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习题
八上物理第三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八上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章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正在播放的电视机B.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C.发光的灯笼鱼D.北斗星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C.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D.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4.一工棚的油毡屋顶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到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不能表明()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某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B.21:10C.10:51D.12:016.一束激光自左边与水平面成40∘角的方向射来,现要利用平面镜把这束激光沿水平方向向右反射出去,则平面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应为( )A.10∘B.20∘C.40∘D.80∘7、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8.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入射到水面的光线并没有全部被反射C.眼睛的错觉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9.如图是服装店的试衣镜(平面镜),一般都是和地面成一定的角度摆放,给人一种“拉伸”的视觉效果。
图中能正确反映物体AB在倾斜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10、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
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杂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
第三章 光现象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光现象一、单选题1.(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如图所示。
我们观察的现象是()A.只有红色透明气球会爆破B.只有绿色透明气球会爆破C.两个气球都会爆破D.两个气球都不会爆破”2.(2022·江苏徐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感应水龙头,感应器发出的信号如果被感应区的手挡住,反射回来,就能自动出水,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是()A.紫光B.红光C.紫外线D.红外线3.(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线的是()A.验钞机B.电视遥控器C.浴霸D.感应式水龙头4.(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C.成语“白纸黑字”从物理学看,说明白纸反射所有色光,而黑字不反光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5.(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2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密封瓶中的气体时,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6.(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所显示时间的虚像,则实际时间是()A.12时15分B.15时12分C.21时51分D.15时21分7.(2022·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铅笔水平向右移动,它的像将变小B.若改用一块更大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大C.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8.(2022·江苏宿迁·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始终垂直B.镜中的像将远离你C.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不变D.镜中的像变大9.(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10.(2022·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期末)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实像B.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C.像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光的反射D.像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二、填空题11.(2022·江苏宿迁·八年级期末)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__________光。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同步训练(有答案)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同步训练(有答案)第三章光现象【基础过关】1.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
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
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B.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是()3.下列诗词中涉及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峰多巧障日——山峰挡住太阳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C.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D.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
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若水深3 m,当白鹭距离水面5 m 时,它的像距离水面________m。
5.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________色。
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________色。
6.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7.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物理模型。
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一部分光射进玻璃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只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平面镜前A点处,小明的眼睛在B点看到了平面镜中灯泡的像,请画出这一现象的光路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9.小聪同学在鱼池边欣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常言道“眼见为实”,在这里却是“眼见为虚”。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第三章光现象单元练习(分层作业)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在无其它光源的情况下,用绿光照射全身白毛、红眼睛的小白兔,则会看到的是()A.兔子全身都是绿色B.兔子身上的毛是绿色的,眼睛是红色C.兔子身上的毛是绿色,眼睛是紫色D.兔子身上的毛是绿色的,眼睛是黑色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阳光下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红外线B.彩虹的外侧为红色,内侧为紫色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由于折射形成行形状各异的光斑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3.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A点,可行的方法是()A.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C.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D.只将激光笔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图箭头方向)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直径不同的纸筒制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外筒左侧中央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点燃蜡烛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离,贴在内筒左侧半透明纸上能看到清晰的像。
关于小孔成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半透明纸上成的是整个蜡烛倒立的实像B.像的形状不是三角形,而是圆形的亮斑C.增大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并向右拉动内筒,像变大D.其他不变,仅移动内筒,既可成放大也可成缩小的像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小兔”的影子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B.强烈阳光照射到建筑的玻璃幕墙上,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C.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仍平行D.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四位同学在方格纸上用“•”记录了蜡烛与其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中N为玻璃板,M为方格纸,则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A.B.C.D.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练习题(每个知识点3个配套练习含答案)

光源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闪电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2、下列四个词语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可称为光源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光源》答案1、【答案】C【解析】在生活中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A、闪电是自然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萤火虫是自然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的光,月亮不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D、霓虹灯是光源中的人造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C【解析】根据光源的概念答题: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根据选项中的描述,看是否是自身在发光可做出判断。
A、金光闪闪是说物体表面很亮,一般是发生反射所致,不是自身发光,不合题意;B、红光满面是指人的脸色发红,可反射红光,不是自身发光,不合题意;C、火光冲天是火焰发出的光,是自身发光,属于光源,符合题意;D、波光粼粼是指水面对光的反射,不是自身发光,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①⑥⑦⑧;②④⑤;③【解析】(1)太阳、蜡烛的火焰、正在发光的电灯以及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都是自身发光,因此属于光源;(2)月球、钻石、自行车尾灯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因此不属于光源;(3)蜡烛可能是点燃的,也可能是没有点燃的。
点燃的蜡烛是光源,没有点燃的蜡烛此时没有正在发光,不是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上可以不标箭头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3、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狂奔,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333分钟,据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A.1.5亿千米B.150亿千米C.1.5×108m D.1.5×1011km《光的直线传播》答案小孔成像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A.○形,它是太阳的实像B.形,它是太阳的实像C.○形,它是太阳的虚像D.形,它是太阳的虚像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南京市(2010年~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选编:第3章 光现象(含答案)

第三章光现象1.(2010•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B、C、D、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分析.解答:解:A、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看到的森林中的光线,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C、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看到有水的杯中的筷子变弯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选C.2.(2011.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答案:直线 (2)反射 (3)折射3.(2012.南京)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D .河 水看上去“较浅”4.(2012.南京)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5.(2012.南京)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重力示意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作图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两个端点M、N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MN的端点M、N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M′、N′,连接M′、N′点即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6.(2013.南京)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D.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C.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B.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A.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B、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D、矫正视力应配戴由凹透镜或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解答:解:A、照相机镜头前假装滤色镜,会吸收或反射其它的色光,不是平面镜的应用.B、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电焊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此电焊工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并戴上防护罩,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故C符合题意.D、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不属于平面镜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14•南京)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的位置;②如何比较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重复实验.(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
光现象习题填空题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

《第三章光现象》习题一、填空题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
2、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色。
3、“镜花水月”是光的_______现象,“坐井观天”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___就越强;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5、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
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有一根高度为1m的竖直放置的标杆,在太阳光照射下,它的影长为1、1m。
同时有一根竖直放置的电线杆,它的高度是6m,影长为________m。
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2、6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km,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写出一个合理的场景:。
8、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后,使置于凹面镜焦点上的火炬点燃。
9、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在观察约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
如果你的视力正常,则当你对着镜子梳妆时,你和镜子间的最适宜距离约是cm。
10、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5°,此时反射角为,如果镜面绕入射点逆时针转过5°,则反射角减小度。
我们觉得教室黑板的某一块特别反光,看不清上面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发生反射的缘故。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颜色 色彩-纯答案用卷

第三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颜色色彩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D3. A4. C5. D6. B7. ABC8. 色散;绿光9. 反射10. 绿红黑11. 红;绿12. 大;色散13. 直线传播红绿蓝14. 答:因为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同等情况下,黑色瓶子吸热多,水的温度高.由于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那么一样情况下,黑色瓶子中的水蒸发快,故一段时间后,黑色瓶子中的水的质量明显少于白色瓶子.15. 解:(1)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互相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梳子和头发上带了不同的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是摩擦起电现象;(2)雨后太阳光照在空气中的小水滴上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即发生了光的色散;故答案如下表:现象物理知识例如衣柜里的樟脑球过段时间变小升华1在枯燥的天气里,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摩擦起电2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16. 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因为这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最上面的是红光,最下面的为紫光,那么绿光的折射光线,如下图:【解析】1. 解: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应选A.根据对于色光三原色的认识来作答.此题考察了色光的三原色,是一道光学根底题.2. 解: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其他颜色物体反射与其一样的色光.当红色灯光照在白色上衣上时,白色上衣反射红色光,即看上去是红色;当红色灯光照在蓝色裙子上时,蓝色裙子将红色光吸收,没有色光反射,即看上去是黑色的.应选D.(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一样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2)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第 1 页此题考察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白光中包括各种颜色的光,是复色光.3. 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绿色植物只反射绿光,其它色光全部吸收,所以用绿光照射时,绿色植物将绿光反射掉,植物不能进展光合作用,效能最低;应选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此题主要考察物体的颜色,属于根底知识,应当掌握.4. 解:周杰伦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衣服,绿裤子和红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红衣服会反射红光,故衣服是红色的;绿裤子吸收红光,不反射光,故是黑色;白色的鞋子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故鞋子反射红光,显示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 分) 如图
2. 如图 同
( A .
B .
C .
D . 3. 4. 5. 6. 光现象
姓名 班级 得分
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話入水中騎 祀笔奸隈背捕了
A 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
颜 色 ) A 处应是紫光 只有AB 之间有光 将照相底片放到 AB 范围B 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将温度计放到 AB 范围A 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正确的说法是 水中Jj 的创粥 2, 圏1 C
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 的 光 紙子在平 面览申轴瘵
D
AB 范围内观察到不
则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 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 .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 正 ( A . C . B . D . 如图 于 ( 确 平面枕 ) 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 2.1米 小春距离她的像 5米 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 4.6米 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 2.1米 检先視力
视力表
1所示, B 处 ) CD 为竖直挂在墙面上的平面镜,位于 的乙同学。
在这一现 A 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 象C 寸角 3
如图所示的四中事例中, 应用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太讯的械皿
:成阳的实际位置
7.利用紫外线可使荧黄光物质发生荧光, A .验钞机
B .遥控器
人们制成了 C . 微波炉
D .
( )
超声波诊断仪
&左下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的机械手表指针的位置。
此时实际时间是()
A. 1点20分B . 4点35分C . 7点50分D . 10点05分
9•如图6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
A、ae
B、ad
C、be
D、bd
10•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镜花水月
11•如图8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自身的像正确的是()
BCD
12•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
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
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
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禾U 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 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 和蓝光.
14.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 现
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______________ 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巨离______ m.
15•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 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 ), 1AU=1.496 X 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受到的太阳光大约是
s前从太阳上发出的.
1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
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 形的。
17. 验钞机是利用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
18. “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
断,他描述的是 现象(选填“日食”或“月食”),此现象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
“双江塔影”是著名的“芜湖十景”之一。
从中山桥向北望去,中江塔耸 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 1所示。
“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________ 所形成的 ____________ (选填“实像”
或“虚像”)。
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
20. 如图3所示,0B 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一条光线,请你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 角的大小。
21. 如图11所示,AB 、CD 是发光点S 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
请在图中确定发光 点s 和它
在平面镜中的像 S '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2.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 A B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
23. 如图6,发光点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有一条反射光线通过
A 点,请作出这条入 射
光线和反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24题7分,25题8分24题13分,共28分)
24•某学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 决定进行了如
下探究。
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玻璃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 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 表二所示。
表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白光 纸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黄色n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2) 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
(3) 请你由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 阳伞?
19. U 世汽
图6
25•如图12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特
点”。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 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 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12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选填
“相等”或“不相等”);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 它的像 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 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
烛B ,对蜡烛 A 和B 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 ,这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____ (填“ A 或 “ B ”这一侧观察。
小明 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
(3) 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 但看不清跳棋的像。
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 棋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明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进一步的操作是什么?
离 次数\ 甲蜡烛到玻璃板
的距离/cm
乙蜡烛到玻璃板
的距离/cm \ 1
13 13
2
14 14
3
15
15
玻璃板。