initia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for RF Sensitivity of EEDS
Li Ji nrong ( T he 213th Research Instit ute o f China
连串的重复电脉冲就有可能使桥丝温度不
断升高 ,直到引起电火工品发火。 电火工品脚壳间 ,桥丝对之间局部出现
极热指的是 ,当施加的射频能量的试验频率
较低时 , 电火工品脚 -壳、桥 -桥发火方式下
的射频阻抗 ,将出现电阻分量小而电抗分量 很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在电火工
品上施加的射频功率不大 ,也有可能在其两 端 (脚 -壳、桥 -桥 )产生较高的 射频电压 ,可
当讨论电火工品的射频感度时 [1 ] ,发现 情况比较复杂 ,它可以因受到以下 2种作用
52
火 工 品
1999. 1
而发火。
( 1) 电火工品元器件内部 (脚线间的桥
丝 )受大功率射频作用时产生热积累 ,出现 过热。 通常是低电压大电流的作用所致。
( 2) 电火工品元器件内部 (脚 -壳间 ,对 双桥电火工品还有桥丝对之间 )受高电位作
用 ,产生击穿 ,元器件局部出现极热 ,通常是
高电压弱电流的作用。
实际上 ,上述 2种作用是否会引起电火 工品发火 ,取决于所施加射频能量的强度、 调制 和电火工 品的射频 阻抗 [ 2]、射频感度
等。
电火工品脚线间桥丝的热积累指的是 ,
当桥丝上受到一连串干扰电脉冲作用时 ,在 下一个电脉冲到来前 ,前一个电脉冲作用到 桥丝上 ,桥丝所产生的热量未被散尽。 而一
参考文献
1 李锦荣 .电火工品的射频感度 .火工品 , 1988( 4) 2 李锦荣 .电火工品射频阻抗测量及其应用 .火工
品 , 1995( 1) 3 Li Jinrong , Yao N ia njing. T ests fo r R F Ha z-
ard Ev aluatio n EEDS. 北 京: ISP E 论 文 集 , 1 98 7 4 李锦荣 .电火 工品电 磁危害分 析 . 火工品 , 1992 ( 4)1999. 1 Nhomakorabea火 工 品
51
电火工品射频发火机制及其 射频感度的应用简介
李锦荣
(中国兵器工业第 213研究所 ,陕西西安 , 710061)
摘 要 简要介绍了 射频对电火工品的 作用机制。 通过分析最 坏情况电磁 危害条件 下 的射频功率和电火工 品最大不发火射频功率的推算 ,确定了电火工品在实 际使用中的抗射频 能力。
V=
P G
=
0. 5×
5 10-
6
≈
316V
此值在一定条件下 ,就有可能引起部分
电火工品发火。
在脉冲波射频源条件下 ,其峰值射频功
率和峰值射频电压 ,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 将典型的射频脉冲波调到脉冲宽度为
1μs, 重复 频 率为 1000Hz, 其 占空 比 为 0.
001。 由于
峰值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