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中美茶叶贸易中商务英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

中美茶叶贸易中商务英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首先,茶叶文化是中美茶叶贸易中的重要文化因素。
中国和美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
在茶叶贸易中,翻译人员除了要翻译产品名称和描述之外,还要了解和传达茶叶文化的内涵。
例如,中国的绿茶在美国市场上通常被称为"绿茶",但在翻译时应该注意传达其健康饮品的形象,强调它的抗氧化和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其次,商务礼仪也是在中美茶叶贸易中需要考虑的文化因素。
在商务交流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商务礼仪和习惯。
在翻译商务文件和口译会议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了解和遵守双方的商务礼仪,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例如,中国人习惯在商务谈判中以茶叶款待客人,而美国人在商务场合更倾向于咖啡。
在翻译茶叶贸易相关文件时,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持准确和合适的传达。
第三,市场需求也是中美茶叶贸易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文化因素。
中国和美国的市场需求有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中国人普遍喜欢喝丰富口味的浓茶,而美国人更倾向于喝味道轻淡的茶。
翻译人员需要了解和传达这些市场需求的差异,以帮助双方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翻译商品描述和营销文案时,翻译人员应注重传达茶叶的风味特点和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能力。
最后,在翻译中应采取适当的策略来传达文化因素。
首先,翻译人员应优先考虑尊重和保持源语文化的特点。
虽然翻译的目的是实现准确传达,但也要注重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其次,翻译人员应注重目标语的文化特点。
在翻译茶叶贸易中的文档或文件时,翻译人员应注意目标语的商业用语和市场文化,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受众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美茶叶贸易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在促进双方合作与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茶叶文化、商务礼仪、市场需求以及正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都需要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考虑和转化,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对目标市场的适应。
中美茶叶贸易的成功离不开文化因素和翻译策略的合理运用。
英语视角下的茶艺语言翻译分析研究

红袍 、普洱 、毛尖等许多独一无 二的中国茶,这些茶叶的命名 多有其特有 的寓意和典故,但在翻译时 由于专业 术语缺失,常常以拼音简单代替 。 如 :西湖龙井译 为“Xihu Longjing Tea”、碧螺春译为“Biluochun Tea”、大 红 袍译为“Dahongpao Tea”、普洱译为“Pu"er Tea”。 2.2 东方意蕴难 以表达
关键词:英语视 角;茶 艺语言 ;翻译
1 茶艺语言翻译的价值
中国是 茶叶的故 乡,中国的茶文化历 史悠久 、底 蕴深 厚、博大 精深 。 茶艺作为茶文 化中最具有技术 性和鉴赏性 的组成部 分,茶艺语 言是茶文 化走 出中国、走 向世界 的至关重要 的环节 。
“茶艺 ”一 词是 20世纪 7O年代提 出的,但 茶艺本身却很 早就存在 了 。茶艺是指在整 个品茶过程形 成的意境欣赏 ,主要包括 对茶叶品评技 法、艺术 操作手段 及品茶环 境和茶具 的鉴赏等 ,是 茶文化 的过程 体现形 式和精神实质 的相互统一 ,茶 艺过 程中体现的精神境 界和道德风 尚正是 茶文化所追求 的精神实质 。近年来 ,茶艺 已不仅仅作为 一种 专有技术存 在 ,更成为现代 生活中 的一种传统 文化艺术和生 活艺术。语言是文化 的 载体,茶艺语 言是茶艺过程 中的专业 术语,是在一个特定 的环境中 ,利用 话语解释说 明泡茶 的技 艺,使 听者或称之为 品茗者 领悟茶的艺术。[1]既能 反映茶文化 ,又能直接影响茶文化 的传播 。茶叶种类不同 ,在茶艺过程 中 的用语 也不尽相 同,如铁观 音的洗茶过 程称为“芳草 回春 ”、绿 茶的洗茶 过程称为“甘 露润莲心 ”、普洱 茶的洗 茶过程称为“洗尘 开颜 ”。特别是在 世界一体 化程度加 剧的今天 ,英语翻译 称为 中国茶艺对外 宣传 、提 高世 界范 围内知 名度 的途径 。英语作 为国际市场最为普遍通 用的语言 ,在 中 国茶产业对 外贸 易和协商 中的重要性 日益 明显 。经济 上,中 国 自加入 WTO以来,面临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进 出口关税壁垒 降低 ,中国茶 叶产值 迅猛增长 。但与此 同时,进 口茶 叶大 量涌入,占据 了一定 的国 内市场 ,对 中国本土茶 叶造成 冲击 。要想保 证中国本土茶叶 的国内外市场 ,必须加 大对茶文化 的推广 ,普及茶知识 。精准到位的茶艺语言翻译 ,有助于借助 茶艺表演 宣传茶文 化 ,以带动茶叶及相 关消费 ,促进茶 叶产业 的国际沟 通和贸易 ,扩宽 中国茶 叶产业 的国内外市场 。文化上 ,茶文化是 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一种特殊 文化 ,茶艺语 言更是茶文化 中兼具 中国传 统文化色彩 和茶 文化专业性 的一种语 言,独具 东方 特色 ,如茶 艺解 说的话 语往往 音 韵押韵:遍注甘露再热盅 (zhong),铿锵入耳灵犀通 (tong)等。由于东 西方 文化存在 差异 ,以英语为媒 介的茶 艺语 言的翻译 过程 ,不仅仅 是解说 品 茗过程 和茶道精神 的过程 ,更 是 中西方 关于茶 文化 的交 流与传 播的过 程 。因此 ,必 须借助英语 的语 言知识扩大 中国茶产业 文化的知名度和影 响 力 。
英语视角下的茶艺语言翻译

2018年第04期作者简介:张彦春(1981-),女,云南腾冲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跨文化。
引言英语视角下的茶艺语言翻译,是中国茶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英语作为世界唯一通用语言,其在茶艺翻译领域的作用不言而喻,针对英语视角下的茶艺语言翻译,也是近些年我国茶文化翻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1茶艺语言翻译的价值和意义茶文化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其成为具有东方魅力的文化代表,使得茶艺表演更具专业的韵味,被外国友人深深折服。
并且在传授茶艺的过程中,其讲解语言也独具特色,讲解人员运用押韵的措辞使用绵柔的声音,辅助讲解更具亲和力。
但是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存在着语言的差异性,使得传统的东方差异在被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偏颇。
因此,在进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需要借助英语这一国际性的语言,使得茶艺文化被口口相传,更容易被外国友人接受,使得茶文化的传播更具国际化。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与茶艺传承,更是国与国之间茶文化的传播。
因此,在进行茶文化交流时可借助英语的作用,扩大茶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增加对中国文化的弘扬。
此外,在经济发展角度上,茶艺的国际化翻译是必经之路,英语是国际沟通交流的语言,运用英语翻译,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茶产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出口,增加国际对茶产业的认知与认可,提升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扩大出口经济,增加茶叶国际交易数量。
由此可见,对茶文化的英语翻译,可增加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
虽然,我国作为茶产业大国已被世界接受但是在国际性传播的过程中,差异性导致翻译仍存在困局,对此,笔者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2茶艺语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2.1茶艺术语言翻译缺失在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并且种类繁多,在不同的生长领域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茶叶品种各具特色。
并且,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因此在茶叶的采摘季节、流程、加工等都会存在差异性。
茶文化英语带翻译

For foreigners who want to work in tea houses, it is also crucial to learn some common phrases and basic communication skills used in tea houses.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some commonly used English expressions in tea houses, as well as some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help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ly English in tea houses.
由于茶楼的特殊环境和特色,茶楼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有其独特之处。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茶楼从业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茶楼英语,为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茶楼英语的一些介绍和应用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读者。茶楼作为传统的休闲场所,在融合传统文化和国际交流的过程中,茶楼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5. How many people are in your party? 你们几位?
6. Please enjoy your tea. 请慢慢品尝您的茶。
7. Is 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help you with? 还有什么我可以帮助您的吗?
以上是一些茶楼常用的英语表达,服务员可以通过这些句子与外国客人进行基本的交流。此外,服务员还可以学习一些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过程的英语表达,以便能够更好地向客人介绍茶的种类和特点。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比较

2020年第04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陈永梅(1989-),女,广西钦州人,文学学士,讲师,从事翻译研究、英语教学研究、商务英语研究。
收稿日期:2020年3月21日。
前言茶之所以在西方世界得到快速的传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喜爱于其香醇的味道以及迷人的香气。
虽然根源出自于我国,但不同地区对于它的诠释却在保留原有底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碰撞和融合使之具有各个地方的特色。
如英国的红茶(black tea )、德国的柠檬茶(lem-on tea )和美国的冰茶(ice tea )等。
由此,中西方跨地域文化交流的大门被推开,以及与其他饮料的融合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然而在目前的中西茶文化英语翻译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口语表达不同以及对于历史的理解不同等问题。
在他们之间不断交流融合的同时误解及有异议问题也相继出现。
探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人文习俗、社会状况、自然环境及发展历史的缘故。
但同时,文化形式的多样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中西方茶文化历史渊源及内涵1.1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据历史记载,我国的饮茶生活记录最早在春秋时期,只不过那时人们只知道这种味道浓厚香味四溢的东西可以饮用却没有名字。
在步入三国时期之后,关于茶的书籍记载逐渐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和丰富。
其中在中国文献资料由东汉华佗写的《食经》更具有代表性,认为其是一种可以使我们的身心都归于平静的事物,并且还有药用价值,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喜欢在养生时把它作为必备的原因。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之中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陆羽,他被世人称之为茶圣。
在其著作中对于茶的各个方面展开深刻的描写,对我国茶文化走向成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该书也成为了日本关于茶的起源。
以后的朝代更替之中也不断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化。
同时,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与之有关的书法、绘画、诗作不胜枚举。
一时间使之变为各个阶层共探讨的一个话题,当下的流行饮品,成为与柴米油盐处于同等位置的物品。
茶文化交流会英语作文

茶文化交流会英语作文English: Tea culture exchange is a wonderful way for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come together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ea. Through discussions, demonstrations, and even tea tastings, participants can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ea in various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brewing techniques and types of tea. It fosters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for th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others, while also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individuals to share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with others. Tea culture exchange events also promote mindfulness and relaxation, as tea has a calming effect and encourages people to slow down and savor the moment. Overall, these gatherings create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onnection among individuals who share a common love for tea.中文翻译: 茶文化交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共同欣赏茶的美丽。
目的论视角下的茶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茶文化外宣翻译策略一、目的论理论与茶文化外宣目的论(Skopos theory)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的目的是指导翻译工作的主要目标。
翻译的目的可以因特殊情况而异,翻译的目标会在不同的时候产生不同的效果。
茶文化的外宣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结合“目的论”理论,因为传达信息的目标是有效传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文字翻译。
在茶文化外宣中,翻译者必须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目标读者,以便于准确诠释信息,避免歧义和误解。
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使用易于理解,并且有益于增进两国文化交流的术语和短语。
二、适当的语言风格在茶文化的外宣翻译中,语言风格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翻译工作者必须熟悉茶文化的内部文化含义,并了解国内外读者的文化认知水平。
翻译语言应该简洁明了,符合文化差异,同时又保持了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翻译者还应该注意语言的特点和优点,既能美化文本,增加可读性,同时也要符合茶文化的特点,如古典性、深沉和优雅。
在语言表述中,翻译者在选择语言的同时,还要考虑音韵、韵律、字句等方面的优化,以确保翻译的文本能够恰当地传达文化和情感含义。
三、大众化的传播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茶文化的外宣翻译中,除了要考虑文本语言风格的问题,还需要关注传播的目标受众。
翻译的文章必须能够被广泛的观众接受,以有助于增加国际文化交流、增进文化友谊的目的。
因此,在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需要使用易于理解又不失文化水平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大众受众阅读和欣赏。
翻译工作者可以使用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包括采用生动、直接、通俗的表达方式,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词汇,同时也使用本土的流行文化和比喻,让目标读者易于理解符合他们的生活,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结语:茶文化的外宣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传达准确的信息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不仅需要了解文本内容,还需要了解文化、阅读水平和文化背景等贯穿其中的元素。
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研究-茶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研究-茶文化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茶叶不仅是供人们购买饮用的商品,而且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因此茶叶名称翻译就显得至关重要。
茶叶翻译一方面便于国外消费者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便于形成统一名称,形成品牌宣传效应。
本文主要探讨茶叶出口贸易中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通过对翻译传统、翻译方式和翻译效果的叙述,使读者和消费者对茶业术语翻译的情况有一个简要理解。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茶业术语翻译;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播需要翻译成多种文字,因此,文化传统翻译成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茶文化翻译,我国茶文化产生于东晋时期,直到唐朝发展达到全盛,茶叶贸易也随着茶文化发展而不断拓展。
但目前关于茶业术语翻译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茶叶名称翻译错误、一茶多译、只取音译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我国茶叶传播和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针对这些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补救。
1出口贸易翻译目的贸易全球化为我国各个行业发展带来机遇,特别是我国茶叶贸易的发展。
全球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冲击,茶叶销售逐年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茶业术语翻译问题。
茶业术语翻译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至关重要,如今的茶业术语翻译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各种类型翻译充满着茶叶出口市场,使国外消费者看不懂茶叶产品,不能很容易分辨出所购买的茶叶种类,因此也就对茶叶消费产生怀疑,渐渐对茶叶购买失去积极性,这样就损失掉大部分茶叶出口购买群体。
茶叶产业要想真正打造世界品牌,真正走向世界,需要全球化茶叶贸易才能完成,而茶叶出口贸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茶业术语翻译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尤其是茶叶,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分布,形成地方独具特色的茶叶产品和茶叶文化。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被称为中国十大名茶,他们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良好口碑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10期茶文化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世界茶文化的鼻祖。
外国人通过英语翻译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也对我们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然而,日本茶文化的国际地位却明显高于我们中国茶文化,甚至有不少国家认为日本才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直接忽视了中华茶文化的体系脉络。
究其原因,我们传统文化的英语翻译存在纰漏之处,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不是过于浅显就是太过晦涩,不得当的茶文化英语翻译增加了外人对我们茶文化的认知负担,也阻碍了茶文化的对外交流。
1英语翻译的特点与原则翻译是一种信息转换与传播行为,其是在一定语言规则的指导下,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
通常来说,翻译的内容既有语言、文字还有图形与符号。
但是,我们一般所指的翻译主要包括语言和文字。
英语翻译是我们日常所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种翻译,毕竟英语是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语言,任何文化的对外输出,必须首先要以英语的形式翻译出来,否则难以走出国门步入国际市场。
例如,我国的文学作品在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时,必须要先将其翻译成英文,以供评委们所阅读探讨,如若直接以中文的形式参赛极有可能会夭折。
莫言的《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因为其作品本身的出色,更主要的是其作品的英语翻译也非常出彩,原汁原味的地道化英语翻译使得《蛙》中的文化思想与历史感情才能为评委们所感知,其作品的价值意义也才会愈发鲜明。
所以,英语翻译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其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具有不言而喻的推动作用。
1.1英语翻译的特点英语翻译是语言翻译的一种,其是语言转换的工具。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英语翻译策略体系也愈发完善,并且已经显现出了其独有的文化特色。
英语是信息表达的媒介,是文化的语言载体。
但是,英语翻译却作为英语语言体系中的一支,其必须具备语法规范,结构严谨的特征。
毕竟英语翻译是不同物质文化交流的纽带,其自产生之初就被打上了严谨规范的烙印,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英语翻译必须严格按照语法规则,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剖析,熟练运用英语的句型表达习惯,对不同的语言文字进行精炼化表述,从而确保原文的本真性。
其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一种大家所知悉的语言文字,其根本目标是为了使不同语用环境下的人理解原文的意思,所以英语翻译又必须简洁明了,翻译过程中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长句。
另外,英语翻译一般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仅只局限于文化、生活,同时也会涉足经济、科技以及艺术等领域,所以不同范畴的英语翻译必须要表现出高素质的专业性。
1.2英语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原则可以用严复的“信”、“雅”、“达”来概述,而这一标准也成为了英语翻译最基本的准则。
所谓“信”是指英语翻译必须以忠实原文为基础,力求地道准确,使英语翻译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即所谓的信息等值。
而且,在专业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严格按照原文的意思进行审慎翻译,用专业化的词语表达相关概念,不得随意曲解原文。
而“雅”则是指译者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应当善于运用文字对原文的不同意思进行修饰性表达,以增加译文的文字魅力与艺术感染力。
“达”是英语翻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其主要是指将原文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翻译出来,避免文理不通结构混乱,使读者能通过简洁的文字了解原文的意思。
同时,英语翻译也应该以规范统一为指导,不仅用词规范而且语义表达也应该更加规范,在特定词语的翻译中,译者应该保持其原有概念的统一性,不能以模棱两可的文字对其进行抽象化翻译。
所以,译者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应该秉持专业化的翻译原则,认真对待每一英语翻译工作,正确地运用专业术语、缩略词以及专业新词。
2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分析2.1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文化内涵,不仅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粹,而且也囊括了民间艺术的精髓。
所以,茶文化一直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包罗万象的博大情怀以及深沉隽永的文化内蕴与顺其自然的豪迈气概也在不经意间渗入了我们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时至今日,虽然国人越来越喜欢饮茶,但是其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却依然处于极为浅薄的阶段,甚少有人能准确地对茶文化精神进行准确解读,大部分人都只是将茶作为一种日常饮品,极少会深入探析其背后所蕴含的茶文化意蕴,而外国人对于我们茶文化的认知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而英语翻译与茶文化相结合,那么意味着茶文化将会以英语的形式被世人所知晓,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将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中国茶文化,知晓我们茶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另外,在茶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国人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潮流,也会自觉学习茶文化。
例如,孔子作为我们儒家的创始人,其在韩国备受追捧,并且韩国准备将其申遗,激发了我们中国大众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探究之情,逐渐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的浪潮。
所以,茶文化英语翻译也将会在无形中促发我们国人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茶文化的学习中。
2.2推动全球茶文化的融合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发展历史。
自唐朝陆羽的《茶经》问世以后,标志着我们中华茶文化的正式形成。
《茶经》详细地介绍了茶叶的种植、采摘以及引用方式与茶具的选择等内容,而我国的茶文化也在文化传播中向四周扩散,东传至日本与韩国,西传到中亚以及印度等地。
而后,在历史的演变中,各国结合自己的本土文化特色,在我们中华茶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本土民族化因子,渐而构建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语言文字研究专项课题《国家重点旅游城市(桂林)对外语言文字宣传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桂教科规办(2015)19号作者简介:龙晓明(1972-),男,广西临桂人,硕士,副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英汉翻译。
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龙晓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广西桂林541001)摘要:全球经济的大融合,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而迥异的语言文化也在碰撞之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积淀中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因浓郁的东方气息在世界文化之林熠熠生辉,多姿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所展现出来的文化魅力也备受瞩目。
本文在先后论述了英语翻译的特点与原则后,又就其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最后阐释了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英语翻译;茶文化;对外交流思考·探索2652017年第10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茶文化体系。
而在世界茶文化的融合大潮中,语言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英语翻译的作用就开始凸显了,不同语言形式的茶文化通过英语翻译表述后将会更加全面,而茶学专家也凭借专业的茶文化英语翻译知悉了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后,预测世界茶文化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大众对于茶文化的不同反应,对本土茶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性改造,从而实现不同茶文化的融合性发展,使其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3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具体翻译策略3.1以英语翻译原则为导向,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较量,不仅表现为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且也会在文化的交流中体现出来。
严格说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展现为综合实力的角逐。
所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象征标志,其对于一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难以言表的推动作用,文化输出也成为了国际竞争一种新方式。
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应该切实利用英语翻译的原则,率先建立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以扫除茶文化对外传播中语言不通的障碍。
首先,译者应该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化的英语术语,对茶文化专有名词进行转化表达,不能为了追求英语翻译的文采性,而任意曲解传统茶文化的意思。
而后,译者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也应当尽量使用翻译国的本土特色语言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地道化阐述,尤其是对于不能直译的茶文化知识,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翻译原则,对其进行真实化反映。
例如,在翻译我国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的核心内涵时,对于其“和”、“美”、“廉”、“敬”要义的阐释时,可以选择相应的英语单词对其进行转述,而后利用英语俚语阐析其具体的文化内涵。
3.2透过跨文化视阈,综合运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手法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其是我们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手段。
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深谙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共通性的,其不仅熟知本国的文化内涵,也通晓翻译国的文化特征。
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文化翻译时,其必须要以跨文化交际为切入点,对不同语言进行转化阐述。
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亦是如此,译者不可能跨越东西方文化的鸿沟对我们传统茶文化进行单一地异化直译或者简单的归化意译,其必须综合应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的手法。
一方面,译者可以根据英语翻译的手法,结合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运用音译、注释、直译以及意译的方式,在不改变原有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翻译。
另一方面,译者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挖掘我们本土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后,采取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手法对茶文化进行相得益彰的翻译,使茶文化英语以翻译国人民更容易理解与认可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推动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参考文献[1]段津.沟通的艺术———中国外交官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经验翻译在沟通中的作用(二)[J].英语沙龙:高中,2005(4):36.[2]任凤梅.汉英公共标示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策略———兼论河南省旅游城市双语标示语建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5-137[3]宋兴岐.关于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及文化信息等值的研究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10):65-67.[4]张昕,刘芳.中国英语在翻译中的体现和作用[J].北方文学旬刊,2010(6):92-93.[5]闫晶.跨文化交流中的英语翻译功能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4):103-104.作者简介:张颖超(198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陈设设计及景观设计。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与中国的历史齐头并进,历经沧桑,走到今天,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茶文化中的茶道、禅宗都是现代环境设计中十分常见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也逐渐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欣赏。
设计者尝试将茶文化中的天然、绿色理念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运用一种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用来表达设计者的自然情怀。
在室内设计中,将茶文化中的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其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室内设计的风格,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给予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绿色茶文化传达的是一种生态理念,在设计中尽量融入更多与自然相关的绿色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