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单元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同步试卷及答案

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同步试卷及答案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B .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C .丙图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大于月亮像到水面的距离D .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食美景B .天空彩虹C .耀眼幕墙D .林间光柱4.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B .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 .在公园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D .雨后彩虹 A .凿壁借光 C .水中倒影 B .太阳灶聚光 甲 乙 丙 丁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食是光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8.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9.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10.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45°A.竖直向上运动B.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D.水平向右运动11.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12.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___.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4.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C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15.(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__来解释.(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脸、衣服等上面产生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45°铅笔v平面镜直杆16.右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星星C.水母D.月亮2.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小孔成像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3.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来引导掘进机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C.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D.海市蜃楼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A.一定为60°B.一定为65°C.可能为25°D.可能为50°5.雨过刚晴的月夜,行走时为了防止踩到小水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迎着月光走,应走亮处②迎着月光走,应走暗处③背着月光走,应走亮处④背着月光走,应走暗处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6.人在潜望镜中看到的像是( )A.与物体等大的实像B.缩小的虚像C.与物体等大的虚像D.物体的影子7.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以下做法中仍然不能看到新鞋的是( )A. 将“试鞋镜”竖直的向上移动B. 抬高穿着新鞋的脚C. 保持镜面下边静止,顺时针转动镜面D. 弯腰或下蹲8.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变长B.变短C.先短后长D.先长后短9.在纸上剪一很小三角形,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三角形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影B.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10.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11.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知信息.这个系统获知火灾信息的依据是()A.对起火点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B.监测起火点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火灾的发生C.监测着火点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着火点D.监测着火点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着火点12.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测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二、填空题13.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________现象.14.商场或宾馆厅堂的墙壁上常装上一块很大的平面镜,这样可以给人以增大________的感觉,这是利用了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章末习题(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章末习题(含答案)

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章末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C.当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2.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月食B.小孔成像C.水中出现的倒影D.人在光照射下有影子4.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右移动B.水平向左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小孔观察霓虹灯广告上的一个“上”字,则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结果正确的是()6.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A.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7、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

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杂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8.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B.儿童常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C.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9、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m处,能清晰的看见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前进2m后,他与平面镜中像间的距离()A.3m B.4m C.6m D.10m10、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练习(分层作业)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练习(分层作业)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在无其它光源的情况下,用绿光照射全身白毛、红眼睛的小白兔,则会看到的是()A.兔子全身都是绿色B.兔子身上的毛是绿色的,眼睛是红色C.兔子身上的毛是绿色,眼睛是紫色D.兔子身上的毛是绿色的,眼睛是黑色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阳光下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红外线B.彩虹的外侧为红色,内侧为紫色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由于折射形成行形状各异的光斑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3.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A点,可行的方法是()A.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C.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D.只将激光笔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图箭头方向)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直径不同的纸筒制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外筒左侧中央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点燃蜡烛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离,贴在内筒左侧半透明纸上能看到清晰的像。

关于小孔成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半透明纸上成的是整个蜡烛倒立的实像B.像的形状不是三角形,而是圆形的亮斑C.增大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并向右拉动内筒,像变大D.其他不变,仅移动内筒,既可成放大也可成缩小的像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小兔”的影子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B.强烈阳光照射到建筑的玻璃幕墙上,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C.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仍平行D.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四位同学在方格纸上用“•”记录了蜡烛与其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中N为玻璃板,M为方格纸,则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A.B.C.D.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 测试 有答案

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 测试 有答案

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猫的眼睛 B.月亮 C.闪亮的宝石 D.煤气火焰2.光的三原色是() A.红、绿、蓝 B.黄、绿、蓝 C.红、黄、蓝 D.红、黄、绿3.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A.白色 B.黑色 C.紫色 D.无色4.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路灯下人的影子 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m/s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6.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的光线() A.只能有一条 B.只能有两条 C.可以有无数条 D.无法确定7.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8.一束光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40°,则() A.入射角为40° B.反射角为50°C.反射角为40°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9.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A.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B.与镜面的大小有关C.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10.一个人坐在离平面镜 1.5m处的椅子上,如果人离开椅子后退了0.5m,则此人的像到椅子的距离是() A.1.5m B.2m C.3m D.3.5m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光的色散A 水中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D12.关于高速公路上有关设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夜间行车时,总感觉到路旁的护栏处有“路灯”,这路灯就是光源 B. 夜间行车时,总感觉到路旁的护栏处有“路灯”,这是光的反射的结果 C. 中间的绿化带既能美化公路环境,又能减轻视觉疲劳,还能减弱噪声 D. 中间的绿化带能有效阻挡夜间会车时的强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13.如图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A .正立、等大的B .正立、缩小的C .倒立、缩小的D .倒立、放大的14. 如下图所示,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饮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15.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 B .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C .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D .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总共20分)1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第3章《光现象》单元测试04(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第3章《光现象》单元测试04(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A.40°B.45°C.50°D.60°3.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4.LED(发光二极管)灯现在被广泛用作生活照明光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讲义练习(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讲义练习(含答案)

课题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散1、光源: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色散:太阳光能够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率混淆能够产生各样颜色的光)4、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经过的色光决定,经过什么色光,体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体现什么颜色。

注:1、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样色光混淆而成的。

2、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率混淆,能够产生各样颜色的光,也能够混淆成白光。

3、光拥有能量,这类能量叫做光能。

经过某种方式,光能能够转变为电能、内能、化学能。

二、看不见的光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2、红外线: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能使物体发热的不行见光,这类光叫做红外线。

3、紫外线:太阳光色散光带紫光外侧。

注:1、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2、紫外线的特色及应用:促使钙质汲取、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光。

三、光的直线流传1、光的流传:光在平均介质中是沿直线流传的。

2、光的流传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水中速度是真空中的 3/4 ,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C=2.99792458 × 108m/s,计算中取2/3 )C=3× 108m/s。

(在3、光年:(距离单位)光在 1 年内流传的距离。

1 光年 =9.4608 × 1012km。

注:1、光芒:为了表示光的流传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芒。

2、光年:(距离单位)光在 1 年内流传的距离。

1 光年 =9.4608 × 1012km。

3、光沿直线流传的应用及现象:激光束指引掘进机沿直线行进、排队看齐、影子、小孔成像等。

四、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色:(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初中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检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中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检测试题(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2.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1 m B.1.5 m C.2 m D.3 m3.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4.光的三基色是指A.红绿蓝B.红黄蓝C.黄绿蓝D.红黄白5.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C.所成的像是实像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彩色电视的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C.正在放映的投影屏幕是光源D.透过有色玻璃看白色的墙壁呈红色,是因为玻璃吸收了红光7.阳春4月的百里杜鹃,马樱、迷人、露珠等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A.红杜鹃能发出红色的光B.红杜鹃能反射太阳中的红色光C.红杜鹃能发出白色灯光D.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8.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镜面反射时,光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时,有些光不遵守反射定律C.反射光和入射光传播速度大小不等D.反射定律只是在空气中成立,真空中不成立9.白光通过绿色玻璃后,照射到红布上,红布呈现A.白色B.红色C.绿色D.黑色10.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光的折射以后做的光路图,其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A.B.C.D.11.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民币上的防伪标识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荧光B.由于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因此人们要多照射紫外线C.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D.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及进行医疗12.用白粉笔在平面镜上画一幅画,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那么人站在镜的正面或侧面去看平面镜上的那幅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面看画较清晰B.侧面看画较清晰C.正面与侧面一样清晰D.都不清晰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激光校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B.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是鱼的实像C.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二、多选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谱上,红外线在红光之外,紫外线在紫光之外B.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都是红、绿、蓝C.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好处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B.有时雨后天空会出现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发生了色散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无益的16.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耀眼的钻石D.烛光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反射各种色光18.有关光的传播和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个定值B.严格遵从反射定律的反射叫镜面反射C.漫反射的反射光向四面八方射出,因此说它不遵从反射定律D.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从反射定律1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杰走近平面镜,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B.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C.电视机用红外线来进行遥控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三、填空题20.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______和方向,而忽略了光的颜色、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21.电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光的________各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彩色的画面;电影机能把胶片上的画面成像在银幕上,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22.用一手指面紧贴玻璃平面时,发现手指与它的像之间最近距离是6毫米,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是________毫米.23.小明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知识后,将平面镜成的“虚像”和凸透镜成的“虚像”进行了对比和归纳,请帮助小明将下表空项中的内容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 红光
B. 橙光
C. 黄光
D. 紫光
2.一束激光自左边与水平面成 40∘角的方向射来,现要利用平面镜把这束激光沿水平方向向右反射出去,则平面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应为()
A. 10∘
B. 20∘
C. 40∘
D. 80∘
3.下列现象中,含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4、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5.伦敦奥运会圣火于5月11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

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6.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7.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 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 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
8.如图小春检查视力的情形,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的选项()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 m
B.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 m
C.小春距离她的像5 m
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 m
9.刘文同学发现某大酒店的大门是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刘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刘文同学根据探究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带动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10.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1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A.一定增大20° B.可能增大10° C.可能减小20° D.可能减小10°
12.如图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纸板E、F可绕ON翻折,一束激光AO 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AO在纸板E上发生镜面反射
B.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
C.入射光线AO顺时针转动,反射光线OB将逆时针转动
D.当纸板F向后翻折时,不存在光的反射,看不到反射光线
13、若右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4.如图,交于P点的三条光线a、b、c.在交点P前放置一平面镜,有关三条反射光线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会相交
B.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会发散
C.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
D.三条反射光线是否相交由镜面角度决定
15、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v=5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1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运动的速度为1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二、填空题
16.每逢节日,我国许多地方都会悬挂色彩鲜艳的彩旗和燃放烟花.彩旗的不同颜色是由红、______ 、蓝三种颜料混合而成的;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______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7、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 __ ;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 ,它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 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 ,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 .
18.如图所示的是小孔成像示意图。

右侧是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

由小孔成
像规律可知,蜡烛像的性质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1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比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________反射;镜子比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________反射。

20.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2 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

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__m;若用手水平拨动转盘,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三、画图题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2.下图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
四、实验题
23.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
(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cm;
(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

2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⑴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