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2012年级高三地理月考
2012级高三月考试题参考答案2014.10

2012级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4.12一、选择题1-5: BBDAB 6—10: BBCDB 11-15:CBCCD 16-20:BCCCA 21-25:DCBAB二、综合题26.(15分)(1)西部陡,东部缓;(2分)西部海岸曲折,东部海岸平直。
(2分)(2)港口:西侧等高线密集,水深,位于海湾内,风浪小。
(3分)机场:东侧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便于飞机起降。
(2分)(3)黑砾滩和黑沙滩: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
(2分)阳光、蓝天: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天。
(2分)白房子:增强对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室内温度。
(2分)27.(15分)(1)由南向北递减;(1分)南部降水变率大,北部变率小;(1分)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
(1分)(2)①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②上游河段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③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塞严重。
(每个要点1分,共3分)(3)①甲地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热量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2分)②乙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但光、热充足,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或畜牧业)和旱作农业。
(2分)(4)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合理开垦和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⑤加大政策扶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
(每点1分,其他合理答案斟情给分,总分不超过5分)28.(10分)(1)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水污染小,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劳动力廉价;国际市场广阔。
(每个要点1分,共4分)(2)石油开采(石油工业亦可)(1分)发现油气田并大量开采,导致沿海水质发生变化;导致采珠业从业人员减少;导致采珠业的作业区域大面积减少。
2012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

2012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地理试题2012 10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某中学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比②地海拔高,坡度大 B.①地比②地海拔低,坡度小C.③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③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2.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读右图,回答3~4题。
3.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虚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图中a和乙的数值及二者的温差可能是( )A.1 100、1 250;2°C<T<1°CB.1 100、1 350;1.6°C<T<2°CC.1 200、950;1.2°C<T<2.4°CD.1 500、1 350;0.6°C<T<1.2°C4.若此图为等压线图,①箭头代表甲地的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L处可能有阴雨天气,且雨区位于C处B.该区域河流北岸侵蚀严重C.乙处最有可能是晴朗天气D.该天气系统是高空等压线图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下右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N 1月 B.30°S 1月C.60°N 7月 D.30°N 7月6.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新西兰昼短夜长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澳大利亚的珀斯处于雨季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竿(竿长2 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如下图)。
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二、综合题
41.(11分) (每格1分)
(1)热北西南风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形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
动) (2分)
(2)纬度热量
(3)寒流降温减湿
(4)非洲印度洋
42. (20分)(1)低高
(2)西北西北
(3)乙地乙地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废气不易扩散
(4)温和多雨中山站
43.(14分)
(1)湿润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4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4分)
(3)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
配水资源;
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
构。
(任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6分)
44、(14分)
(1)东南部地势总体高于西北部;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形较平坦(3
分)
东南部河流短促,或西北部河流较长,说明山地分水岭位置偏向东南部(2
分)
(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受山地地形抬升,东南部降水较多,冬季西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携带的水汽受地形抬升,西北
部降水较多。
(4分)
(3)岛屿附近水汽充足,且有寒流经过(或暖寒流交界处),水汽遇冷凝结成
雾(3分)
(4)A处更靠近海沟,(或航道深);冬季风的背风坡,(或风浪小);结冰期短;面向太平洋,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任答3点给3分)】。
2012(秋)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2年秋季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1—2题。
1.a、b、c、d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及影响的主要因素是:①臭氧气体②地面辐射A.a ①B.b ②C.c ①D.d ②2.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近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B.气温随高度增加发生的变化,依次表现为递减——递增——再递增C.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自下而上依次为对流运动——水平运动——对流运动D.天气变化状况,自下而上依次表现为显著——不显著——显著右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沿纬线作的等压面图,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中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M地的气压高于N地②M地的气压低于N地③M地的气温高于N地④M地的气温低于N地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MN之间的近地面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5.若该图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为陆地,N为海洋B.M为海洋,N为陆地C.该地热力环流为顺时针D.该地热力环流为逆时针读下面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回答6—7题。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7.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下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东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8—9题。
8.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是A.一场春雨一场暖B.一场秋雨一场寒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9.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A.e>c B.b>d C.c=d D.d>a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为丙地17:30,读图完成10—11题。
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A卷)

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注意事项:第Ⅰ卷(单项选择题42题,每题2分共84分)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A卷第Ⅱ卷(非选择题36分)答案写在试卷Ⅰ卷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11-01 05:58:16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经度105.3°E,纬度32.6°N)地区发生了里氏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宝鸡地区有明显震感。
回答1-2题1.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2.下图能正确反映这次地震的震中距、震级和烈度关系的是()3.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右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①C.③①D.④我国某城市居民小区,环境优美,楼房采光条件好,楼房之间对采光影响不大。
小区内一栋楼房,在北京时间夏至日(晴天)14︰40时太阳光线从南偏西30°方向射向阳台,该日阳台日照时间是10小时40分钟。
读右图回答4--5题。
4.该城市的经度约是()A.100°E B.105°EC.110°ED.115°E5.此日该城市的昼长是()A.11小时B.14小时40分钟C.18小时D.15小时20分钟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
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试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7.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下垫面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岱崮地貌”(图A)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地理(世界区域部分)第I卷(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影响因素是()A、亚洲气候B、亚洲的经济C、亚洲人口D、亚洲地势右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
完成2~3题。
2、关于该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B.北美洲主要分布在东海岸C. 亚洲没有分布D .因受海洋影响,全年温和多雨3、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③地区的分布呈狭长型,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D.大气环流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4~6题:4、图中a、b、c、d、区域中,属于乳畜业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a B.c、C.b D.d5、图示①~⑤城市中,为大西洋沿岸港口和首都的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④⑤6、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北部工业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②.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③.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④.地形分为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王教授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坚硬,叶面光滑且有蜡质薄膜,果园里种植的大多是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
”据此回答7题: 7、王教授日记记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终年炎热少雨C .终年高温多雨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根据所学知识,读南亚地区图回答8~11题:8、关于A 、B 两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城为加尔各答 ,B 城为孟买 B .A 城是印度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 C .B 城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D .B 城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9、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B .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C .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D .茶叶分布在东北部10、中国暑假时,印度 ( )A .盛行西南季风B .盛行西北季风C .是雨季D .是旱季 11、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B .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C .南部为德于高原D .德干高原东高西低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13题。
2012届高三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下图为沿某纬线所作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板块①主要位干100W~600E之间,读图后回答1—3题。
1.板块⑥为()A.亚欧扳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3.位于①板块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下图为气温空间分布图的一种,读图完成4—5题。
(单位°C)4.该图显示了()A.气温沿经线方向、纬线方向和垂直三个方向的空间变化B.气温沿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C.气温沿经线方向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D.气温沿纬线方向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空间变化5.读图可知()A.气温沿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减后递增B.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化,是先递增后递咸C.气温沿纬线方向上的变化,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D.气温沿经线方向上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的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6--7题。
6.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 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 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D.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7.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A. 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8~9题。
8.甲区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地势C .大气环流D .洋流9.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 ) 下面甲图中PQ 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 、E 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0~11题。
2012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含答案)

2012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含答案)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本试卷共8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⒉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⒋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1.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2.如果该图X轴表示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分析表1、表2,完成3~4题。
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年份种植面积(万h㎡)总产量(万t)197918.0896.01980360.616335.219991335.040513.520001523.742399.7表2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区域1980年1999年大城市郊区70%20%其他农区30%80%3.1979--2000年我国蔬菜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4.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图2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级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做题人:@@@
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③ D .④
A .伏尔加河
B .密西西比河
C .莱茵河
D .黄河 图3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
读图3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洋流的推断是
A .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 .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
C .洋流④影响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D .洋流③是受东南信风影响,②受西南季风影响
4.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推断A .开普敦
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地区草类生长茂盛
C .直布罗陀海峡正值风力弱小的季节
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
要农具。
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湖北的白露湖、排湖因形状
像牛轭,因此被称为牛轭湖。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一侧为
左岸,右手一侧为右岸。
读图4完成5~6题。
5.图中四幅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应为: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③②
6.推断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是:
图2
A.牛轭湖分布在河流的右岸B.地势较为平坦,水流缓慢
C.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 D.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下面图5①②③④四图分别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的四个时期、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指地形演变趋向)。
图6是图5中甲附近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
读图完成7~8题。
7.推测图5④时期大陆东岸的植被类型及形成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地形B.落叶阔叶林—海陆位置
C.温带荒漠—地壳运动 D.温带荒漠—地形
8.图5中甲地的地质、地貌属于
A.背斜成岭 B.向斜成谷 C.向斜成岭 D.背斜成谷
读图7我国西北天山某地等高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为120km/天,回答9~10题
9.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 甲处方框内往往形成三角洲地貌
B.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 陡崖绝对高度可能为550米
D. 图中湖泊春季水位最高
10. 此时图中湖泊的风向及24—36小时之间城市可能的天气状况为()
A. 偏南风雨雪、降温
B. 偏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C. 偏北风雨雪、降温
D. 偏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图8为某
区域略图,下表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据此回答11~12题。
11.根据图表信息,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A.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C.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D.北半球、地中海气候12.推断图示水库的水量的变化是
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Ⅱ卷
综合题(52分)
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9。
材料二:图9中M、N两省耕地结构统计表
〔1)简述图示区域沿北纬280纬线气温年较差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西部年较差大小的原因。
(12分)
(1)(12分)气温年较差由西向东递增(2分),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西部大于东部(2分)。
西部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2分),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2分);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2分),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2分)。
(2)鄱阳湖区每年7,8月湖陆风显著,试分析其原因。
(8分)
(2)(8分)7—8月鄱阳湖水量大,湖面宽广(2分),水陆热力差异显著(2分);7—8月鄱阳湖地区受副高控制(2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水陆热力差异增强(2分),所以,7—8月湖陆风显著。
〔3)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井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8分)
(3)(8分)差异:M省旱地比重大,水田比重小(2分)。
原因:M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2分),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干旱(2分);地表崎岖,不利修筑水田,灌溉不便(2分),所以M省水田比重小。
14.(24分)根据东南亚部分区域图10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图10中AB两地典型植被,并运用自然地理整体性原理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A热带雨林(2分)
B热带草原(2分)
自然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2分)
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2分),AB之间为山地,A地处于西南季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生长森林(2分)。
B处于西南季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生长草原(2分)。
(2)2014年2月1日,印尼北苏门答腊省锡纳朋火山喷发,附近地区伴有轻微震感,引发附近居民恐慌。
请简要说明锡纳朋火山喷发的原因。
(4分)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2分);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边界深处岩浆沿裂隙上升,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2分)。
(3)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图示区域北部(10°N以北)主要的气候类型(8分)
图示区域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终年高温,属于热带(2分);位于亚洲东南部(2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旱雨季分明(2分);所以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