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改革文学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2017《考试说明》的一篇研究

2017《考试说明》的一篇研究

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探秘文/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梁圣东语文高考的全部秘密,隐藏在当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考试说明》题例中。

多年来,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体例结构保持了一致性,变动并不大。

近几年来,教育部门按照国家整体发展需求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选拨性考试上进行积极的探索。

去年10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新的考试大纲,取消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选考题,选考题改为必考题,并透露2017年将对试题的结构进行较大调整。

众望已久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近日正式发布,笔者对这份《考试说明》进行了探究,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考试说明》的最主要目的,是展示题型,对《考试大纲》制订的考点进行具体的阐述,阐明“怎么考”的问题。

对比去年的《考试说明》,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了结构,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放到最前面,首先让备考师生明确新的试卷结构;二是单列“考核目标与要求”,在“考核目标”里增加了13道具体的题例,明确了考核目标在试卷里的呈现方式;三是在“题型示例”里面增加了若干篇目,对部分原试题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本文主要分析题型示例。

一、对“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理解“考核目标与要求”,以往从属于“考试内容”,今年单列为《考试说明》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只是简单提出“考核目标”的概念,后面有一句“对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今年把这句话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13道典型试题,照应在概念后面的具体要求。

用试题来说话,的确可以更为具体地解释概念。

这与后面的“考试范围”中的考点能力层级是互为对应的。

每个考核目标下面有两道题,其中“B. 理解”下面有三道:A.识记例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3年课标卷乙卷)例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5年课标卷甲卷)B.理解例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大纲卷)例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14年课标卷乙卷)例5 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试题。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数 学 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
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
2 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
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2 个模块中任选 1 个作答。
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
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 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强调德育
物理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 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 1 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
1 中增加“某种微生
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
3 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
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 PCR)”。
各学科具体内容详见正式颁布的 2017 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地理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 3 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
要求学生从 3 个模块中选择 1 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
任选 1 个模块作答。
思想政治
对学科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 4 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 2-2 、3-3 、 3-4 和 3-5 。修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高考的地位,在无形中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否认高考对语文的推进作用,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石遗先生曾谓:“论诗必须诗人,知此中甘苦者,方能不中不远,否则附庸风雅,开口便错。

”确为不易之论。

从形式上审查,普里查特关于诗歌鉴赏的表述规范且近乎完美,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本质。

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

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民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之处停顿,连声感叹。

行家眼中,这种做法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民国时期,学术体制化与管理表格化尚不发达,还能容忍如此行为。

再往前看,释迦、孔子来教现代大学怕也难适应。

释迦说法,多以色相示人,游戏神通,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孔子亦多喜怒不测,言行每出其门人意料之外,有时极正经,有时却只开开玩笑。

如此新鲜活泼,春光烂漫,很难保证不被习惯于标准化的管理者说成调笑宴宴。

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

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

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

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人文社会学往往被冠以人文社会科学之名,因为,不加上“科学”两字,很难在学科分类日益细琐的现代知识体系里占据一席之地。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7 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

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

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三)整体考点研究(一)文言文阅读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

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

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

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

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

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

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五)语言文字运用成语,应加强识记积累及成语辨析的训练。

高中语文 小说主旨启示类答题思路

高中语文 小说主旨启示类答题思路

小说主旨启示类答题思路一、概念定义优秀的小说,用情节和人物形象来揭示小说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小说最忌讳“主旨鲜明”,好的小说总是赋予读者丰富的解读空间,让读者见出其中复杂多义的世界,从而充分展示其无穷魅力。

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

”说的正是小说主旨具有复杂多义的特点,这就使得小说主旨具有丰富的探究性。

小说的主旨即作者在写一篇小说时候的写作意图,包含作者情感倾向性和文章本身的认识和思想。

即作者想让你感受到的他的褒贬抑扬,以及故事本身给你带来的认识和思考。

因此,探究小说的主题,可以用这样的思路思考:1.作者情感倾向层面:作者弘扬人性美好,批判人性黑暗的一面或者社会本质,惋惜美好事物。

2.读者思考层面:相对客观的认识,例如该故事揭露了什么本质,让读者有怎样的思考启发。

小说主旨类设题方式:1.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读者思考)2.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作者倾向+读者思考)3.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读者思考)二、小说主题探究方法如何探究小说主题呢?第一:抓故事情节。

小说主题渗透在故事情节中,需要将故事情节梳理出来,才能更好的领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1.2016年全国卷Ⅱ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战争»(迈尔尼著),主要通过叙述男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故事情节:“我”在战争中受伤→战争使人失去健康;“她”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战争使人失去亲人;炮弹轰炸让“我”永远失去了“她”→战争使人失去恋人。

作者的情感倾向性:控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读者的思考认识:应该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2017年全国卷Ⅰ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天嚣»(赵长天著)。

主要写了饱受“口渴”痛苦的试验队员们与一位蒙古族同胞在风沙肆虐的困境中互相救助的事情,讴歌了人们在困境中顽强面对困难并乐于助人的精神,宣扬了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的思想。

2017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语文

2017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语文

2017成人高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愤懑(mǎn) 隽永(juàn) 仆倒(pū) 剑拔弩张(nú)B.蜕变(tuì) 侈谈(chǐ) 镣铐(liáo) 义愤填膺(yīng)C.说服(shuō) 弱冠(guàn) 寰宇(huán) 人才济济(jǐ)D.戕害(qiāng) 碑帖(tiě) 恓惶(xī) 繁文缛节(rù)答案.C (懑mèn,弩nǔ,镣liào,帖t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轧账惺忪恶耗婆娑起舞B.商榷孱弱弭谤坚忍不拔C.敕造作揖懵懂笑魇如花D.飘缈秉性衷肠残羹冷炙答案.B(噩耗,笑靥如花,飘渺/缥缈)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今年的全国新能源推广会上,专家们指出,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有效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据说,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一角色就是以我们黄冈地区的王近山将军为创作而成的。

③一个人要想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是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如果他完全脱离社会,不但不能取得成功,会走向失败。

A.遏制原型反而B.遏止原型而且C.遏止原形而且D.遏制原形反而答案:A(“遏制”的“制”是指控制住,而“遏止”的“止”强调使停止,治理环境恶化是个逐步的过程,不能“遏止”,只能“遏制”;“原型”特指叙事类文本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而且”表递进关系,“反而”表示与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月27日,“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

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全国卷2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

全国卷2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

全国卷2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导读:本文全国卷2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天道酬勤!丰硕的果实永远属于那些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辛勤耕耘者。

本文“全国卷2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由高考栏目编辑整理,希望能帮您!朋友,当你乘坐飞机,从几千里的云层将目光投向苍茫大地时,花木渺渺,高楼难辨,是什么将即将抵达中国的讯息传递给了你?是那蜿蜒几千里的长城罢?你来到中国,想认识中国,我想,将“长城”作为第一个关键词,引你走入华夏的大门,刚好。

中国的万里长城,在英文中称为“the Great Wall”,意谓“伟大的墙”,然而,煌煌华夏,悠悠长卷,长城早已不仅是一堵跋涉了千山万水的古老城墙了。

你要认识中国,不单要看国人年轻的脸庞、朝气勃发的思想,还要去长城上去望一望,中华先民的灵魂。

你在街道上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已然活了上千年,他们说着普通话,追忆着文言汉语;手捧着IPAD,向往着黄页古卷。

这,才是中国,这,才是中国人,又老,又新。

当大漠的狂风把沙尘一径卷起,又狠狠掷下时,“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干一杯掺了沙土的酒罢;当春风把绿色和芬芳吹遍了江南江北,站在城墙上遥望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是别样的风致;“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那是风致的传承。

同在长城的护佑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之脉穿越千年,绵绵不息,亘古不改。

掬一捧黄沙,砂砾还记得古往今来几多风流人物的英魂。

中国不仅有长城,更不乏“长城精神”和“长城式”人物。

大秦帝国统一了这片泱泱大地,北筑长城以为藩篱;而后,苏武牧羊,寒天雪地19年,终不堕其志;有唐一代,高适岑参等诗人骚客热血满怀,边塞诗竟成唐文学一页风流;岳母刻字,岳飞报国,民族气节竟是在母子血脉中早已一脉相承;近代更有李大钊、闻一多、江姐等,汶川地震有人民解放军的身影起伏,我们感激每一次火灾中最伟大的逆行……正是这一个个名字,铸成我们心灵的长城。

07年河南高考语文试卷

07年河南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4.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5.下面是远在异地的大学生小明写给他当文学院教授的爷爷的一封信,在表达上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祖父:见字如晤。

3月20日是您七十寿辰,不孝孙在外求学,山高水长,不能回家给您亲自磕头,深表不安。

爷爷虽至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风华正茂,孙儿甚为喜慰。

不孝孙在异乡给您磕头了,祝您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改革文学类文本阅读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发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英语科目考试大纲无修订)。

10月10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对此进行了转发。

此次主要修订内容为,
一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二是完善考核目标。

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三是调整考试内容。

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