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的绝世奇文

合集下载

《乐府》历代传奇女子诗歌

《乐府》历代传奇女子诗歌

《乐府》历代传奇女子诗歌历代传奇女子乐府诗《凤箫引》〖秦穆公有女名弄玉,美而艳,好吹箫。

时秦人有箫史者,亦善吹箫,穆公遂以玉妻之。

因教玉吹箫作凤鸣,乃作凤凰台以居之。

一夕互为吹箫,双凤忽集,二人遂乘之仙去。

〗洞箫一声皓月圆。

秦楼缥缈起云烟。

弱水清浅落双影,蓬莱突兀登其巅。

亦美人,亦贵主,亦神仙。

他日祖龙,遍求海上之三山。

何不携箫跨凤,偕箫史以飞还。

《白纻歌》〖西施生于越之苎萝村,姓施氏,家居村之西,名因称焉,有国色。

越方图沼吴之计,遂居之为奇货。

饰以罗縠,教以歌舞,令范蠡进于吴,夫差果大悦,乃释越。

于是建姑苏之台,创馆娃之宫。

步响屟廊,棹锦帆泾,歌舞吴宫,追欢日夜,以底于亡。

吴亡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

或曰:“沉之江以谢鸱夷”。

未详孰是。

〗苎萝村里柳絮飞,几家女儿制罗衣。

怪底西家有之子,乱头粗服浣纱溪。

乱头粗服天姿绝,何物老媪生国色。

向人含颦默无言,背人挥泪娇难匿。

一朝应诏入吴宫,珠衫汗湿怯晓风。

歌舞追欢乐未央,运筹衽席建奇功。

奇功就,伯图覆。

画浆芙蕖瘦,胥台麋鹿走。

响屟廊空馆娃秋,遗香残月昏黄候。

《采桑行》〖邯郸秦氏女罗敷,嫁邑人王仁。

仁为赵王家令,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欲夺焉。

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之歌以明其志,赵王乃止。

〗采桑复采桑,采桑陌上阳。

有美人兮执懿筐,绿叶丛中映明光。

桑叶嫩,桑条直,使君贵人宁不识。

妾自采桑蚕有食,蚕能吐丝妾能织。

使君一何愚,岂曰桑中礼可逾。

独不念,使君有妇妾有夫。

何况夫婿本风流,人言尽可配罗敷。

《垓下歌》〖项王籍有美人名虞,常从幸。

及军败垓下,汉兵围之数重。

夜闻四面皆楚歌声,乃悲歌慷慨,虞亦从而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谓虞曰:“善事汉王。

”虞曰:“妾闻忠臣不二君,贞妇不二夫,请为君死。

”王拔剑背而授之,姬遂自刎死。

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之为“虞美人草”。

〗喑哑叱咤万夫辟,垓下天亡拔山力。

八千子弟起江东,沛上亭长乌足敌。

惜哉气尽楚歌声,慷慨虞兮一剑横。

贱妾请先君前死,羞学刘家之妇甘偷生。

宋朝关于刘娥的诗

宋朝关于刘娥的诗

宋朝关于刘娥的诗
嘿,你知道吗?在宋朝啊,有好多关于刘娥的诗呢!刘娥可是个厉
害的人物啊!就像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让人忍不住去仰望。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娥眉聪慧展非凡,宫廷风云亦安然。

”你看,这说的不就是刘娥那聪明才智,在宫廷的各种风云变幻中都能泰然处
之嘛。

这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她就是那稳稳航行的大船,丝
毫不畏惧风浪。

还有“刘娥智勇展朝堂,不让须眉意气扬。

”哇塞,这多形象啊!她
在朝堂上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一点都不比男人差呀,简直就是巾帼
不让须眉的典范!就像那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女将军,威风凛凛。

当时的文人墨客为啥要写这么多关于她的诗呢?那肯定是因为她太
有魅力、太有影响力啦!她从一个普通女子一步步走上高位,这其中
的故事得有多精彩呀!她的经历就像是一部传奇小说,让人读起来欲
罢不能。

你想想看,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子能有这样的成就,那得多了不起啊!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她的智慧、她的决断、她的气魄,都
让人为之赞叹!这些诗不就是对她最好的赞美和肯定嘛。

我觉得啊,刘娥就是宋朝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她的故事和这些
诗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她的存在,让宋朝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引人入胜!。

旷世才情奇女子

旷世才情奇女子

旷世才情奇女子作者:王吴军来源:《醒狮国学》2016年第11期许穆夫人是《诗经》中记载的一位女诗人,她才华横溢,相貌端庄清丽。

许穆夫人自幼在卫都朝歌读书习文,骑马射箭,垂钓荡舟。

她后来嫁到许国,怀念当时的生活时写下了《竹竿》(诗经·国风·卫风)一诗:“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成现代文就是:“钓鱼竹竿长又长,儿时垂钓淇水旁。

少女时光怎能忘,路远无法回故乡。

汨汨肥泉于左方,哗哗淇水流右方。

女大当嫁要出门,远别了兄弟和爹娘。

淇水潺潺在右方。

肥泉汨汨在边淌。

明目皓齿一女郎,身上的玉佩叮当。

淇河水欢快地流淌,驾小舟划着双桨。

顺水漂流到远方,消散我胸中的忧伤。

”许穆夫人是典型的才女加美女,她聪明、美丽、勇敢、坚强,是中国古代在青史留名的第一位才女。

左芬(一说“左棻”)是晋朝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当时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左芬才情不凡,就让她入宫。

左芬并不漂亮而且病弱,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只有朝夕守着清冷而简陋的空房子,寂寞度日。

左芬在深宫中品尝着和亲人永远分离的凄苦,她写道:“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

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左芬一直想着能够回家,却始终无法如愿,她是一只笼中鸟,只有死去了,才能摆脱寂寞和痛苦。

左芬的《感离诗》写得情真意切:“自我去膝下。

倐忽踰再期。

邈邈浸弥远。

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

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

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

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

告情于文辞。

”左芬还有一篇叫做《松柏赋》的文章,借物喻人,比喻自己的高洁性情。

290年,沉湎于声色中的司马炎去世,后来,左芬也默默地死去了,她墓碑上的碑文很简略:“左棻(芬),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人也。

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薨……”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18岁时嫁给了赵明诚,夫妻恩爱,其乐融融。

形容奇女子的诗

形容奇女子的诗

形容奇女子的诗1.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曹植《洛神赋》2. 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

——宋玉《神女赋》3. 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

——陈三聘《鹧鸪天》4.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5.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

——张泌《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6.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曹植《美女篇》7.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李清照《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8.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9. 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张元干《清平乐》10.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11.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温庭筠《南歌子》12.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13.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李白《西施/咏苎萝山》14. 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崔钰《有赠》15.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内篇·逍遥游》16.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王国维《蝶恋花》17.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18.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陶渊明《闲情赋》19.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0.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延年歌》。

【初一作文】窈窕淑女

【初一作文】窈窕淑女

【初一作文】窈窕淑女掀开历史的画卷,追溯着那段似水流年。

我静静地寻着,寻着那些逝去的绝代风华;寻着那些如花美眷,莺歌燕语。

三国的风沙湮没不了那朵傲梅,一把琵琶,奏尽了这世间千万女子的哀怨。

蔡文姬,本生于富贵人家,可偏偏“不是人间富贵花。

”父亲的死去,家族的没落,大漠的凄寒,无一不刺痛着她的心。

当魏王将她带回“人间”,他又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四百卷藏书默写出来。

在三国时代,一名女子于乱世中名留青史。

窈窕淑女,赳赳云烟。

大唐的仙乐裹着那朵牡丹,霓裳凤冠,就是她“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真实写照。

杨玉环,那位惊天绝艳。

世人只说道就是她红颜祸水,祸国殃民,将国破的责任都鸿志这样一个深宫妇人之手,可以又存有谁明白她的无奈?她本就是寿王妃,却被老皇帝胆大包天。

“普天之小,皆为王臣”,她又怎可以徇私?马嵬坡下一缕香魂长眠于此,犹记你那年,凤冠霓裳,嫣然刘尚清,一笑倾城百日香。

窈窕淑女,倾国倾城。

穿梭在南朝烟雨中的那一朵黄菊,也曾像平常人家的女子一样弹琴纺织。

可世事无常,天机难算,两国交战,她注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王昭君,大漠的飞燕也曾为你而痴狂,你欲将心事付瑶琴,只是长路漫漫,弦终断,曲终人散。

你明知前路坎坷,可你仍屹立于宫门前请愿,你的美,犹如黄菊遗韵,留扬千古。

窈窕淑女,明理明礼。

世间除了多少个奇女子在历史的长流中被惊涛拍打在地,又爬起来坚强前进。

我不禁深感赞叹。

女子例如花掉,这比喻虽谓之,却真的直白。

花开花落,有如她们的一生,震撼了世人,又使世人扼腕叹息。

窈窕淑女,岁月静好,温婉动人。

奇女子的绝世奇文,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奇女子的绝世奇文,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一、《盘中诗》[MISSING IMAGE: , ]《回文类聚》上称其为“盘中诗”。

传说苏伯玉曾官游蜀地,一到四川,就被奇丽的山川景致吸引。

整天与朋友们流连于山水之间,再加上政务繁忙,迎进送出,竟渐渐把留在长安家中的妻子淡忘了。

[MISSING IMAGE: , ]苏妻,别看名不见经传,可是一位兰心慧性的多情才女。

丈夫一去数载,迟迟不归,连书信也不见一封。

妻子看见人家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心里又是思念,又是怨恨。

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诉说给丈夫,让“负心”的人能深知自己的痴情。

于是就把自己的心意“盛”在一只盘子里,寄给远方的丈夫。

苏伯玉接到“盘中诗”后,左看右看,反复琢磨,终于读出了这首“盘中诗”:山树高,鸟鸣悲。

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

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

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心中悲。

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

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

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

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

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

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

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令时人,知四足。

与其书,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苏伯玉读完全诗已百感交集,又见妻子唯恐自己一片念夫之意不能被他读懂,并深情地在诗末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的读法时,他终于从政务和游乐中醒悟过来。

往日的恩爱之情袭上心头,那卿卿我我的相爱情景又历历在目,再也无法抑止自己思乡之情。

《盘中诗》全诗二十七韵,四十九句,主要为三字句,也有部分七字句。

它的读法,由末句提示的。

当从中央周四角推测,盘很可能是方盘,诗在盘中由中央回旋及于四角,虽然近于文字游戏,倒也无害于诗的完美。

沈德潜《古诗源》关于此诗的评语说“使伯玉感悔,全在柔婉,不在怨怒,在深于情。

”又说:“似歌谣,似乐府,杂乱成文。

而用意忠厚。

千秋绝调”明人胡应麟也说它“绝奇古”。

二、《璇玑图》[MISSING IMAGE: , ]苏惠,字若兰,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前秦武功(今陕西)人。

凄婉美女马凌虚

凄婉美女马凌虚

凄婉美女马凌虚♣袁占才自古以来,以色取悦于人的美女不可胜数,然配美人誉者,唯越西施、汉昭君与貂蝉、唐杨贵妃四人也。

近日忽然发现,这历史上尚有一位泯灭千载之美女,其貌其品其艺堪为美女之魁。

她芳名马凌虚,乃大燕圣武观女道士。

她的风采著在一方方正正的墓志铭上,今嵌于洛阳新安县千唐志斋五号室墙壁,题为《大燕圣武观故女道士马凌虚墓志铭》,铭曰:黄冠之淑女曰凌虚,姓马氏,扶风人也。

鲜肤秀质,有独立之姿!环意蕙心,体至柔之性。

光彩可鉴,芬芳若兰。

至于七盘长袖之能,三日遗音之妙,挥弦而鹤舞,吹竹而龙吟。

度曲虽奉于师资,余妍特禀于天与。

吴妹心愧,韩娥色沮。

岂唯专美东夏,驰声南国而已。

这是一个怎样的美丽女子:她肤色鲜丽,姿色超群;她气质秀美,性情柔和;她光彩照人,香气若兰;她能歌善舞,弹起弦乐连鹤也翩翩起舞,吹起竹笛连龙也吟啸起来。

这些绝好技艺虽得之于老师教习,而那美丽的资质却是上天赐给,其美誉名满华夏,连吴妹与韩娥都自叹不如。

就是这样一个才色绝佳之奇女子,却被安禄山的心腹幕僚独孤氏强娶回家,遭受凌辱,终其不堪折磨,不上十天不疾而殁。

无论独孤氏怎样不晓得怜香惜玉,摧残蹂躏凌辱,所幸,还为她凿志立铭,慨叹世上这多美好女子,如同春天的繁花,为什么独赐予她出众的姿色,又在这样美好的年华生生夺去她?叩问苍天:她是去作了巫山之云?还是去作了洛水之神?读铭文,青春美女马凌虚宛然就在眼前,她的一颦一笑,她的绰约风姿,不能不让我们怦然心动,不能不让我们慨叹其命运多舛。

不揣冒昧,我把马凌虚与中国历代美女作比。

人所共知,古之四大美女,她们美得令人心旌摇颤。

但史书中,对之所作正面描述和记载并不多,即便是传说或演绎,都从侧面反衬。

如西施,有“沉鱼”之美。

《墨子·亲士篇》曰:“西施之沉,其美也。

”人多知“东施效颦”典。

西施到底美的怎么样?没有直接记载。

昭君之美,《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

《虞初新志·奇女子传》译文

《虞初新志·奇女子传》译文

虞初新志·奇女子传——建昌徐芳仲光《悬榻编》译文:这位奇女子,是丰城杨氏家的女儿,嫁给了李家的儿子为妻。

谭兵围困南昌,四下里派兵掠夺青壮年男子补充兵员。

此女便在战乱中被小校王某得到了。

这位小校是山东人,原来已有妻子。

她曲意迎奉,侍奉小校,看起来很是亲昵,还为小校生了一个儿子。

不久,小校家道渐渐败落,随军队离去了。

这位女子欺骗小校的妻子道:“生活艰难,我恨不得身上长出翅膀来。

”小校妻子道:“为什么?”此女答:“我前夫本是大家富族,前人遗留下来的资财十分丰厚,当初逃难时,我曾把几斛金珠子,偷偷埋藏在密室里。

如今前夫已死我也被掠,房屋都烧成灰烬了,那里面的许多财宝,都和瓦片石头一同被埋没了。

假如能运到这里,我和夫人您,还担心不富足吗?”小校妻子惊喜地说:“真是这样,为什么不派人去挖出财宝?”此女回答说:“财宝是我亲手埋藏的,没有人知道(地方)。

”叹惜一番,也就不再提起了。

有一天小校妻子又问起,此女道:“我当然也谋划过这事,想要拿到这财宝,非得我去不可。

我是一介妇人,哪能远行?必定要改扮男装,来回还要几个月,可我这呱呱待哺的孩子,怎么能抛下那么久呢?”小校妻子一听,大喜过望,说:“你尽管去,这孩子我亲自抚养他。

”这女子故意做出眷恋不舍的样子,小校妻子愈发殷勤地怂恿她出发。

她才选好日子,松开发笄剃了头发,穿上戎装,腰带弓箭长刀,带着两个健壮随从,打马直奔南方去了。

渡过章江后,离家还有几十里路,他们便在旅店中歇息。

这位奇女子用美酒宴请两个壮汉,把他们都灌醉,夜里她偷偷起身杀了他们。

她骑直马急驰回乡里,用马鞭敲打着家门大喊。

她的丈夫从窗缝里偷窥,看到是一位少年将军,不敢开门出来。

乡里几位老人家,慢慢近前询问。

此妇道:“另有要事,不关各位的事。

”门开了,奇女子把马儿安置在中堂里,像男子一样踞坐(坐时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着要找她从前的丈夫出来,呼喝的声音很是严厉。

乡邻怀疑有什么隐情,担心受到牵连,一起催她的丈夫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女子的绝世奇文
《盘中诗》《璇玑图》《怨郎诗》《我侬词
《回文类聚》上称其为〝盘中诗〞。

传说苏伯玉曾官游蜀地,一到四川,就被奇丽的山川景致吸引。

整天与朋友们流连于山水之间,再加上政务繁忙,迎进送出,竟渐渐把留在长安家中的妻子淡忘了。

苏妻,别看名不见经传,可是一位兰心慧性的多情才女。

丈夫一去数载,迟迟不归,连书信也不见一封。

妻子看见人家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心里又是思念,又是怨恨。

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诉说
给丈夫,让〝负心〞的人能深知自己的痴情。

于是就把自己的心意〝盛〞在一只盘子里,寄给远方的丈夫。

苏伯玉接到〝盘中诗〞后,左看右看,反覆琢磨,终于读出了这首〝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

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

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

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心中悲。

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

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

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

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

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

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

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令时人,知四足。

与其书,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苏伯玉读完全诗已百感交集,又见妻子唯恐自己一片念夫之意不能被他读懂,并深情地在诗末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的读法时,他终于从政务和游乐中醒悟过来。

往日的恩爱之情袭上心头,那卿卿我我的
相爱情景又历历在目,再也无法抑止自己思乡之情。

《盘中诗》全诗二十七韵,四十九句,主要为三字句,也有部分七字句。

它的读法,由末句提示的。

当从中央周四角推测,盘很可能是方盘,诗在盘中由中央回旋及于四角,虽然近于文字游戏,倒也无害于诗的完美。

沈德潜《古诗源》关于此诗的评语说〝使伯玉感悔,全在柔婉,不在怨怒,在深于情。

〞又说:〝似歌谣,似乐府,杂乱成文。

而用意忠厚。

千秋绝调〞明人胡应麟也说它〝绝奇古〞。

二、《璇玑图》
苏惠,字若兰,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前秦武功(今陕西)人。

传说,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

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

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綉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

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

一些豪门望族上门求婚,均被谢绝。

一日,逢法门寺庙会,巧遇一射飞雁、穿池鱼的英武少年,其为右将军窦真之孙,名叫窦滔,自幼习文练武,相貌不凡,若兰顿生爱慕之情。

经人提亲,结成百年之好。

不料好景不长,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后来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

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

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

苏蕙独守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

丈夫在身边时,不能感觉出他太多好处,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

悔恨之余,她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

后突发奇想,又经反覆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

然后怀着满腔幽思、废寝忘食地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

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

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

其中更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璇玑图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

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明其意,可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

于是幡然醒悟,当即打发赵阳台返回关中。

并用隆重的礼仪,把苏若兰接到襄阳,自此以后,夫妻更加恩爱。

《璇玑图》,除正中央之〝心〞字为后人所加外,原诗共840字,纵横各29字,方阵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如今统计约可组成七千
九百五十八首诗。

例如从最右侧直行开始,随文势折返,可发现右上角红色区块外围顺时针读为〝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而原诗若以逆时针方向读则变为〝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妄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真,唐虞圣德怀智仁〞。

《璇玑图》是回文诗中最长、最动人之作,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璇玑图》宛转反覆,相生不穷,可以说,这是人类在计算机发明之前,远古时代的一次电脑行为,是亿万个大脑细胞在亿万次的组合与分裂中间获得的一次空前绝后的智慧结晶。

苏若兰织《璇玑图》时,年仅二十三岁,才情之高,慧心之巧,堪称千古绝唱。

三、《怨郎诗》(又名数字诗)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

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

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

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一说司马相如原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临邛县城认不得。

七八九十百千万,吾心对尔早已矣。

)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

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此段疑为不是卓文君所作,〝百无聊赖〞一段在卓文君死后数百年才出现,且当时转世这一说法并未流入中原)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

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四、《我侬词》
元代江南大才子赵孟頫,字子昂,是继苏东坡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书被称为〝赵体〞,对明清书法的影响很大。

他的妻子叫管道升,这也是个女才子,善画竹,着有《墨竹谱》传世,对后人学画竹大有裨益。

当时社会上的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加以官运亨通,年近五十的赵孟頫却也爱慕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起来了。

而他不好向妻子明说,可文人有文人的办法,作了首小词给妻子示意:〝我为
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

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这词儿意思是说,你没听说过王献之先生有桃叶、桃根这两个小妾,苏轼先生也有朝云、暮云这两个小妾。

因此,我就是多娶几个小妾也并不过分;何况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而夫人管氏读后,便也填写了一首《我侬词》: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我侬词》把夫妻关系比喻做泥,让人拍案惊奇。

从两个人复杂的制作过程(捏塑、打破、调和、再塑),我们可以想像夫妇两个经历的不平凡,已经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分彼此,无法离弃的地步。

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

特别是末句〝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生死同在,只有你我。

赵孟頫得词,只得打消了他原本要纳妾的念头。

而这一桩文坛趣话,此后遂被人们传为一段夫妻情爱佳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