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返回导航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RJ)
典例剖析
典例 1 (2020·四川成都期末)如图是人类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示意
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C)
A.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被替换
B.①过程产生的碱基的变化可通过
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③过程的完成需tRNA、mRNA、
rRNA的参与
2.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 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
胞功能的改变。(生命观念)
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 2.通过分析癌症发生的原因和特点,
命的后果。
认同癌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社会
3.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 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
责任) 3.通过减数分裂的过程,理解基因 重组形成的原因和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RJ)
〔思考〕 1.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又说是低频的呢? 提示: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在各种生物中发生,并普遍存在于 生物发育的各个时期。低频性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基因突变的频率很 低。 2.所有的基因突变都能遗传给后代吗?分析原因。 提示:不能。如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 课内探究·名师点睛 指点名津·拨云见日 教材问题·解疑答惑 巩固训练·课堂达标 夯基提能作业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RJ)
课程要求
核心素养
1.概述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会引发基因序列的改变。
1.结合镰状细胞贫血的形成原因, 理解基因突变导致合成蛋白质及其细
高中生物人教(2019)新教材必修2课件:第5章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2-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活学活练 1.野生型豌豆子叶黄色(Y)对突变型豌豆子叶绿色(y)为显性。Y基 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两种蛋白质 都能进入叶绿体,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图所示。SGRY蛋白 能促使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SGRy蛋白能减弱叶绿 素降解,使子叶维持“常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4-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答案:B 解析:图中存在3处突变,①处氨基酸由T变成S,②处氨基酸由N变成 K,可以确定是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H,可 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的增添;SGRY蛋白的第12位和第38位氨基酸 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蛋白 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该蛋白 质降解叶绿素的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蛋白功能的改变是由③ 处变异引起的。黑暗条件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此条件下突变型豌 豆子叶的叶绿素含量可能会改变。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作用机理:影响宿主细胞的 DNA 等。 (2)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 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18-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2.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
-4-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5.基因突变的原因 (1)外因[连一连]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起进化与适应的观念。
合定律的知识,理解基因重组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 类型。
育种上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在 4.通过具体事例,理解基因突变和 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 基因重组在进化中的意义。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 因结构的改变。 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 (1)确定突变的形式: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 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 缺失。 (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mRNA的碱基序 列判断,若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即 为替换碱基。
(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一个谷氨酸被替换成缬氨酸。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由 被替换 成了 。 3.对后代的影响 (1)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 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4.基因突变的原因 (1)外因[连一连]
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4.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 要意义。
预习反馈 判断正误。 (1)受精过程中可进行基因重组。( × ) (2)亲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 √ ) (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 组。( × )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 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 (5)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这属于基因重组。 (×) (6)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根本的原材料。( × ) (7)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 状。( √ )
高中生物二第五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5章第1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的减少D.染色体中基因重复[答案]D[解析] 染色体中基因重复不属于基因突变。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蛋白质结构改变D.染色体结构变化[答案]A[解析]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突变。
3.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表达基因突变概念的是( )A.DNA分子碱基对的增添B.DNA分子碱基对的缺失C.DNA分子碱基的替换D.基因结构的改变[答案] D[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4.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过程中( )A.DNA复制B.DNA形成信使RNAC.信使RNA翻译成蛋白质D.RNA的逆转录过程[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5.如果一个基因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种类发生了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变化将最终导致()A.遗传性状的变化B.遗传密码的变化C.遗传信息的变化D.遗传规律的变化[答案]C[解析] 若一个基因中的一个核苷酸种类改变,将最终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错误叙述是()A.染色体突变的致死机会大于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C.发生于生殖细胞才可以遗传D.突变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 体细胞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7.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突变的全面理解.A项正确,它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正确,它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
C项正确,它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D项错误,基因突变发生率确实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
新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件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 野生型(一般均为纯合子)变为突变型。让该雌鼠与 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 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A.显性突变 B.隐性突变 C.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D.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答案】 【解析】 由于这只野生型雄鼠为纯合子,而突变型雌鼠 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F1的雌、雄鼠中出现 性状分离,所以该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即该突变为显 性突变,突变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 上。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氨基酸 谷氨酸
缬氨酸
RNA
GAA
GUA
DNA
CTT 突变 CAT
GAA
GTA
根本原因: 碱基对的替换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替换 、_增_添_
和 缺失 ,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齐读
┯┯┯┯ ATGC
替 TACG 换 ┷┷┷┷
┯┯┯┯ ATGC
二、基因重二组、基因重探组究二
1、概念: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过程
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
自由组合. 读
自由组合
2、类型:
时期?
交叉互换
转基因
减Ⅰ后:非非同等源位染基色因体自上由的组合
必修2 第5章 第1节

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造成相同两条染色体上基因不同是基
因突变。图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
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所以甲不能进行基因重组;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同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是由于基因上的碱基改变最终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而产生的;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品系也可能突变为敏感品系。
【互动探究】
(1)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DNA序列不同。控制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基因是一对
等位基因,其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苋菜产生抗性品系,如何评价其利害关系? 提示:产生抗性基因可以抗除草剂,对苋菜本身是有利的,对 人类来说是不利的。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域。 ②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③由纯合子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 3.基因突变对子代的影响 (1)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
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2)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思维拓展】 由基因突变可联系的知识 (1)联系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DNA分子双 链打开,脱氧核苷酸链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碱基对的变化。 (2)联系细胞癌变:癌细胞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
突变所致。
(3)联系生物育种: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的。
(4)联系生物进化: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一、基因突变
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A
天冬氨酸
第三个字母
A
U
异亮氨酸
赖氨酸
天冬氨酸
A
U A
G
12:11
缬氨酸
谷氨酸
比一比、查一查
甲 乙 丙 丁
A
A
结论: 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12:11
③不定向性
12:11
④低频性:
基
因
突变率 2×10-6 4×10-5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果蝇的白眼基因 果蝇的褐眼基因 玉米的皱缩基因
3×10-5 1×10-6
1×10-5
小鼠的白化基因
12:11
12:11
3、如果基因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 那么这种变化最终可能引起 A.遗传性状改变 B.遗传密码改变 C.遗传信息改变 D.遗传规律改变 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
12:11
密码子表(局部)
第二个字母
第一个字母
U
异亮氨酸
12:11
2、基因突变的原因
外因
物理因素 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素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
内因: 没有外来因素影响下,DNA复制偶尔出现 配对错误或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12:11
3、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2)随机性:不同发育阶段、不同DNA、同一DNA 的不同部位 (3)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
12:11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 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基因重组
12:11
二、基因重组
1.概念: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54张

A3……或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不定向性 的特点。基因突变
还有
普遍性和低频性
等特点。
任务活动
(3)Ⅰ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 是 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 ,在Ⅰ突变点附近再丢失 2 个
碱基对对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影响最小。
(4)Ⅱ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 是 天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由此推断,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
任务活动
例4 (不定选)如图5-1-4表示发生在细胞内DNA上的一种碱基对的改变方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A.这种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该DNA的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 C.该DNA的热稳定性一定发生了改变 D.该细胞内不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图5-1-4
任务活动
[解析] 该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可能发生在相邻基因间的 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上,因此该细胞内不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因为密 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A、D正确; 该DNA上碱基对发生了改变,DNA的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B正确; T—A变为A—T,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数目没有发生改变,该DNA的热稳 定性不变,C错误。
2.基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形成
3.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选择健 初步的生命进化观和适应观。
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3.基于对细胞癌变原因的分析,选择健康
4.阐明基因重组的意义。
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预习梳理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状细胞贫血 (1)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 ①直接原因: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 氨基酸 的替换。 ②根本原因: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 碱基序列 发生了一个碱基的替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畸 形 的 雏 鸭
人 类 的 多 指
2020/6/28
有
害
的
基
并指
因
突
变
白 化
病
患
者
高产大豆 2020/6/28
有
利
的
基
因
突
变
高产青霉菌株
2020/6/28
基因突变是多害少利的。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 的原始材料.
2020/6/28
2020/6/28
基因突变的类型:
(1)自然突变:自然发生的。 例如:
果蝇的白眼
肉质牛和产奶多的牛
(2)诱发突变:人为条件下产生的。 2020/6/28
DNA
复制
DNA
内因:碱基变化
差错 引起
物理因素
外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改变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因
而引起基因结构 的改变 本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突 实例 镰刀型贫血症; 变 结果 形成等位 基因(产生新的 基因)
时期 在DNA复制过程(有丝分裂的 间 期和减数分裂 的 间 期)
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 多害少;利性
类型 自然突变、人工突变
原因 自身因素;外在因素(_物__理___因素、_化_学___因 素、 生物_____因素)
a2
2020/6/28
a3
小资料
基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
果蝇的白眼基因
4×10-5
果蝇的褐眼基因
3×10-5
玉米的皱缩基因
1×10-6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
人类色盲基因
3×10-5
2020/6/28
2020/6/28
镰 刀 形 红 细 胞
特点 普遍性、频率相对较 高 ;
类型 ①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 换;
意义 生物变异的主要 的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 料;
2020/6/28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本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
结果 产生了新基因,出现了新性状。 不产生新基因,而是产生新的基因型, 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随机性,___有__害____性。 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__有__性__生殖的过程中,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020/6/28
5. 下图所示某一红色链孢霉合成精氨酸过程:基因ຫໍສະໝຸດ 基因Ⅱ基因Ⅲ酶Ⅰ
酶Ⅱ
酶Ⅲ
某化合物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⑴在一次实验中,经测定只发现鸟氨酸和瓜氨酸,
而没有精氨酸。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什么影响?
2020/6/28
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2020/6/28
什么叫“生物的变异”? 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
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性。
2020/6/28
变异能否遗传?
2020/6/28
资料:在北京培育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3.5KG,当 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 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
变异主要来自
B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2020/6/28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自然条件下,一种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B. 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中广泛存在 D.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
主要来源
发生 时间 及原 因
细胞分裂间期 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 理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 缺失或增添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 的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条件 意义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 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 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 的原始材料。
分析:
DNA 决 mRNA
定
G A A 突变 G T A
CTT
CAT
GAA
GUA
_根__本__原因
A 替换 T
TA
氨基酸 谷氨酸
缬氨酸
直接原因
谷氨酸→缬氨酸
蛋白质 正常
病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 一种遗传病。
2020/6/28
异常
DNA分子中碱基对替引起的 换
[探究]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有哪几种变化, 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mRNA
···A U C C G C··· ···A U U C G C··
异亮氨酸 精氨酸
2020/6/28
异亮氨酸 精氨酸
[探究]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蛋白质的变化吗?
正常
DNA ···A T C C G C ··· ① ···T A G G C G ··· ②
mRNA ···A U C C G C ···
1、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__换__、 增__添__和_缺__失__,而引起的基__因__结__构__的改变。
2020/6/28
探究:碱基对增添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吗?
正常
碱基对改变
DNA ···A T C C G C ··· ···A T T C G C··· ···T A G G C G ··· ···T A A G C G··
遗传信息改变
2020/6/28 产生等位基因(A1
a1、a2……)
基因突变的特点
2020/6/28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020/6/28
2020/6/28
2020/6/28
唇裂
花 芽 在 分 化 时 发 生 基 因 突 基因突变是随机的。 变
2020/6/28
a1
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 成生殖细胞。
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是形成生 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的进 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生 可能
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
2020/6/28
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足; (B)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C)无子番茄没有种子;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思考:突变后的基因会遗传给后代么?
2020/6/28
基因突变的时间
DNA复制时期
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 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想一想基 因突变一般会 发生在什么时 侯呢?
2020/6/28
基因突变的原因
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 (1)外因: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某些细菌等 (2)内因: 碱基对发生变化
6、 利用激光对DNA进行修复,生物学上称之为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A
C. 基因互换
D. 染色体变异
2020/6/28
7. 下图中,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
a1
关系,不能表现的是 ( D ) A
a2
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a3
B. 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转化
2020/6/28
[探究]正常血红蛋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1
2
3
4
56
78
缬氨酸—组氨酸 —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正常血红蛋白)
缬氨酸—组氨酸 —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异常血红蛋白)
正常血红蛋白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2020/6/28
[探究]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020/6/28
(不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表现型(改变)
基因 (改变)
环境(改变)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重组
诱 因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判断: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一定不能遗传
2020/6/28
生
物
不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体内遗传
的 物质没有改变
基因突变
变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实现的
2020/6/28
基因重组的特点
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差距越大,基因 重组的类型就越多
2020/6/28
基因重组的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6/28
8、基因突变的应用
诱变育种: (1)常用的方法:
物理因素:X射线、r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2)优点: 提高突变频率,创造新性状,培育优良
品种. (3)遇到的问题
1、成功率低 2、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材料
2020/6/28
基 概念 由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替换、增添、缺失,
异 生殖细胞内遗传 染色体变异
物质的改变
2020/6/28
实例
基因突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一旦 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 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 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 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 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