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天外来客——陨石》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组词,会运用,并流利的在课文中朗读。

2、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标准的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并能熟练运用。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讲的知识,在感悟讨论中,体会我们的愿望,并能用流利的语言表述。

4、在讨论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1、板书yǔn,拼读。

2、板书“陨石〞,谈陨石。

你对陨石了解多少?你收集到它的资料了吗?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有交流价值的材料准备在全班交流。

补充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

〔出示:流星雨〕1976年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

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的重达1770千克。

〔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学生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3、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确实,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

〔板书:陨石〕[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学生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增强。

小学三年级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范本四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范本四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课方案范本四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课方案范本一教课目的: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的”。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神韵,读出节奏,感觉诗歌的音乐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认识对于陨石的知识,学会环绕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激发学生研究大自然神秘的兴趣。

教课重点:1、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认识本课 5 个生字,会组词,会运用,并流畅的在课文中朗诵。

2、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的书写课文中的10 个生字,并能娴熟运用。

教课难点:1、有感情朗诵课文,理解课文所讲的知识,在感悟议论中,领会我们的梦想,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

2、在议论沟通中,激发学生研究大自然神秘的兴趣。

教课准备:陨石的资料图片。

电脑课件。

生字卡片。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认识相关陨石的知识。

二、怀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张陨石的图片,大家察看一下,它与一般的石头有什么不一样?2、今日就来学习新课。

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3、看到这些石头,你想知道些什么 ?( 让我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畅。

2、指名读课文,大家认真听,课文中的生字,句子有没有读正确。

3、认读新的生字朋友。

( 出示生字卡片 ) 这些生字朋友谁已经认识他们了 ?4、( 课件出示全部生字) 说一说你感觉哪个字比较难记,有没有好方法能帮助记忆?5、在初读课文后,你对陨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6、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理解?四、细读课文,沟通感悟。

1、带着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合作念书,联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议论沟通,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2、各小组报告学习收获。

其余同学认真听,假如有不一样的建议和想法,一会儿能够加以增补。

( 陨石在宇宙中是一些星体,沿着自己的轨道不断的航行,当它和大气接触时,因为分裂变为了小碎快到达了地球上。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天外之客——陨石》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天外之客——陨石》

《天外来客——陨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理解诗歌,了解陨石的有关知识,体会“我们”探索宇宙的愿望【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歌,了解陨石的有关知识,体会“我们”探索宇宙的愿望。

【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讲的知识,在感悟讨论中,体会我们的愿望,并能用流利的语言表述。

2、在讨论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单元主题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说它是石头也行,说它是星星也行。

它的确是一块石头,也的确是一颗星星。

(板书:陨石)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奇妙的石头)二、激趣导入、创设情境1、谈“石”导入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学生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标出小节序号。

2、朗读课文,用“-----”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并想办法解决。

3、认读新的生字朋友。

(课件出示,指名认读,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识记难认易错的字,并组词,识记字形,记清发音。

)这些生字朋友谁已经认识他们了?4、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5、指名读课文,大家认真听,课文中的生字,句子有没有读准确。

四、精读体验、品味语言1、自读课文,小组内讨论:陨石“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为什么我们称它为“天外来客”?2、汇报交流:1)陨石的物质组成师:文中指的哪些物质?师:有谁知道由铁和镍组成的是什么陨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出示三类陨石图片,并介绍)难怪文中说:它无声地告诉我们,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设计.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设计.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陨”等30个生字;会写“陨”等3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独立回答课后问题。

3.了解有关陨石的资料,对陨石有深入的认识。

4.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陨石的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学生收集到的陨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学们看,这就是来自天外的客人——陨石(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1.这些问题,课文中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读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先解决。

2.解决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词。

3.分组读文检测。

看看,通过刚才的读文,你都了解了什么?(学生针对刚才课前提的问题,有目的性的进行回答。

)在里,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4.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陨石曾经是星星,它有自己的轨道,能够发光,它含有丰富的物质,落到地面上以后,它就熄灭了,变成了坚硬的石头,安静地沉睡着,使同学们在学习、谈论的过程激发起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感l 落到地上变石头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了解关于陨石的知识,学会围绕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组词,会运用,并流利的在课文中朗读。

2、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的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并能熟练运用。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天外来客》课文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天外来客》课文

天外来客——陨石说它是石头也行,说它是星星也行。

它的确是一块石头,也的确是一颗星星。

它曾沿着自己的轨道,在宇宙的海洋里航行。

当它和大气接触的时候,就放射出耀眼的光明。

落在地球的怀抱,像一盏熄灭的灯。

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它含有丰富的铁和镍,所以才这般坚硬。

它无声地告诉我们,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它沉默着,那么安静,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宇宙派它来做信使,我们真想知道它过去的行踪。

天外来客--陨石陨石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石质的陨星。

它是流星体自宇宙太空落到地面上的残骸。

闯入地球大气层的诸多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时,由于有些流星体质量较大,在经过与地球大气剧烈的摩擦后未能充分燃尽,最后坠落到地球表面成为陨石。

有的大陨石在下落过程中,一方面发出轰隆巨响,一方面爆发出巨大火花,甚至分裂成无数碎块,如暴雨、冰雹一样倾泻于大地,这就形成了我们通常说的陨石雨。

陨石的坠落世界上的陨石事件非常多,下面是比较典型的事例。

1947年2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在苏联海参崴以北的锡霍特·阿林山区,蔚蓝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个像满月那么大的火球,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它一面爆燃发射出火花,一面发出轰隆巨响,自北向南以极快的速度飞驰而过。

接着,发生了大爆炸,巨大的烟柱拔地而起,浓烟升到30千米左右的高空,一块大陨石坠落在山林中。

周围村子里许多人家的玻璃窗被震得粉碎,人们惊恐万分。

1976年3月8日下午,中国吉林省吉林市的近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陨石雨,其规模之大居国内之冠。

其中最大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石陨石。

巨大的陨石哪里去了1891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巴林杰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280米、深180米的巨大坑穴,坑周围有一圈高出地面40多米的土层。

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人们迷惑不解,干脆叫它恶魔之坑。

后经学者们考证,这是个陨石坑,是距今2.7万年前,一个重达2.2万多吨的陨石以5.8万千米的时速坠落在地球时冲撞而成的。

陨石,教学反思

陨石,教学反思

篇一:《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与陨石、与自然、与宇宙进行了一次对话,用生动有趣富于想象力的语言,在介绍有关陨石的科普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对陨石来历、经历的无限遐想。

于是,我在第二课时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韵味,并背诵;2.了解陨石的知识;3. 仿写句子。

其中“了解陨石的知识”和“仿写句子”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三项活动,1.读文,思考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关于陨石的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指导朗读。

2.熟读并背诵诗歌。

3. 出示句子,读并仿照句子提问,最后写下来。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有很多不足。

首先,在第一个活动中对朗读的指导很不到位。

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出什么,却没有指导他如何去读,是凸显重点词语、放低音量还是柔化语气等,我都没有指明方法,也没有请其他孩子点拨评价,错失了教学良机。

如果用示范的方法,由词到句,或小组竞读的方式,应该更易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增强读书的效果。

其次,背诵时没能结合板书,通过梳理内容帮助孩子记忆,成了干巴巴地死背书,背死书。

且背诵的呈现形式太单一了。

这里可以将巩固练习的内容调整过来,先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读出理解,再背诵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个活动“在观察中想象并提问”引导不透彻,孩子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怎么表述出来?每一步都应该落实,而不是急于表述,导致想象不合理甚至与观察脱节。

对学生思考及交流的过程关注度还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

同时,这一难点在突破时设计太高了,应该更有练习的层次性,由简入难逐步上升,学生提问会更精彩。

最后,板书不够科学、美观。

本来设计时题目靠左,中间用大括号从上到下依次罗列陨石的名字、来历、经历和性格,再用大括号归纳它的奇妙,写在右边。

天外来客—陨石2

天外来客—陨石2
学 习
准 备
预 习
导 学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知名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读书的熟练程度。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教师范读。
5.学生自读,注意每句话后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6.指名读,集体评议。
7.面对天外来客----陨石,你想对它说什么?
【知识链接】
学 习 流 程
自 主
探 究
同桌合作读书,要求一人读一小节,然互相评一评。
南屏学区导学设计
课 题
天外来客—陨石
课时
2
课型
预习+展示
审阅
学 习
目 标
1.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在朗读、讨论中理解课文。
3.体会我们的愿望。
学 习
重 点
1.在阅读中领会石头蕴含的人文精神。
2.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 习
难 点
1.在阅读中领会石头蕴含的人文精神。
2.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它们来到地球可以让我们研究宇宙中星体的结构。
【问题生成】
测 评
反 馈
给家长讲讲陨石的故事
【整理收获】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反 思
【学法指导】
合 作
交 流
精 彩
展 示
课堂抢答。
1.陨石是什么?
---------------------------
2“陨石”告诉我们那些事情?
-----------------------------
【温馨提示】
1.沉睡:指的是关于陨石我们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而“唤醒”指正等着我们去研究。
2.课文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扎鲁特旗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6 奇妙的石头《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奇妙

扎鲁特旗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6 奇妙的石头《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奇妙

天外来客——陨石教学目标:1、会认“陨"等30个生字;会写“陨"等3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独立回答课后问题。

3、了解有关陨石的资料,对陨石有深入的认识。

4、有感情地背诵。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陨石的知识。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学生收集到的陨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学们看,这就是来自天外的客人--陨石(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这些问题,课文中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读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先解决。

1、解决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词。

2、分组读文检测.3、看看,通过刚才的读文,你都了解了什么?(学生针对刚才课前提的问题,有目的性的进行回答.)在里,引导学生读好课文.4、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陨石曾经是星星,它有自己的轨道,能够发光,它含有丰富的物质,落到地面上以后,它就熄灭了,变成了坚硬的石头,安静地沉睡着,使同学们在学习、谈论的过程激发起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同桌听,再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受,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导学过程:一、继续学习课文: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天外来客——陨石》 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课文呢? 学生读文。

二、交流资料,拓展知识: 1、对于陨石,你都了解什么?把你了解到的知识或者有关信息,介绍给同学们听。

2、同学交流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外来客——陨石(第二课时)
冯庄镇中心校张堤学校孟改娣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了解陨石,知道陨石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陨石的一些知识,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
一、出示陨石图片及课文。

二、陨石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
三、找出文中的修辞方法。

落在地球的怀抱,
像一盏zhǎn熄xī灭的灯。

比喻句,把陨石比作熄灭的灯。

它无声地告诉我们, 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拟人句。

它沉默着,那么安静,
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lǚ程?
拟人句。

四、课堂作业。

把课后作业写到作业本上。

五、板书:
六、课后反思:
学生有感情加上动作表演很到位,进步也很大,值得表扬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