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_诱导蛋白3对NF_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合集下载

NF-kB信号通路

NF-kB信号通路

NF-kB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图解NF-κB最初是R.Sen和D.Blatimore于1986年在B细胞中发现的⼀种核转录因⼦,能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κ轻链基因的上游增强⼦序列并激活基因转录,此后发现它⼴泛存在于⼏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

NF-κB信号通路可调控多种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如IL-1、IL-6、TNF-α)、粘附因⼦和蛋⽩酶类基因的转录过程,以应答多种胞外信号刺激,包括病毒侵染、细菌和真菌感染、肿瘤坏死因⼦、⽩细胞介素等细胞因⼦,甚⾄离⼦辐射,产⽣免疫、炎症和应激反应。

并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及发育。

NF-κB通常以异⼆聚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两个亚基p65和p50在N端共享⼀个同源区,以确保其⼆聚化并与DNA结合,核定位信号(NLS)也位于此同源区。

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NF-κB在细胞质中与⼀个抑制物I-κBα结合,处于⾮活化状态,同源区的NLS也因抑制物的结合被掩盖。

当细胞受到外界信号刺激时,胞质中异三聚体I-κB激酶(I-κBkinase)被激活并磷酸化I-κB抑制物N端2个丝氨酸残基。

E3泛素连接酶快速识别I-κB的磷酸化丝氨酸残基并使I-κB发⽣多聚泛素化,进⽽导致I-κB被泛素依赖性蛋⽩酶体降解。

I-κB 的降解使NF-κB解除束缚并暴露NLS,然后NF-κB转位进⼊核内激活靶基因的转录。

在多种免疫系统细胞中,受NF-κB激活转录的基因有150多种,包括编码细胞因⼦和趋化因⼦的基因,在炎症反应中NF-κB能促进嗜中性粒细胞受体蛋⽩的表达以利细胞迁移,以及在应对细菌感染时刺激可诱导的⼀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

NF-κB信号通路除了在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作⽤之外,在哺乳动物的发育中也起关键作⽤,NF-κB对发育中肝细胞的存活也是必须的。

实验表明,如果⼩⿏胚胎不能表达I-κB激酶的⼀种亚基,那么在妊娠中期即发⽣夭折,原因是发育中的肝细胞过度衰竭。

NF-κB信号的终⽌是负向调节的关键,其中活化的NF-κB除激活靶基因转录外,还能激活I-κB基因的表达,新和成的I-κB与核中的NF-κB结合,然后NF-κB/I-κB复合物返回到细胞质,抑制NF-κB的活性。

TNF信号途径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TNF信号途径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TNF信号途径及其与疾病的关系TNF(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与细胞表面的TNF受体结合后,可以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炎症、凋亡、免疫应答等。

TNF的作用通过多种信号传递途径实现,其中的TNF信号途径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TNF信号途径主要是指TNF与其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后的信号传递途径。

这些传递途径可以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种,其中经典通路主要影响NF-κB、MAPK、PI3K/Akt等途径,而非经典通路主要则是影响招募死亡复合体(DISC)和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TNF信号途径对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炎症性疾病中,TNF途径的持续激活会引发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肺部炎症等,这些炎症反应的发生可能来源于细胞外TNF的分泌和信号转导过程。

在哮喘、多囊肾和其他与糖尿病有关的疾病中,TNF途径的异常表达和变异可能直接导致免疫功能的紊乱和细胞凋亡,从而影响生理功能,加重疾病的发展。

TNF信号途径在肿瘤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某些类型的癌症中,TNF 途径可以在恶性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被激活,从而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并且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减数分裂,从而导致DNA异常,最终促进肿瘤形成和发展。

此外,TNF信号途径还可以被用作疾病治疗的靶点。

例如,在临床上,TNF途径的抑制剂包括沙利度胺、英夫利昔单抗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中,通过抑制TNF途径的活性来减轻患者的病症。

总之,TNF信号途径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该途径的分子机制和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同时还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思路和可能性。

通过调节NF-κB通路中的IκBα抑制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通过调节NF-κB通路中的IκBα抑制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通过调节NF-κB通路中的IκBα抑制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房尚萍,李海源,丁磊,朱晨旭综述,李鹏飞审校(皖南医学院麻醉学院,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NF-κB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可在药物和基因方面来调节IκBα在NF-κB通路中的含量和状态对该通路产生预期影响,进而了解其在乳腺癌治疗研究方面的进展㊂抑制IκBα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活化;上调IκBα含量,降低NF-κB活化;增加p-IκBα含量,促进NF-κB活化入核㊂观察其对乳腺癌的影响㊂IκBα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解除或缓解乳腺癌细胞治疗耐受,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靶点或指示分子㊂关键词:IκBα;乳腺癌;NF-κB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05X(2021)01-0104-05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hibition of Breast Cancerby Regulating IκBαin NF-κB PathwayFang Shangping,Li Haiyuan,Ding Lei,Zhu Chenxu,Li Pengfei(Department of Anesthesia,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241001China)Abstract:NF-κB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and its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is understood to be in⁃fluenced by pharmacological and genetic regulation of the level and status of IκBαin NF-κB pathway.Phosphorylation of IκBαwas in⁃hibited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was restrained.Content of IκBαwas increased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was decreased.Content of NF -IκBαwas increased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into the nucleus was promoted.Measures above were taken to observe its effect on breast cancer.IκBα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relieve or alleviate the treatment tolerance of breast canc⁃er cells,and promote the apoptosis of breast cancer cells.IκBαmay be a target or indic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Key words:IκBα;breast cancer;NF-κB IκBα为IκB(inhibitor of NF-κB)家族中九个成员之一,是一种对NF-κB有抑制作用的蛋白分子㊂其分布广泛,在真核细胞内均有表达[1]㊂在通路中若IκBα发生含量上的变化或活性失调时,便可诱使NF-κB的活性改变,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㊂正是由于上述的特殊作用,近年来该分子在于肿瘤方面的研究越发广泛㊂正如人们所了解的,肿瘤已逐渐成为谈之色变的恶性疾病之一㊂作为一类多阶段㊁多基因共同参与演化的疾病,其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该患病率也是不断增加,因此对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迫在眉睫㊂本文将以乳腺癌为主简要阐述IκBα在其研究治疗方面的进展㊂1 IκBα的结构与功能1.1 IκBα的结构与家族成员相似,IκBα具有5~7个锚蛋白,皆是由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2]㊂IκBα的结构可分为3个部分:N端㊁C端及中间锚蛋白重复的区域㊂N端的主要的功能是接收磷酸化以及泛素化信号,调节控制其泛素化以及降解;此外,N端重复的锚蛋白片段可与NF-κB亚基C端的同源域结合,覆盖NF-κB的核定位信号区,从而抑制NF-κB向细胞核迁移[3]㊂C端富含酸性氨基酸和苏氨酸序列,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结构牢固以及抑制NF-κB 与DNA的结合㊂1.2 IκBα的功能由NF-κB经典通路可知,当该通路处于稳定状态,IκBα结合P50㊁P65形成一种复合状态,并以一种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NF-κB㊂主要表现为抑制蛋白激酶A催化NF-κB亚基磷酸化㊁抑制NF-κB核转录㊁抑制NF-κB与DNA结合[2]3862-3872;然而,当细胞受到40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J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2021Feb.42(1)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1910368028㊂ 作者简介:房尚萍(1989),女,安徽芜湖人,实验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脓毒症预防预警机制研究㊂胞外刺激(TNF㊁IL-1)时,将会导致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域蛋白(TRADD)㊁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㊁髓样分化蛋白抗原(MyD88)㊁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Traf6)㊁人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IRAK)的活化,从而引起分裂酶原蛋白激酶(MAPK)的激活,进而对该通路中的IκB 激酶(IκB kinase,IKK)复合体引起活化㊂被激活的IKK 能够对位于IκB 中的N 端32以及36位的丝氨酸起到磷酸化的作用,泛素化分解已经被磷酸化的IκBα中位于21以及22位赖氨酸并且使分离NF-κB㊂由于IκBα的降解,暴露出了NF -κB 分子的核信号区,该条件激发了NF-κB 的转录进程以及磷酸化的进行并且促进其进入核内,使得其中相关的基因发生转录表达和细胞因子的释放[4],见图1㊂另外,人们发现IκBα能够在细胞质与细胞核间进行干预,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㊂因此我们可推断IκBα不仅可以抑制NF-κB 的激活,还可对NF-κB 进行反馈调节㊂图1 IκBα激活通路图2 乳腺癌近年来,肿瘤逐渐发展到谈之色变的地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0多万人死于肿瘤,死亡人口约达到患病人口的1/4㊂以乳腺癌为代表,这一疾病已成为对于全球妇女健康来说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据2018年的统计,全球新增的癌症人数约有1810万例,其中患乳腺癌的人数已达到210万例之多,约占总量的11.6%,另外在新增的癌症死亡人数以及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等数据中该病均居于首位[5]㊂而且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势态[6]㊂虽然现今的医疗技术对于乳腺癌而言,在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大部分人仍遭受着该疾病的折磨甚至因此失去生命,故对于乳腺癌方向的研究迫在眉睫㊂2.1 乳腺癌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㊂目前临床及科学界较为认同的有乳腺癌细胞的免疫逃逸[7]和NF-κB 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在临床上只能在病因㊁大体临床表现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中获取信息,对于乳腺癌做出诊断㊂2.1.1 病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3类:外在因素㊁内在因素以及其他的一些具有影响的危险因素㊂外在因素包括:物理㊁化学和生物因素;其中具有代表性且较为明确的为化学物质和电离辐射[8]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㊁年龄㊁月经情况[9]㊁性激素水平[10]以及机体免疫状态;其他的因素则包括:肥胖㊁脂肪摄入㊁吸烟㊁饮酒㊁结501房尚萍,等:通过调节NF-κB 通路中的IκBα抑制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婚生育的状况以及不良心理因素㊂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统计可发现,非健康心理不仅可能会诱导甚至对乳腺癌的发生起着直接作用,对于患者预后还明显的影响[11]㊂2.1.2 临床表现乳腺癌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其主客观上的症状逐渐显现㊂大多数患者在有明显的不适或症状时就医,疾病情况也较发展的较为严重㊂其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乳房内可触及肿块㊁可有持续性的刺胀痛和皮肤表面的变化,乳头㊁乳晕的色泽及外观的改变,乳头出现分泌物或增多和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12]㊂2.2 治疗随着当今医疗水平的发展,乳腺癌治疗的理念及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㊂在现代医学概念中,我们不能将乳腺癌与炎症样单纯的生物性疾病归为一类,只靠单一的治疗,而是需要更加综合和专业的治疗㊂而现今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㊁放化疗㊁中医治疗㊁内分泌治疗㊁运动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13]㊂3 IκBα在乳腺癌中的治疗进展在当今,对于乳腺癌的研究主要是癌细胞的增殖㊁侵袭㊁迁移以及对化疗㊁放疗的耐受㊂这同时也是在临床上对乳腺癌治疗的棘手问题㊂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与乳腺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NF-κB通路有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一个突破口㊂故与NF-κB通路相关的IκBα的研究也是较为广泛的,可主要分为三类:抑制IκBα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的活化;上调IκBα的含量,降低NF-κB的活化;增加p-IκBα的含量,促进NF-κB的活化入核㊂3.1 在抑制IκBα磷酸化方面的研究3.1.1 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在药物方面,牛敏等人[14]的研究发现1-Nitro -2-acylhydrazine-phenylalanine(C7)可使IκBα的磷酸化受到抑制,阻断P65蛋白发生核易位进程,阻断其转录活性可降低核内NF-κB/P65的表达㊂之后,使得基质金属蛋白酶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降低,从而降低了MCF-7细胞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能力㊂李素萍等人[12]在研究中发现,除了对乳腺癌可进行一般治疗的同时,还可辅以适量的运动,这样对细胞内IκBα的磷酸化发挥一定抑制的作用,从而调节NF-κB的活性,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再对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进行抑制,最终达到促进癌细胞凋亡的效果㊂匡枫等人[15]发现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P65的表达㊁核本地化和IκBα的磷酸化,降低NF-κB转录活化来对肿瘤血管的生成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该路径来抑制NF-κB血管形成目标基因的表达,最终达到抑制血管形成的目的㊂阿里麦什和曼达尔等人[16]通过研究发现石榴乳剂(PE)降低乳腺肿瘤发生过程中环氧合酶-2和热休克蛋白90的表达,以及阻止IκBα的分解,从而来阻止NF-κB由胞浆向核内迁移的过程,增加Nrf2的表达和核易位㊂朱莉娅和斯珀利奇[17]通过对于假蝶呤(pseudopterosins)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中发现假蝶呤可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κ光多肽基因增强子P65和IκB 的磷酸化,具有阻断NF-κB通路的功能㊂Huan和Chen[18]对于α-连环蛋白的研究,发现α-连环蛋白与IκBα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抑制其泛素化及其与蛋白酶体的联系,稳定IκBα㊂阻止了RelA(P65)和P50的核定位,进而导致肿瘤坏死因子-α㊁IL-8和RelB的表达降低;缺乏类泛素化的α-连环蛋白突变体与IκBα减少了交互,从而防止IκBα的泛素化,从而降低了NF-κB靶基因TNF -α㊁IL-8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尿激酶(uPA)的表达㊂在基因方向上,吉川秀隆等人[19]发现(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介导的Tripartite motif-44,三重基序蛋白-44(TRIM44)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MCF-7和MDA-MB-231细胞中NF-κB和IκBα的P65亚基的磷酸化,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分裂增多和MDA-MB-231细胞的转移受到抑制㊂3.1.2 解除或缓解乳腺癌细胞治疗耐受在药物方面,廉开礼[20]发现通过干扰MDA-MB-231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3 (TNFAIP8L3/TIPE3)表达后,蛋白激酶B㊁IκBα和p65的磷酸化均有降低㊂另外TIPE3可以增强MCF-7细胞对阿霉素的耐受能力,该结论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中P-糖蛋白的表达来实现㊂因此,TIPE3可能是乳腺癌治疗中的新的靶点㊂Yonghua和Shi[21]发现卡夫唑米作为一种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单用卡夫唑米对乳腺癌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并通过增强多柔比星(DOX)诱导的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和抑制DOX诱导的IκBα降解而增强DOX诱导的细胞毒作用和凋亡㊂据研究其在体外对乳腺癌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能60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2月,42(1)降低乳腺癌细胞对DOX的耐受性㊂故可以推测卡夫唑米与DOX联合应用,能有较好的效果㊂在基因方向上,AL和海因发现[22]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的抑制降低了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以及IκBα的磷酸化程度,从而降低了癌细胞中的抗凋亡蛋白以及骨髓细胞白血病蛋白l(Mcl-1蛋白)的产生㊂3.2 在上调IκBα方面的研究3.2.1 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在药物研究中,TO901317作为肝X受体(LXRs)的合成激动剂,对肝X受体α(LXRα)基因有很高的亲和力㊂涂剑等人[23]通过对TO901317进行研究发现,TO901317可随着浓度的增加上调LXRαmRNA的表达㊂同时,通过抑制NF -κBP65的表达,IκBα表达则相应的上升,从而来对体外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发挥抑制作用㊂吴蔼林[24]发现通过增加IκBα含量,飞燕草素(Dp)可以对MDA-MB-453细胞和BT-474细胞的增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40及80μmol/ L Dp处理效果尤为显著㊂克莱尔和Barbieux[25]发现DNA损伤结合蛋白(DDB2)通过诱导IκBα的转录而降低乳腺肿瘤的侵袭性㊂在基因方向上,杨柳[26]发现可通过Metadherin (MTDH)沉默抑制NF-κB/IκBα通路活性,使IκBα的mRNA以及蛋白的含量有所上升,从而抑制MCF-7细胞增殖㊂3.2.2 解除或缓解乳腺癌细胞治疗耐受在基因方向上,杜锐凯[27]发现,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膜联蛋白A3 (ANXA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都有明显的上升㊂通过增加IκBα的表达抑制ANXA3的表达从而来实现对NF-κB通路活动的抑制,从而引起间充质-上皮样转化过程以及乳腺肿瘤的干细胞状态的转化,进而导致该细胞的侵袭性下降以及分裂增殖能力上升㊂因此应用降低ANXA3表达联合阿霉素的方案对于乳腺癌的医治将成为可能㊂3.2.3 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就基因方面而言,罗杨婧婷[11]发现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能够降低MCF-7细胞中B 淋巴细胞瘤-2基因的表达,并通过抑制MCF-7细胞中IκBα的磷酸化和NF-κBP65㊁NF-κBP50的核转位,增加Caspase-3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诱发细胞的凋亡㊂3.3 在上调p-IκBα含量方面的研究3.3.1 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在药物研究方面,韩翰[28]发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配体通过刺激转录因子IκBα的磷酸化水平㊁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转移能力㊂Lili,jiang[29]发现有丝分裂调节剂(PIMREG)与NF-κB的RER 同源结构域与IκBα相互竞争,通过干扰NF-κB/ IκB-α负反馈环,促进NF-κB的核聚积以及转录活性,使NF-κB激活,能够促进乳腺癌的侵袭性㊂因此将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㊂在基因方面,Eun Hee和Han[30]发现AKCI通过调控p53/p21/CDC2/cyclinB1通路与IκBα的相互作用,Aurora激酶C(AURKC)在Ser32处磷酸化IκBα,间接诱导NF-κB活化,从而降低聚丙烯酸甲酯诱导的NF-κB的活化㊂使得MDA-MB-231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受到明显抑制,从而减少细胞株并抑制肿瘤生长㊂4 结 论IκBα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解除或缓解乳腺癌细胞治疗耐受,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IκBα可能成为乳腺癌通路治疗中的靶点或指示分子㊂5 展 望IκBα为IκB(inhibitor of NF-κB)家族中九个成员之一,作为核因子kappab(NF-κB)的一种抑制蛋白,在各种细胞中均有存在㊂具有抑制NF-κB的活性的功能㊂此外,由于其分布广泛且在NF -κB通路中发挥着呈递信息等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因此在IκB家族中对于IκBα的研究也是最为丰富的,尤其在肿瘤方向的研究近年来,肿瘤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便科研界对于部分肿瘤的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其中机制及其治疗仍是公认的棘手问题㊂其中以乳腺癌最具有代表性,其发病人群广泛,由于该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易发生增殖㊁转移㊁侵袭甚至对于放化疗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故对于治疗来说仍是较为棘手的㊂由于其分布广泛且在NF-κB通路中发挥着呈递信息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通路中若IκBα发生含量上的变化或活性失调时,便可诱使NF-κB的活性改变,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㊂就此,IκBα可能成为乳腺癌通路治疗中的靶点或指示分子㊂然而其更不仅在NF-κB通路中起作用,对于其他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了解㊂701房尚萍,等:通过调节NF-κB通路中的IκBα抑制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1] Hu X,Zhang H,Zhuang L,et al.Ubiquitin-Fold modifier-1participates in the diabe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regulatingNF-κB p65nuclear translocation and the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IκBα[J].Drug Design,Development and Therapy,2020,14:795-810.[2] Zhang Y,Zhou X,Zhang MM,et al.ZBTB20promotes cell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 by inhibiting IκBαto in⁃duce NF-κB activation[J].Artificial Cells,2019,47(1):3862-3872.[3] Lin Wang,Wei Lu,Yu-Hua Gao,et al.Anluohuaxianwan al⁃levi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through upregula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and downregulation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IκBαsig⁃naling pathway[J].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5(2):95-103.[4] 于锦超,于敏,莫炜.NF-κB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J].药物生物技术,2016,23(1):82-85.[5] Freddie B,F Jacques,S Isabelle,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18: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worldwide for36cancers in185countries[J].CA:a cancer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8,68:394-424.[6] 赵莉娟,白中红,许软成.乳腺癌患者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和核因子相关蛋白κB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J].癌症进展,2018,16(3):324-327.[7] 李翠霞,苏秀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9,9:817.[8] 张怡,梁悦.乳腺癌致病因素及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6):27-29.[9] Chollet-HintonL.AF Olshan,HB Nichols,et al.Biology andetiology of young-onset breast cancers among premenopausal afri⁃can American women:results from the AMBER consortium[J].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Prevention,2017,26(12):1722-1729.[10] Mustapha A,CC Jenny,AH Raza,et al.Etiology of hormonereceptor positive breast cancer differs by levels of histologicgrade and prolife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18,143:746-757.[11] 罗杨婧婷.长链非编码RNAMEG3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D].衡阳:南华大学,2016.[12] 李素萍.运动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模型小鼠荷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13] AFP,S Andreas,K Hans-Christian,et al.Translationalhighlights i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recent de⁃velopments with clinical impact[J].Current opinion in ob⁃stetrics&gynecology,2019,31:67-75.[14] 牛敏.1-硝基-2-酰基蒽醌-苯丙氨酸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影响的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7. [15] 匡枫,卿国忠.Kallistatin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1:76-80.[16] Animesh M,Deepak B,Anupam B.Anti-Inflammatorymechanism involved in pomegranate-mediated prevention ofbreast cancer:the role of NF-κB and Nrf2signaling pathways[J].Nutrients,2017,9(5):436.[17] Julia S.The marine natural product pseudopterosin blocks cyto⁃kine releas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nd monocytic leu⁃kemia cells by inhibiting NF-κB signaling[J].Marine drugs,2017,9(15):262.[18] Huan C.α-catenin SUMOylation increases IκBαstability andinhibit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J].Oncogenesis,2018,3(7):28.[19] Hidetaka K.TRIM44is a poor prognostic factor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s a modulator of NF-κB signa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7,9(18):1931.[20] 廉开礼.TNFAIP8L3活化AKT/NF-κB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浸润转移及化疗敏感性的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7.[21] Shi Y,Yu Y,Wang Z,et al.Second-generation protea⁃some inhibitor carfilzomi b enhances doxorubicin-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 breast cancer cells[J].Oncotarget,2016,7(45).73697-73710.[22] Hein AL,Post CM,Sheinin YM,et al.RAC1GTPase pro⁃motes the survival of breast cancer cells in response to hyper-fractionated radiation treatment[J].Oncogene,2016,49(35):6319-6329.[23] 涂剑,陆凯强,丁维珂,等.T0901317通过上调LXRα表达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6,32(5):836-840.[24] 吴蔼林.飞燕草素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抑制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J].天津医药,2018,9(46):910-915. [25] Claire B.DDB2(damaged-DNA binding2)protein:a newmodulator of nan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ell adhesion ofbreast cancer cells[J].Nanoscale,2016,9(8):5268-5279.[26] 杨柳.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乳腺癌MCF-7细胞MTDH基因对紫杉醇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7.[27] 杜锐凯.Annexin A3(ANXA3)对乳腺癌的调控研究与乳腺癌患者来源移植瘤模型的建立[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28] 韩翰,徐佳.SAHA和TRAIL联合使用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7):591-595.[29] Lili J.Overexpression of PIMREG promotes breast cancer ag⁃gressiveness via 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NF-κB signaling[J].Ebiomedicine,2019,4:188-200.[30] Eun Hee H.A small-molecule inhibitor targeting the AURKC-IκBαinteraction decreases transformed growth of MDA-MB-231breast cancer cells[J].Oncotarget,2017,41(8):69691-69708.收稿日期:2020-09-1880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2月,42(1)。

nf-kb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效应

nf-kb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效应

NF-κB信号通路在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生物学效应包括:
1. 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NF-κB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

例如,NF-κB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同时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和分化。

2. 调节细胞凋亡:NF-κB信号通路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凋亡。

例如,NF-κB可以抑制细胞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3. 调节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可以通过调节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炎症反应。

例如,NF-κB可以促进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4. 调节免疫反应:NF-κB信号通路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免疫反应。

例如,NF-κB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同时也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凋亡和分化。

5. 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NF-κB信号通路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这些过程。

例如,NF-κB可以促进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同时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凋亡。

总之,NF-κB信号通路在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TNF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

TNF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

TNF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一、本文概述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多种细胞过程和生物反应,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以及炎症反应等。

TNF信号传导通路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对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外部刺激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TNF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包括TNF受体的结构特点、信号转导过程的关键分子事件以及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等。

通过阐述这些基本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TNF在生物学中的作用,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概述了TNF及其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的信号传导分析奠定基础。

接着,我们详细描述了TNF信号传导通路的主要过程,包括受体激活、信号分子的招募与活化、转录因子的激活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

我们还探讨了通路中关键分子的作用机制,如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s)、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等。

我们总结了TNF信号传导通路在生物学中的意义,以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TNF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TNF及其受体TNF(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它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以及免疫反应等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TNF有两种主要形式,即TNF-α和TNF-β,其中TNF-α是研究的最为广泛和深入的。

TNF-α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但也可由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在特定条件下分泌。

TNF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TNF受体(TNFR)主要分为两类:TNFR1(也称为p55或CD120a)和TNFR2(也称为p75或CD120b)。

这两类受体在结构上有所差异,TNFR1包含一个死亡结构域,而TNFR2则含有一个TRAF(TNF受体相关因子)结合位点。

TNFα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

TNFα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

TNFα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防御机制,它负责识别、攻击和清除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出现失调,导致炎症和疾病的发生。

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个重要的炎症介质,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机制。

TNFα信号通路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复杂网络,涉及多种信号分子、受体和信号途径。

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如感染、细胞损伤等)时,免疫细胞会产生和释放TNFα。

TNFα结合到免疫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进而激活信号通路,触发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

一方面,TNFα信号通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炎症反应。

TNFα能够触发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使它们释放趋化因子,从而吸引其他免疫细胞到炎症部位。

此外,TNFα还可促进炎症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增加炎症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剧炎症反应的程度。

另一方面,TNFα信号通路也参与了免疫调节和细胞凋亡。

在免疫调节方面,TNFα能够激活特定的信号途径,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例如,TNFα可以促使细胞向着炎症型免疫反应分化,增加炎症细胞的数量。

另外,TNFα还能够抑制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通过影响T细胞的活化和调节,影响免疫耐受的维持。

在细胞凋亡方面,TNFα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TNFα能够促使某些细胞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自杀,以维护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

这种细胞凋亡过程可以清除一些异常和受损细胞,防止它们继续分裂和繁殖,从而保护整个机体的健康。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TNFα也可能引发过度的细胞凋亡,导致组织破坏和疾病的发生。

除了以上作用机制,TNFα信号通路还与许多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如NF-κB、MAPK和JAK/STAT等。

这些信号通路能够进一步调节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TNFα信号通路能够实现免疫系统多种不同的功能。

虽然TNFα的正常功能对于免疫系统和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但过度激活的TNFα信号通路也可能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银屑病等。

nfkb医学术语

nfkb医学术语

nfkb医学术语NFKB医学术语解析引言:NFKB(核因子κB)是一种转录因子家族,它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NFKB通过调控多个靶基因的转录来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等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对NFKB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详细解析。

一、NFKB的结构NFKB是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转录因子,它由五个亚单位组成:p50,p52,p65(RelA),RelB和c-Rel。

这些亚单位可以形成不同的复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p50/p65和p52/RelB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通常以非活化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并与IκB蛋白结合。

当细胞受到刺激,IκB蛋白被磷酸化并降解,使NFKB复合物得以释放并转位到细胞核中。

二、NFKB的功能NFKB在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炎症反应中,NFKB通过调控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参与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反应的调控。

在免疫反应中,NFKB可以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此外,NFKB还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可以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生存和死亡。

三、NFKB与疾病的关系NFKB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炎症性疾病中,NFKB的活化可以导致炎症介质的过度产生,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NFKB的活化被认为是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关键因素。

此外,NFKB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在某些肿瘤细胞中,NFKB被过度激活并调节多个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四、NFKB的调控机制NFKB的活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病毒感染和DNA损伤等。

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可以激活细胞内的NFK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NFKB 的活化。

氧化应激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激活NFKB信号通路,病毒感染和DNA损伤也可以激活NFKB信号通路。

锌指蛋白A20在恶性肿瘤中相关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A20在恶性肿瘤中相关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A20在恶性肿瘤中相关研究进展贾庆华;王立生;惠玲【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4)002【摘要】锌指蛋白A20,又称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它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命过程.近年来,A20对多种类型的肿瘤的影响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从A20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在肿瘤中发挥致癌作用、抑癌作用、肿瘤耐药性和肿瘤血管形成能力方面做一简要概述.%The zinc finger proteinA20,also known as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protein 3,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regulated by a variet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In recent years,the role of zinc finger A20 in tumors has gained growing attention.Here given wer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zinc finger protein A20 and its carcinogenesis,carcinostasis,anti-tumor drug resistance and tumor angiopoiesis.【总页数】7页(P76-82)【作者】贾庆华;王立生;惠玲【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甘肃省干细胞与基因药物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甘肃省干细胞与基因药物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相关文献】1.锌指蛋白A20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J], 解婧;王杰军2.神经菌毛素1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J], 张海霞3.C1GALT1在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J], 王明珠4.AAA-蛋白家族在恶性肿瘤中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 [J], 罗梦; 官成浓5.外泌体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J], 周姣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 12 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2020、81072413);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徐薇);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2008ZX1000410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攀登计划SBK201010093作者简介:桂俊(1987 ),女,博士,主要从事抗感染分子免疫学研究。

通讯作者:徐薇(E mail:wx2362@);熊思东(E mail:sdxiongfd@)肿瘤坏死因子 诱导蛋白3对NF B 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桂俊,李桥,熊思东,徐薇(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上海 200032)摘要: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诱导蛋白3(A 20)在病毒诱导的N F B 信号通路中的调控功能。

用T N F 刺激RA W264.7细胞,获得其细胞总RN A ,采用RT PCR 方法扩增鼠A20基因,经Xho 和BamH 双酶切后插入pcDN A3.1 myc H is( )。

经鉴定,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 A3.1 A 20转染293T 细胞,用W estern blot 方法鉴定A 20蛋白的表达。

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A 20对N F B 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鼠源A 20表达质粒,其在293T 细胞后能够有效表达;A 20能显著抑制T N F 上调的N F B 启动子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效应;并能抑制柯萨奇病毒CV B3上调的N F B 启动子活性,提示A 20可调节病毒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A20参与抗病毒免疫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A20;真核表达;CV B3;N F B中图分类号:R5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2478(2011)02 0107 06核因子 B(nuclear facto r kappa B,NF B)信号通路的激活,通过调控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了病毒感染、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肿瘤等多种病理过程。

NF B 信号通路的调控对于炎症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

肿瘤坏死因子 诱导蛋白3(TNF induced pr otein 3,T N FAIP3),亦称A20,最早发现是在人内皮细胞经TNF 诱导后的应激蛋白[2]。

其分子N 端是一个OT U(ovarian tum or)结构域,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C 端含有7个锌指结构,其中第4个锌指结构是一个E3泛素化酶。

A20能通过其双重的泛素化酶活性在NF B 信号通路以及TNF 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发挥负调控作用[3]。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A20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发挥关键的免疫调控作用[4]。

研究证实,在A20缺陷小鼠中,容易发生慢性炎症及多器官的炎性损伤,并对TNF 非常敏感[5]。

而在小鼠过敏性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的炎症性病理模型中,过表达A20能减缓小鼠的炎症反应并有一定保护作用[6,7]。

提示A20成为一种可减缓炎症反应的理想候选靶分子。

近期研究还发现,A20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发挥着调控作用[8]。

B 组3型柯萨奇病毒(Cox sackiev ir us B3,CVB3)是一种肠道病毒,其感染可导致心肌间质炎性浸润和心肌细胞纤维变性,即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9]。

为进一步研究A20在CVB3感染引起的固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我们构建了A20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了重组载体在真核细胞内的体外瞬时表达,应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了A20对TNF 及CVB3激活的NF B 信号通路的作用,为今后开展其在体内调节抗病毒感染免疫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细菌、病毒、载体与细胞株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myc H is( )、NF B 荧光报告质粒(含有与NF B 结合的顺式调控元件,其下游连接有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大肠杆菌菌株DH 5 系由本室保存;pCMV LacZ 购自Clo ntech 公司;嗜心性CVB3病毒由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杨英珍教授提供;293T 细胞、H eLa 细胞以及RAW264.7细胞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培养于10%新生小牛血清的DMEM 培养基,培养条件为5%CO 2,37 。

1.2 主要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Xho 、BamH及T4连接酶、Tag DNA聚合酶、LA DNA高保真聚合酶、M M ulv逆转录酶、dNTP等PCR试剂均为TaKaRa公司产品;DNA胶回收试剂盒购自上海华舜生物技术公司;新生小牛血清及DMEM培养基为GIBCO公司产品;TRIzol为北京鼎国生物公司产品;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为Invitrog en公司产品,鼠源A20单克隆抗体及酶标二抗羊抗小鼠Ig G H RP购自Santa Cruz公司,ECL(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为康为试剂公司产品;小鼠重组TNF 蛋白为PROSPEC公司产品;细胞裂解液及荧光素酶底物均为Promega公司产品。

1.3 方法1.3.1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小鼠A20基因序列(NM 009397),利用Pr im er5.0软件优化设计一对引物,其中上游引物为:5 T CT CGA GCG CGG CCC CAA GAG GCC T TG T CG AG 3 ,下游引物序列为:5 TGG AT C CTG TCA ATG T GT TCG CAC T TA GCC ATA CAT C 3 ,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Xho 和BamH 限制性酶切位点,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

1.3.2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获得 由于A20基因为TN F 诱导表达基因,因此用终浓度1 g/ml的T NF 刺激RA W264.7细胞上调A20基因表达。

加入1ml T RIzo l裂解细胞,然后加入200 l氯仿,混匀,室温静置15min后, 12000 g高速低温离心20m in;小心将上层水相移至1.5m l离心管中,加入500 l异丙醇,振荡混匀。

室温放置30min沉淀RNA,12000 g高速低温离心10m in;小心弃去上清液,再在离心管中加入1ml75%乙醇,振荡片刻,8000 g低温离心5m in;小心弃去上清液,室温静置5~10 min使RNA沉淀、干燥,用DEPC水溶解。

将TRIzol抽提的细胞总RNA反转录进行cDNA第1链的合成:5 g总RNA中加1 l Olig o(dT)15, 70 5m in,于冰上加入5 缓冲液3 l、dNTP2 l、RN asin0.3 l、反转录酶0.5 l,加水至总体积15 l,42 延伸60m in后,70 延伸10min。

1.3.3 A20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以上述获得的cDNA为模板,利用LA酶PCR扩增获得A20基因,PCR扩增体系为:10 缓冲液2.5 l,dNT P 1 l,上下游引物1 l,LA酶0.15 l,cDNA 1 l,加水至总体积25 l,扩增条件为:95 预变性5min,95 变性30s,63 退火30s,72 延伸2.5min,共扩增35个循环,最后72 再延伸10min。

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的分子量大小。

1.3.4 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 A20的构建与鉴定 将pcDNA3.1空载体以及上述获得的A20基因产物均用Xho 和BamH 进行双酶切,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DNA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目的基因与载体以7 1的摩尔比混合,T4连接酶于16 连接过夜,取上述连接产物5 l转化感受态E.coli细菌DH5 ,将转化后的细菌涂布于含100 g/ml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上,37 培养过夜,随机挑选抗性单菌落,行菌落PCR筛选阳性重组子,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有2.3kb大小的目的基因条带者为阳性克隆。

小量扩增阳性菌落,酚氯仿抽提质粒DNA,利用Xho 和BamH 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

经酶切鉴定插入位点正确后,将质粒样本送于联合基因公司测序。

1.3.5 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 A20转染293T 细胞 在转染前1d,将293T细胞接种于12孔细胞培养板中生长,使其在转染时细胞密度为70% ~80%,转染时,对于每孔细胞,将转染试剂Li po fectamine2000与质粒DN A按2 1的质量比稀释于100 l无血清培养液并轻轻吹打混匀,室温静置5min;将质粒DNA稀释液与Lipo fectamine2000稀释液混匀,室温静置20min;将DNA/Lipo fectam ine2000复合物逐滴加入12孔板中,轻轻混匀。

置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6h后换液。

1.3.6 Wester n blo t鉴定A20蛋白表达 转染后48h,每孔细胞加入100 l RIPA裂解液,含终浓度1mg/ml PM SF,冰上裂解10min,12000 g 高速低温离心10min,取5 l裂解上清BCA蛋白定量,取相同质量的总蛋白50 g,加入5 电泳上样缓冲液,100 煮沸10min,进行常规SDS PA GE电泳,电转移至PVDF膜上,以鼠源A20单克隆抗体为一抗,羊抗鼠Ig G H RP为二抗, ECL化学发光试剂盒检测A20蛋白的表达。

Im ag e J软件测量条带灰度值,以A20蛋白与GAPDH条带的灰度比进行半定量分析。

1.3.7 荧光报告检测NF B启动子活性 将293T/H eLa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24h后,将NF B荧光报告质粒、内参照质粒pCM V LacZ分别与pcDNA3.1空载体或pcDNA3.1 A20重组载体共转293T/H eLa细胞,转染方法与1.3.5中所述相同,转染后24h,293T 细胞用T NF 蛋白刺激6h,H eLa 细胞用CVB3病毒液刺激6h,待刺激过后,每孔加入100 l 细胞裂解液,冰上裂解10m in,12000 g 高速低温离心10min,取30 l 裂解上清与等体积荧光素酶底物混匀,于荧光酶活性检测仪Lumino meter 上检测荧光值。

同时5 l 裂解上清与2 g al 底物缓冲液混匀,37 孵箱内放置30min,加T ris (1mo l/L,pH 8.0)50 l 终止反应。

在酶标仪上测定波长为405nm 测定光吸收值,为每孔细胞的转染效率。

每孔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为测定的荧光值与转染效率的比值。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Gr aphPad Pr ism 软件处理,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