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驾驶舱设计和适航来减少由设计引发的飞行员人为差错的挑战和途径_许为
基于CATIA的多功能运动轮椅三维数字化建模及其优化设计

Factors-HWG Final Report,2004. [3]许为,陈勇.从驾驶舱设计和适航来减少由设计引发的飞行员人为差错的挑 战和途径[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4(3).
例统计分析,适航条款和咨询通告并未对需要进行差错管理的人机界 [4]王学锋.波音 777 驾驶舱设计理念[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6(2).
根据上述改进方案,应用 CATIA 画图软件对多功能运动轮椅进 行三维实体建模,如图 1 所示。
图 1 多功能运动轮椅设计简图
【参考文献】 [员]马笑玲.一种新型篮球运动轮椅的设计与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7. [2]李爱萍.多功能轮椅的结构设计与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 [3]冯云龙.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篮球轮椅设计[D].天津科技大学,2014. [4]李霞.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爬楼梯轮椅的设计[J].机械,2009.
4 多功能运动轮椅结构的优化设计
针对轮椅篮球、轮椅网球和轮椅乒乓球等轮椅运动的比赛要求和 各类运动轮椅的功能要求,本项目在设计中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理论, 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一款国内某厂生产的篮球运动轮椅进行优化设 计,方案如下:
1)轮轴倾斜方式的改进。采用两次弯曲的方法,减少应力集中,增 加支撑强度。
All Rights Reserved. 术,而要通过回答一下几个问题来判断:(员)是否改变了操作方式/方 法?(圆)是否改变了操作程序?(猿)是否改变了飞行机组与设备的交互 方式?(源)是否改变了飞行任务和飞行机组的职责? 2.4 差错管理 处理飞行机组与设备交流而导致的(在服役中可合理预期的)差 错,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目标,差错管理主要包括纠错、容错和防错三种 处理方法。差错管理的适航要求来源于对服役中人机界面交流差错案
如何控制飞机维修中的人为差错卢宇

如何控制飞机维修中的人为差错卢宇发布时间:2021-12-25T08:14:43.95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7期作者:卢宇[导读] 科技一直在进步,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航空业更是应用广泛。
高科技手段的维修手段与方式已经成为航空企业的基本工作需求。
但是,对于某些航空企业与航空装备的维修部门,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470摘要:科技一直在进步,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航空业更是应用广泛。
高科技手段的维修手段与方式已经成为航空企业的基本工作需求。
但是,对于某些航空企业与航空装备的维修部门,手工作业却无法抛弃。
对于某些飞机及其零部件的养护、维修工作,手工作业是无可替代的。
在飞机维修中,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影响飞机维修安全、稳定性能的因素。
因为人工操作具有多向性以及各项不同性的特征,因此,同一个故障对于不同的工作人员来说,处理方式可能不同。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飞机故障的预判、对飞机的危险预知能力都不相同。
在维修过程中,心理素质不同、维修记忆不同都会造成对飞机维修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飞机维修;人为差错;控制策略引言随着航空业高速发展,航空器设计制造不断改进,可靠性逐步提高,由飞机故障所引起的飞行事故概率下降到了今天的 3%,而由人为差错导致的事故却呈上升趋势。
尽管在减少差错方面投入了资源,但人作为飞机维修中最为积极的因素,尽管其特性相对稳定,但人为原因导致的维修差错,却是导致航空安全事故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聚焦维修工作中的人为因素研究,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是提高航空安全的重要途径。
1 人为差错的定义国内外,人为差错都是航空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航空企业的影响,人为差错无法被忽略,人为因素造成的潜在风险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反而呈增加趋势,航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便是减少人为差错的产生。
在一般意义范围中,人为差错主要是指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或者是由于自身原因,工作人员无法对飞机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危险性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错误或者失误的行为。
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分析与航空安全问题探讨

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分析与航空安全问题探讨随着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人为差错成为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的分析以及航空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明确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的定义。
人为差错是指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操作、维修和管理中,由于人员疏忽、疲劳、技术不足等原因导致的错误和失误。
这些差错可能会引发各种风险和危险,严重威胁到航空安全。
在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人为差错可能会导致设计和制造缺陷,从而影响航空器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某些重要因素,导致飞机结构不稳定或者系统故障。
制造人员在制造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制造标准和规范,导致飞机零部件质量不合格或者装配不良。
这些设计和制造差错可能会导致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严重事故。
在民用航空器的操作和维修过程中,人为差错也是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
飞行员在操作中可能会因为疲劳、技术不足或者决策失误而导致事故发生。
维修人员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疏忽或者技术不过关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导致飞机存在隐患。
航空公司的管理人员在人员招聘、培训和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也可能会导致人员素质下降或者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了解决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带来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飞行员、制造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操作、制造和维修航空器。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人员招聘、培训和管理。
航空公司应该对员工严格要求,宣传航空安全意识,加强工作纪律。
加强监管和检查,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操作和维修过程进行全面的审查和监督。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对航空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并加强监管和检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民用航空的安全运行,保障乘客和航空人员的生命安全。
减少差错是安全基础:谈人为因素与安全运行.doc

减少差错是安全基础:谈人为因素与安全运行安全和效率是航空界关注的目标,二者缺一不可,优化航空人员的工作表现,是实现安全和效率的可靠保障,在百年航空发展史中,随着航空设计和制造业的发展,飞机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人为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飞行中的应用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机组资源管理是机组原因造成的事故明显减少,但是从最近十年发生的事故统计来看机组原因依然超过70%。
安全对航空公司来说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安全就没有公司的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
上个世纪后期由于航空器的安全水平的提高。
飞机的机械原因导致的事故比例从80%降低到20%,但是人为差错在先进的设备下仍然出现,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占到事故比例的80%,这样我们逐渐认识到,航空器的可靠性已远远大于人的操作可靠性,人的失误会对飞机构成更大的威胁,这就使得提高航空器安全的关注点逐步转移到人的身上。
应用人为因素不仅限于飞行安全的需要,缺乏人为因素只是还对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所以研究和应用人为因素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安全和提高效率。
一、SHEL模型让我们理解人为因素它是一种人为因素的概念模型,是用简单方式来认识复杂系统,它主要介绍人为因素的研究的范围,要素,关系,人是这个模型的中心,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他部分要与他配合,并适应它,它和其他部分不匹配就是人为差错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S软件飞行程序,操作手册,检查单等等。
容易出现差错的是,误解程序,编制了不实用的手册,制定了不合理的检查单。
特别是在新的程序和新的检查单开始执行的时候容易出现人为原因的差错。
2、H硬件飞机结构,驾驶舱设计,操纵系统和仪表的配置和使用特性等容易出现差错的是,操纵性设计不符合我们的习惯,仪表位置不合理等,尤其是对新飞机操纵时容易出现人为原因的差错。
3、E环境运行环境,气象条件,工作流程安排等容易出现差错的是,运行环境给机组带来很的大负担,天气条件牵涉机组很大精力,飞行任务安排不合理,造成人员疲劳,分心等。
航空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原因及对策研究

航空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原因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民航业在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民航飞机的维修技术也进行着更深入的研究。
航空设备维修事关航空飞行安全,良好的航空维修可以降低航空维修的成本、保障航空安全。
人为差错对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效率均有负面影响,避免或减少人为差错越来越受到航空业的高度重视。
在解决实际航空类维修工程问题时,为了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能,人为因素已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
了解航空维修中人为差错的影响和原因是减少人为差错,进而提高维修效益的首要课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航空维修中人为差错的一些关键因素,然后对如何减少人为差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航空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原因;对策引言在航空安全运营中,维修是保障设备安全的核心,随着一些新技术及材料在航空中得到应用才大大提升了航空设备的安全稳定性。
然而航空设备维修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失误,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提高航空设备的整体安全。
1强化航空维修控制的意义1.1保障航空维修的质量全程监察航空维修工作状态,能够很大程度上确保维修工作质量,从而保障中国航空的正常工作状态,为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航空维修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前期的准备工作计划、对于设备的各种零部件正确拆卸检查以及后期的一系列保养维护等。
对维修过程开展监督管理,不仅仅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的管控,同时也是对于工作人员工作态度的监督,使其能够按照正确的流程操作,避免一些非法操作,并及时地处理异常,从而保障航空维修的安全及质量。
1.2降低航空维修的成本对航空维修的监察管理,能够大大减少由于维修人员操作所导致的一些不当行为。
基于航空设备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维修和检查,而且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人士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航空维修材料相对普通设备维修材料价格要贵一点,在拆除精细部件的过程中,往往一个很小的失误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还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维修及飞机的安全飞行。
浅析航空装备维修中的人为差错

浅析航空装备维修中的人为差错摘要:航空装备维修是保证飞机质量、确保飞行安全的重中之重。
人为差错是维修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飞机维修质量的主要原因。
本文深入分析了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并从“人—机—环—管”四要素出发,就如何减少人为差错、提高维修保障水平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以提高飞机维修质量,确保飞行安全。
关键词:航空装备维修;人为差错;飞行安全;机务保障机务人员是保障飞机维修质量的主体,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军事竞争的加剧,飞机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给维修人员的保障能力和维修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为差错是维修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机务人员常常出现错、忘、漏等问题,对飞机维修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埋下严重的飞行安全隐患。
据调查统计,因人为原因导致的航空事故高达75%左右,而因为机务维修原因产生的事故又占了总事故的35%左右。
因此,对装备维修过程中人为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提高飞机维修质量,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人为差错的特点1. 必然性。
影响航空维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会对机务人员产生影响和干扰。
机务人员在维修飞机过程中,当各种影响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人为差错,因此人为差错具有必然性。
2. 可传递性。
航空装备由很多部件组成,不同部件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特征,因而由于人为差错使飞机一个部件产生故障时,通常会引起连锁影响,将问题向其它部件传递。
3. 不确定性。
人为差错可产生于维修过程中的任意环节,无法预见,可受众多因素影响而产生,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4. 潜在性。
与飞行员驾驶舱中的差错的“实时性”不同,维修中人为差错通常在发生差错时没有被识别出来,差错可能在其发生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后才被发现,甚至该差错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
2影响人为差错产生的因素2.1维修人员素质一是思想不重视。
对航空装备维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马虎,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负责任的态度,作风松散、不踏实。
浅谈预防和管理飞行学员人为差错

浅谈预防和管理飞行学员人为差错作者:黄祖桢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6期【摘要】飞行安全是民航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安全飞行,也逐渐成为了民航业内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要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就要对飞行中的人为差错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出有效措施。
当今民航业蓬勃发展,飞行员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应从飞行学员开始灌输安全飞行理念,从学员开始抓起,预防和减少飞行学员人为差错。
【关键词】人为差错飞行员飞行学员【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6-0236-01飞行器的机械结构原因是早期飞行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航空业迅猛发展,运行环境压力增大,飞行员人为差错日益增多,大大增强了航空运行风险。
要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提高飞行安全,关键还在于如何预防管理飞行员的人为差错。
当今民航业蓬勃发展,飞行员队伍也日益壮大,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应从飞行学员开始抓起,预防和减少飞行学员人为差错。
本文将结合SHEL模型,浅谈预防和管理飞行训练中飞行学员人为差错。
1.飞行员人为差错的性质和类型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差错。
人为差错具体表现为认读错误、思维过程错误和操作错误。
对信息的接受不正确、不及时、不完善是认读错误的具体表现;而思维过程错误是指思维过程中逻辑错误,导致飞行人员对事物的判断与决策结果与真实或标准会出现偏差;操作错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不能达到精确度的时间或次序等要求。
人为差错从错误的标准的角度可划分为随机性错误、系统误差以及离散性错误;如陆空通话中复诵指令错误。
差错的标准可分别划分为遗漏、添加和替代错误。
遗漏错误是遗漏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如遗漏了检查单的项目。
此外,人为差错还可分为可逆转与不可逆转性错误。
如果飞行员对燃油油量发生了计算错误,但在飞行放行前检查到了,那么这个错误就可能转化为可逆性错误。
航空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航空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航空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航空维修业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
航空机务维修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基础,对航空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文章对航空机务维修过程中,人为差错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发挥人为因素的正面影响,切实保障航空飞行安全。
关键词:航空器;维修;人为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航空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航空器维修当中的人为差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航空器维修水平的提升。
因此,必须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有效避免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维修问题。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航空器维修水平的稳定性,增加航空器的安全性。
1人为因素影响类型第一,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因素影响,航空器属于高精度器械,维修工作内容复杂对于航空器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
一旦航空器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就会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此类问题常发生在缺乏航空器维修经验的新员工身上。
第二,维修当中的违章操作因素影响,航空器维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流程。
为了偷懒进行违规操作,无视航空器维修规范。
也会由于人为因素产生差错。
第三;维修人员的个人情感、生理因素影响。
在航空器维修当中工作人员的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动作失误,维修人员的经济问题、情感问题等都会对航空器维修产生一定的影响。
2航空器维修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航空机务维修人员的业务素养也将直接影响与改变机务维修质量,在实际开展的维护维修工作中,部分维修人员未能正确看待该类工作,没能明确该岗位具体的工作职责,在薄弱责任意识的影响下,没能遵照此前的规范与要求来完成对应的维修维护工作,再加上部分维修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没能及时与其他部门人员沟通交流,降低了对该航空机务维修工作的理解度,没能及时发现引发飞机故障的具体原因,增加了维修差错产生的概率。
2.1组织管理能力不高缺乏规范的维修检查制度,无法有效对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行为进行直接的监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认为人为
差错的产生是由于三者间的不匹配。 该模型强调 了飞行员作业, 人机界面设计和操作环境之间的交 互作用对人为差错的影响。 社会心理模型视飞行操作为一项飞行机组、 空 管员和地勤维修人员等之间的团队协调工作
[14 ]
。
认为团队协调中交流沟通间的断链导致了人为差 错的产生。 机组资源管理 ( CRM ) 培训为减少人为 差错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了该模型的贡献 。 组织模型强调管理、 组织决策、 培训和飞行操 作程序规范等因素对人的主要原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 对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 施已有许多研究和建议。侧重从民机驾驶舱设计和适航角度 , 并结合增补的 FAA 和 EASA FAR / CS 25. 1302 适航条款, 分析和探讨为减少由设计引发的飞行员人为差错所面临的挑战和途径 , 并对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提出一系列框架性建议。 关键词:人为差错;人为因素;人机工效学;飞机驾驶舱;适航认证;民用飞机 + 中图分类号:V221 . 91 文献标识码:A [ Abstract]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human error is the main cause induced by major civil aircraft accidents. There have been much stud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induced by human error. Combined with the airworthiness regulations of the FAA and EASA FAR / CS 25. 1302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to reducing design - induced pilot human error , focused on the flight deck design and certification perspectives. Finally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is provided to develop the work. [ Key words] Human Error; Human Factors;Ergonomics;Flight Deck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Civil Aircraft 的提升空间。安全事故数据表明, 由驾驶舱设计引 发的飞行员人为差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
Rasmussen 的 “技能 - 规则 - 知识 ” 认知工程模 型则从三种作业绩效层面上将人为差错分为基于 技能的差错, 基于规则的差错, 以及基于知识的差 错
[16 ]
第一类是操作者偏离某种规范和标准的无意行为 , 其中包括执行了错误操作的过失 ( slip ) , 忽略了某 些操作步骤的遗漏 ( lapse ) 和由于操作者错误地判 断或理解当前操作情景而采取不合适操作的失误 ( mistake) 。第二类是操作者偏离某种规范和标准 的故意行为, 其中包括在某种情景下操作者故意违 反某种规范或标准的违规 ( violation ) 。 某些失误也 属于第二类人为差错。
[1 ]
0
引言
全球重大民机事故发生率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
。 针对
FAA 和 居高不下的与人为差错相关的民机事故率, EASA 增补了 FAR / CS 25. 1302 条款[4 - 6]。 该条款 首次从适航角度就如何减少此类人为差错对设计 提出了系统性的适航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为差错的分类和各种分析 模型, 以及它们对减少由设计引发的飞行员人为差 错的启发。 讨论了民机驾驶舱设计和适航认证中 为减少此类人为差错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航空 界的努力。侧重分析了 FAR / CS 25. 1302 适航条款 的特点, 取证、 测评技术以及取证中可能面临的一 些问题。最后, 从驾驶舱设计和适航角度对如何减 少此类人为差错提出了一系列框架性建议 , 包括融 合的设计和适航工作流程, 人为差错管理设计策略 人为差错预测辅助 和研究, 适航纳入设计的方法,
患
[19 - 21 ]
。受设计兼容性、 培训成本和适航风险等因
素影响, 后续新机型的设计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进 。 例如, 在垂直导航 ( VNAV ) 飞行操作时, 垂直速度 ( V / S) 、 VNAV 航路、 VNAV 飞行高度改变 ( FLCH ) 、 速度以及飞行路径角( FPA) 等众多的控制方式增加 了飞行员 的 认 知 工 作 负 荷, 并可能导致人为差错 ( 方式选择错误) 的产生。 2. 4 新增机载设备与人机界面的复杂性 新增的机载设备虽然为飞行安全提供了进一 步的保障, 但如果没有与原有机载设备实现有效的
据不同研究取向提出了以下几种主要的模型
。
Wickens 的认知模型从人类信息加工的一系 首先, 列心理操作差错角度来分析人为差错 , 其中包括飞 行员对各种飞行相关信息和操作的知觉 、 监控、 情 景意识、 心理负荷和决策等
[12 ]
。 该模型有助于分析
飞行员信息加工、 操作和决策过程的差错, 并指导 机载人机界面的设计。 以 SHEL 为代表的人机工效模型强调的是人 - 机器 - 操作环境匹配的系统设计方法
综述
Sum m ary
从驾驶舱设计和适航来减少由设计引 发的飞行员人为差错的挑战和途径
Approaches to Reducing Design - Induced Pilot Error Based on Flight Deck Design and Certification
许 为 陈 勇 / Xu Wei Chen Yong (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1210 ) Shanghai 201210 , China) (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 摘 要:
图1
人为差错的分类、 发生机制和实例
1. 2
各种人为差错成因和预防分析模型 针对人为差错的成因和预防, 航空和学术界根
[10 - 11 ]
和失误类人为差错。 有效的驾驶舱人机界面设计 有利于预防或减少此类人为差错的发生 。 其次, 充分了解各类人为差错的特征有助于采 用合适的设计手段 ( 例如防错和容错设计 ) 来降低 发生概率。 例如, 根据人机工效和认知模型, 可通 过有效的控制装置或显示器人机界面的控制方位 、 形态、 触觉等编码方式来减少过失 ( 执行差错 ) 。 而 可根据人机工效和 Rasmus对于失误( 计划差错 ) , sen 模型通过提供有效整合的信息来提高飞行员的 情景意识和知识型能力, 从而采取符合当前飞行任 务和环境的操作。 再者, 各种人为差错模型根据不同的研究取向 为揭示人为差错的成因和预防提供了互补和系统 化的对策。航空安全数据分析表明, 事故往往是由 包括人为差错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交互而引起 , 而人 为差错的产生也是多因的。 正因为事故是由一系 列子事件( 事故征候) 累积而形成的事故链所导致, 因此, 关键在于如何采用对策 ( 包括设计手段 ) 来切 断事故链, 从而阻止这些子事件最终发展成为事故 。 Dismukes 等人详细分析了在 1991 - 2000 最后, 年期间 发 生 的 以 人 为 差 错 为 主 要 原 因 的 民 机 事 [18 ] 即使有经验的飞行员有时也不可 故 。结果表明,
[18 ] 系统化整合则可能增加人机界面的复杂性 。 例 视 如, 原有机载设备通过各种信息加工通道 ( 听觉、
2 驾驶舱设计中为减少人为差错所面 临的挑战
2. 1 现有设计过程和方法的缺陷 针对居高不下的与人为差错相关的民机事故 率, 早在 1996 年 FAA 就牵头启动了一项颇具影响
[19 ] 力的民机驾驶舱人机界面的人机工效学研究 。 该研究发现, 由于没有充分考虑飞行员的能力 ( 生
2014 No. 3 ( 季刊) 总第 114 期
[15 ]
。 主张事
综述
Sum m ary
尤其在高工作负荷状态下。 因此, 避免会犯差错, 优化的机载人机界面设计要能帮助飞行员进行有 效的人为差错管理, 包括探测差错、 预防差错、 减少 差错、 容错 ( 系统容错设计 ) 和从差错中恢复, 从而 。 阻断人为差错发展成为事故
2014 No. 3 ( 季刊) 总第 114 期
在稳定地下降。但是, 随着民航需求和运输量绝对 数的提高, 只有进一步降低事故率, 才能将民航安 全保持在现有公众和舆论可接受的水平 或原因之一
[2 - 3 ] [1 ]
。 目前,
人为差错是导致约 70% 民机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 从发生的主体来讲, 人为差错可 由飞行机组( 飞行员) 、 空管员、 设计人员、 地面维修 人员等引发。从事故源来讲, 人为差错可由单一或 多重因素交互引发, 包括驾驶舱设计、 飞行员操作、 空中交通管制、 地面维修、 飞行机组间或与空管间 的交流、 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或国家文化等因素 。 由此可见, 从整个机载人机系统来讲, 相对于 发展成熟和系统可靠性很高的机载设备系统 , 人的 因素部分可靠性的提高既是很大的挑战 , 也有更大
5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Civil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适航取证测评技术以及适航取证的策略 。 设计工具,
1
1. 1
人为差错
人为差错的分类 人为差错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如图 1 所示
[7 - 9 ]
故的发生是由一系列子事件组成的事故链的累积 而致, 包括组织因素的失效。 这种从宏观组织环境 和事故链的角度来分析人为差错的产生具有积极 的作用。
。该模型有助于分析人为差错发生的成因和
改进人机界面的人机工效设计。 最 后,Reason 提 出 的 “瑞 士 奶 酪 ”( Swiss Cheese ) 式 系 统 组 织 模 型 被 广 泛 地 应 用 在 航 空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