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手抄报

合集下载

5月12日防震减灾手抄报

5月12日防震减灾手抄报

5⽉12⽇防震减灾⼿抄报 地震发⽣时应沉着应震,⽴即采取⾏动避震。

假如你的⾏为镇定⾃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店铺⼩编整理了“5⽉12⽇防震减灾⼿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家! 5⽉12⽇防震减灾⼿抄报 图⼀ 图⼆ 图三 图四 扩展阅读: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孕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地测量学、⽓象学及⽣物学等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常现象。

⾃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有7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余条前兆异常。

由于地震孕育和发⽣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丰富多样的。

经过整理和研究,可将这些异常归为10⼤类: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地磁、地电、重⼒、⽔⽂、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汽、⽓、油)动态,应⼒应变、⽓象异常、宏观前兆现象等。

以上前兆,地震⼯作者都进⾏了科学的监测。

只有综合分析、研究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世界上第⼀台地震仪 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

公元132年7⽉(东汉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候⻛地动仪。

它有⼋个⽅位,每个⽅位上均有⼀条⼝含铜珠的⻰,在每条⻰的下⽅都有⼀只蟾蜍与其对应。

任何⼀⽅如有地震发⽣,该⽅向⻰⼝所含铜珠即落⼈蟾蜍⼝中,由此便可测出发⽣地震的⽅向。

当时利⽤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部地区发⽣的⼀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

这⽐起⻄⽅国家⽤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千多年。

张衡开创了⼈类使⽤仪器观测地震的新纪元,他被誉为地震仪之⽗。

何谓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地震预报是对地震发⽣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烈度和破坏易损程度的预测。

通常,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主要是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房屋抗震【⼆】 地震是可以预防的 我国对于地震的预防⼤体上分为预测和预防两个⽅⾯。

预测是通过观测仪器所记录到的数据进⾏分析预报,从⽽达到减轻震灾的⺫的。

另⼀条途径就是预防,因为⼈和财产的伤亡损失主要是在建筑物内造成的,所以,加强房屋抗震的⼯作⼗分重要。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文字稿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文字稿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俗称地动。

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
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
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

其中,绝
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

一般情况下,5级
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
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防震减灾安全小报手抄报(内容可编辑)

防震减灾安全小报手抄报(内容可编辑)

抗震设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
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
合”。

工程性措施叫做工程抗震设防,包括三个组成部
分。

(1)准备好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和物资;
(2)大力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办法;
(3)安排好危险地带或危险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撤
离;
(4)建立报警系统和实施通讯保障;
(5)加强交通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主要的解
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
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
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
恢复重建,以及监督
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修订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
检测方法
地震孕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
学、大地测量学、气象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
常现象。

由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地
震前兆也是丰富多样的。

经过整理和研究,可将这些异常归
为10大类: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地磁、地电、重
力、水文、地球化学、
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
应力应变、气象异常、宏观前兆。

防震减灾手抄报

防震减灾手抄报

防震减灾手抄报防震减灾手抄报:什么是地震?地球,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5.12防震减灾手抄报

5.12防震减灾手抄报

5.12防震减灾手抄报类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制定了一系列对付地震的战略战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就是地震对策。

简言之,就是对付地震的办法和措施,也就是地震来了怎么办。

整理了“防震减灾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扩展阅读:地震前兆一定义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

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

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

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宏观异常。

小震大震大地震前多有小地震发生,不仅次数逐渐增多,而且震级逐渐增大,然后出现一个相对的平静期,大地震常常发生在这个平静期后小震活动次数增加之时。

用小震报大震是我国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

然而,以“小震闹”作为“大震到”的根据,理由不是十分充分的。

事实表明,至少存在三种情况:①小震闹大震到。

②小震不闹大震也不到。

③小震闹大震没有到。

利用小地震活动的频度、分布及活动序列特征预报地震,是地震分析预报的一种方法,在当前的情况下,依震报震还是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

震前异常二动物异常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

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总之,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不安、活动反常、不吃食、不进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和资料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和资料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谚语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3、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4、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5、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6、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7、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10、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地震灾害特点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

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地震造成伤亡大。

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

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

避震知识【避震原则】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避震要点】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5月12日,真是一个另人难忘的日子。

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

顷刻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

房屋倒塌,无数孩子的家被毁了。

这场地震,害得他们家破人亡,他们的痛苦有谁能体会!
这场地震,牵动着13亿同胞的心,也牵动着党的心。

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抓紧抢救伤员,争取每一分每一秒;争取多就一个人。

那时我才体会到,什么才叫做时间就是生命。

当地震的消息传到五湖四海时,各地爱心人士都纷纷捐款来帮助那些失去亲人的人。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说的对,地震可以把我们的家园震垮,可以把我们的交通阻断,但却阻断不了我们的爱心。

解放军们不畏艰险,车过不去的地方,就步行;实在走不过去的地方,就坐飞机。

不论行程有多么困难,不论路途有多么遥远,解放军的心中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早日到灾去抢救伤员,多挽救一个生命。

我不禁想,这场地震牵动着党和人民的心,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无非就是捐点款罢了,在全国哀悼日为灾区的人们祈祷罢了。

但是,无论是做什么,都表达了我们的爱,这种爱的力量,胜过一切。

来吧,如果你不能捐款,那就献点血;如果你不能去当志愿者,那你就在
心里默默地为灾区的人民祷告。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会战胜这场自然灾害的。

防震减灾优秀手抄报

防震减灾优秀手抄报

因此,我们要多多去观察,注意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专题标语
防灾减灾,和谐平安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群策群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共创和谐
防震减灾,利国利民
今天防灾的力度决定明天减灾的程度
以人为本,民防为民
防灾减灾,公共安全
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事故教训是镜子,安全经验是明灯
严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来
群策群力科学管理,戒骄戒躁杜绝事故
遵章是幸福的保障,违纪是灾祸的开端
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违章违纪不狠抓,害人害己害国家
遵章是安全的先导,违章是事故的预兆
绿叶底下防虫害,平静之中防隐患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防震减灾优秀手抄报内容:
防震减灾,万物生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
在地震时,我们须知的十条分别是: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事故临头后悔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