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3D电视产业白皮书
2011年LED背光与3D各占电视多大比重

2011年LED背光与3D各占电视多大比重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WitsView 调查研究显示,液晶电视(LCD TV)在历经2006 年以来的快速成长后,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家户普及率已接近饱和。
在当所谓的CRT 过渡至LCD 的换机潮陆续迈入尾声之际,代表着液晶电视需要更多新的特征,来吸引消费者提前换机。
已经发展一段时间的LED 背光以及2010 年刚开始萌芽的3D ,双双扮演着这样关键的角色。
WitsView 预估,2010 年LED 电视的渗透率约18%,相当于3,400 万台。
然而在成本改善的作用下,预估2011 年无论LED 背光或者LED 电视面板的售价,比起2010 年都将大幅降低,自然刺激需求的起飞。
预估2011 年度LED电视的渗透率有机会挑战43%,数量则达到9,400 万台。
不过,LED 电视发展能否一帆风顺,导光板的供给仍是2011 年的观察重点。
根据WitsView 的研究,导光板板材与原料PMMA 持续扩产能,年增率至少17%,加上部分非PMMA 的导光板也陆续完成验证,原则上2011 的供应情况将比2010 年要来得舒缓些。
然而导光板真正的供需问题在于产能分配不均,举例来说,近期LED 产品终端销售不如预期,使得导光板订单也遭受剧烈的调节,板材与原料厂商不得不调低稼动率。
造成无法弥补的产能流失。
一旦LED 电视面板的需求自2011 年Q2 开始增温后,2011 年下半年市场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需求成长,届时导光板恐怕无法全数满足市场需求。
3D 大尺寸电视则是另外一个关注的焦点;WitsView 预估,2011 年3D 电视渗透率将从2010 年的1.5%提升至8.3%,需求量则从2011 年的270 万台呈现数倍成长、达到1,900 万台。
在发散的3D 技术中,目前表现最好的快门眼镜式仍将位居2011 年主流,比重达到81%。
由于更新频率快,电浆电视(PDP)有机会跟随着3D 电视的脚步在此利基。
我国3D电视产业发展情况概述

我国3D电视产业发展情况概述作者:纪涛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05期3D以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和真实震撼的视觉体验取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并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消费热点。
随着3D电视频道的开播,人们对于3D电视的关注再次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然而3D产业“标准不统一、片源匮乏、售价高昂”三大瓶颈始终未突破,3D电视产业会有长足的发展。
人则见仁,智者见智。
该文讲述了我国3D电视与国际3D的运营情况,在我国国情下,如何使3D电视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以及在3D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疑难?3D;超高清电视;裸眼;高清机顶盒;运营1.我国3D电视与国际上3D的现状这次3D试验频道的节目集合了国内六家主要的电视台,试验频道初次每天首播的节目是4小时30分,重播两次,每天共播出13小时30分。
这4小时30分的节目内容分别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每个台承担一小时的电视节目,天津电视台、深圳电视台、江苏电视总台分别承担每天半小时的制作,合起来是4小时30分。
3D电视目前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对于3D节目的制作和传播,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国际上将3D电视认为是后高清电视发展的方向,也是别样的高清,高清之后广播电视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标清、高清之后广播电视下一代发展方向就是3D 电视,对于未来3D电视质量方面应该不低于高清电视的质量。
根据此发展阶段的考量,广电总局根据高清电视演播室的要求,规定此次3D试验频道节目、采集、制作用现有的高清的格式,1920€?080 50i,演播室采用4∶2的采样方式,频道采用16∶9的全高清,演播室的信号记录、传输用的是双路HD SDI格式,或者在演播室内形成左右拼的单路HD SDI,在演播室里进行存储和传送。
五个地方台和央视分别制作了3D节目,地方台制作的3D节目要通过骨干网传送到中央电视台,由央视统一进行频道编排。
在节目上传的时候,地方台先按Side By Side国际上左右双拼的方式,还有左右盘拼接的方式,但Side By Side国际上流行的拼接方式,从目前广播的3DTV来看,以英国的BSKYB为首采用1080i的side by side方式,以美国ESPN为首的采用720P的Top-and-Bottom方式。
3D电视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3D电视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李剑锋【期刊名称】《《电器》》【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1页(P46)【作者】李剑锋【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1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中国彩电行业呈现出成本压力加大、消费需求减少、购买能力下降等状况。
第一季度,彩电行业营业收入下降较明显。
不过,3D 电视价格不断下降,使得销量不断攀升,市场竞争格局正发生变化。
2011年,3D 电视能否引领彩电行业再次飞跃?2011年以来,在上游面板企业和整机企业的共同努力下,3D电视出现一波新品集中上市的浪潮。
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第3周至第15周(至4月10日),新上市的3D产品共52款,占这类产品整体型号的51%;3D电视尺寸也正由超大尺寸向中小尺寸渗透,37、32英寸3D电视面市。
在3D电视产品线日益丰富之时,产品价格快速下降,同等规格技术的3D/2D电视价格倍数从年初的1.5降至1.3,直接促使3D电视渗透率提升。
奥维咨询周度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第14周,3D电视渗透率已经接近6%(见图1)。
伴随着销售规模的快速上升,3D电视的品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从几个外资寡头竞争过渡到“群雄逐鹿”的阶段,行业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
奥维咨询有关人士表示,2010年是3D电视元年,市场主要是由国外品牌“唱主角”,索尼、三星占据七成以上份额。
进入2011年,伴随着国内品牌在3D电视市场的积极推进,市场竞争格局已发生变化。
奥维咨询数据显示,国内、国外品牌3D电视市场份额比重已从2010年的17∶83提升为当前的42∶58。
据了解,市场上眼镜式3D电视主要分为主动快门式(SG)和偏光式(PR),两种产品在显示效果、成本、使用方便性等方面各有所长。
目前,终端市场中,主动快门式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偏光式CCFL背光液晶3D产品上市后,依靠低廉的价格,该产品销售规模迅速提升,至2011年第15周,偏光式3D电视市场份额已提升到40%(见图2)。
2011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研究

、
四 、 直播 卫 星 定 位 公 共 服 务 . 村 “
I v 用户发 展 的井 喷 ,0 2年 的 I 】 21 IⅣ 村 通 ” 向 “ 户 通 ” 2 l y 走 户 。 0 1年 4月 . 中
三 网 融 合 历 经 风 雨 , T 乘 用户 增长 数字 有 望达 到 10 I V P 0 0万 , 计 宣 部和 广 电总 局 在有 线 电视 网络 未 通 累
截至 2 1 0 1年底 . 国有 线 数 字化 率 达 府 投入 , 员全社 会 力量 , 成 合 力 ” 我 动 形 。 21 0 1年 1 2月 6日, 国际 电信 联盟
到 5 . %. 上年 4 .5 68 4 与 77 %相 比 。 线 2 1 有 0 1年 1 2月 3 0日 , 国 务 院 发 布 三 网 无 线通 信 局第 六研 究 组在 日内瓦 正 式 用 户数 字化 “ 透 ” 渗 比例 提高 了约 9个 融 合 第二 批 4 2个试 点城 市 名单 . 此 通 过对 《 面数 字 电视广 播 的 纠错 、 至 地 数 百分 点 ,这 一快 速推 进得 益 于整 体 转 我 国 三 网融合 试 点城 市 增至 5 4个 , 其 据 成帧 、 调制 和发 射 方法》 标准 号 :— ( I 换模 式 的成 功。 实 ,中 国广 电系 统大 规模 进 行有 线 网
口 综 合 覆 盖 率 9 .2 , 同 比 增 长 国 家 目标 上形成 一 致和 分 工合 作 。体 3 6个 地市 8 5个县 . 盖 人 口超 过 8 78 % 3 5 覆
其 6 0万 。 费 用 免 02 .%。 全 国 有 线 广 播 电视 用 户 增 加 制 问题 是 影响 战 略性 新兴 产 业发 展 的 亿 , 中缴 费 用户 约 10
3D智能电视市场井喷

3D智能电视市场井喷
张仪
【期刊名称】《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年(卷),期】2011(000)016
【摘要】在DisplaySearch的报告中,3D电视表现抢眼,2011年全球3D电视出货渗透率预计,虽然消费者对于3D新技术和标准的疑惑可能一直存在,但预计2011年全球3D电视出货量仍将达到2000万台,2015年出货量更将超过1亿台.与全球3D市场几乎同时起步的国内市场正在进入爆发期.据一些商家透露,2011年上半年3D电视同比2010年下半年销售增长已达5倍,已成为电视热销类型.有彩电品牌厂家人士也表示,与去年底相比在广、深等局部城市有7倍以上的增幅.在价格方面,2011年以来降幅在20%-40%,平均达到3成左右.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张仪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LG 推出中国专供“观韵”3D 智能电视 [J], 黄敏
2.3D、智能电视市场将放量增长 [J], 李剑锋
3.我国牵头制定智能电视和3D电视国际标准 [J],
4.中国韵中国风 LG 55LA680Q—CA “观韵”3D智能电视 [J],
5.客厅娱乐更精彩——超值3D智能电视导购 [J], 晓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3D频道的发展规划和3D相关标准

路晓俐:中国3D频道的发展规划和3D相关标准2011年12月19日来源:慧聪2011年12月18日,由由慧聪网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创亿杯.2011广播电视十大优秀企业评选暨2012新年发展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开锣。
颁奖盛典上中央电视台技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路晓俐女士作题为《中国3D频道的发展规划和3D相关标准》的演讲,以下是全文实录:我首先说明一下中国3D电视频道是目前广电总局要求开播的频道,这是科技司和传媒司共同做的频道开播的准备工作。
科技司是频道开播的一个牵头单位。
频道的开播科技司来牵头,充分地展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科技是支撑我们事业发展的一个起向导作用和支撑作用的充分的体现。
3D电视频道的开播,在近期广电总局会统一有一个新闻发布会。
所以因为现在网上和报纸上有大量的信息在传播,我也就在今天先介绍一下3D电视频道开播的一些情况。
3D电视频道的开播启动是在今年的9月下旬,总局的领导提出要求开办3D频道。
我们到下面中央电视台接到这个项目已经10月中旬了中间有一个行文批准的过程。
3D 计划是在2012年元旦开播,这是一个试验频道,试验播出,春节是试验频道的正式播出。
3D电视频道的开播,标志着中国3D电视的大幕正式拉开。
3D一点是是继彩色电视的革命之后,在彩色基础基础上又一次新的革命。
高清电视实际上在标清的基础上是清晰度的增加。
慧聪网电视是根本性的变化,把我们的视觉效果变成了三维的效果。
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它是促进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提升电视服务、巩固电视市场,增强与新媒体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就是传统媒体面临着一个新媒体,也就是互联网电视还有移动电视的一些业务上的冲击、市场的冲击。
3D电视的开播对整个传统媒体也是增强竞争力的一次机会。
这次3D电视频道的开播,国内六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文广、江苏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深圳电视台。
上海和北京和中央电视台是每家负责一个小时的节目,天津深圳、江苏每天负责半个小时的节目。
串流媒体服务、3D电视、平板机为2011年三大亮点

串流媒体服务、3D电视、平板机为2011年三大亮点
佚名
【期刊名称】《电子与电脑》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 连网电视、多媒体平板机、3D电视,2011年三大最具市场增长潜
力产品正逐步进入战国时代.拓璞产业研究所美西研究中心协理尤克熙观察IFA 2010后表示,随着Sony与Apple宣布新的串流媒体服务,让串流媒体服务即将走
向主流连网电视的舞台.而Android平板机也从IFA 2010年开始,进入百花齐放年代;另外,为能在电视机产业的快速变化进程中,抢先赢得消费者芳心,整合3D电视机、内容与服务,将成厂商竞逐的重要趋势.
【总页数】2页(P11-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五年嬗变亮点纷呈——盘点涪陵经济2007—2011年 [J], 卢萍
2.七项指标破万亿元大关经济发展亮点纷呈——2011年广西经济发展现状及
2012年展望 [J], 毛艳
3.康佳全球首发72寸智能3D电视预期2011年3D电视销量超过50% [J],
4.LGDisplay2011年3D电视份额或达20% [J],
5.2011年3D电视测试和市场发展分享研讨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佳全球首发72寸智能3D电视预期2011年3D电视销量超过50%

川 观 舀 3 迄 动 锯 D 此外,
锐 ・ 能 3 电 视 还 采 用 康 佳 自 土 研 发 的 3 智 D D电 视 为 干 力 , 康 佳 已 经 率 先 发 动 元 春 攻 势 。 当
O 智能撮 作系统 计配 罱多核高 速处 蹋芯 J MI
白 通 过 下 ,康 佳 2 台 3 智 能 电 } 新 品 『 陆 续 启程 发 往 全 国 重 『 万 D m E 容 ,助 力 康 佳 重 点 客 户 伞 力 攻 占 2 1年 的 元 春 旺 季 市 0 1
场 。曰
自建开 发平台乖 软件 用商 J 模式实现 各种应 用软 点 客户 ,与 定 位 中低 端 的 L D 人 系 列 组 成 强 大产 品 阵 几 占的 E六
件 的 开 发 、 上传 和 卜 ,功 能 可 升 级 , 内容 可 选 择 , 裁
用户可 以随心所欲 打造属于 自己的 “ 个性 化” 电视 。
近 F ,康 件 深 圳 I 交 会 场 举 办 “ 锐 ・ 能 染 市 场 部 总 经 职 黄 心 仲 先 生 示 , { ' 网 智 3 领 航 电 视 未 来 ” 祈 发 布 会 , ‘ 推 出 4 系 列 、 D 举 大
见 l 0 1 智能3 电 在康 D 2 多款 眢f 3 0 i D电 新 ,其 L 崔括了 支持 三网副{  ̄ } J 合一 f 快速 昔及 ,争取 2 1 ,网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国3D电视产业白皮书第一章:前言与背景3D电视在2010年投入市场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初具规模,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已经逐渐接受并认可了3D电视。
上市之初周边配套设备不足与片源问题正在逐步改善,2010年发行的3D电影和3D相关视听产品的数量远超过之前,目前已经拍摄和正在筹拍的影片中很大一部分将采用3D格式,如果说2010年可以被称作是3D电视元年的话,那么2011年将是3D电视真正大规模走进家庭的关键年。
DisplaySearch称,2010年3D电视全球出货量达到320万台,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的消费基数较大,但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增速明显。
据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3月上市至2011年1月,国内3D电视累计零售量达15.1万台,零售销额25.9亿元,已经形成完整的产品和品牌阵营,预计3D电视将在2011年出现爆发式增长。
进入2011年,3D电视的技术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不闪式3D”的推出让不少消费者产生疑惑,究竟3D电视有几种技术?何种3D更好?哪个品牌的3D电视值得购买?基于此,人民网于2011年4月28日启动“智能品质生活”系列专题报道活动,其中平板电视将分为3D电视篇和智能电视篇,人民网与权威专家、专业媒体和知名企业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3D 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展示这一产业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3D电视概念与市场现状2.13D电视起源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3D电视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显示3D 图像的电视接收机。
人类对于3D影像的探索已有百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科学家发现了“视差创造立体”的原理,这可视作3D电视的起源。
随后科学家利用不同技术试图将3D影像引入到电视机中,先后经历了黑白双信道偏光分像、互补色立体分像、彩色集体三维(红绿)等技术,逐步发展为今天的主动快门式3D和偏光式3D(不闪式)。
总的来说,目前3D电视的技术原理基本可以概括为利用人眼左右分别接收不同画面,然后大脑经过对图像信息进行迭加重生,构成一个具有前-后、上-下、左-右、远-近等立体方向效果的影像,即“视觉移位”造就了3D影像。
人的两眼左右相隔在6厘米左右,若欲看清物体,两只眼睛是从左右两个视点分别观看。
左眼将看到物体的左侧,而右眼则会看到她的中间或右侧。
当两眼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就会得到最后的立体感觉。
而这种获得立体感的效应就是“视觉位移”。
2.2 3D电视市场现状2010年是3D电视市场培育的关键阶段,中外各大家电厂商积极应对市场,适时推出了3D电视产品占位概念导入期。
国内市场方面,三星和LG最早发布3D电视产品,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知。
而世界杯期间,索尼凭借在3D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掀起了一场“3D世界杯”宣传季,维护了索尼一直以来的高端品牌形象。
本土家电品牌也积极投身3D电视市场,几乎与国际品牌同时推出了自己的3D电视,上市后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得到市场的认可,像长虹推出的3D等离子电视系列将3D显示和等离子成像优势结合,康佳将3D电视与之前的互联网功能融合,都给用户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2011年上半年,3D电视平稳增长,消费者认知进一步加强。
第一季度“不闪式”偏光3D 电视大规模投向市场,迅速拉低3D电视整体价位,其中以本土品牌的偏光式3D电视为代表的产品迅速占领中端市场,长期看有利于3D电视的普及进程。
但负面效应是消费者在刚刚接受了3D电视概念之后再次被“灌输”偏光式3D,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选购决心和对技术成熟度的认可。
第三章:3D电视技术分类与发展趋势3.1 3D电视技术分类3.1.1主动快门式3D电视主动快门式3D电视的成像原理为:快门式液晶眼镜分别高速开闭,控制观看者感知左右眼不同号,电视机配合高速刷新来提供两眼画面,最终造成“视觉位移”,在观看者大脑中合成3D影像。
这种显示方式需要电视机的刷新率达到原来的2倍,从而支持不同视觉角度的两幅画面切换显示。
主动快门式3D眼镜工作原理2010年市场中销售的3D电视全部采用快门式,其优势是3D质量高、稳定,且可以完全不损失分辨率,能够实现1080p FULL HD 输出。
缺点是技术本身相对复杂,眼镜需要电源驱动,造价成本较高。
成像方面容易形成频闪和串扰,垂直可视角度较窄,戴眼镜观看时亮度降低明显。
3.1.2偏光式(不闪式)3D电视所谓“不闪式”3D电视的产品,其本质是偏光式3D成像,与快门式3D利用眼镜与电视本身共同协作产生3D影像不同,偏光式3D电视主要依靠液晶面板前端的偏振膜,将电视显示的画面分成有角度的偏振光,观看者通过佩戴偏振眼镜分别感知不同的视差画面,最终也是由大脑合成3D影像。
偏光式3D电视成像原理偏光式3D电视在2011年大规模进入市场,其迅速获得消费者的关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低廉的售价,这得益于偏光方式的成本优势,同时偏光式3D还具有亮度衰减小、垂直可视角度大、眼镜轻薄等优点。
目前业界对于偏光式3D的最大诟病在于分辨率的损失,由于偏振光的显示原理,这种方式形成的3D影像分辨率只能达到原片源的一半,即1080p的全高清信号通过偏光式3D电视后实际只有540p的“准高清”水平。
3.2 3D电视发展趋势目前3D电视分为明显的两个阵营,以索尼、三星为代表的主动快门式和以LG、康佳、海信为首的“不闪式”阵营。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主动快门式还是偏光式,都在不断发展,弥补自己的不足。
比如索尼针对快门眼镜的频闪问题专门开发了新的眼镜结构来减小与日光灯频率的重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种技术的弊端。
就目前的两种技术来讲,都需要附加设备也就是眼镜来完成最终的成像,而对于观看者来说,无疑增加负担。
我们认为,3D电视发展的趋势应逐渐转向裸眼观看。
各大彩电生产企业一直以来都有裸眼3D电视的相关探索,目前比较成熟的裸眼技术主要有视差障壁、柱状透镜和液晶面板重叠的MLD技术。
裸眼3D有望解决目前3D电视的观看者头晕、疲劳、分辨率降低、亮度降低、可视角度窄的问题。
但裸眼技术尚不成熟,输出并不稳定,价格高昂且极度缺乏配套片源,大多用于展示和商用领域,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尚需时日。
第四章:3D电视市场消费趋势分析4.1 3D电视消费者调查结果分析为了解目前市场上各品类3D电视的占比情况,以及消费者选择3D电视品类、品牌等情况的考虑因素,人民网家电频道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研究。
此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两万多份,有效问卷16773份。
备注【以下数据如未经特殊说明,均为人民网调查数据】4.1.1中国家庭彩电技术革新升级工作初见成效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家中传统显像管彩电占比仅为37%,液晶与等离子类平板电视占到了63%。
可以看到我国家庭彩电从显像管向平板电视的技术革新升级工作初见成效,绝大多数家庭已经开始使用平板电视。
同时我们能够看到在平板电视的占比中,液晶电视以49%的比例遥遥领先等离子电视,可见等离子电视的市场认知较弱。
也正是由于目前家庭平板电视保有量较高,所以对3D电视和其他新品类平板电视的进一步推广造成了一定障碍,按照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彩电属于“大件”家电,短期更换的可能性较低。
4.1.2国产品牌两极分化,国际品牌日韩抗衡在目前在用彩电品牌占比方面,国产品牌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长虹、创维、海信、康佳以63%的得票率占领绝对主导地位,而海尔、清华同方则仅占到了全部的2%,趋于边缘化。
国际品牌方面,日韩阵营抗衡的局面仍然延续,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系品牌占全部的12%,而日系品牌索尼以8%位列第一,其次是夏普、东芝和松下,总体以17%略领先韩系品牌。
总体占有率国产品牌压倒性领先国际品牌的大结构并没有改变。
4.1.3平板电视市场仍有深挖潜力针对需求性的调查中,目前在用彩电中5年以内的用户占到整体调查总量的67%,结合前面的家用彩电类型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平板电视迅速普及所带来的更新换代效应初步显现。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家中彩电已经使用超过5年的用户占到了33%,而这些家庭中5年前购买的彩电绝大多数均为显像管电视,表明平板电视市场需求仍有深挖潜力。
选购需求时限调查数据表明,计划在一年内添置新彩电的受访者占到整体的一半以上,对于一年内有明确选购意向的刚性需求人群,通过积极引导,是3D电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机会。
4.1.4 3D电视概念深入人心3D电视市场认知调查的结果令人满意,几乎没有消费者对3D电视完全没有认知,而通过广告宣传和“听说”知道3D电视的占到整体的46%。
更为理想的是有53%的受访者表示实地体验过3D电视的效果,更加直观的感受了3D电视的画面表现,这也反应出电视厂商的市场推广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1.5 3D电视技术推广任重道远调查数据表明,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对3D电视有所认知的情况下,却并不了解3D电视的具体技术类型。
将近六成的受访者选择了“有大概模糊的概念”,仅仅是知道3D电视能够观看到3D效果,但并不清楚3D电视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对于3D效果的评判也缺乏知识积累,在选购中容易出现疑惑。
对于选购3D电视的类型,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快门式将是他们的首选,可见持续一年的快门式3D电视宣传已经成功“占位”消费者选购倾向。
偏光式3D电视在今年初才开始大规模上市,借助“不闪”的宣传攻势在年中就已经获得了23%的消费者青睐,成绩尚佳。
不过还是有四成消费者表示“不清楚,都可以”,再次反应出3D技术认知不足的同时,也预示着彩电厂商还将就“不闪还是快门”的话题继续对垒。
4.1.6 片源与佩戴眼镜掣肘3D电视普及片源少、戴眼镜不方便成为消费者对3D电视说不的最大理由,分别占到了整体的30%和25%。
另一大阻力主要来自价格方面,有22%的消费者认为3D电视的价格较普通平板电视过高,不愿支付3D带来的价差,同时13%的消费者表示3D电视并不是单独使用的,需要配合3D蓝光播放机等一系列配套设备,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不选择3D电视。
4.1.7 偏光式3D电视在价格区间上更符合消费者期待此次调查中,以46寸电视为例,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可以接受的售价是5000-8000元,而目前市场中普通46寸平板电视的平均售价持平,14%的受访者选择8000-10000元,这也与市场中高端46寸平板电视的售价大体一致,消费者认可3D电视但不认可3D电视高价的趋势明显。
按照消费者的价格预期,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偏光式3D电视的平均价格更符合这一预期,最低价46寸偏光式3D电视已经低于8000元,相反主流快门式3D电视普遍价位在10000元甚至更高。
4.1.8 画质、品牌仍是选购电视重要标准,国产品牌3D电视受追捧在“影响3D选购的关键因素”调查中,画质占比超过半数,与平板电视一样,电视产品的画面表现力将是决定消费者选择的根本因素,这也提醒家电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显示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