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鲁教版五四制)
2020-2021学年山东淄博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淄博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颓唐(tuí)蹒跚(pán)婆娑(suō)坦荡如砥(dǐ)B.虬枝(qiú)秀颀(qí)洗涤(dí)摩肩接踵(zhǒng)C.牛犊(dú)遏制(è)遒劲(jìng)旁逸斜出(yì)D.俯瞰(kàn)凋谢(diāo)濒临(pīn)长途跋涉(bá)2. 下面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喧嚣狼藉懒洋洋重峦叠嶂B.倦怠蔓延密匝匝恹恹欲睡C.擅长繁植毛茸茸春寒料峭D.推崇暮年慢悠悠潜滋暗长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不但讲得深入浅出,而且还注意因地制宜,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节目,两位女生将剧中人物演得惟妙惟肖。
C.这件工艺品的造型别致,宛如天女下凡,设计真是巧妙绝伦,用料也非常考究。
D.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B.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C.我们不禁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D.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仰。
B.通过一个个大事件中的小故事,《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彰显出家国情怀的现实力量,引发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讲”的思考。
淄博市临淄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淄博市临淄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七下·江阴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陈阳同学沉着冷静,一人独得22分,为我队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B . 小张同学独具匠心,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C . 我和妈妈谈论《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抒己见,热闹非凡,真是人声鼎沸。
D . 齐白石笔下的虾,憨态百出,栩栩如生,让人赞不绝口。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 .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 .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 .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3. (7分) (2018七下·响水月考)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流水敢于撞击岩石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海燕勇于在风雨中博击长空才能显出jiǎo健,松柏立身于冰天雪地才愈发沧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成功是付出、付出、再付出的长期积淀,是耐得住寂寞的恒久坚持,是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勇气。
请记住,付出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jiǎo________________健积淀(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 (2020九下·霍林郭勒月考) 古诗文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 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羸.弱(léi)戈.壁滩(ɡē)顿开茅塞.(sāi)B.豢.养(huàn)绥.靖区(suí)矫.揉造做(jiǎo)C.愧赧.(nǎn)爵.士乐(jué)白驹.过隙(jǖ)D.娉.婷(pīnɡ)金銮.殿(luán)猝.然长逝(cù)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很多附庸风雅....、虚有其表的所谓收藏家,总是会做出一些买椟还珠的蠢事来。
B.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我们读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读有益的书可以平息我们焦躁的内心,让我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D.成绩最好的那个人未必能成为领军人物,这种情况很正常,对其吹毛求疵....,不仅不理智,也不科学。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临阵脱逃、知难而退呢?B.提到淄博的特色旅游景点,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蒲松龄故居、齐国历史博物馆、周村烧饼博物馆等。
C.“请客?——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D.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家国情怀的起点,俗话说“一家仁,一国仁,一家让,一国让”。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博大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
B.一段时间以来,如何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教师负担过重,让他们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引起广泛关注。
C.只有用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保障,让人们愿消费、敢消费,就能让消费更好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D.有的学校在食堂设施配备、布局流程、从业人员管理,以及加工制作、食品采购等环节,不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凸显了治理校园的一些短板。
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20九下·福州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粗犷(guǎng) 剔透(tī) 倏忽(shū) 人声鼎沸(fú)B . 舷窗(xián) 倔强(juè)挑衅(tiǎo) 面面相觑(qù)C . 驯良(xún)深邃(suì) 摒弃(bìng) 无动于衷(zhōng)D . 濒危(bīn) 分娩(miǎn)分外(fèn) 心旷神怡(yí)2. (2分)给加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①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
②这样的土地和气候,能够消融一切坚冰,让人的情意qiǎn()quǎn(),醉眼矇眬,春心荡yànɡ()。
A . ①yúzànɡfǔ②缱畎漾B . ①yúzànɡfǔ②缱绻漾C . ①yǘzànɡfǔ②缱绻漾D . ①yúzànɡpǔ②缱绻漾3. (2分) (2020九上·大丰月考) 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充满了“土色的忧郁”,是诗人面对苦难中国的叹息体现其爱国情怀。
B . 《黎明的通知》和《我爱这土地》都是艾青的诗。
前者欢快、乐观,后者感情深沉真挚。
C . 《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D . 《艾青诗选》中收录一首《再别康桥》,表达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4.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耸立着远远一座白色的云山。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2024.01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所有的河流都要(甲)海洋。
文学这条奔腾的河,必然会(乙)出流动的云、迅疾的风,激荡时代里每一个平凡与不凡的身影。
这一年,时间见证了我们伟大的国家、英雄的人民从三年疫情的阴霾中大踏步走出,见证了他们不畏艰难、“到中流击水”的信心决心和勇气,文学忠实记录下了这一切。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作家们走出书zhāi_______,深入生活的内在肌理,感受世界(丙)的变化,体察人民创造精神的刚健勇毅。
生活与人民也以其博大与深沉的内涵滋养着作家,fù_______予他们灵感,给他们以力量。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mái zhāo 宅富B.ǎi zhāo 宅赋C.mái zhào 斋赋D.ǎi zhào 斋富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赶赴投影日新月异B.奔赴投影日新月异C.赶赴投射与日俱增D.奔赴投射与日俱增3.文段中加横线的短语,与其它三个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不畏艰难B.忠实记录C.内在肌理D.创造精神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助力和美乡村”活动,广泛发动少先队员、中学生、青年团员、志愿者响应号召,积极参与,争做和美乡村建设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维护者。
B.根据《淄博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加强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倍以上。
C.此次“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活动旨在以影像为载体,为大众推广积极的生活方式,启发生命创造力为目的。
D.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新征程上,我市深入推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深入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读现代诗,要把握诗歌的意象,比如余光中《乡愁》中邮票、船票等,带有相思的内涵;再如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中“顶高的树”含有自强自立之意。
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与运用 (共5题;共26分)1. (5分)(2016·盐城)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暮春四月,伴随着脍________炙人口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盐城形象宣传月亮相瑞视新闻pín________道,优雅圣洁的丹顶鹤、骄健雄壮的麋鹿、气势磅bó________的海港、清新茂密的森林、古色古香的水街……一个个盐城元素闪亮登场,一幅幅精彩画面震憾人心,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盐城的独特魅力。
①给划线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②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________ ________2. (4分) (2018七下·宜兴期中) 音汉互写________________dìjié殷红憎恶取________________问3. (8分) (2017九上·江西月考)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王维的《竹里馆》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3)我们经常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人们做思想工作细致入微。
(4)请你写一句有关“梦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 (4分) (2017九上·利辛月考)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__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________。
(2)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多是被逼上梁山,其中不乏曾为朝廷效力的官员。
如:山东呼保义——“________”(绰号)宋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________(人名)。
5. (5分) (2017九上·崆峒期末)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B . 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C .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 . 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绵绵不绝地来到中国十大名胜之一——黄山。
2. (2分)(2019·泰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B . 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 . 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 . 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是有效的。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②槲叶落山路,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不见年年辽海上,____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④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⑤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⑥面对人生的坎坷和不幸,我们仍保持高洁的品行和坚定的信念,要像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所吟唱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8七下·潮阳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四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共10页,五个大题,20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18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要jué_____,更是经过历史发展检验的箴_____言;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孜孜____不倦的追求。
全局思维下,教育、科技、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甲)之力。
高质量发展,还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dì_____非法收入;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乙)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良法善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一定能接续创新,(丙)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诀zhēn zī谛B.诀zhēn zī缔C.决zhēn zī蒂D.诀xián zhī缔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磅礴消除激发B.磅礴遏制散发C.千钧遏制迸发D.千钧消除焕发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缺乏政治、历史、文化乃至社会生活常识的“无知”现象在许多艺人中是普遍存在的现实,网友讽刺地称之为“九漏鱼”(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B.唐代书论中有很多古奥艰涩的评述围绕“草圣”张旭,比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折钗股”等,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C.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在冬季湖面结冰期水位出现显著上涨,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有什么影响?D.虎悦春碗的推出,是淄博市打造《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的重要举措。
坚持“文化+产业创新”模式,淄博聚力把陶琉、丝绸、家居等手造卖向全球。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0届初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同学们参加诊断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为同学们的可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诊断检测试题共四个大题(120分)及附加题(10分),卷面分5分,总成绩135分,检测时间120分钟。
3、等级转换方式:135—120分为A+等,119—100分为A等,99—85分为B等,84—72分为C等,71—60分为D等,60分以下为E等。
(诊断检测成绩只通知到学生本人或学生家长,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或公开)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或为加点字注音。
(3分)zhì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2.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一系列难易结合,知识归类,化整为零,注重训练。
B.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C. 正在研究课程改革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梅其春教授认为,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学作为大学必修课是一种趋势。
D. 我们看到了“奥运之星”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可谓巧夺天工。
B.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C.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 夜深人静,王小东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4. 仿照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再写一句。
(2分)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有,,。
5. 班级拟举办格言写作的语文活动。
请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
(6分)示例①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格言②:6.默写填空(8分)①,禅房花木深。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随风直到夜郎西。
④,危樯独夜舟。
,月涌大江流。
⑤衣带渐宽终不悔,。
⑥一切景语皆情语。
“,。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⑦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的诗句是“,。
”⑧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得分评卷人二、文言文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2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加以解释(可从题材和语言方面)。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8~13题。
(18分)【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8. 解释加点词语:(3分)①谨食之,时而献焉②以尽吾齿③今虽死乎此④蒋氏大戚⑤然后知是山之特立⑥以捕蛇独存9. 翻译句子。
(2分)①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10. 理解“而”的用法。
(2分)①穷山之高而止②熙熙而乐③君将哀而生之乎④而不知其所穷11. 甲文中,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4分)12. 甲文中,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13. 阅读甲、乙两文,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柳宗元为文目的进行阐释。
(3分)。
得分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4~17题。
(14分)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袁越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
看看距离地球最近的两个小兄弟吧。
金星和火星的大气层几乎全是由二氧化碳组成的,可2007年测得的数据显示,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84%,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都到哪儿去了?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金星的表面温度之所以高达48℃以上,主要原因就是温室效应。
火星的大气层虽然也都是二氧化碳,但因为火星太小,大气浓度低,温室效应弱,所以火星表面温度夜间可降至-130℃。
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但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1/4,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才不至于太低,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
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结合地表的金属元素,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了,地表温度就升高,海水蒸发速度便会加快,形成更多的雨水,把更多的二氧化碳带到地面,再被火山重新喷到空气中。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后,情况就正好相反,,但火山活动不受影响,所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重新上升。
金星距离太阳太近,温度太高,水循环进行不下去,也就没法形成碳循环。
火星则因为体积太小,内部冷得太快,火山活动不够剧烈,沉积的碳不能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所以碳循环也被中止了。
由此可见,水真是个好东西。
它一方面能通过自身的循环,带动碳循环,稳定地表温度;另一方面,液态水的化学结构非常适合作为溶剂,让各种分子在水溶液中进行随即碰撞,生命就是在这种碰撞中诞生的。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生命是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的,经过十几亿年的积累,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通过生物圈进行循环的碳的总量是巨大的。
据估计,地球大气层中每年有大约1100亿吨的碳被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碳,其中99.99%又通过氧化反应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只有不到0.01%的有机碳因为地质变动的原因而留在了地壳里。
别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经过很多年后,累积起来就非常可观了。
科学家估计,留在地壳中的有机碳是生物圈有机碳总量的2.6万倍!难怪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如此之低,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假如这些有机碳都能被人类利用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能源危机了。
可惜的是,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人类利用,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这些有机碳才能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化石能源。
14.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3分)15. 通读全文后回答本文标题提出的问题: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3分)16.根据上下文,理解:①在文中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2分)②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金星和火星的例子有何作用?(4分)17. 人类应该如何控制“温室效应”?(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2题。
(16分)那一只灯马德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
8岁那年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
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熬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父亲说,行。
我说,我不要纸糊的。
父亲就纳闷: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
我说要透亮的。
其实,我是想要玻璃罩的那种。
腊月二十五那天,我去东山坡上的大军家,大军就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他的灯笼真漂亮,木质的底座上,是四块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似乎还隐约勾画了些细碎的小花。
大军的父亲在供销社站柜台,年前进货的时候,就给大军从遥远的县城买回了这盏漂亮的灯笼。
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有钱去买这么高级的灯笼。
但我还是想,父亲能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亲说,行。
大约是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糊地睡去时,我突然被屋子里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吸引住了,我努力地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了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面打磨着。
我又努力地醒了醒,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的光后,才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是在洗碗。
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捂在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我说:爹,你干啥呢?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我说:爹,你干啥呢?父亲把脸扭了过来,有点尴尬地说:爹四处找玻璃,哪有合适地呢,后来爹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