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调研方法指导-以济南商埠区为例

合集下载

济南商埠区城市设计

济南商埠区城市设计

齐鲁地域建筑与文化课程作业《济南商埠区中山公园东片区城市设计》姓名孙秀梅学号2010051170学院建筑城规学院班级建筑103班专业建筑学指导教师高宜生2014年5 月济南商埠区中山公园东片区城市设计一.项目背景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清政府在济南自主开埠,在城西门外,胶济铁路以南规划建设商埠区。

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和兴衰起落,今天的这一片区形成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商业店铺集中区、良好商业氛围和宜人步行尺度的特色街区、具有代表性的商埠区历史格局,保护和自我更新成为发展的主题。

商埠片区道路沿东西南北正交布置,城方格网状。

现有保护范围东至顺河高架路,西至纬十二路,南至经十路,北至胶济铁路,总用地面积800余公顷。

1.地点本次设计用地位于商埠区核心片区内,研究范围东起纬二路,西至纬五路,北起经三路,南至经四路。

详细设计范围为位于中山公园以东。

总用地面积约3.15公顷,其中含城市道路1.06公顷,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2.09公顷;2.现状项目现状主要为棚户住宅用地,另有两栋4层住宅楼,但建筑质量较差,内部主要单位有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市中区残疾人联合会等,沿四周道路为一二层的沿街商业。

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

现状用地向南300米范围内有经五路幼儿园,向北200米范围内有纬三路小学,东侧紧邻二十七中学。

经落实地块中有两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属近代建筑,一处是20年代初的德国建筑,一处是20年代的张荃生家宅。

3.基地与周边关系①基地东侧两地块南邻大观园片区,北临办公区和部分新商业区,东侧存有万达商业区,所以基地东侧两块地块着重作为商业区设计。

②基地其他地块周边多为居住区,北侧相邻地块沿街为商住混合,南侧相邻地块沿街多为办公。

所以其他地块设计为以服务当地居民为主的生活性区域:中山公园为生活性的公共空间,其他地块设计为居住区。

二.对整个区域的理解及设计理念1.基地周边存有连续的传统建筑,且基地位于具有商埠区传统空间肌理的典型区域。

文化街区品牌形象设计——以济南老商埠文化街区为例

文化街区品牌形象设计——以济南老商埠文化街区为例

文化街区品牌形象设计——以济南老商埠文化街区为例发布时间:2021-08-03T15:36:07.6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0期作者:冷朝阳杨雪梅[导读] 本文将对老商埠进行文化发掘与符号化设计冷朝阳杨雪梅山东英才学院摘要:本文将对老商埠进行文化发掘与符号化设计。

对比济南老商埠的历史形象与现今老商埠的为推动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并进行老商埠文化街区符号的提取与运用。

为老商埠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将对老商埠文化品牌形象的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品牌形象;文化街区;老商埠一座城市的发展是需要那里的文化遗产去体现,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风貌的载体。

为了留住城市发展的记忆,也响应了如今旅游产业的热潮,济南老商埠正在蜕变为新型的保留历史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为进一步推动老商埠的旅游发展和品牌化进程,本文将对老商埠特色文化品牌形象的设计进行研究。

一、老商埠品牌形象的分析经济效益的关键点是拥有文化创意价值与否。

首先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要体现老商埠历史街区的文化风貌,老商埠文化街区符号也可以对其中的自然元素符号进行提取;在1904年,自行开埠使济南拥有了自主权的陆路商埠,从此一座中西交相辉映,现代与传统交流融合的城区渐渐成型,这是进的中国自主开放发展的重要举措,。

文化创意产品应体现济南的自主开放之先,突显这点内在精神,将展现出另一面的济南城市形象。

二、老商埠文化街区的原有形象为了体现老商埠的文化特色,品牌形象的探讨应该先从老商埠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上入手。

老商埠是属于商业性历史街区,在当时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别具一格。

其城市格局是遍布了小而密的网格状结构,交通道路的结构,预先留出的中心区的公园,以及大疏大密的建设模式,功能混合尺度宜人的城市环境设计等,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均可以与当时先进的城市设计相媲美。

因此,彼时的济南商埠街区实是堪称繁华,因为合理的交通组织结构,商号林立,洋行并列,各种经典品牌层出不穷,长袍马褂和西装革履的各国面孔在那里生活着工作着,相得益彰;那里汇聚了各色的世界美食,具有各国情调的餐厅在那里遍地开花。

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的城市设计转型实践——以济南百年商埠区槐荫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

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的城市设计转型实践——以济南百年商埠区槐荫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
的趋势下, 城市新增机会用地呈现规模小、 设计条件复杂的特点,
对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如用地策略、功能策划、城市意向与空间构成等,提出更为精细化 的要求。历史地段城市更新项目,情况更为复杂,往往面临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改善民生两 大矛盾性诉求同时存在的情况, 这要求城市设计根据价值判断做出科学合理的权衡。 近年来, 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因尊重产权个体、 经济可行、 可较多保留社区文脉而受到广泛关注 和认可, 这一模式对蓝图式的城市设计表达也提出新的要求, 即在城市空间的结构性与整体 性管控下制定相对具体的分期实施策略。 对于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类的城市设计项目, 上述要 求可分解为三个难点问题,需要着重解决: (1) 历史文化价值评估与特色空间重构 地块的发展变化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 积累了各式各样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资源, 需要 理清脉络分清主次, 结合操作可行性和当代城市生活需求, 对保留和更新的具体内容做出价 值判断,最终落实到物质空间,形成独特的城市特色空间体系。 (2)指向实施、定性定量并重的商业策划 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更新, 更意味着所承担的城市职能的更新和功
3
小结
在“新常态”背景下,针对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的城市设计亟需丰富内涵并拓展外延。城
市设计长于物质空间的建构, 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落实于物质空间而不局限于物质空间。 因 此,在传承历史文脉,尤其在对接市场和面向多元主体渐进式实施方面,城市设计还需不断 总结积累经验,并寻求与其他专业机构(如市场策划和管理咨询)的合作及相互支持。 参考文献
2000NºN¤mA•432529468ÿNÅ–Plè‰Ä€‹Õÿ
能业态的更新, 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场景的更新。 这一过程往往涉及产业植入和功能业态调 整, “拍脑袋”式的策划过程和“自上而下”规划角度的考量难以保障市场机制下的街区活 力。需引入科学的商业策划和商业量定量分析加强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 (3)实施策略 历史地段城市更新通常项目周期长, 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形势变化、 社区意识觉醒以及对 诸如“新天地”项目的反思,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模式得到较多认可, 历史地段更新类城市设计需要在历时较长的渐进式更新进程中发挥作用, 分期实施策略在城 市设计项目中的重要性增加,甚至成为评价该类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下文将以济南百年商埠区槐荫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 详细介绍针对上述三个要点的城 市设计实践。

济南市商埠区城市设计调研

济南市商埠区城市设计调研

居住区房屋布局过密导致采光不 足,通风较差
2.5.3 风貌遭破坏,文脉难延续 老建筑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展示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与利用
2.5.4 交通拥堵,设备不足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与利用Βιβλιοθήκη 交通拥堵,占道停车现象严重
垃圾处理不妥当,市民居住环境 恶劣
2.5.5 新旧建筑矛盾尖锐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与利用
建筑细部
在新四合院里,可以见到非常精美 的中式石鼓、西方铁艺,虽然都是古典 风格和灰色调,却打破了建筑的沉闷, 使每一座建筑都有了自己的性格。
四、方案设计初步构思
4.1 规划立意·建筑风格 青砖红瓦,商埠记忆
基地位于历史老商埠区,有其传承的建筑风 格。因此在造型 选材处理上,外立面的材质以青 砖或石材为主。可以将原风格的意念变形,运用 灯光以虚实相间的方式呈 现,从而使整个街区更 好的契入融合。 现代时尚元素与充满浑厚复古气 息的城 墙、建筑结合,造成当代新艺术视觉的 冲
1.2 商埠区发展的历史演进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与利用
开埠之初:东起十五殿(今纬一路北端原津浦铁路宾馆) ,西至南大槐树(今纬十二路以东) ,南 沿长清大街(今经七路) ,北至胶济铁路,面积约2平方千米 。
1945 年以后: 商埠租地面积已经增至6. 1平方千米 (9140 余亩) 。 1948 年以后:商埠区逐渐衰落,商埠区逐渐成为以市民居住和工厂生产为主的城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商埠区一度又呈现出繁荣趋向。但随着整个城市布局结构的发展变
在建筑形式上, 屋顶处理上以一种 精确的“度”分配 了平坡屋顶各自所 占的量,使人觉得 这是现代建筑,又 有传统四合院的坡 屋顶味。
在建筑用色上,则是基本沿袭了传统,灰瓦粉墙,不时以稳重的暗红提示人们这是 一组谦逊但很有活力的建筑群。同时它和顶层的阳光屋告诉人们这是现代的产物。同样的 粉墙黛瓦.在这里却有着皇城脚下的大气严整,并与北京旧城的肌理有机统一,使居民环 境注入新生活的气息,包含了传统的历史文脉和多彩的文化内涵。

济南市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导则

济南市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导则
济南市中央商务区 城市设计及导则
JINAN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URBAN DESIGN PLAN AND GUIDELINES
2016年6月 JUNE 2016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0617 DRAFT
0617 DRAFT
SOM’s vision for Jinan’s new commercial center honors the city’s natural setting and history. The master plan creates a livable new city that is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akes advantage of proximity to transit, and creates walkable streets, inviting public spaces, and distinctive districts.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0617 DRAFT
01 简介 Introduction
3
远景 Vision
4
实施及控制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s
8
规划总结 Masterplan Summary
12
开发要素 Development Parameters
13
02 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0617 DRAFT
0617 DRAFT
简介
INTRODUCTION
化纤厂路 HUAXIANCHANG RD
华阳路 HUAYANG RD
华信路 HUAXIN RD

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

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

LOGO
习俗变化
LOGO
服饰变化
LOGO
通讯变化
LOGO
三、商埠区的现状

同所有城市中心的发展轨迹一样,随着社会、经济、 文化、科技、体制等的发展,城市经济中心区不断地变 更。在城市结构的复合、性质的演替、功能的更新转变、 居民生活需求的转变、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商埠地 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走入了困境。
LOGO
商业商标
LOGO
工业发展
面粉场的制粉楼
鲁丰纱厂
山东机械局
济南电灯公司
LOGO
经济发展
股票
济南恒丰 泰银号汇票
LOGO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济南机车工人和“新中国号”机车
马达车床和龙门刨床
LOGO
2、市政交通
济南商埠区的街道规划是按照经纬来设计的,但与 地球仪上的经纬正好相反,东西向的道路称为经路,南北 向道路称为纬路,据说这起源于传统纺织业中所讲的经纬 线。因东西向的马路长而且宽,所以经一、经二路等便被 老百姓称为一大马路、二大马路。经路与纬路将商埠区切 割成大小不等的棋盘状街区,沿街可安排商业店铺,街区 里面则建设里弄或别墅。这种布局是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 用的一种规划手法,便于功能分区。
LOGO
被拆除的老建筑
LOGO
繁华商业的退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 楼林立的济南有着更多新 的产品和街区,旧事的建 筑由于没有保护,失去了 他的光辉和魅力,人群的 减少,对老商铺产生了很 大的冲击,繁华的商业开 始出现退化的迹象。
LOGO
交通拥挤,设施不全
LOGO
四、采取的解决措施
昔日济南的商埠区,是城市中一处浸透着浓郁的地 域文化色彩和外来文化风情的特殊地区,其发展历史记 载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就像北京的 天桥、上海的城隍庙那样,它在济南人的心目中留有不 能磨灭的印象,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城市现代化 的过程中,如何让商埠区重新焕发生机,再度繁荣,使其 所蕴藏的经济和文化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保持它 当年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为济南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 步做出新的贡献,这无论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 从弘扬文化特色的角度,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

商埠区发展发展调研报告

商埠区发展发展调研报告

商埠区发展发展调研报告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济南商埠区的产业和商业对当地也有着相对消极的影响,原先适应于商埠区的产业和商业的基础设施相对而言十分的落后,例如:内路网密度过大,交叉口过多,干道过窄,加之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及交通工具的改变,交通设施的缺少和引导组织的不合理,致使该地区人车混行、交通阻塞,严重影响了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现有商业设施不足,不仅特色性、专业性、时代感、集聚性、多样化的街区不足,而且其适应大众化、日常性的经营内容、规模及附属设施也严重匮乏。

该地区的水、电、暖、气等市政基础设施也存在着供应不足的问题。

心功能。

改造核心区域为经四路至经五路、纬二路至纬三路的围合区域,占地约100亩。

以小纬二路为分界线,大观园分为东街坊和西街坊两个部分改造。

东街坊为大观园的主题功能区。

南部以大观园商场为主体,经营大型综合商场和酒店;北部经营餐饮和“老字号”;中部围合形成小广场,可进行民俗演艺、商业宣传、商品展示等活动。

东街坊内,对大观园商厦、电影院等进行仿古改造。

西街坊为商住混合功能区。

不仅要改造同福商城,而且还要拆除经四路和小纬二路交叉口处省行管局、省邮政局住宅等,拆除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

其中,同福商城的建筑立面将改造为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经过改造,大观园将逐步形成南高北低、以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为主体的特色风貌街区;小纬二路逐步形成具有传统商埠风貌、以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为特色的步行商业街。

蜕变后的大观园以新变化、新形象赢得人们的关注与青睐。

目前,大观园又把恢复共和厅书场、武术摔跤场等传统项目提上了日程。

南区的两座营业楼和街道也将进行仿古式装修,使之与北区的建筑风格相吻合。

还将通过实施“西进南拓”,营造一个大商业圈。

东方现代艺术馆改造项目原址为济南市工人文化宫,建于50年代中期,曾是本市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大屋顶中式风格建筑。

商埠区发展发展调研报告()

商埠区发展发展调研报告()
昔日济南的商埠区,是城市中一处浸透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外来文化风情的特殊地区,其发展历史记载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就像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那样,它在济南人的心目中留有不能磨灭的印象,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在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商埠区逐渐失去了往昔的繁荣,如何让商埠区重新焕发生机,再度繁荣,使其所蕴藏的经济和文化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保持它当年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为济南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这无论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弘扬文化特色的角度,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
图为经一路的场景
图为经二纬二场景
济南开埠后,很快成为胶济线与津浦线交会点上的重要枢纽城市。济南开埠100多年了,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对有特点的老建筑保护做的很不够。
喧宾夺主的新济南站
4新时期商埠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同所有城市中心的发展轨迹一样,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体制等的发展,城市经济中心区不断地变更。在城市结构的复合、性质的演替、功能的更新转变、居民生活需求的转变、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商埠地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走入了困境。
1.1商埠区形成的历史背景
自辟古城至开埠以前的千余年,济南的城市建设一直固守在府城城垣和圩墙内,规划布局因袭中国城郭传统形式,并巧借自然地形与山水,形成了“三山不见,四门不对”的格局,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地区政治中心。鸦片战争以后,在国内外军事、政治等因素影响之下,中国开始开放门户。外国势力自沿海入侵后,逐渐将其影响延伸到济南等内陆地区,济南的城市性质也由封建封闭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开放型转化。济南开埠起源于甲午战争后人们对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思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实行改革措施。其中包括自辟商埠、振兴商务与发展实业的措施,以抵制外人侵略,促进国内工商业的发展。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修至济南并全线通车,使济南处于陆路、河路的枢纽位置,因此利用铁路交通的新优势,抓住机遇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1904年5月1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一日),清廷批准济南开辟商埠,并将潍县、周村一并开作商埠,作为济南分关。1906年1月1日举行了开埠典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对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有象征意义的空间,包括水、绿化、 广场、历史纪念物、公共建筑、视觉对象等。 (2)从城市设计范围和尺度来划分,又可分为以下三个范畴:宏观、中 观和微观尺度的城市设计 宏观城市设计,即总体城市设计 中观城市设计,也叫做重点片区城市设计 微观城市设计,即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1.背景
地理区位
地形地貌
气候气象
济南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
济南年平均气温14.7℃,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 -0.4℃,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5℃。
济南年平均降水量671.1mm,降水量最高月为7月,月平均降 水量196mm,降水量最少月为1月,月平均降水量为7mm。
人口分析:人口总量、年龄结构、人口变化
人口分析:人口总量、年龄结构、人口变化
经济分析:区域GDP发展/比重 产业结构:产业机构比例分析、产业增长趋势、核心区结构比例、
SWOT分析
街区地块:街块尺度、开发强度、街廓尺度 建筑群体:功能分析、沿街业态分析(横纵向)、建筑年代、历 史建筑分析、建筑体量、高层建筑
2
案例--2.1政策分析
2-1政策分析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规划法规
2013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同时获得省委、省政府研究通过。 一圈一带: 一圈是指省会城市经济圈 一带是指西部经济隆起带
济南处于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
的过渡地带,市境以南的玉皇顶 (1532米),是鲁中山地、也是山 东的最高峰。境内山地呈扇形环 绕在泰岱的西北部,南高北低。
1.背景
地理区位
地形地貌
气候气象
中国气候分区图
山东在中国的的气候类型中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 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公共空间: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商业空间、历史古迹、SWOT分析 必要行为分析、自发性行为、社会性行为、街区行为概况、现状分析 及改进策略、SWOT分析
交通路网:街块尺度、开发强度、街廓尺度 交通定位:道路分析、交通概况 交通格局:道路等级、人流来向、业态分析 交通现状分析:交通流量、公交分析、街道尺度、可达性、交通问题
城市设计前期调研指导
总纲
1.背景
2.深度地块分 析



计 三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 期
方面


3.设计与构思
总结
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气象
2.1政策 分析
2.2经济 分析
2.3文化 分析
3.1物质 空间
3.2行为 活动
3.3道路 交通
政策法 规 行业标准: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规划法规:职能定位、土地利用、SWOT分析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位大师。鉴于社 会工业城市病,他提出一套与田园城市完全不同的思路,即利用 现代化技术与管理手段来改造大城市。 (3)E•沙里宁的“有机分散”理论和“体形设计环境”理论 (4)K•林奇“城市意象”理论
K•林奇,1918年美国著名城市设计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是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奠基人之一。他从环境心理学出发,通过对城 市景观调查提出了影响城市意象的五项要素,即通道、节点、地 区、边缘和地标。一座城市形象的优劣,往往体现在这些要素上。
紧挨天桥区,市中区,槐荫区, 历下区。历下区发展较好,商 埠区可以依托历下区的资源, 是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1.背景
地理区位
地形地貌
气候气象
山东交通便利,其中京九线,
京沪线,京福高速公路对山东 有重要的影响
济南位于山东的交通核心地
带,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 对济南有重要影响
商埠区交通便利,其中胶济铁
路和京广高速对商埠区有重要的 影响
1.背景
地理区位
地形地貌
气候气象
山东位于第三级阶梯。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
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 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 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 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 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 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 %,平原占55%,其他占7.8%。
3.城市设计的设计原则
城市设计的原则:
城市设计应遵循下面三项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与古典城市艺术设计之间的最大区别。 (2)整体环境设计思想和创造特色原则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很大不同点在于:前者是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 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而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 因此,整体性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1
案例--背景
1.背景
地理区位
地形地貌
气候气象
山东地处环渤海湾经济区与长
江三角洲地区的结合部,建设跨 省域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得天独 厚。
济南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济南
都市圈的核心地带,与周边6个 地级市直接毗邻,在空间上构成 以济南为核心,以六市为周边的 圈层布局,呈“众星拱月”之势。
商埠区位于济南中西部地区,
城市设计的范畴:
城市设计范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城市空间范畴,即从城市空间构成来进行分析 城市空间是由三类不同性质空间所构成,它们是: 骨架空间,下分为 a、流动:主要是为人、车服务的各类道路、站场等空间。 b、服务:包括为能源、信息、消防等所提供的空间。 活动空间或称目的空间
指为居住、工业、商业、行政、公共设施、娱乐、教育、卫生、文化 以及农业等所提供的空间。 象征空间
SWOT分析

理论基础
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定义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城市设计内容极为丰富,就
其不同方面和角度来论述,就有不同定义。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 术语标准》中城市设计定义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 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城市设计
2.城市设计的范畴
环境学科首先提出的“可持续性”要领是指“满足现在的需要,但不损 害后代在他们需求的机会”。
城市设计
4.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
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
城市设计理论比较繁杂,有的融合在城市规划理论中,一般 较为公认的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思潮: (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来的。 (2)勒•柯布西耶城市设计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