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养护

沥青路面养护

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
一般用于轻度到中度细料损失或松散的道路,开 级配混合料出现松散时,雾封层可有效解决。无论是交 通量小的道路还是交通量大的道路均可使用雾封层。雾 封层可更新和保护旧氧化沥青路面,填补小型裂缝和表 面空隙,使低温下的路面免受损害,加深沥青路面的颜 色,加大沥青路面与标线的对比度,防止开级配路面松 散。
③ 养护经费不足也是制约沥青路面维修效果的原因 之一,往往是因为经费的不合理利用,既浪费又影 响了养护的及时性和良好养护材料的选用,继而降 低养护的质量。 ④ 养护技术的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难以做 到因地制宜。
一、沥青路面养护简介 沥青路面养护简介
3、沥青路面养护理念的三转变: 、沥青路面养护理念的三转变: 三转变 单一养护向全面养护转变; 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 粗放型养护向精细化养护转变。
1.3 贴封条
材料介绍: 材料介绍:
贴缝条有面层贴缝条和基层贴缝条区分。一般是 由聚丙烯材料涂抹一层防水膜,经严格工艺碾压复合 在一起。根据裂缝宽度的不同,生产出的贴缝条有多 种宽度规格,符合各种裂缝宽度的修补。同时还可以 根据实际缝宽及抗裂需要现场剪切或拼接,也可以按 客户需求生产规格。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一般国道、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的网裂、 道路裂缝、接缝、段差修正。 材料特点: 材料特点: • • • • 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 质量可靠 安全环保 成本低廉
贴缝条照片
1.4 壁可注入法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方法是靠人工注入 树脂胶,而“壁可”法则是通过橡胶管自动完成注入。 在注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约3Kg/cm2的压力,能保证将 修补材料注入到宽仅0.02mm的裂缝末端。同时,缓慢 均匀的压力可以将裂缝中积存的空气压入混凝土的毛 细孔中,并通过混凝土的自然“呼吸”作用排出,有 效地避免产生气阻,从而确保修补质量。在某核电站 反应堆护墙的维修工程中,“壁可”法曾创造了注入 深度达2m的惊人效果。

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路面结构,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滑能力。

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

为了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性能和安全性,需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

本文将从养护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养护的目的养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目的是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养护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养护可以修复路面的损坏和减少路面的不平整度,使路面更平滑、更舒适,减少驾驶员疲劳和车辆磨损。

2. 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

养护可以增加路面的摩擦系数,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打滑和侧滑,提高行车安全性。

3. 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养护可以及时修复路面的裂缝和坑洼,防止其扩大和深化,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 保持路面的美观和整洁。

养护可以清除路面的杂物和垃圾,保持路面的美观和整洁,提高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

二、养护的方法养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养护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修复路面的损坏和减少路面的不平整度。

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刨削、打补丁、铺设新沥青混凝土层等。

(1)刨削。

刨削是将路面表面的损坏和老化的沥青混凝土层刨除,然后再铺设新的沥青混凝土层的方法。

刨削可以修复路面的裂缝、坑洼和变形等损坏,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整体性能。

(2)打补丁。

打补丁是在路面损坏处填充沥青混凝土砂浆或其他材料,平整后再进行压实的方法。

打补丁可以修复路面的小面积损坏,如坑洼、裂缝和孔洞等。

(3)铺设新沥青混凝土层。

铺设新沥青混凝土层是在原有路面上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凝土层的方法。

铺设新沥青混凝土层可以修复路面的大面积损坏,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整体性能。

2. 封闭处理。

封闭处理是在路面表面覆盖一层特殊的封闭材料,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和氧气侵蚀路面的方法。

沥青路面设计与养护技术

沥青路面设计与养护技术

沥青路面设计与养护技术引言:道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沥青路面设计与养护技术是保证道路畅通和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沥青路面设计和沥青养护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深入探讨其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对道路品质和寿命的影响。

一、沥青路面设计技术1. 路基处理沥青路面设计的第一步是对路基进行充分处理。

充分挖掘和加固路基是确保道路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关键。

挖掘路基时应避免破坏地下管线,加固路基可采用填方加固和加设土工格栅等方式,以提高路基土壤的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2. 沥青拌和料配方沥青拌和料是沥青路面设计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良好的沥青拌和料能够提供良好的柔性和耐久性,确保道路的抗压能力和抗拉疲劳能力。

沥青拌和料配方需要根据当地气候、交通量和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 配合比设计沥青路面设计中的配合比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提供良好的厚度、坚固性和平整度,避免出现裂缝、积水和扬尘等问题。

同时,配合比设计也要考虑到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以实现经济、环保和持续的路面设计。

二、沥青路面养护技术1. 定期巡查和维护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巡查和维护。

巡查可以发现路面上的裂缝、坑洞和破损等问题,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养护包括沥青路面的清洁、填补裂缝、修补坑洞和重新铺设沥青等工作,以延长道路寿命并提高行车安全。

2. 裂缝修复技术沥青路面上的裂缝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会导致路面水泥渗漏、松软等情况,并最终发展成为坑洞。

常见的裂缝修复技术包括热补和冷补,其中热补是通过将热沥青材料注入裂缝中,冷补则是利用制作的沥青补丁填补裂缝。

3. 养护管理系统现代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不仅需要依靠人工巡查和维护,还可以通过养护管理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

养护管理系统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路面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结论:沥青路面设计与养护技术是保障道路品质和交通安全的关键之一。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1.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定义2.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目的3.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特点三、沥青路面修复养护技术1.修复养护技术的定义2.修复养护技术的目的3.修复养护技术的特点四、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的应用1.预防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2.修复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如坑槽、裂缝等。

为了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通行服务能力,预防养护和修复养护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公路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1.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定义预防性养护技术是指在沥青路面尚未出现明显病害之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提高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养护方法。

2.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目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路面的抗病害能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公路通行服务能力。

3.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特点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及时性: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在路面尚未出现病害时进行,能够及时提高路面性能,防止病害的发生。

(2)经济性:与修复养护技术相比,预防性养护技术投入较少,经济效益较高。

(3)有效性: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三、沥青路面修复养护技术1.修复养护技术的定义修复养护技术是指在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后,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修复病害,提高路面性能的养护方法。

2.修复养护技术的目的修复养护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沥青路面的病害,提高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公路通行服务能力。

3.修复养护技术的特点修复养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修复养护技术针对路面出现的具体病害进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及时性:修复养护技术需要在路面病害加剧之前进行,以保证路面性能和通行安全。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摘要:一、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概述1.预防养护的目的2.预防养护的技术手段二、沥青路面修复养护技术解析1.修复养护的必要性2.修复养护的技术方法三、继续教育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的应用1.继续教育的重要性2.继续教育的实施方式正文:沥青路面作为我国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护工作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的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进行解析,并探讨继续教育在养护技术中的应用。

一、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概述预防养护的目的是延缓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预防养护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1.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隐患。

2.实施合理的交通管制,避免超载车辆对路面造成破坏。

3.采用科学的养护材料和工艺,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二、沥青路面修复养护技术解析当沥青路面出现病害时,需要进行修复养护以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

修复养护的技术方法包括:1.热再生技术:通过加热损坏的路面材料,使其恢复原有性能,达到修复的目的。

2.冷再生技术:在原地对损坏的路面材料进行处理,使其恢复使用性能。

3.路面补强:对损坏的路面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承载能力。

三、继续教育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的应用继续教育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应用养护技术。

继续教育的实施方式包括:1.举办培训班:定期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

2.实地操作演练:组织养护人员参与实地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养护案例的分析,使养护人员了解养护技术的实际应用。

总之,沥青路面的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对于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继续教育在养护技术中的应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提高了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解析继续教育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是指对沥青路面进行保养、维修和修复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驾驶舒适度,并减少路面损坏和修复的成本。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路面清洁:定期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和污物,确保路面畅通无阻,减少沥青路面的磨损和损坏。

2. 路面修补:对沥青路面上的小面积破损进行修补,如填补裂缝、修复坑洞等,以防止破损进一步扩大,并减少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影响。

3. 路面重新铺设:对严重破损或老化的沥青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以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驾驶舒适度,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4. 路面防水处理:对沥青路面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分渗入路面内部,引起路面的断裂和损坏。

5. 路面养护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选择适合的养护材料(如路面密封剂、修补材料等)进行养护,以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继续教育对于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非常重要。

随着交通负荷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沥青路面的养护和修复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继续教育可以使养护人员掌握最新
的养护技术和方法,提高其在预防养护和修复养护方面的专业水平。

此外,继续教育还可以加强养护人员对不同类型路面和不同气候条件下养护技术的适用性的理解,使其能够针对特定情况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养护措施的选择和应用。

继续教育还可以促使养护人员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其在养护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环境意识。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预防养护与修复养护技术的继续教育对于提高路面养护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引言:公路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沥青路面是公路路面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

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以提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指导。

一、养护前的准备工作1. 路况评估:在进行养护工作之前,需要对道路进行全面的路况评估,包括路面平整度、裂缝情况、坑洼程度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养护工作的重点和方案。

2. 设备准备:养护工作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机械设备,如路面修补机、清洗机等。

在养护前,需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并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二、沥青路面养护工作1. 裂缝养护: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对路面的影响较大。

养护时,可以采用填充剂对裂缝进行修补,或使用充填材料填充裂缝。

修补后,需要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填充物的密实度。

2. 坑洼修补:坑洼是由于路面承受重压和水分侵蚀引起的,修补坑洼需要先将坑洼部分清理干净,并去除破损的沥青层。

然后填充修补材料并进行压实,最后进行养护,以保持修补部位的稳定性。

3. 线条刷新:线条是指公路上的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

养护工作中,需要刷新线条,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可见性。

刷新线条需要使用专业的标线机,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标准进行线条的刷新,并保证线条的整齐美观。

4. 清洗保养:定期清洗沥青路面是保持路面整洁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清洗时,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对路面进行冲洗,去除杂物和污垢。

清洗保养还包括对边沟和排水设施进行清理,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三、养护后的检查和评估1. 养护效果检查:进行养护工作后,需要对养护部位进行检查,以评估养护效果。

检查包括观察填充材料的密实性、修补部位的平整度等。

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补和改进。

2. 交通安全评估:养护工作完成后,需要对养护区域的交通安全进行评估。

包括观察标线的清晰度和可见性、路面的平整度等。

如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手册》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手册》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手册》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手册第一章概述1.1 背景介绍本章介绍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手册的背景和目的,以及该手册的适用范围和目标受众。

1.2 定义和术语本章详细解释本手册中使用的相关定义和术语,以便读者理解和遵守。

1.3 养护目标本章列出沥青路面养护的目标,包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路面性能和保证道路安全。

第二章沥青路面养护概述2.1 养护分类本章介绍常见的沥青路面养护分类,如日常养护、周期性养护和阶段性养护,并详细解释各类养护的目的和方法。

2.2 养护周期本章讨论沥青路面养护的周期性,包括不同养护工作的时间间隔和频率。

2.3 养护流程本章详细描述沥青路面养护的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养护方案设计、养护实施和后期评估等步骤。

第三章沥青路面养护常用技术3.1 路面检测与评估技术本章介绍常用的沥青路面检测与评估技术,包括路面平整度检测、路面损坏程度评估等。

3.2 路面清洁技术本章详细讨论沥青路面清洁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路面扫洗、高压水洗、道路清扫等。

3.3 路面修补技术本章介绍常见的沥青路面修补技术,包括补丁修补、局部修补、全面修补等。

3.4 路面翻新技术本章讨论沥青路面翻新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微表面处理、混合料加铺等。

第四章沥青路面养护管理4.1 养护计划编制本章介绍沥青路面养护计划的编制流程和方法,包括路面检测、数据分析、养护方案制定等。

4.2 养护记录与档案管理本章详细讨论沥青路面养护记录和档案的管理方法和要求,包括养护记录的填写、保存和归档等。

4.3 养护演示和培训本章介绍沥青路面养护演示和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包括工作人员培训、现场演示等。

第五章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控制5.1 质量控制流程本章详细描述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控制的流程,包括施工前准备、养护过程控制、养护成果评估等。

5.2 质量控制指标本章列出常见的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指标,包括路面平坦度、修补区域密实度等。

5.3 质量检测和评估方法本章介绍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检测和评估方法,包括检测设备和工具、评估标准和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向裂缝
网状裂缝



1.现象 裂缝纵横交错,缝宽1mm以上,缝距 40cm以下,1m2以上。 2.原因分析 (1)路面结构中央有软化层或泥灰层, 粒料层松动,水稳性差。 (2)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质量差,延度低, 抗裂性差。 (3)沥青层厚度不足,层间粘结差,水 分渗入,加速裂缝的形成。 3.预防措施 (1)沥青面层摊铺前,对下卧层应认真 检查,及时清除泥灰,处理好软弱层, 保证下卧层稳定,并宜喷洒0.30.6kg/m2粘层沥青。

沥青路面拥包
铲除拥包
⑦搓板(波浪)
大于修补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2倍,槽壁 与槽底垂直,清除下层表面的碎屑、杂物及粉 尘后,喷洒粘层沥青,重新铺装沥青面层; 属于基础原因形成的搓板,应对损坏的基层进 行修补。

波浪与搓板
波浪(搓板)的维修



(1)波浪(搓板)的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大于 15mm时,应采用铣刨机削平; (2)当铣刨后的路面露出粗骨料或底面层时, 应重铺面层,且厚度应大于30mm (3)当局部强度不足时,应先修补基层,再 重铺面层。
评价模型的参数选取,参考了我国重要的科研成果和 公路实验结果,考虑了不同公路等级、路面类型、地 区条件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差异,力图通过模型结构的 科学性和模型参数的合理性设计,使公路技术状况评 价模型能适应我国不同省市、不同公路的技术状况评 定工作。
第二节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路面损坏分析 路面损坏分类 损坏机理 现象、原因、预防及治理措施 损坏工程实例 路面维修
二、路面养护的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
(1)处治病害 (2)提高平整度和抗滑能力。 (3)确保路面的耐久性。 (4)防止环境污染。
三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路基状况评价(SCI ) 桥隧构造物状况评价(BCI) 沿线设施状况评价(TCI)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3损坏机理

沥青及混合料:均匀性,空隙率,粘附性,强度,级 配; 结构:过刚的基层导致面层剪应力过大,厚度不够, 路基材料; 施工:分层过多,变异性大,压实不足; 排水、防水:设计比较弱; 荷载:轮载与胎压超载; 新的损坏机理。
4 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
① 沉陷
路基由于水文条件很差或翻浆而过于湿软,通 过路面传给路基的轮载应力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 车轮轮带处的路面便出现较大的沉陷变形,并在 轮带两侧伴随出现隆起现象。路面结构的变形能 力不能适应这样大的弯曲变形,便会产生裂缝, 逐渐发展成网裂。
② 坑槽、松散 坑槽指在行车荷载等外力作用下 使得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深 度大于2.5 cm,面积大于0.1平方米 的坑洼。
松散和坑槽形成机理:
由于面层材料组合不当或施工质量差,结合料 含量太少或粘结力不足或外来油的侵蚀及重载情 况下,面层混合料的集料间失去粘结而成片散开, 成为松散。松散的材料被车轮后的真空吸力以及 风和雨等带离路面,便形成大小不等的坑槽。网 裂的后期,碎块被行车荷载继续碾碎,并被带离 路面,也会形成坑槽。
1 路面损坏分析


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 下会逐渐出现损坏,其使用性能逐渐恶化。 由于荷载、环境、材料组成、结构层组合、施工和养护等 条件的变异,损害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从表象上看,有各式各样的裂缝,如横向或纵向裂缝、块 状裂缝和网状裂缝(龟裂)等;也有各种类型的变形,如 沉陷、车辙、搓板、推移和拥起等;表层有时可能还有各 种露骨、松散、剥落、坑槽和泛油等现象的出现。 上述各种损害现象或单独发生,或同时出现,错综复杂。 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各种损害的产生都是行车因素和自然因素同路面相互作用 的结果,随着路面工作特性和外界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而 变化。

1.现象 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 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2.原因分析 (1)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 接缝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 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 量差而发生沉陷。 (3)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 界处沉降不一。
纵向裂缝


轻: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无支 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3mm以内,损 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 换算成面积。 重:缝宽、裂缝壁有散落、有支缝,主要裂缝 宽度大于3mm,损坏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 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网状裂缝
网状裂缝
网状裂缝
裂缝的处理方法

对裂缝的处理,可根据轻重采用不同方法: 当缝宽5mm以下时,可直刷灌沥青填塞; 当缝宽在5-10mm时,可用沥青石粉填补; 若宽度超过10mm时,可用沥青砂或细粒砼修 补。
反射裂缝
现象:基层产生裂缝后,在温度和 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将逐渐反射 到沥青层表面,路表裂缝的位置形 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似。半刚性基 层以横向裂缝居多。对于在柔性路 面上加罩沥青结构层,裂缝形式不 一,取决于下卧层。
坑槽治理方法
路基完好,坑槽深度仅涉及下面层的确定所需修补的坑槽范围,一般 可根据路面的情况略大于坑槽的面积,修补范围应方正并与行车方向 平行或垂直; 若小面积的坑槽较多或较密时,应将多个小坑槽合并确定修补范围; 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修补范围内的面层削去,槽壁与槽底应垂直。 槽底面应坚实无松动现象,并使周围好的路面不受影响或松动损害; 将槽壁槽底的松动部分、损坏的碎块及杂物清扫干净,然后再槽壁和 槽底表面均已涂刷一层粘层沥青,用量为0.3-0.6kg/㎡; 将与原面层材料级配基本相同的沥青混合料填入槽内,摊铺平整,并 按槽深1.2倍掌握好松铺系数。摊铺时要特别注意将槽壁四周的原沥 青面层边缘压实铺平,用压实机具在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上反复来回 碾压至与原路面平齐; 如基层已损坏,须先将基层补强或重新铺筑。

啃边的产生通常是由于路面车行道宽度与车辆 交通性质不适应而导致路面边缘部分受力增大, 或路面与路肩衔接处密实不够。处理方法有: 由于强度不够引发的啃边,要进行挖补。 由于交能增加产生的啃边,除修复外,可对 路肩及路缘石进行改善。
脱皮的维修


(1)封层的脱皮,应清除已脱落和松动的部 分,再重新做上封层; (2)沥青面层层间产生脱皮,应将脱落及松 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层油,并 重铺沥青层。
剪切疲劳 纵向平行裂缝 弯拉疲劳 鸡爪形不规则裂缝
鸡爪形不规则裂缝
2路面损害的分类
根据路面损害现象的肇因、其危害性以及对使用性能的 影响,可以把沥青路面的损害划分为三类:
损害类别
裂缝类
变形类
沥青路面
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块裂、反射裂缝
车辙、波浪、沉陷、隆起、推移
表面损坏类
泛油、松散、坑槽、磨损、露骨、脱皮
原因分析: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裂缝; 在旧路上加罩沥青面层后原路面 上已有裂缝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接缝反射。
④车辙
车辙
车辙
车辙
沥青路面车撤
车辙的维修



(1)车辙在15mm以上时,可采用铣刨机械 清除; (2)当联结层损坏,应将损坏部位全部挖除, 重新修补; (3)因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修 补基层
坑槽修补
③裂缝
横向裂缝
纵向裂缝
网状裂缝
反射裂缝
横向裂缝
现象: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 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 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原因分析: 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 结合不良; 沥青未达到气候条件和使用条 件的质量标准;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 桥梁涵洞两侧的填土产生固结 或地基沉降。
⑨啃边和脱皮

啃边是指路面边缘材料破损或形成坑洞。由于面层和 基层宽度不足,边缘不密实,排水状况不良,辗压不 到边不密实引起的病害。 路面保护层或封层脱落,常表现为麻面(路面矿料局部 散失、粗细不匀、呈麻点状)、磨耗(骨料棱角磨成圆 滑或平滑状态),露骨(较粗的集料也散失,粗骨料外 露)。

啃边的处理方法
桥台沉陷
沥青路面沉陷
(1)
沉陷维修的方法:




Ⅰ.对不均匀沉陷,如基层和土基较为密实、稳定, 可只修补面层,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补、 整平、压实,面积较大时应加铺面层。 Ⅱ.对局部因路基有坑洞、沟槽等的沉陷,应采用碎 (砾)石,干砌或浆砌片石等重新回填密实,将土基 和基层彻底根治后,再铺面层。 Ⅲ.对于桥(涵)头路面,因填土不实出现的沉陷, 应采取加铺基层,重新作压实处理,再作面层。 Ⅳ.对因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机物质的 粘性土层,宜采取换土处理,其厚度视软层厚度而定。 换填材料宜用碎石土、卵砾土、中粗砂及合格的工业 废渣,且要求级配合理。 Ⅴ.视情况可采取钻孔注浆加固处理。

动水头
⑥拥包
治理方法: (1) 拥包峰谷高差不大于15mm时,可采用机械铣刨 平整; (2) 拥包峰谷高差大于15mm且面积大于2m2时,应 采用铣刨机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表面至少 30mm,清扫干净后,喷洒粘层油,并采用热沥青混 合料重铺面层; (3) 基础变形形成的拥包,应更换已变形的基层,再 重铺面层。
⑩泛油
现象:表面处治和贯入式路面的表面基本上被一薄层沥青覆盖,未见或很少看到集 料,路表光滑,容易引起行车滑溜交通事故。 原因分析: 表面处治,贯入式使用沥青标号不当,针入度过大; 沥青用量过多或集料洒布量过少; 动态施工,面层成型慢,集料散失过多。 预防措施: 施工前须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选定合适的沥青标号; 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治理方法: 在热天气温较高时进行处理最为有效。如轻微泛油,可撒布3-5(8)mm石屑或粗黄 砂,撒布量以车轮不粘沥青为度;如泛油较严重,可先撒布5-10(15)mm集料,经 行车碾压稳定后再撒布3-5(8)mm石屑或粗黄砂嵌缝。使用过程中,散失的集料须及 时回扫,或补撒集料; 情节严重进行铣刨加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