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了解我国三峡工程的建设及长江流域的开发,了解我国黄河的水资源全流域统一调配方案。
思考大河的全流域管理有何意义。
推进新课师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为此,1933年,美国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
板书: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师长期以来,人们注重开发利用河流的经济功能,如航运、灌溉、供水等,忽视河流的生态功能,在不同的时期,流域开发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同:课件展示:师不同时期,流域开发利用的核心相同,即围绕着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历史背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田纳西河的利用与治理。
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美国正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新任总统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决定实施“新政”。
“新政”为扩大内需开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美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流域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被当作一个试点,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经过多年的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落后的面貌,TVA 的管理也因此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而成功的范例为世界所瞩目。
【引导】读图3.2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说一说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核心。
板书:(一)河流的梯级开发师为什么梯级开发是流域开发的核心?生略。
师(提示)梯级开发分段修水库,首先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其次,水库建成后可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可用于工业生产,保护了森林,有效减轻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又改善环境质量;再次,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最后,水库储存的水源可解决农业灌溉所需。
师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干流上的大坝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是防洪、蓄水和通航。
公开课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解析:结合教材内容便可得出答案。
答案:(1)B (2)C
(3)D
返回
[考点一线串] 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
返回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
流域综合开发中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为模板,借鉴
以下几点: (1)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 发的长期稳定。 (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考纲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考纲
1.识记:田纳西河开发的背景、早期开发的后 果、综合治理的措施和效果。 2.应用:学会对流域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读
1.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 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特 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 紧紧围绕流域的整体性表现去分析。
返回
不利方面:
• 对库区的影响
(1)诱发地质灾害——岩崩、滑坡、泥石流 (2)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岸平原,不利于农 业生产 (3)移民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
(4)库区泥沙淤积。 (5)水流减慢,河流自净作用减弱,增加环境污染程度; 雾天增多。
•对库区下游的影响
(1)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如: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2)泥沙减少,海岸沉积减慢,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 (3)海水倒灌,导致河口地区土壤盐渍化。
)
返回
(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根治了洪灾 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第41讲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件 湘教版

答案: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降水特点: 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降水特点:冬春降 水较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原因: 水较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原因:该地冬春季 节受极地冷气流南下影响,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节受极地冷气流南下影响,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夏秋季节受偏南气流影响明显, 夏秋季节受偏南气流影响明显,该地地处阿巴拉 契亚山脉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契亚山脉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2)河流有季 河流有季 节变化但变化较小,冬春季形成汛期,无结冰期, 节变化但变化较小,冬春季形成汛期,无结冰期, 含沙量较少。 含沙量较少。 (3)棉花 光热充足,降水较丰富, 棉花 光热充足,降水较丰富,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产品 综合利用效益高 _______综合利用效益高。 综合利用效益高。 养禽、 畜牧业: 养禽、养猪 为主 发展迅速。 为主, ③畜牧业:以___________为主,发展迅速。 渔业:兴建________促进渔业发展 促进渔业发展。 ④渔业:兴建 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
3.环境建Leabharlann .旅游业 灭蚊防疟 植树造林 城市垃圾 土地复垦 城市垃圾 山区 湖滨
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洪水灾害 航运网 电力工业
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1.设置专门的 开发机构 ,健全法规,完善 .设置专门的_________,健全法规, ______。 管理 。 2.因地制宜地选择 开发重点 ,形成各具特色的 .因地制宜地选择_________ 开发模式 _________ 。 3.不断加大 开发力度 。 .不断加大_________ 4.提高流域的 开放度 .提高流域的______。 。
高中地理《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对课标要求的理解: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不同,因此,课标要求的重点并不是某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在于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图和文本资料,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2. 通过案例探究,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措施和经验。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获得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
2. 学生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关注我国河流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通过学习,强化学生科学的人地关系思想,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授法教
学资源:教材、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河流流域治理的措施和目的
3、河流水利设施建设的评价。
课件15: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河 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 流 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02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田纳西河
02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地形加俄剧亥洪俄河灾。中上游 流经降水充沛的阿巴拉 契亚山脉东南部,河流
. 流量大且汇水快;而下
游则诺流克经斯维密尔西西比平原, 地势低平,河水排泄不 畅,田极纳易西发河生洪水。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01 流域的概念
河流的流域即该河流的集水面积
分水线
流 干流域
流域 原 开发的则
不仅要考虑河流的特点, 还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02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山地 保护它的植被生态
河谷 人类活动比较集中 平原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 水库建成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 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CO2的排放,使环境质量 得到改善;
➢ 水源充足,局部小气候得到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回复,从而 改善不稳定径流;
➢ 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有利于农业生产。
04 流域的综合开发
02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多山地形 陆路交通不便 河运作用
突出
水
河流落差大
水能丰富
运 发
流量不稳定
水系发达 达 不利航运 水量丰富
冬春多雨 夏秋少雨
雨热不同期
亚热带湿 润气候
不利于农业生产
03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历史上
19世纪后期
状况 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盛 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后果 人口较少,对环境影响不大
课件4: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流域综合开发的效益 (1)防洪
思考: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有什 么重要意义?
建设大坝,水库,在汛期通过大坝 多次拦蓄洪水,降低洪峰,延缓洪峰对 下游的冲击,从而起到防洪的作用。
(2)航运 通航里程长;联系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3)发电: 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影响——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促进流域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两
思考: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 国流域的开发治理有何启示?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选择流域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4.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岸形成“工业走廊”
(4)提高水质
居民生活用水
水库
农业灌溉用水 水生生物
要求 水质高
污染防治 水源涵养林保护 库区生态环境改善
(5)旅游 环保与开发结合,发展旅游业
15
(6)土地利用 建立保护区,调整农林牧, 稳定河湖线,恢复采矿区。
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
坡地
河流梯级开发主要是对河流水能 的开发。在河流径流量较稳定、丰富 的河段,河流落差集中、水急滩多河 段,依地势高低依次建设多个水电站,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同时兼顾防洪、 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效益,这样 的河流开发方式叫梯级开发。
思考: 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
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落差)大。
用一段视频展示美国密西西 比河沿岸多个州遭洪水袭击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经济活动: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
花、马铃薯、蔬菜。 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课件5: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 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 植被。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3)环境污染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 ,形成酸雨。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 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流域19世纪后期的开发及其后果
原因
长期高强度种 植棉花
(1)防洪: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
思考: 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落差)大
1.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
2.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了几座大坝?对航运的作用是?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共修建9座 (2)抬高水位;
改善通航条件 (3)防洪发电;
蓄水灌溉
(2)航运:通航里程长;联系范围广
(2)航运:通航里程长;联系范围广(目 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 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 经济效益高。
问题
土地退化
后果
老棉花带 衰落
扩大耕地和获取 炼铜用的木炭
植被坡坏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 SO2,形成酸雨
环境污染
许多生物 消失绝迹
3、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活动
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 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 溉。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 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发电:
(3)发电:
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影响——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促进流域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两岸形成“工业走廊”
(4)提高水质
居民生活用水
水库 农业灌溉用水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件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原因
长期高强度种植 棉花
扩大耕地和获取 炼铜用的木炭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 SO2,形成酸雨
问题
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
后果
老棉花带衰落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许多生物消 失绝迹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效果
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
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 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 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 发和管理。
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⑴防洪 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
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 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33年以 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 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
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流 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 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 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 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18)。
2、流域的特性:特殊性和整体性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田南纳西部河,流域示意图 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是由什么 决定的?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 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 开发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 开发重点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对点演练] 读下图,回答1~2题。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第3题,①区域位于汉江流域上游山区,若大
力发展种植业将导致水土流失,丹江口水库因泥沙淤积而 加速萎缩,调节径流能力减弱,下游水位变化加大。①区 域为酸性土壤,不会有盐碱化问题。第4题,②区域(丹江 口库区 ) 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水产养殖和利用周边农业资源 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旅游业。①区域为山区,环境容量 小,接受移民会加剧人地矛盾,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面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意义 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开发与治理,根治了洪灾,农林 工业 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 牧渔业、______ 经济 效益和_______ 生态 效益的统一。 显改善,实现了_____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2.A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近几年这里经济发展迅速 。读图回答3~4题。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关于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有( ①河流的水量大 流多,流域面积大 A.②③ ②河流汛期较短,集中于夏季
2.田纳西河概况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要点
流域自然背景与开发方向的分析
1.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流域自然背景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 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特征,因此我 们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流域的 整体性表现去分析,如下图所示: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5.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 6.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照明 B.制冷 )
C.取暖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7)案例——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河段 上游 地区 优势 问题 地质灾害频发;植 可持续发展措施 三峡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建设
水能蕴藏量丰富
被破坏,水土流失
严重
中游
地区
平原广大,矿产
丰富
洪涝威胁
退耕还湖,搞好分洪工程;
营造防护林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 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环境
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
时间为(
)
B.11~12月 D.4~5月
A.9~10月 C.1~2月
【解析】 第1题,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上 游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第2题,读图可知,9~10月为甲地区降水量最少的时期,
可以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 【答案】 1.D
)
D.煤、锰矿产资源丰富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读图可知,埃塞奎博河由南向北、其支流由 西向东流,说明该河流域地势南部、西部高,北部、东部 低,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图中自然植被有两种,自 然植被分界线以西为热带草原,以东和以南为热带雨林,
且面积广大,所以该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流域内铝
,水力资源丰富;同时河流中上游的水运条件较好;该流
域(珠江)的中上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科技不发达。 【答案】 3.C 4.B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
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 ( 电站水库水 位与发电机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回答5~6题。
) ③支
④冬季无结冰期,含沙量相对较小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图示河流流域的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 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④水运便利 ) ②科技发达 ③水力资源丰富
⑤经济基础好
A.①②③
C.①④⑤
下游 地区
工农业发达
水体和大气质量下 降
污染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目的
治理措施 建设水利工程 修建分洪、蓄洪区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目的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减小河流含沙量
B.①③④
D.③④⑤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第3题,我国南方地区雨季长、降水多,植被 茂盛,因而河流的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支流多少 与流域面积大小不属于河流的水文特征。第 4 题,结合图 例可知,该流域中上游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水电站数量多
D.烹饪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第5题,水电站建设主要考虑水能状况和建设 条件,水能状况主要与河流的径流量、落差有关,从图中 可以看出挪威多山地,河流落差大,适宜建设高水头电站 。第 6 题,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季时间长且气温低,因而
取暖消耗民用电最多。
【答案】 5.B 6.C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河流水力资源的分析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对点演练] (2017· 西安模拟)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 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流域的综合开发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找准综合开发的核心,了解治理的模式 梯级开发 防洪 以 A______________ 为核心,并实现全流域内 C______ 旅游 、土地利用等方 发电 、提高水质、 B_______ 、航运、 D_____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教材回顾]
1.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时期 开发状况 后果
因人口较少,人类活 18世纪 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 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马铃薯 下半叶 盛产棉花、________和蔬菜 不大 ______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土矿和锰矿资源丰富。故B项正确。 【答案】 B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 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4) 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 农、林、牧、渔业。
(5) 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 —— 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
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6)重视环境保护。
要点
流域的综合开发
1.河流开发的共性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如下图),让我们认识到 :河流的开发、整治的前提是统一管理,核心是梯级开发 ,关键是生态保护。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 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D.汉江下游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植被枯萎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为缓解汉江流域②区域人地矛盾,符合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措施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C.从②区域向①区域移民
D.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答案】 3.A
4.B
高考总复习· 地理(RJ)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17· 安徽调研)埃塞奎博河位于南美洲圭亚那中部,纵 贯南北,是亚马孙河与奥里诺科河之间最大的一条河流。 该河流发源于圭亚那与巴西交界处的阿卡里山脉西北坡, 河流向北流,经过一系列的瀑布险滩,在乔治敦城以西20
模块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9世纪
后期
流域内人口激增,对 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 掠夺式 开发 规模的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