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3.1--3.5
物理人教版《光现象》_PPT-精美

紫外线的应用
医院、饭店用 紫外线灯灭菌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紫外线的防护
工人在焊接时 戴防护面罩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其他(如X射线等)
红外线具有 热效应 紫外线具有 荧光效应
物体的 温度越高,辐射的红 外线越强。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红外线的发现
▪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 歇尔在观测太阳光的色 散光谱中各区域的温度 时,发现热效应的分布 很不均匀。在红光外测 还有热效应,而且比其 他部分更明显。
▪ 科学家把这种看不见的 “光”称为红外线。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结论: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
一 种色光混合成的.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
光 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
的 绿、蓝、靛、紫.
色
散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答思、考彩:虹天空是中太的阳彩光虹是传怎播样中产被生的空?气中的 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获奖课件ppt】物理人教版《光现象 》_ppt -精美1 -课件 分析下 载
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
人教版光现象PPT课件3

在真空中最快:3×108 米/秒 光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
(在水中的速度:2.25 ×108 米/秒
在玻璃中的速度:2 ×108 米/秒)
★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
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展现风采
1.天气晴朗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明亮的
小光斑,这是由于光__沿__直_线__传__播__而形成的,这些光斑
精
母
喷
灯
光的直线传播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等
人造光源的发展史: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篝火、火把
油灯
蜡烛
(原始人) (战国时代)
白炽电灯、日光灯
钠灯、汞灯、氙灯
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有光源; 2.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光是否都一直沿直
地面上产生的光点形状是( A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条形的
9.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道理来解释的是( A )
A.水中倒影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人 教 版 光 现 象PPT课 件4
展现你的收获
1.光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 2.光源的分类 (1)自然光源:如萤火虫、太阳、恒星、水母等。 (2)人造光源: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3.光的传播:光在同中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人 教 版 光 现 象PPT课 件4
人 教 版 光 现 象PPT课 件4
13、天文学上常用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作 长度单位,已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7光年,求织女星距 地球多少千米?
光现象课件ppt1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光的色散
【典例1】下列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A.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 B.霓虹灯的灯光 C.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变式拓展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 A.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
思路点拨:红、绿、蓝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因此被叫做色光 的三原色.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现象》课件p pt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知识点3
看不见的光
【典例3】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
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
7.(3分)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_色__散__,在这种现象中,光通过棱镜要发生两次_折__射__.如图4-5-4所示, 光通过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的颜色为红、橙、__黄__、绿、蓝、靛、紫.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现象》课件p pt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第四章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
目录
01 知识梳理 02 课堂演练 03 课堂检测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课程要求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课时重点 光的色散及物体颜色的成因
1.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变式拓展3】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
物,如图4-5-1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
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编辑推荐: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光现象》课件2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目前臭氧层 正在受到空调、 冰箱里面逸出的 氟利昂等物质的 破坏,臭氧层出 现了“空洞”。
颜料的混合
●品红+青=紫色
●黄+品红=橙 ●黄+青=绿
●品红+黃+青=黑
绘画时用三原色就可调出大部分色彩。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注意: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 原色不同。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色光三原色所制成的。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1.透明物体的颜色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红外线探测器
利用红外线遥感 技术可以勘测地球、 寻找水源、监视森林 火灾、估测大面积农 作物的长势和收成, 预报风暴和寒潮等, 军事上也有重要应用。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光现象》PPT人 教版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T 下载
光现象每节知识点总结

光现象每节知识点总结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过程。
光的传播可以分为直线传播和曲线传播。
在真空中,光线传播的路径是直线的,即直线传播。
但当光线遇到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这时光线就会产生曲线传播的现象。
1.1 直线传播在真空中,光线传播是直线的。
这是因为真空中没有物质分子,光线不受到任何干扰,所以能够沿直线传播。
而在空气中,光线也基本上是直线传播的。
1.2 曲线传播当光线通过介质界面时,由于介质的密度和折射率不同,会产生反射和折射。
这时光线的传播路径就会产生曲线,即发生了曲线传播的现象。
比如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从而改变传播路径,产生曲线传播的现象。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粗糙物体表面,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反射是光在物体表面照射后,按照和入射角相等的规律反射出去的现象。
在反射过程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1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规定了光线在物体表面反射时的规律。
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个定律对于我们理解反射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按照反射定律反射出去的现象。
镜面反射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镜像。
镜子就是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制成的。
2.3 漫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粗糙不光滑的表面,被表面反射出去的现象。
漫反射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颜色。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和折射率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折射过程中,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1 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是光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规定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折射时的规律。
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介质的折射率。
这个定律对于我们理解折射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线折射能力大小的衡量。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习题教学文稿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习题光现象1.光的色彩光源:定义: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类:人造光源,如发光的点灯,点燃的蜡烛,火把等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发光水母等色散:白光色散成彩色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规律: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可得到黑色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光能: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2.不可见光红外线: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特性:1)热作用强—→应用:红外线理疗、红外线烤箱、红外线诊断等 2)穿透能力强—→应用:红外线遥感3)可以进行遥控—→红外线遥控器紫外线: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特性:化学作用强—→应用:使照相底片感光等荧光效应强—→应用:紫外线验钞,紫外线路标、警示牌,鉴别古字画生理作用—→应用: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灭蚊器等3.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例证: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列纵队真空中光的速度约为3×10^8m/s4.平面镜定义: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物与像对应点连线跟镜面垂直——→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物点与对应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作图:用对称点找像点,用虚线将像点连接起来虚像特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被平面镜后的物体挡住应用:成像、改变光路危害: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5.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物理名词: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反射类型: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发生的反射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现象的应用:角反射器、巨型反射式望远镜、潜望镜、人造月亮等习题一、填充题1.光在真空中1s要传播____米,若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为1.5×108千米,则太阳光照到地面要____时间。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专第四章:光现象1、光源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
人造光源包括电灯、点燃的火把、油灯、燃烧的蜡烛等;自然光源包括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等。
2、光的直线传播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
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常见的现象包括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如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相关概念包括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需要注意的是,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是有方向的,当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
法线是一条辅助线,用于准确描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
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光的反射定律规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在反射过程中是可逆的。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此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90度。
镜面反射是指射向物面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仍然平行的现象,条件是反射面平滑。
漫反射是指射向物面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向不同方向发散的现象,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是反射面凹凸不平。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包括:物体在镜面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周练(3.1—3.5)
一、知识梳理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⑴、
⑵、
⑶、
2、光的反射定律:⑴、
⑵、
⑶、
3、凸面镜的作用是:凹面镜的作用是: .
4、叫漫反射; 叫镜面
反射.
5、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事例有: 、、。
6、光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传播(需要/不需要)
介质。
7、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是。
8、红外线的特征是:,应用有:、。
9、紫外线的特征是:,应拥有:、。
紫外线和人类的生活健康密切巷关,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无益),过量的照射紫外线会引起,,。
10、叫光源,它分为:、。
月亮是。
11、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等色光,
我们把这个实验叫。
最早研究这个实验的人是:国。
12、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
13、我们所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
色,是由决定的。
红光照射在蓝色的衣服是,白光照在蓝色的衣服上是。
14、光具有,它可以转化为能、能、能。
二、巩固练习
1、完成图19中的光路图
2、如图24所示,在平面镜上有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时的两条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法找到这个发光点。
3、如图25所示,A为发光点,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试画出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和这束入射光线。
4、根据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完成图2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房屋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一人是“影”,它是由光的_________传播造成的。
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8、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
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图19
图24 图25
图
1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11、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3、图1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7玉林)如图11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
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 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i,说明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