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术后康复训练治疗
麦肯基颈椎训练法

麦肯基颈椎训练法
麦肯基颈椎训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化和恢复颈椎的方法。
该方法最初由物理治疗
师罗宾•麦肯基(Robin McKenzie)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现已成为医疗界和健身界广
泛采用的颈椎康复训练方法之一。
麦肯基颈椎训练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姿势,缓解颈椎的疼痛和僵硬感,
同时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和柔韧性,防止颈椎再次受伤。
这种训练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颈椎问题,包括颈椎痛、颈椎病、颈椎纤维化、颈椎间
盘突出、颈椎劳损和颈椎退行性变等。
此外,这种训练法可以加强颈椎肌肉,改善姿势和
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和局部麻木等颈部不适症状。
以下是麦肯基颈椎训练法的一些常见动作:
1. 靠墙垫颈椎训练:将一张垫子放在靠墙的地面上,然后让自己的颈部放松在上面,让头部向上仰起直至与地面成45度角,维持约3-5分钟,可缓解颈椎疼痛和缓解颈部肌
肉紧张。
2. 头部伸展训练: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将头部向后伸展直至形成
一个弧形,维持约5-10秒,重复3-5次。
这个练习可以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刺
激肌肉强度,缓解颈椎疼痛。
总之,麦肯基颈椎训练法是一个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和恢复颈椎的健康。
如果您有颈椎问题或者想要预防颈椎问题,请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以便获得适合您的
训练计划。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关于《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的人们生活方式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情况,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任何的影响,但是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当然很多疾病也会降临在我们身上,脊髓型颈椎是人们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造成的,那么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院前训练方法术后3个月以后,去除围颈,除了继续进行中训练项目外,颈肩部功能的恢复性活动是此期锻炼的重点,主要进行2方面的训练:①颈肩部训练。
在手术中期的基础上,进行各方向的颈部活动,按“米”字操进行8个方向运动,动作不要引起疼痛不适。
②颈部肌肉力量性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增强颈椎定性,应该交替进行。
③肩周肌群训练。
上肢外展、旋后平肩,可以同时抗阻。
有条件的患者要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
出院后注意事项患者在住院期间,康复训练由专业治疗师执行,并且监督,出院时要根据患者所处的训练时期和功能给予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应进行的训练项目、出院后注意事项,并要定期随访。
主要内容包括:①继续各项功能训练;②颈部活动应作为长期坚持的训练,但不应过度活动,要运动适当;③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伏案工作之后,每隔1小时活动颈部1次;④睡眠时枕头要高低适宜,避免颈肩部受凉。
站立训练。
术后患者双下肢功能下降,可以进行站立训练,先由倾斜床站立,再扶持站立,然后独立站立。
行走训练。
患者站稳之后,可先扶拐行走,然后脱拐行走,从50m开始,逐日递增步行量。
肢体运动训练。
患者在术后应该进行上下肢锻炼,也可利用辅助器帮助锻炼肢体。
手功能锻炼。
对于对手功能差的患者,需功能训练。
腰背肌训练。
加强患者躯干的稳定性。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在上肢运动基础上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进食、洗漱、排泻等。
颈部活动。
术后8周可以取下颈围,做颈部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收缩颈部时需要患者自己用手在反方向施加阻力,保持颈部收缩而不动,阻力刚开始时要小,每天1组,每组3次,之后逐渐增加,每组做完后戴回颈围。
颈椎病康复评定及治疗

该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手段,显著提高 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建立了完善的颈椎病康复数据库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临床数据,为颈椎病康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提
问题一
当前颈椎病康复评定系统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议加强系统研发和测试,提高
REPORTING
日常生活习惯改善建议
保持正确坐姿
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过度仰头,调整电 脑屏幕和座椅高度,使眼睛平视屏幕 。
定时休息
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进行颈部和 肩部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选用合适的枕头
选择低枕或无枕睡眠,保持颈椎自然 曲度,避免颈部过度前屈。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颈部受凉,以免加重颈椎病症状 。
操作技巧
手术过程中需精细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神经和血管,同时注重止血和缝合技巧。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详细的手 术计划,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VS
处理措施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 伤等,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抗感 染、营养神经等。
颈椎病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 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 韧带增厚,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 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分类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等多种类型。
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等,用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 康复的影响。
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原则

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原则
1.稳定性原则:术后切勿急于进行一些剧烈的运动或负重锻炼,要保持颈椎稳定,避免造成术后伤口裂开或伤及颈椎。
所以,刚开始的锻炼应以柔和轻缓为主,逐渐增加强度。
2.逐渐加强原则:术后锻炼应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例如,可以先从轻柔的颈部伸展运动开始,然后逐渐增加颈部的转动、屈伸、侧弯等运动。
切勿贪多求全,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适量增加锻炼的难度。
3.耐力与柔韧性训练原则: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不仅要求恢复颈椎的运动功能,还需增加颈椎的耐力和柔韧性。
针对这一点,可以进行一些需要持续时间较长的训练,如持续性的颈部伸展,可以保持姿势约15-20秒钟。
4.需要定期休息原则:颈椎术后锻炼时需要注意适当的休息。
例如,在连续锻炼20-30分钟后,应休息5-10分钟,避免长时间的颈部运动。
如果出现疲劳或不适感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5.坚持的原则: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断进行。
无论锻炼的效果如何,都应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6.切忌反复草率的与人家动手术同时动手术这样除了容易造成感染导致术后发热,术后的伤口也容易感染外,也会导致术后肌肉紧张度大大增加术,对于术后康复会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在进行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时,患者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适量的锻炼。
并且,在锻炼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逐渐加强锻
炼难度、保持稳定性等原则,以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减少疼痛和不适,提升生活质量。
颈椎术后康复

【护理及康复】1.术前护理1) 体位的训练:A:颈椎前路手术病人需要做气管推拉练习。
方法:即保持上身直立,颈部中立位。
以右手拇指将气管连同喉结一起推向左侧并超过中线,持续约5-10秒,然后放松。
再用左手重复同样动作。
每日练习数次,每次十余次,直到自己已经可以耐受气管的推拉而没有明显疼痛和憋气感。
B:颈椎后路手术病人需要做俯卧位练习。
方法即病人俯卧位收下颌,胸下垫枕头20-30cm,头部顶书本样硬物,以坚持3小时为宜。
,一般在术前1-2日即开始练习。
2)选配围领:颈围领的选择要求围领上缘接触下颌、下缘接触胸骨,保证颈部不能进行屈颈(低头)动作为宜。
2.术后护理(1)术后护理要点1)安置适当的体位:病人返回病房后,由三到四人平稳地将病人平移至床旁,其中一人保护好病人的头部,使之头颈胸处于同一水平。
平卧时垫薄枕:侧卧时头部垫枕与肩高一致。
病人在床上翻动时应保持头颈部与躯干一同运动,做轴线翻身。
2)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术后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
3)饮食的护理:术后4小时病人就可以饮水,可进食流食或半流食,待咽部疼痛减轻后可改为普食。
4)伤口引流的观察与护理:伤口负压引流管必须保持通畅、有效、安全。
搬动患者或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引流球,防止外部受压、扭曲、折叠,经常检查引流管、引流球有无漏气,引流管有无脱出。
同时要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准确记录从而判断有无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5)下地时间:拔除引流后,带好围领,可先坐起或将床头摇高坐起,若无头晕等不适,可下地活动。
下肢无力者,需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逐渐活动。
注意病人起卧时要采取侧起侧卧,其防止暴力牵拉双臂以免引起脊髓再次损伤。
下床后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度,循序渐进。
(2)病情观察:1)术后要观察病人的四肢自主活动情况。
迟发性三角肌麻痹即双上肢上举困难提示C5神经根损害。
2)颈椎前路术后需观察声音有无嘶哑、饮水有无呛咳。
若术后即刻出现声音嘶哑提示术中有喉返神经损伤,饮水呛咳提示有喉上神经损伤;迟发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说明组织水肿刺激造成。
脊髓型颈椎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42例分析

hi r t n t a he n m a ar r up (P < O 1) Co lso ghe ha h toft or lc e g o .0 . ncu in Re ab 1 ato x cs s at r a tfca nt r e t br ldic r plc — h -i i n e er ie f e r iiili e v re a s e a e t
m e a m p o pi o d f c i ntc n i r ve s ne c r un ton ofCSM ate t p in .
张 山 刘吉祥 任 洪波 祁 红辉 侯 林 , 慧娟 , , , , 李
[ 要 ] 目 的 观 察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人 工 椎 间盘 置 换 术 后 肢 体 功 能 康 复 训 练 的效 果 。方 法 4 摘 2例 行 前 路 显 微 镜 下 手 术 减 压 后 椎 间植 B y n人 工 椎 间 盘 术 患 者 随 机 分 为常 规 护 理 组 ( 0例 ) 功 能 康 复 训 练 组 ( 2例 ) 于 术 后 2周 及 6个 月 分 别 对 两 组 患 者 进 行 ra 2 和 2 , J oA评 分 。 结 果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6 月 的 J 个 OA 评 分 均 高 于 术 后 2周 , 功 能 康 复 训 练 组 的 评 分 明 显 高 于 常 规 护 理 组 ( < 0 0 ) 但 P .1。 结 论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患 者 人 工 椎 间 盘 置 换 术 后 加 强 功 能康 复 训 练 能 有 效 恢 复 脊 髓 功 能 。 [ 键 词 ]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 工椎 间 盘 置 换 术 ; 复 训 练 关 人 康
颈椎腰椎康复训练计划

颈椎腰椎康复训练计划英文回答:Neck and lumbar sp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s are designed to help individuals recover from injuries or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se areas of the body. These programs typically involve a combination of exercises, stretches, and other therapeutic techniques to improve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overall function.The specific exercises and techniques included in a neck and lumbar sp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will vary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s specific condition and needs. However, some common exercises and techniques that may be included are:1.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These exercises are designed to target the muscles in the neck and lumbar spine to improve stability and support. Examples may include neck and back extensions, core exercises, and resistancetraining.2. Stretching exercises: Stretching exercises help improve flexibility and range of motion in the neck and lumbar spine. Examples may include neck stretches, hamstring stretches, and lower back stretches.3. Posture correction: Poor posture can contribute to neck and lumbar spine problems.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often include exercises and techniques to improve posture and body alignment.4. Manual therapy: This may include techniques such as massage, joint mobilization, and manipulation performed by a physical therapist or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5. Education and self-car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often include education on proper body mechanics, ergonomics, and self-care techniques to help prevent further injury and promote long-term recovery.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eck and lumbar spine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s should be tailored to the individual's specific needs and goals.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sult with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or physicaltherapist to develop a personalized program.中文回答:颈椎和腰椎康复训练计划旨在帮助个体从影响这些身体部位的伤害或疾病中康复。
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后康复训练

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后康复训练
摘要:
一、颈椎前入路手术简介
二、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前准备
三、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后康复训练
四、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正文:
一、颈椎前入路手术简介
颈椎前入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前路椎间盘切除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椎间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等。
这类手术通过颈椎前方横切口逐层显露直至椎体前方,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前准备
1.气道准备:戒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择期全麻手术术前至少戒烟4 周。
2.慢病管理: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特别是含有利血平成分降压药以及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术前需调整药物剂量。
3.术前检查:进行相关检查,如X 线平片、CT、MRI 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三、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后康复训练
1.术后第一天:患者应保持卧床或平卧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术后第二至三天: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如颈部伸展、侧屈等,每次锻炼
时间约为15-20 分钟,每日3-4 次。
3.术后一周:逐渐增加活动量,如进行肩部运动和上肢伸展等。
4.术后一个月:恢复正常活动,如散步、日常生活自理等。
5.术后三个月至半年:进行颈椎功能锻炼,如旋转、侧屈等,以提高颈椎活动范围。
四、颈椎前入路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遵医嘱,按时进行复查和相关检查。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颈部受凉等。
3.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治疗
颈椎术后康复训练治疗
病人在颈椎手术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颈部康复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
- 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 双掌擦颈: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
- 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 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 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 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在脊髓功能不断恢复的同时,应当积极锻炼四肢的肌肉力量及功能活动。
上肢的锻炼,包括肩臂腕的活动以及握拳练习,还有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穿针、系衣扣、拿筷子等,或者通过健身球的练习增强手的力量和灵活性。
下肢的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抬腿、踢腿等动作的练习,病人也可在家属和陪护人员的陪同或搀扶下练习行走,以增强下肢力量,尽早恢复下肢功能。
病人如果因瘫痪较重,自己活动困难者,家属或者陪护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对病人四肢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帮助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锻炼,以防止四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僵硬。
由于手术后长期佩带颈围领,可以引起颈项部肌肉萎缩、无力等。
因此术后应当尽早开始进行颈项部肌肉的锻炼,这样有利于改善颈项部肌肉的血液循环,改善颈部劳损等症状,同时可防止项背肌的废用性萎缩,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应当长期坚持锻炼。
如果有条件的话,上述的功能锻炼在理疗师指导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