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季报课件-2015.6
合集下载
乳腺癌课件PPT

。
康复训练方法指导
身体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 合的锻炼计划,如散步、瑜伽 、太极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
免疫力。
呼吸练习
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帮 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 痛和不适。
肌肉放松
通过按摩、热敷等手段,放松 肌肉,减轻疲劳和疼痛。
营养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合 理的饮食建议,保证充足的营
04
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策略分享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 困惑,理解他们的情绪
和需求。
积极引导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 感,引导他们积极面对
疾病和治疗过程。
提供信息支持
向患者提供关于乳腺癌 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 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增强信心。
建立支持网络
鼓励患者加入乳腺癌患 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 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养摄入。
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议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治疗和康复期。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关注和支持,提供相关的医疗、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帮助。同时,政府和社会组 织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结反思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 今后的活动提供改进方向和建议。
后续跟进
对参与者进行后续跟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促进乳腺癌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乳腺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康复训练方法指导
身体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 合的锻炼计划,如散步、瑜伽 、太极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
免疫力。
呼吸练习
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帮 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 痛和不适。
肌肉放松
通过按摩、热敷等手段,放松 肌肉,减轻疲劳和疼痛。
营养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合 理的饮食建议,保证充足的营
04
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策略分享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 困惑,理解他们的情绪
和需求。
积极引导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 感,引导他们积极面对
疾病和治疗过程。
提供信息支持
向患者提供关于乳腺癌 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 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增强信心。
建立支持网络
鼓励患者加入乳腺癌患 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 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养摄入。
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议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治疗和康复期。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关注和支持,提供相关的医疗、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帮助。同时,政府和社会组 织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结反思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 今后的活动提供改进方向和建议。
后续跟进
对参与者进行后续跟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促进乳腺癌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乳腺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乳腺癌讲课PPT课件

3
流行病学
乳腺癌多发女性,男性只占1%。 20岁以前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
升,多发45~50岁,尤其以更年期和绝 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
4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状况
四个最: ▪发病率增长最快: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 ▪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已占妇女癌症死亡第一位; ▪治疗水平最低:I期乳腺癌不超过20%,美国达80%; ▪对普查的认识最差:大部分为有症状后才去医院求治;
70%向同侧腋窝转移,为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 ➢ (2)内乳淋巴结转移:乳腺内侧病灶约有30%左右发
生内乳淋巴结转移。 ➢ (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一般在腋窝或内乳淋巴结有
转移时才会发生,为预后不良的表现。 3、血运途径转移:近年来研究发现血行转移可发生在
疾病的早期,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在肺(15-30%)、骨 (30-60%)、肝(5-15%)。
(N)分期:N0区域淋巴结未扪及。Nx: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以往已切除 )。N1: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 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N3: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2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根据临床体检: 无痛性孤立的肿块,硬、不光滑、 边界不清,有的伴有“橘皮征”、“酒窝征”。晚期可有破 溃、卫星结节。 2、乳腺CT、钼靶拍片、B超、核磁共振、PET-CT等有 利于诊断。 3、细针抽吸细胞检查,病理学证实(空芯针活检), 乳房肿块切除活检。 鉴别诊断 早期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应和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乳腺疾病相鉴别。
5
乳腺癌发病危险性
高风险组 (RR>4)
个人或家族不典型增 生性乳腺病史
个人乳腺癌病史
中等风险组 (RR 2-4) 绝经后单侧乳腺癌家 族史
流行病学
乳腺癌多发女性,男性只占1%。 20岁以前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
升,多发45~50岁,尤其以更年期和绝 经期前后的妇女多见。
4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状况
四个最: ▪发病率增长最快: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 ▪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已占妇女癌症死亡第一位; ▪治疗水平最低:I期乳腺癌不超过20%,美国达80%; ▪对普查的认识最差:大部分为有症状后才去医院求治;
70%向同侧腋窝转移,为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 ➢ (2)内乳淋巴结转移:乳腺内侧病灶约有30%左右发
生内乳淋巴结转移。 ➢ (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一般在腋窝或内乳淋巴结有
转移时才会发生,为预后不良的表现。 3、血运途径转移:近年来研究发现血行转移可发生在
疾病的早期,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在肺(15-30%)、骨 (30-60%)、肝(5-15%)。
(N)分期:N0区域淋巴结未扪及。Nx: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以往已切除 )。N1: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 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N3: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2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根据临床体检: 无痛性孤立的肿块,硬、不光滑、 边界不清,有的伴有“橘皮征”、“酒窝征”。晚期可有破 溃、卫星结节。 2、乳腺CT、钼靶拍片、B超、核磁共振、PET-CT等有 利于诊断。 3、细针抽吸细胞检查,病理学证实(空芯针活检), 乳房肿块切除活检。 鉴别诊断 早期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应和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乳腺疾病相鉴别。
5
乳腺癌发病危险性
高风险组 (RR>4)
个人或家族不典型增 生性乳腺病史
个人乳腺癌病史
中等风险组 (RR 2-4) 绝经后单侧乳腺癌家 族史
《乳腺癌课件:针对大众的普及教育》

放疗
放疗使用高能射线照射乳房, 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1
定期筛查
2
定期乳房自检和定期进行乳腺筛查能
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迹象。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和适度 的体重有助于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避免高风险因素
尽量减少曝露在致癌物质和放射线中 的机会,限制酒精摄入。
3 高风险因素
年龄、家族史、基因突变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乳腺 癌的风险。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和迹象
乳房肿块
乳房内可以感觉到硬块或 肿块。
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红肿、扁平、 凹陷或皮肤溃疡等异常变 化。
乳房形状改变
乳房形状变化,如隆起或 下垂。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乳房X射线来自乳房X射线(乳腺X射线)是 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和诊 断工具。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可以提供乳房组织 的详细图像,帮助诊断和评 估病变。
乳腺磁共振成像
对于高风险患者,乳腺磁共 振成像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 的乳腺图像。
乳腺癌的治疗选项
手术
化疗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 可能包括乳房保留手术或乳房 切除手术。
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 癌细胞,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 后进行。
《乳腺癌课件:针对大众 的普及教育》
欢迎来到我们的乳腺癌课件!让我们一起了解乳腺癌的定义、高风险因素、 早期症状、诊断方法、治疗选项以及预防措施。
乳腺癌是什么
1 定义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 生在乳房组织中的不正常细 胞。
2 统计数据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被诊断 出患有乳腺癌,这是女性最 常见的癌症之一。
乳腺癌PPT演示文稿

乳腺癌课件PPT
1. 概述 2. 流行病学 3. 病因 4. 临床表现 5. 诊断 6. 鉴别诊断 7. 治疗
乳腺癌低发地区,但 随着生概活水平述的提高 和家庭人口的简单化, 近几年有明显上升的 趋势。
地区。在国内,沿海 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 亡率高于内陆地区。
30岁内少见,45-50 岁的发病率较高,绝 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 到70岁达到最高峰。
病因因素
❖ 女性 ❖ 年龄增长: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 ❖ 发病年龄小的乳腺癌家族史 ❖ 月经初潮年龄小、停经晚、高龄生头胎子女 ❖ 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 继往做过胸壁治疗性放疗 ❖ 良性增殖性乳腺疾病 ❖ BRCA1和BRCA2基因变异
病因因素
❖ 口服避孕药 ❖ 高脂饮食 ❖ 大量饮酒 ❖ 肥胖 ❖ 长期抽烟 ❖ 卵巢功能稳乱
乳癌自查
❖ 举起左侧上肢(见图4)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 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方法(见图 4A,B,C)在左乳房作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查,从乳 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 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 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乳癌自查
❖ 直立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对两 侧乳房进行视诊,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 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其异常体征主要包括:乳头溢 腋、乳头回缩、皮肤皱缩、酒窝征、皮肤脱屑及乳房 轮廓外型有异常变化。
>50岁组死亡率下降了30%,转移率减少了1/3(比 正常人群早诊断2年)。<50岁组无统计学意义。
高道利等96年报道:对30万上海纺织系统妇女进 行乳腺自查的随机研究,也显示50岁以上人群的 干预组早期乳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 概述 2. 流行病学 3. 病因 4. 临床表现 5. 诊断 6. 鉴别诊断 7. 治疗
乳腺癌低发地区,但 随着生概活水平述的提高 和家庭人口的简单化, 近几年有明显上升的 趋势。
地区。在国内,沿海 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 亡率高于内陆地区。
30岁内少见,45-50 岁的发病率较高,绝 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 到70岁达到最高峰。
病因因素
❖ 女性 ❖ 年龄增长: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 ❖ 发病年龄小的乳腺癌家族史 ❖ 月经初潮年龄小、停经晚、高龄生头胎子女 ❖ 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 继往做过胸壁治疗性放疗 ❖ 良性增殖性乳腺疾病 ❖ BRCA1和BRCA2基因变异
病因因素
❖ 口服避孕药 ❖ 高脂饮食 ❖ 大量饮酒 ❖ 肥胖 ❖ 长期抽烟 ❖ 卵巢功能稳乱
乳癌自查
❖ 举起左侧上肢(见图4)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 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方法(见图 4A,B,C)在左乳房作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查,从乳 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 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 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乳癌自查
❖ 直立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对两 侧乳房进行视诊,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 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其异常体征主要包括:乳头溢 腋、乳头回缩、皮肤皱缩、酒窝征、皮肤脱屑及乳房 轮廓外型有异常变化。
>50岁组死亡率下降了30%,转移率减少了1/3(比 正常人群早诊断2年)。<50岁组无统计学意义。
高道利等96年报道:对30万上海纺织系统妇女进 行乳腺自查的随机研究,也显示50岁以上人群的 干预组早期乳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乳腺癌图文课件版

乳腺癌图文课件最新版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的诊断 • 乳腺癌的治疗 • 乳腺癌的预防与康复 • 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
分类
乳腺癌可以根据组织学和分子生 物学特征分为多种类型,如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 癌等。
。
乳房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 褶、红肿、破溃等症状
,可能提示乳腺癌。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 ,尤其是血性溢液,应 警惕乳腺癌的可能性。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 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
大。
02 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方 法之一,通过X线检查乳腺组织的密 度和结构,有助于发现乳腺肿块、钙 化灶等异常表现。
然而,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主要用 于临床怀疑乳腺癌或X线、超声检查阴性时的补充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乳腺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
病理学诊断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等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X线摄影存在一 定的辐射,且对于致密型乳腺的检出 效果较差,因此不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
X线摄影对于微小钙化的检出尤其敏 感,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 探头检查乳腺组织结构和血流情
况。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肿块、囊 肿、导管扩张等异常表现,尤其 对于致密型乳腺或X线检查阴性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的诊断 • 乳腺癌的治疗 • 乳腺癌的预防与康复 • 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
分类
乳腺癌可以根据组织学和分子生 物学特征分为多种类型,如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 癌等。
。
乳房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 褶、红肿、破溃等症状
,可能提示乳腺癌。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 ,尤其是血性溢液,应 警惕乳腺癌的可能性。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 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
大。
02 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方 法之一,通过X线检查乳腺组织的密 度和结构,有助于发现乳腺肿块、钙 化灶等异常表现。
然而,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主要用 于临床怀疑乳腺癌或X线、超声检查阴性时的补充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乳腺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
病理学诊断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等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X线摄影存在一 定的辐射,且对于致密型乳腺的检出 效果较差,因此不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
X线摄影对于微小钙化的检出尤其敏 感,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 探头检查乳腺组织结构和血流情
况。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肿块、囊 肿、导管扩张等异常表现,尤其 对于致密型乳腺或X线检查阴性
演示文稿乳腺癌-课件

第十二页,共13页。
2.化疗
• 可根据病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化疗。可 降低术后复发率40%。
• 浸润性乳腺癌应用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 多采用联合化疗4到6个周期 3.放疗 • 术前放疗:部分病人使用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 术后放疗:提高生存率,疗效肯定
• 姑息性治疗:适用于晚期病人
第十三页,共1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肿,毛囊处出现点状凹陷,形似桔皮样.
④局部突起。
第六页,共13页。
3.晚期局部表现
①肿块固定形成所谓“铠甲胸” ②卫星结节 癌细胞浸润表面大片皮肤,表现为局部 多数坚硬的结节。 ③皮肤破溃 肿瘤向外生长突破皮肤,形成坏死溃疡, 易出血感染,有恶臭。
4.转移 淋巴转移多为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少有对侧转 移。
胸大小肌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及淋巴 结等软组织 ②扩大根治术
在经典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切除2、3、4肋
软骨和相应的肋间肌,包括胸廓内动静脉以
及周围的淋巴结。适用于Ⅱ、Ⅲ期乳腺癌,
尤其是乳腺内侧癌肿
第十一页,共13页。
③ 改良根治术
适用于腋窝无或少有可推动淋巴结者,适用 于Ⅰ、Ⅱ期乳腺癌,目前常用。 ④全乳腺切除术 适用于原位癌 微小癌及年迈体弱不宜做根 治术病人。 ⑤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做象限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加腋窝清扫术, 术后必须辅助放、化疗。
乳腺癌-ppt课件课件
第一页,共13页。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多发 女性,男性少见。
• 全世界每年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死
于乳腺癌。
• 20岁以前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 多发40~60岁,尤其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
2.化疗
• 可根据病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化疗。可 降低术后复发率40%。
• 浸润性乳腺癌应用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 多采用联合化疗4到6个周期 3.放疗 • 术前放疗:部分病人使用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 术后放疗:提高生存率,疗效肯定
• 姑息性治疗:适用于晚期病人
第十三页,共1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肿,毛囊处出现点状凹陷,形似桔皮样.
④局部突起。
第六页,共13页。
3.晚期局部表现
①肿块固定形成所谓“铠甲胸” ②卫星结节 癌细胞浸润表面大片皮肤,表现为局部 多数坚硬的结节。 ③皮肤破溃 肿瘤向外生长突破皮肤,形成坏死溃疡, 易出血感染,有恶臭。
4.转移 淋巴转移多为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少有对侧转 移。
胸大小肌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及淋巴 结等软组织 ②扩大根治术
在经典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切除2、3、4肋
软骨和相应的肋间肌,包括胸廓内动静脉以
及周围的淋巴结。适用于Ⅱ、Ⅲ期乳腺癌,
尤其是乳腺内侧癌肿
第十一页,共13页。
③ 改良根治术
适用于腋窝无或少有可推动淋巴结者,适用 于Ⅰ、Ⅱ期乳腺癌,目前常用。 ④全乳腺切除术 适用于原位癌 微小癌及年迈体弱不宜做根 治术病人。 ⑤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做象限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加腋窝清扫术, 术后必须辅助放、化疗。
乳腺癌-ppt课件课件
第一页,共13页。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多发 女性,男性少见。
• 全世界每年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死
于乳腺癌。
• 20岁以前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 多发40~60岁,尤其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
乳腺癌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定期随访监测计划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明确随访的时 间、内容和方式。
开展定期检查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和转移等问题。
提供健康指导
在随访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 的建议,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THANKS FOR WATCHING
乳腺增生性疾病
如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小叶增生等,与内 分泌失调有关。
乳腺其他疾病
如乳腺结核、乳腺外伤等较为少见。
03 乳腺癌病理学基础
病理类型及特点
非浸润性癌
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等, 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预后较好。
浸润性癌
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具有侵袭性,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等,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01
用于检测乳腺内的钙化灶、肿块等异常结构,是乳腺癌筛查和
诊断的常用手段。
超声成像
02
利用声波反射原理,显示乳腺组织结构和肿块形态,适用于各
年龄段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和致密型乳腺。
磁共振成像(MRI)
03
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多角度、多参数成像,对乳腺癌
的检出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断具有重要价值。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特殊类型癌
如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 管癌、腺样囊性癌等,形态学上具 有特殊性。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意义
01
02
03
ER、PR检测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 素受体(PR)是乳腺癌重 要的预后指标,也是内分 泌治疗的选择依据。
HER2检测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过表达与乳腺 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 相关,也是靶向治疗的靶 点。
2015ASCO乳腺癌 PPT

继续保持安静
PFS
CALGB (Alliance)40503
PFS:
进入实验到首 次出现疾病进 展或全因死亡 的间隔
PFS
分层HR=0.75(95%CI,0.59-0.96) 单边P值 0.016
风险例数
进入研究的月数
中位随访PFS患者:39个月(0.8-70个月)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2015ASCO乳腺癌
背景
CALGB (Alliance)40503 • 血管生成作用部分通过雌激素调节 • 这些作用由VEGF介导 • 在临床前模型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是内分泌替代治疗(Rx)耐药的
机制之一 • 在乳腺癌患者中,肿瘤内高VEGF与内分泌治疗应答下降相关 • 来曲唑联合贝伐单抗(Bev)的安全性已经确定 • 研究假设:内分泌Rx联合Bev延缓HR+MBC患者的进展
结论
CALGB (Alliance)40503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不同治疗组患者的最高级别不良事件
*采用NCI CTCAEv3分级 **CNS大出血 ***突然死亡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3级*治疗相关毒性特别关注的事件
*采用NCI CTCAEv3分级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
百 分 比
*双边P值采用fisher检测
来曲唑 来曲唑+Bev 总缓解率 临床获益率 =CR+PR+SD≥24周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PFS
CALGB (Alliance)40503
PFS:
进入实验到首 次出现疾病进 展或全因死亡 的间隔
PFS
分层HR=0.75(95%CI,0.59-0.96) 单边P值 0.016
风险例数
进入研究的月数
中位随访PFS患者:39个月(0.8-70个月)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2015ASCO乳腺癌
背景
CALGB (Alliance)40503 • 血管生成作用部分通过雌激素调节 • 这些作用由VEGF介导 • 在临床前模型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是内分泌替代治疗(Rx)耐药的
机制之一 • 在乳腺癌患者中,肿瘤内高VEGF与内分泌治疗应答下降相关 • 来曲唑联合贝伐单抗(Bev)的安全性已经确定 • 研究假设:内分泌Rx联合Bev延缓HR+MBC患者的进展
结论
CALGB (Alliance)40503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不同治疗组患者的最高级别不良事件
*采用NCI CTCAEv3分级 **CNS大出血 ***突然死亡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3级*治疗相关毒性特别关注的事件
*采用NCI CTCAEv3分级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
百 分 比
*双边P值采用fisher检测
来曲唑 来曲唑+Bev 总缓解率 临床获益率 =CR+PR+SD≥24周
Dickler MN,et al. 2015 ASCO Abstract 5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乳腺良性病变(19-21)
通过B超、X线或病理检查发现
不包括乳腺增生 一人患多种疾病,分别统计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其它乳腺良性病变(21) 包括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乳腺错 构瘤、乳腺神经纤维瘤、乳腺血管瘤、乳腺颗 粒细胞瘤、乳腺淋巴管瘤、乳腺大汗腺腺瘤、 乳头腺癌、乳腺叶状肿瘤等。
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
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及其他恶性肿瘤。
小 结
信息上报及时性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上报的时限进行上报。 信息录入质量 月报表和相对应的季报表检查人数、结案人数 应相等 个案表和季报表的阳性病例数、TNM分期人数、 治疗随访人数应该一致
失访率≤5%
彩色超声检查结果5-11:按照检查结果上 报 0级、3级,应行乳腺X线检查 4-5级,直接做病理检查
逻辑关系 5=6+7+8+9+10+11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逻辑关系 12=13+14+15+16+17+18
对乳腺彩超检查BI-RADS分级0级、3级者,进行乳腺X 线检查 乳腺X线检查结果12-18:按照检查结果填报 0级、3级:应当由县级以上临床医生综合评估后进行 随访或活检或其他进一步检查。需要在备注中说明。 4-5级:直接进行组织病理检查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22.组织病理检查应查人数:乳腺超声检查结果4-5级,乳 腺X线检查结果4-5级,以及临床医生综合评估后进行病理 检查者(指乳腺X线检查后0级和3级需活检者)。 23.病理检查实查人数:随访到的患者中有病理检查结果
的人数。
关注获取病理 结果的比例!
逻辑关系 22≥23 若不符合,说明原因
其他项目: 由地方自筹经费,进行宫颈癌检查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7部分,38项内容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了解任务完成情况!
1.年度任务数:承担国家农村乳腺癌检查项目的年 度任务数(每季度均用本年度同一任务数上报) 2. 检查人数(即初筛人数):指进行乳腺临床检查 及彩超检查的人数
逻辑关系
23≥24+25+26+27+28+29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TNM分期(30-36)
30.TNM分期应分期人数:指应对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进行分期的人数 31.TNM分期获得分期人数:指实际获得小叶原位癌、导管原 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病理分 期和/或临床分期的人数。 32-36指病理分期或者临床分期的具体期别。优先填写病理分 期,如未获得病理分期,则填写临床分期。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 信息报表
山 西 省 儿童医院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信息资料科 黄晶
2015.6.16
乳腺癌项目信息报表
山西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情况月报表省级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个案登记表 国家级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国家级 乳腺癌检查异常/可疑病例随访登记册 县级
两癌月报表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组织病理检查结果24-29: 按照检查结果上报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其它乳腺恶性肿瘤(29) 包括病理诊断为小管癌、浸润性筛状癌、髓样 癌、分泌粘液的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浸润性乳 头状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大汗腺癌、化生性 癌、富脂质癌、分泌型癌、炎症性癌等。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3.检查人数中既往接受过乳腺癌检查的人数 指检查人群中在过去接受过乳腺临床、彩 色超声、乳腺X线摄片等方法检查的人数。
逻辑关系 2≥3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逻辑关系 4≥5
4.结案人数:进行乳腺癌检查,并获得最后 诊断、治疗和失访的人数(包括检查结果为正 常、异常以及失访的人数)
逻辑关系 37 ≥38 38≤24+25+26+率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备注(39) 39.填写其他恶性肿瘤的名称,及其他特殊情况。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季报中病理检查阳性结果、TNM 分期、治疗随访的人数应与个案 统计结果一致。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个案上报要求
失访的定义:指自告知应做乳腺X线检查、病理检 查或手术治疗之日起满3个月,仍未追踪到结果者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检查人数和结案人数的逻辑关系?
三个月的月报检查人数/结案人数之和=季报检查人数/结案人数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从第5项开始,均为季报结案 人数的数据汇总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逻辑关系 30 ≥31 31=32+33+34+35+36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 治疗随访情况(37-38)
37.随访人数:指对病理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导 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 自告知患者应作治疗之日起满3个月,追踪到治疗结果的人数。 38.治疗人数:指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接 受治疗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