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已的路
• 朝鲜古巴是不是走自己的路?苏联东欧呢?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 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 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统一。
Windows 操作 系统不断推出 新版本
发现漏洞,打 补丁,进行系 统更新
智能手机时代 来临,推出手 机操作系统 windowsphone
(2009)18.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 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 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 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 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 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1.一切从实际出发 • 2.理论联系实际 • 3.实事求是 •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理论/规律(是) Principles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方式和结果
朝鲜古巴
中国(越南)
苏联东欧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中国(越南)自己的实际需要 发达资本主义实践经验
公有、计划、平均 人民生活、生产力、综合国力 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
贫水平下降
• 解放思想(邓) • 实事求是(毛) • 与时俱进(江) • 求真务实(胡)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 把握规律性, 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学创新、 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学创新、文化创 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 指导。 指导。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 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四、与时俱进
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 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 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要求她所领导的国家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求她所领导的国家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 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 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不 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 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 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 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与时俱进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大法宝
我们讲解放思想,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 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题。” ——邓小平 邓小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 的前提条件。 的前提条件。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精髓,是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所谓的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
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一方面,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
实事求是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它能够表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它能够表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彻底贯穿于马克思主彻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义中国化的始终,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这个思想虽早已有之,这个思想虽早已有之,这个思想虽早已有之,但形但形成明晰的科学概念,成明晰的科学概念,既要有实践的积累,既要有实践的积累,既要有实践的积累,又要有理论的准备。
又要有理论的准备。
又要有理论的准备。
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历程,漫长的历史历程,经过长期的实践,经过长期的实践,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逐渐形成的一套理论,发展逐渐形成的一套理论,发展逐渐形成的一套理论,从国民革命到改从国民革命到改革开放乃至今日指导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理论基础仍是其精髓所在——实事求是。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实事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 律性, 就是我们去研究。 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第四、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在上述几方面的内容中, 在上述几方面的内容中,实事求 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毛泽东题词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重新确立 • • 文化大革命” 在 “文化大革命”中,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受到严重破坏, 受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 通过拔乱反正, 后,通过拔乱反正,才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重新确立 正确思想路线中的贡献 • (1)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 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 •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 史进程中, 史进程中,实事求是是毛 泽东思想、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我党思想路线 的高度概括。通过理解我党思想(认识) 的高度概括。通过理解我党思想(认识) 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把握其内容, 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把握其内容, 深刻体会坚持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重要 性。
• • • •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反 对两种倾向:
• A、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 •B B、从狭隘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第三、实事求是
• • 毛泽东的经典解释:1941年 毛泽东的经典解释:1941年5月,在《改 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解释实事求是: 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解释实事求是:
本章参考书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六 如何做到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 时俱进?
1982年十二大:“ 1982年十二大:“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 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 发展真理。” 发展真理。”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 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 前提) ——如何? ——如何? (1)弄清“实际”特点:是客观、全面、联 )弄清“实际”特点: 系、发展的;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是质 与量的统一。 (2)注重调查研究
二、实事求是和思想路线的提出、确立、发展 1、实事求是的提出 2、思想路线的提出、确立、创新 (1)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也即认识路线,指 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原则、途径和 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 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党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以 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的 认识论是其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
2 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的关系
(1)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时代性。 (2)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过程性。 (3)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目的性实践性创新性。
五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在 思想路线中的地位
1 实事求是是核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 事求是题中应有之义。 2 解放思想使实事求是的前提更明确;与时 俱进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更 集中。 3 三者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地位各异,但又一 脉相承,辨证统一,体现在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中,贯穿于它们各 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中,贯穿于它们各 部分具体的理论中,是马克思主义----的 部分具体的理论中,是马克思主义----的精 髓。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判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判 断标准) 断标准) 4必须坚持“三老”作风:做老实人, 必须坚持“三老” 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5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创新。 6要发扬民主。 7坚持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分)★标准答案:错误2.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分)★标准答案:正确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分)★标准答案:错误4.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分)★标准答案:正确5. 和谐文化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的大众文化。
(1分)★标准答案:正确6. “一国两制”构想中允许可以有自己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台湾。
(1分)★标准答案:正确7.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毛泽东。
(1分)★标准答案:正确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分)★标准答案:正确9.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分)★标准答案:正确10. 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分)★标准答案:正确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1分)★标准答案:错误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分)★标准答案:正确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分)★标准答案:错误4. 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封建主义。
(1分)★标准答案:错误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
(1分)★标准答案:错误6.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分)★标准答案:错误7. 有人认为,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1分)★标准答案:错误8.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以往战争教训总结的必然选择。
(1分)★标准答案:错误9.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002年在中央党校发表的"5.31"讲话中, 2002年在中央党校发表的"5.31"讲话中,指 年在中央党校发表的"5.31"讲话中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 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 与时俱进, 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 果的精髓 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大法宝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 果的精髓
所谓理论精髓, 所谓理论精髓,是指某一 理论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最基 本的因素, 本的因素,是贯穿于某一理 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 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并体 现于其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 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它 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能赋予理论生命力, 能赋予理论生命力,是理论 体系的灵魂。 体系的灵魂。
1.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 思想基础。 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 能力的重要内容。 能力的重要内容。
猪如象
飞机闯断玉米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说重申,就是说把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 复起来。这条思想路线,有一段时间被抛开了,给党 和国家的形象带来很大的损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说, 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 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邓小 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
27
2、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 (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第二、提出解放思想,丰富了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第三、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25
•邓小平强调指出了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 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谈了思想路线问题。他指出: 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 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34
三是因为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 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打击,什么事不干的, 四平八稳的,却成了“不倒翁”。在这种不成文 法底下,人们就不愿意去动脑筋了。 四是因为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这 种习惯势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循守旧,安 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意接受新事 物。
19
(2)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恢复毛泽东思想的 本来面目。 邓小平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支持和 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20
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粉碎“四人 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 又提出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叫做“两个凡是”。我说过, 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因为那不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按照“两个凡是”,我就 不能出来工作,更不用谈别的问题了。我是在粉碎“四人 帮”之后九个月,即1977年7月才出来工作的,到那时我 才能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出来以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 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 题的讨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0页)
18
1979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 的讲话中说: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 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 ··· 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 上说,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 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 题。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进而,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 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 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 究。”
学改 习造 我 们 的
9
1942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党校写下了题词: “实事求是”。
10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 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 思主义思想路线。
41
第一、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 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30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中指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1
第二、提出解放思想,丰富了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A 解放思想的必要性
32
在邓小平看来,粉碎“四人帮”以后,不少同志 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 以说,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见《邓小 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 邓小平认为,这种僵化或半僵化的思想状态是在 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思想状态特别表现 为以下四点:
24
邓小平反复强调: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 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 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 哲学思想的精髓”。
邓小平特别指出:பைடு நூலகம்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 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重新确立党的 思想路线的意义
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 就全国范围来说,就大的方面来说,通过实 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的争论, 已经比较明确地解决了我们的思想路线问题, 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这是很重要的。 (《邓小平文选》 第2卷第190页)
12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3
•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但是在1958年以后,却 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使我们党的工作出现 了曲折。
14
(1)邓小平支持并领导“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 论”
39
第三、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40
(2)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第一、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 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二、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三、特别阐述了创新和与时 俱进的重要意义 第四、明确提出了贯彻党的思 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1
毛泽东1945年5月31日在党的七大上作了一个 结论报告,最后一个题目就是“实事求是问 题”。他说:“我们的阵地只能一个一个地夺 取,我们的力量只能一点一点地聚集,这是一 个实事求是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 ··· 革命的现实主义,切切实实、一点一滴、一个 一个地夺取敌人的阵地,这样才是比较巩固 的。”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19 页
21
如果照“两个凡是”的观点,那就无法正确地区分毛 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可能完整准确地理 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人们在“文化大革 命”中形成的僵化和半僵化的思想状态就不可能改变; 也就不可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22
(3)邓小平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 书
是邓小平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领导我们党重 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为恢复党 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艰苦 努力 。
15
16
邓小平支持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大讨论,强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是 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7
29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 的若干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 和思想路线”。其中指出:思想路线是党制定和 执行政治路线的基础。党的思想路线要求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一贯倡导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点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1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毛泽东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党的思想路线
2
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的一封信中
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中从
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
分析。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 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一些 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史的结穴”,是“历 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74页)
23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 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不能前进,它的 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1987年10月13日在一次谈话中说:粉碎 “四人帮”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全党 全国的工作中心,改革才重新发动了。 (《邓 小平文选》3卷第255页)
实 践 论
矛 盾 论
5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班固 写的《汉书 ·河间献王传》中。班固在文章中 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 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 以招之。”
6
毛泽东最先是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 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 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 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522页)
28
第一、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1979年7月29日在一次讲话中将毛泽东倡导的思想 路线的内容概括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 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0页) 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 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 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
7
接着,毛泽东又在1940年1月写的 《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中 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应该取科学的态 度,因为“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 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 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 路。”“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 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 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